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一)配套课件:专题五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专题学习总结
专题学习总结知识导图整体架构客观·简明·了然线索归纳思维整合横向·纵向·竖向学会解题体验高考真题·案例·技巧栏目索引知识导图整体架构客观·简明·了然返回重点难点探究理解·深化·探究一、从新中国成立至今,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在不同时期的内容和侧重点的变化1.建国初期:“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因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拒绝承认新中国,并对中国实行封锁、禁运、包围,所以在两大阵营之中,中国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2.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末:本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本精神,大力发展与亚、非、拉美国家的友好关系,被称为“一大片”。同时反对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霸权主义。原因是中美仍处于对立状态,中苏关系恶化。线索归纳思维整合横向·纵向·竖向3.20世纪70年代:中美、中日关系正常化,打开了中国外交的新局面,在国际上出现和中国建交的热潮。原因是美国孤立中国的政策失败,在美苏争霸中处于守势,急于改善中美关系;中国国际地位提高;苏联在北方陈兵威胁中国的安全。4.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两极格局的逐渐瓦解、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的增强,中国主张不与任何大国结盟,也不与任何大国集团结盟,按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一切国家发展友好合作关系,中国走向了全方位外交时代。二、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外交方面的成就和特点阶段特点国内外形势外交政策外交成就新中国成立初期“一边倒”两大阵营对峙;美国拒绝承认新中国,并对新中国封锁、禁运、包围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三大方针与苏联等17国建交,《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20世纪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末“一大片”中美处于敌对紧张状态;中苏关系恶化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与亚非拉美许多国家建交,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参加日内瓦会议、万隆会议20世纪70年代重大突破美苏争霸,美国处于守势,苏联陈兵边境给中国造成巨大压力改善与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的关系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恢复;中日、中美关系正常化改革开放后全方位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两极格局瓦解;国内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坚持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实行不结盟政策;对外开放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积极推进区域合作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中美关系发展的阶段特征及原因1.第一阶段(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到20世纪60年代末)美国对华政策以孤立、封锁、包围和敌对为特征,中美处于对抗阶段。主要原因是美国在战后成为世界霸主,采取了全球扩张政策,企图控制全世界;由于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不同,它对中苏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了遏制和敌对的做法。2.第二阶段(20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中美关系走向缓和,最终实现中美关系正常化。主要原因是美国在美苏争霸过程中处于守势,越南战争陷于泥潭,经济由“黄金时代”进入“滞胀”状态,故改善了对华关系;中国国际地位逐步提高,在国际舞台上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返回3.第三阶段(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美关系时而紧张,时而缓和。主要原因是美“和平演变”在东欧、苏联得逞,使之加紧对中国的“和平演变”,不断制造矛盾和摩擦,这是由其本质决定的。由于我国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和国际政治地位的不断提高,中美经济交流日益增长。例题(2014·浙江高考,节选)50年前,中法出于对独立自主的追求,冲破冷战坚冰,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这不仅是两个国家、也是两大文明的历史性握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法国是第一个同新中国建交的西方大国。时任总统戴高乐指出,中国是一个“非常独特而深厚的文明”。只有中国参与到国际事务中来,才能真正解决亚洲乃至世界长期存在的严重问题。——新华社2014年3月24日讯学会解题体验高考真题·案例·技巧材料二有学者指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美苏为两极的世界格局的形成和持续,代表着战后力量均势的出现和保持……但是它又因国际力量对比的不断变化而受到撼动,并且已受到逐步壮大起来的其他力量中心的挑战。”——人民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一阅读材料一、二,联系所学知识,特别从新中国外交的演变、20世纪60年代世界政治格局的大背景,论述中法建交的重大意义。答卷实录点评解题思路规范答案历史主题类非选择题的解题技巧题型特点1.该类题考查方式一般分两类:(1)在题干引文中直接给出本题意在考查的核心主题,相比较而言,这种方式更普遍。(2)题干引文中不明显或没有直接显示题目主题,而是将主题隐含在设问中。2.应考措施:题干、正文材料及材料出处中包含丰富的信息,应全面关注。3.答题技巧:此类题型要求作答某一问前先全局浏览设问,尤其是题干主题不明显的呈现方式,可通过这一步骤来把握主题所在。4.题型特点:此类题型就某一主题设置情境,材料来源广泛,形式多样,覆盖面广,需要学生具备敏锐的主题洞察能力和对材料的合理而充分的整合能力,一般属于难度偏上题目。考场破题1.首先找出主题所在。读题干引文和总体设问,在答题之初就找出本题要考查的主旨。2.充分提取材料信息。除了正文材料的全面研读之外,还要特别留意注释、出处等非正文信息,以获取时空限定或作者阶级、立场等关键信息。3.认真审清作答依据。特别关注“据材料……”“依据所学知识……”“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三种设问作答依据的不同,按要求去组织答案。4.相关知识联系对比。围绕同一主题组合而成的材料或是类似情形、类似举措、类似评价,或是截然相反的情形、举措和评价,要从整体上把握材料间的关系。5.关注时政洞察主题。主题类型的解析题目往往和时政联系密切,建议同学们利用课余时间,通过电视、网络、报纸等多种途径了解国内外大事,逐步增强自己的时代感,提高自己解答此类问题的能力。返回
本文标题: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一)配套课件:专题五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专题学习总结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06231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