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工程监理 > 湖南大学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实施方案
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实施方案2010.2.28I目录一、基本思路..........................................................................................1二、人才培养目标..................................................................................4三、参与专业、培养学制和学生规模.................................................4四、培养方式..........................................................................................54.1本科阶段...........................................54.2研究生阶段.........................................64.3能力培养要求.......................................6五、政策措施..........................................................................................75.1组织管理...........................................85.2经费保障...........................................95.3学生遴选...........................................95.4教学实施..........................................105.5毕业标准..........................................115.6学籍管理..........................................125.7师资培养..........................................12六、办学资源........................................................................................146.1学校资源..........................................146.2企业资源..........................................14七、对国家政策支持的希望................................................................151高素质的科技人力资源,是实施自主创新战略和建设强大国家的第一资源,也是实施科教强国与人才强国战略的根本。培养和造就高素质、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促进我国经济转型升级、全面提升国家竞争力的关键,拥有一批世界一流的工程科技领军人才,更是我国成为强大国家的重要标志。我校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旨在通过教育理念、培养目标、培养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评价体系、队伍建设等多方面改革和创新,培养一批能在未来重大科学与工程领域发挥关键作用的卓越人才。一、基本思路立足于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活跃于工程科技领域的卓越工程师,以“素质”、“知识”、“能力”、“准职业化”为四轮驱动,突出企业参与人才培养,构建“校企联动,学做结合,学工交替”的工程人才培养模式,着力提高学生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1)四轮驱动以对知识、能力、素质和职业训练同等重视的态度,分阶段、有重点地对学生进行培养,力求以四轮共同驱动的方式,推动学生克服障碍、熟悉工程,更快进入社会,承担国家重任。2四轮驱动模式(2)校企联动根据行业特点与需求,科学制定校外人才培养基地建设规划,不断加深学校与企业在高等工程教育的合作。促使企业加大对人才培养的投入,双方共同建设和开发实践教学资源。按照校内培养与企业培养时间分配“3:1”模式,校内教授会同企业专家共同讨论完善校内培养与校外培养有机结合的培养方案。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逐步建立校内外结合的“校内导师、校外师傅”的双导师制。选派教师参加企业培训,不断提升校内教师工程能力,并要求教师充分围绕课程、项目、实验和教材等基本要素,把质量工程建设成果应用于卓越工程师培养中。建立相对稳定的综合素质高、工程经验丰以培养科技创新素质为主以知识拓展为主以专业能力培养为主以准职业化训练为主模块化、渐进式、有重点推进创新素质基础知识专业能力准职业化3富、年富力强的企业教师队伍。形成学校、企业联合培养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讨卓越工程师培养相关问题,强化学校与企业对人才培养的共同责任。(3)学做结合优化教学体系、更新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学以致用、学做结合。在教学过程中以实际问题(或项目)为导向,以案例为驱动,辅以工程实践训练和团队合作环境等手段,积极实施“学中做”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知识获取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强调学生探索精神与工程实践能力,开设研究方法课程,开放各级各类实验室,通过综合创新实验项目、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为学生提供课外科研活动平台。通过校企“双导师”,以研究企业相关工程实际项目为载体,探索“做中学”的途径,深入企业参与实践和项目研究,不断提升学生工程素质。(4)学工交替贯彻现代工程教育理念,把产品、过程或系统的构思、设计、实施和运行作为工程教育的环境,建立充足的学习现场和实习基地,采用灵活的选课机制与教学组织形式,改革教学方法与评价方式,逐步形成具有工程教育特色的教学模式。按照分阶段培养本科学生3:1、工程硕士1:1,工程实践累计不少于1年的要求,将贯穿教学过程的工程工程实践,根据学习进程穿插安排。或到校内工程训练中心实训,或去校外企业实习,在实践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激发学习的兴趣。通过课堂学习与工程实践活动交替进行,形成良性循4环,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二、人才培养目标借鉴国内外高等工程教育先进经验,面向现代化工程领域,服务国家发展战略的长远需求,发挥我校办学综合实力和工科优势,建立多种类型工程技术卓越人才的培养新体系,制订既符合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规律,又符合相关行业需要的人才培养标准。通过学校与企业的密切合作,着力提高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努力培养一批未来成为相关工程领域领军人物和跻身一流工程专家队伍,有潜质与潜力的本科工程型和硕士工程型人才。同时,积极探索博士工程型人才的培养模式。三、参与专业、培养学制和学生规模我校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在试点阶段,先选择办学历史悠久的车辆工程、土木工程、测控技术及仪器、化学工程与工艺4个专业实施,参与专业的学制按现有学制不变,总规模500人左右。2010年开始第一阶段实施。第二阶段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再向全校其他工科专业推广。培养标准的具体内容见附件(各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方案)。5四、培养方式我校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采用模块化结构对本科和研究生培养方案进行整合。在面向工程的前提下,坚持“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重创新”的教学理念,以“素质、知识、能力、准职业化”进行“四轮驱动”,分阶段、按层次、有重点、模块化、渐进式推进,深入探索专业教育与职业培养的有机结合。以学院为基础拓宽专业口径,在宽口径、厚基础、多学科知识交叉的工程教育平台上,以工程项目与产品生产全过程为纽带,以工程训练中心和校外企业等实践教学基地为依托,突出人文精神、创新素质及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结合不同专业、不同培养阶段的特点,采用多种模式,始终贯穿“工程”主线,着力于学生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的提高。4.1本科阶段本科阶段实施“3:1”培养模式,即校内学习累计3年,企业学习累计达到1年。学校培养阶段:学生将先进行通识课程和工科基础课程学习,其中数学、物理、计算机、外语等课程保持较高要求,人文社科、经济管理等课程以拓宽视野为主,并将其融入学生工程意识的培养。在专业教育阶段,实施学校“导师制”制订培养计划,通过专业课程学习、课程设计和有关学科竞赛、综合创新型项目与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等,加强对工程实践的感受。企业培养阶段:实施“企业师傅”导师制,根据学习进程穿插6安排学生到企业进行工程实践,同时有意识融入志向、品格、意志、作风等非智力素质的培养。具体安排第1个暑期参与企业的公司级培训和实践,学习企业文化,认识和了解企业。第2个暑期参加企业的车间级培训,参与相关工程实践活动。第4年以“准员工”身份进入合作企业实践,参加企业的部门和科室级培训,在“双师”指导下参与或完成有关实际产品或项目设计,同时完成本科毕业设计。毕业前1个月,学生返校总结企业工程实践活动体会,校企双师对学生进行评价,开展进一步指导。4.2研究生阶段结合工程硕士选拔,培养硕士工程型卓越人才,保持校内学习与工程实践的时间比例为1:1。硕士论文结合企业项目进行,同时为学生配备企业导师,通过校内导师和企业导师的共同指导,提高学生综合运用多种知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确保学生完成高质量的毕业论文,获得工程类硕士学位。积极探索以研发为中心的博士工程型卓越工程师的培养模式。4.3能力培养要求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实施过程中,进一步完善我校现有的立体培养架构。根据“卓越”对不同层次工程师的相对要求,下表列出了相应能力培养的不同要求。7表各层次卓越工程师能力培养要求学位层次卓越工程师的基本素质和能力星级要求工程师学士扎实的专业基础★★★★★工程应用能力★★★★设计能力★★创新能力★综合的工程素质★★★工程管理能力(项目→团队→部门→顶层)★★硕士扎实的专业基础★★★★★工程应用能力★★★★设计能力★★★★★创新能力★★★综合的工程素质★★★★工程管理能力(项目→团队→部门→顶层)★★★博士扎实的专业基础★★★★★工程应用能力★★★★★设计能力★★★★创新能力★★★★★综合的工程素质★★★★工程管理能力(项目→团队→部门→顶层)★★★★五、政策措施为推进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充分调动全校师生踊跃投入的积极性,我校将在组织管理、经费保障、教学实施、毕业标准、学籍管理、师资培养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改革,在政策、经费、条件等多方面给予大力支持。85.1组织管理为保障“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实施,学校拟成立实施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主管教学的副校长任副组长。成员由教务处、研究生院、实验室管理处、工学一部、工学二部、教育技术与工程训练中心、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中心和各工科学院等单位的主管领导组成。“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由教务处、研究生院统一组织管理,紧密依托工学一部、工学二部等单位,由参加计划的专业所在学院、系具体实施,并请教育科学研究院配合进行理论指导和实践总结。学校教学委员会负责计划实施指导与重大事宜决策。教务处、研究生院、学工部等行政职能部门负责统筹管理与协调,并配备专职人员负责参与计划学生的培养和管理。参加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学院与合作企业是确认培养规格要求,制订和实施培养计划的主体。学院、系设立由责任教授、教学和学生管理人员组成的工作小组,负责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执行、学生日常管理工作,保持实施专业与合作企业的协调,保证培养过程顺畅和质量合格。学院要主动与企业联系,签订合作协议,成立产学研联合办公室。学院、系有专人负责加强与合作企业联络,依托企业建立多层次、多形式的人才培养基地。逐步形成学校-企业联合研究中心(所),聘请企业技术力量作为兼职教师,利用企业的设备、环境和先进技术等资源作为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有利条件。95.2经费保障(1)设立专门的工程教育研究改革项目,加大工程教育改革项目研究经费的支持力度,着力推进与卓越工
本文标题:湖南大学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实施方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06496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