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工资与剩余价值的分配
机电三班第六小组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说:“劳动力发挥作用的结果,不仅再生产出劳动力自身的价值,而且生产出一个超额价值。这个剩余价值就是产品价值超过消耗掉的产品形成要素即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价值而形成的余额。”,“把价值看作只是劳动时间的凝结,只是物化的劳动,这对于认识价值本身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同样,把剩余价值看作只是剩余劳动时间的凝结,只是物化的剩余劳动,这对于认识剩余价值也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因此,要深入研究剩余价值,就必须从深入研究劳动力的价值——绪论工人出卖给资本家的是劳动力而不是劳动一、资本主义工资的内容与形式1、工资的本质: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2.1含义不同,简单的说:劳动就是你做工的过程,劳动力是就是你做工的过程中需要付出的东西2.2劳动不是商品,劳动力可以是商品2、劳动与劳动力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劳动为什么不是商品呢?1如果说劳动是商品,则其价值无法衡量2劳动在出卖之前无法独立存在3如果说劳动是商品,则必然否定价值规律与剩余价值规律4劳动与劳动力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思考3.1劳动力的买卖双方是等价交换3.2由工资的支付形式造成3.3工人自己也把工资看作劳动报酬3.4工资量的变化与劳动状况直接相关3.5抹煞了必要劳动与剩余劳动的界限3.资本主义工资掩盖了资本主义剥削关系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工人的工资是劳动力的价值和价格,这是资本主义的本质。在这种制度下,资本家购买工人的劳动力是以货币工资形式支付的,工人为资本家劳动,资本家付给工人工资,工资表现为“劳动的价格”,或工人全部劳动的报酬,这就模糊了工人的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的界限,掩盖了资本主义剥削关系。“这种假象,就是雇佣劳动和历史上其他劳动的不同之处”。血汗工资制度的实质“意味着榨取血汗的艺术和进步”——列宁在揭示资本主义工资问题上,首先要区分()A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B劳动和劳动力C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D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正确:B练习二、资本主义工资的形式1、计时工资:按劳动时间支付的工资2、计件工资:按工人完成的产品数量或工作量支付的工资。马克思说:“计件工资是最适合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工资形式。”3、血汗工资制4、资本主义工资的派生形式:奖金,津贴,分红等1、计时工资:按照工人的劳动时间计算的工资。可以按照小时、日、周、月等单位来计算。在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计时工资的计算单位有逐步缩短的趋势劳动价格=劳动力日价值/日工作时数小时工资制的好处:可根据生产的需要来调整工作日的长度。但对于工人来讲“既受劳动过度之苦,又受劳动不足之苦”考察计时工资,不能只看工资总额,必须同工作日长短和劳动强度联系起来计时工资计件工资之所以能广泛流行起来,是因为:(1)可以此更好的控制产品的质量。(2)可以此控制工人的劳动强度。(3)增强工人之间的竞争,不利于工人的团结。2、计件工资按照工人在一定时间内所完成的产品数量或作业量支付的工资,计件工资是计时工资的转化形式。计件工资血汗工资制度泰罗制泰罗在《科学管理》一书中说过:“科学管理如同节省劳动的机器一样,其目的在于提高每一单位劳动的产量”。而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目的是为了增加企业的利润或实现利润最大化的目标。福特制定义:以大规模生产方式为核心的资本主义积累方式。其主要特征是大规模生产、大量消费和国家福利主义,相应的社会经济关系体现在大企业、工会组织和国家三者之间。除计时工资和计件工资外,劳动力价值还有一些派生形式,如奖金、津贴、补助等,其实质都是劳动力价值的货币表现。奖金:对劳动者超额劳动支付的价值津贴:对特殊条件下工作的劳动者额外劳动和某种艰苦劳动的补偿。资本主义工资的派生形式1、名义工资与实际工资2、影响工资水平变化的因素2.1名义工资增加的因素2.2使实际工资下降的因素3、工资的国民差异三、资本主义工资量的变化规律名义工资与实际工资的关系:在物价水平不变的情况下,两者变动是一致的,即实际工资随名义工资提高而提高。在物价水平提高时,名义工资不变,实际工资下降;名义工资虽然也上升,但当上升幅度低于物价上涨幅度时,实际工资仍然下降。名义工资与实际工资:名义工资:以货币数量表示的工资;实际工资:用货币工资所能购买的生活资料和各种服务的数量。通常实际工资是通过用物价指数对名义工资进行调整计算得出的。变动趋势:名义工资呈上升趋势,实际工资呈曲折上升趋势。基尼系数为意大利经济学家基尼于1922年提出的,定量测定收入分配差异程度。其值在0和1之间。越接近0就表明收入分配越是趋向平等,反之,收入分配越是趋向不平等。按照国际一般标准,0.4以上的基尼系数表示收入差距较大,当基尼系数达到0.6以上时,则表示收入差距很大。基尼系数四、剩余价值的分配四、剩余价值的分配剩余价值的具体转化形式:利润、利息和地租商品价值W=C+V+M=K+V商品价值W=C+V+M=K+MM是可变资本的产物mˊ=m÷vP是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p′=m÷(c+v)利润是剩余价值观念上作为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掩盖了剩余价值的产生来源(一)剩余价值理论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本质,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1、剩余价值规律决定了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和目的2、剩余价值规律决定了资本主义生产发展的一切主要方面和主要过程3、对剩余价值的追求是资本主义生存与发展的动力,也决定了资本主义的灭亡五、剩余价值理论的意义㈡、剩余价值理论阐明了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对立的经济根源㈢、剩余价值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基石,它与唯物史观一起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变成了科学㈣、剩余价值理论也揭示了商品经济和社会化生产的一般规律,对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指导意义六、剩余价值理论体系中工资与•工资是马克思规定了剩余价值概念之后所要改造的第一个具体概念。马克思通过对劳动和劳动力的区分,将工资界定为劳动力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指出“在雇佣制度下,货币关系掩盖了雇佣工人的无偿劳动”,从而揭示了工资与剩余价值的对立关系。传统剩余价值理论认为,就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来说,生产工人的工作日一开始就分成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这两个组成部分;•为了延长剩余劳动时问,就要用各种方法缩短生产工资的等价物的时间,从而缩短必要劳动时间。这种在工作日长度已定的条件下由于缩短了必要劳动时间而相对地延长了剩余劳动时间所生产的剩余价值就工资与利润的关系•马克思通过对工资与利润概念的进一步界定,认为劳资关系是一种利益对立的经济关系,并从价值量上揭示了资本对劳动的剥削。马克思认为,利润是剩余价值的现象形态,但不是最具体的形式,而是从剩余价值转化为平均利润,再过渡到产业利润、商业利润、利息和地租的中间环节。这个现象形态之所以能够掩盖剩余价值的本质,原因就在人们是把工资与利润相对应。全部资本与剩余价值相对应,因而忽略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总结马克思主义的真正生命力在于它从实践中不断吸取营养素,使自己得到补充与发展。用马克思主义剩余价值理论分析新问题,提示新规律,同时在实践上努力实现剩余价值生产和来源的最大化、剩余分配和去向的合理化,使之造福全国人民,调动全体公民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积极性、创造性,是理论和实践探索前进的要求,也是当代马克思主义者的神圣使命。
本文标题:工资与剩余价值的分配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06563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