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交通运输 > 上海交通大学校园介绍
上海交大建筑遗产保护国际研究中心曹永康主任三个世纪的跨越——从徐汇到闵行一、学校整体概况上海交通大学地处上海,一个国际化的、充满生机与活力的东方都市。上海交大前身南洋公学创建于1896年,是中国历史最悠久的高等学府之一。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已成为国内著名的高等学府,被誉为“东方MIT”。学校自创立伊始便坚持“求实学,务实业”的宗旨,以培养“一等人才”为目标,精勤进取,笃行不倦。抗战时期,广大师生历尽艰难,移转租界,内迁重庆,坚持办学,不少学生投笔从戎,浴血沙场。解放前夕,广大师生积极投身民主革命,学校被誉为“民主堡垒”。上海交大是教育部直属、教育部与上海市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七五”、“八五”重点建设、全国首批7所“211工程”和首批9所“985工程”建设的高校之一。截至2011年12月31日,学校共有24个学院/直属系(另有继续教育学院、技术学院和国际教育学院),19个直属单位,12家附属医院。1.历史发展2.人才培养学校共有全日制本科生16802人、研究生24495人(其中博士研究生5059人);有专任教师2979名,其中教授835名;中国科学院院士15名,中国工程院院士20名,中组部“千人计划”49名,“长江学者”95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80名,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首席科学家24名,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首席科学家9名,国家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6个,教育部创新团队17个。前国家主席江泽民中国导弹之父钱学森内科血液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振义中国著名的数学家吴文俊著名校友学生基地学科师资2.人才培养基本数据本科生20400人硕士研究生18600人博士研究生5600人留学生700人(学位生)博士后流动站23个本科专业65个国家重点学科点49个学院(系)23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点22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点14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点41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点232个一级国家重点学科9个附属医院1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6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5个中国科学院院士15名中国工程院院士18名“973”首席科学家14名“长江学者”62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49名专任教师3018人教授725人国家实验室1个(筹)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2个部门重点实验室34个(部委13,上海市21)将“研究性“纳入人才培养体系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的有机结合精品课程建设(质量工程)建立更完善的教学质量评价与保障体系创造“国际化”环境突出知识传授到重视综合素质与能力培养的转变本科生教育创新人才培养体系2.人才培养今年8月,荣获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总决赛第一名和第二名2006年,在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取得特等奖,同时还获得BenFusaroAward冠名奖2004年,在“WEC”世界工程师大会和“ROBOCUP”机器人世界杯中获得7个国际级奖项在2006年第二届中国大学生船舶与海洋工程设计大赛中,获得了唯一的特等奖。2.人才培养把基础课程作为课程建设的核心19门国家级“精品课程”,其中5门公共基础平台课程,9门学科平台课程5位“国家教学名师”中4位从事基础课程教学2.人才培养精品课程建设(质量工程)院系设置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微电子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化学化工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交大-密西根联合学院航空航天学院塑性成形工程系工科版块(10)3.学校介绍——院系设置院系设置理学院数学系理学院物理系理科版块(2)院系设置医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农业与生物学院药学院生命医学版块(4)院系设置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法学院外国语学院人文学院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媒体与设计学院体育系人文版块(7)学生规模(稳定规模、提高质量)研究生20400留学生5600本科生18600学生总数:44600研究生与本科生比例1:14.学生规模与密西根大学的合作(共建机械学院,成立联合学院)与GIT的合作(双学位、物流中心、暑期项目)与MIT的合作(中国制造业领袖项目启动,双学位)与UCSystem合作(10+10项目,食品安全中心)中法4+4、9+9项目中法联合博士研究院多层次、多模式、多区域、全方位合作多层次推进与世界一流大学的合作5.国际化密执安大学加州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康乃尔大学乔治理亚大学明尼苏达大学马里兰大学加州洛杉矶大学维多利亚大学滑铁卢大学……柏林工业大学斯图加特大学慕尼黑工业大学海德堡大学里昂中央大学巴黎中央大学法国高等矿业大学伦敦大学伯明翰大学卡迪夫大学Delft大学马达拉大学……莫斯科动力学院早稻田大学东京大学工学院大阪大学横滨国立大学名古屋大学命立馆大学宫崎大学韩国科学院技术大学汉阳大学高丽大学……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香港理工大学香港城市大学新竹交通大学……悉尼大学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德肯大学塔斯马尼亚大学昆士兰大学维多利亚技术学院麦考里大学……与国际知名大学签订校际协议交大学生在沃顿商学院交流学习交大学生在UCLA取得成绩认可单包括联合培养双学位(或双文凭)项目、交流交换生与海外实习项目、暑期实习项目,已有17.4%的本科生具有海外游学经历。海外游学计划二、上海交通大学徐汇校园19老校区校史简介交大的办学历史可追溯到1896年(光绪22年),时任清政府铁路司督办盛宣怀创办南洋公学,是中国早期现代高等教育的数个发端之一。近代风雨百年,南洋公学数易其名,经商部高等实业学堂、邮传部上海高等实业学堂、南洋大学堂、交通部上海工业专门学堂多个阶段,于1921年改组为交通大学(ChiaoTungUniversity);而后复遭波折,历交通部南洋大学、交通部第一交通大学、国立交通大学(上海本部)。抗日战争时期,学校一部分留守上海并搬入法租界坚持授课,另一部分迁至重庆,直至1945年战争结束又迁回上海与之会合。至1949年上海解放,校名剔去“国立”二字,径称“交通大学”。1959年7月31日,国务院批准交通大学上海部分、西安部分分别独立为两所学校,交通大学上海部分定名为“上海交通大学”。20交大近代历史沿革南洋公学创立曲折发展阶段高速发展阶段发展末期老上院、中院图书馆、体育馆执信西斋、工程馆、新校门、总办公厅、铁木工厂、工程馆文治堂阶段建筑年代21交大近代历史沿革1917年校园范围1934年校园范围1949年校园增加部分现在的校园范围上海交大最初只有现在一般大小,随着不断的发展一直到今天这个规模。中国近代几次较大规模的国内战争没有对交大老校园造成破坏,除抗日战争时期,学校一直坐落在徐汇,没有任何搬迁,这也是其能顺利发展的原因。交大校园规划史第二次规划师上世纪30年代邬达克受孙科校长之托进行设计的,这次规划首先决定把操场西移至体育馆西侧,并将之前的福开森体育场变为开敞的绿地,之后建造的建筑围绕着绿地将其围合,形成一种传统的西方大学的平面形式。此时交大校园的面积已扩大了一倍。1917年校园范围历史上上海交大的较重要的校园规划一共有三次,第一次是创办南洋公学时福开森选址、购地、设计教学楼时的规划。当时福开森强调学生的体育教育,所以在学院中心留出来一片开敞空间作为操场用地。当时为了解决校园的排水问题,还在校园四周挖了水渠。第三次在解放之后,规划中提到要将操场南面的棚户区拆除,与校园西面直到虹桥路(今淮海西路)的地区一起划入学校,在南侧与北门对称之处开一处新的大门,与操场等开敞空间形成一条校园中轴线,并在操场西侧建立与东侧对称的教学楼。然而由于校园西迁闵行的计划,是的此次规划没有实现。1949年校总平面1934年校园鸟瞰交大校园历史风貌上海交大校园鸟瞰旧照中院旧照老上院旧照校门旧照图书馆旧照校园景观旧照工程馆文治堂总办公厅体育馆饮水思源东校门中院新中院新上院执信西斋图书馆老建筑一览中院中院建成于1899年(即光绪二十五年)夏,是上海交大现存最古老的教学楼,也是在交大的前身南洋公学创办后不久完成的第一座教学楼。中院最早是一栋3层砖木结构建筑建筑,在后来的修缮中改为砖混结构,建筑面积4950m。建筑为文艺复兴风格,清末美国传教士福开森设计。福开森本身并不是建筑师,但从建筑中体现了其一定的专业素养。中院中院坐北朝南,建筑的平面基本为长方形,左右对称,东西两端有翼略微突出,东西长60米,南北深30米,高21.48米,建筑面积为4950平方米。建造中院的目的是用作中院(供当时的师范班及中学部使用。)学舍,故以院命楼,名曰“南洋公学中院”。建成之初,它集教学、办公、食宿等功能于一体,是交大初创时期的见证和参与者。——中院新上院新上院建成于1954年,是解放初期建造的第一座教学楼。新上院建在老上院的原址上,是一栋4层砖混结构建筑,建筑面积9746平方米。建筑为民族社会主义风格风格,与周边建筑风格迥异,具有浓厚鲜明的时代感。今天上海交大徐汇校区最老的建筑,大多数围绕在校园中心绿地周围,它们有中院、图书馆、老校门、医院、体育馆、总办公厅,还有一栋比较独特就是位于绿地西北角的新上院,这座建于解放初年的教学楼,明显受到当时“社会主义建筑风格”的影响,体现出清晰的时代特征。——新上院新中院新中院建于清宣统二年(公元1910年),是一座具有百年历史的校园建筑。新中院建筑面积为1250平方米,是一幢两层的砖木结构小楼。建筑风格是脱胎于上海开埠早期流行的“殖民地外廊式”建筑,是今天上海保留了为数不多的这种殖民地外廊式建筑中的一个。新中院位于交通大学徐汇校区东北角、中院北侧,是一幢两层的砖木结构小楼。新中院建于清宣统二年(公元1910年),是一座具有百年历史的校园建筑。新中院建筑面积为1250平方米,是一个小体量的建筑,结合了中国传统建筑木构梁柱体系的做法,以木制梁柱代替敦实的砖柱,简化结构,使之更加适合实际要求。两柱之间再用细小的木拱装饰。所以整座建筑的外立面显得通透轻巧。而枋及栏杆等建筑构件饰有丰富的卷草纹样,具有强烈的装饰作用,表现出艺术装饰主义风格。——新中院新中院新中院建于清宣统二年(公元1910年),是一座具有百年历史的校园建筑。新中院建筑面积为1250平方米,是一幢两层的砖木结构小楼。建筑风格是脱胎于上海开埠早期流行的“殖民地外廊式”建筑,是今天上海保留了为数不多的这种殖民地外廊式建筑中的一个。老校门老校门于1934年在南洋公学牌坊木门原址上重新修建,1935年春落成。当时建造校门选择了中国传统的宫门式样,而非校内建筑主流的欧式古典风格,体现了这一时期的主流建筑思潮。交通大学地处上海市区西南隅,华山路(原名海格路)西边,与广元西路北边(原名虹桥路),而在靠近两条路交汇处,对着华山路一侧,就是上海交大的正门。这座位于校园东南角的大门前,流淌着徐家汇三条主要河道之一的法华泾,它使校区与外界之间形成一条天然的地理分界线。相信当时南洋公学在选址上是精心考虑过的,这条天然的“护校河”使学校与外面纷繁的社会环境相隔离,校门桥成了内外两个世界之间重要的过渡空间。——老校门图书馆图书馆是任何一所大学最必要,也重要的场所,所以在大学创办之初,图书馆总是最早被建造的建筑之一。上海交通大学老图书馆早在1919年落成,并幸运地保留至今。很长时间里,她是交大的藏书、阅览之地,成千上万的学子曾在这座知识的殿堂里孜孜不倦。这座建筑因为富于建筑艺术美的形式,成为沪上高雅文化的象征,出现在许多影视和摄影作品之中。老图书馆位于徐汇校区中心绿地的东侧,东临华山路,南面紧贴着徐汇校区的华山路大门,是进入校区后看到的第一幢建筑。老图书老馆设计于1917年,始建于1918年,建成于1919年。砖、砼、木混合结构,共三层。初建面积2678平方米,而后又于1934年加建一座550平方米的书库;1995年,因为使用功能不完备,在该图书馆西侧加建卫生间。图书馆至今已有近百年的历史,其使用功能也经历了几次变化:1985年,由于包兆龙图书馆的投入使用,老图书馆转为校档案馆办公之用;又于1995年大修之后,作为学校的校史博物馆和校友活动馆。——图书馆体育馆体育馆与北侧容闳堂毗邻,同样东向中央绿地(当年的福开森田径场),南邻新建楼,西侧为其毗连
本文标题:上海交通大学校园介绍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06662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