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工程监理 > 古建基础知识【古建专家精心整理】(九)(完)
因文件大小所限,人为分为九个部分。这是第九部分(最后一部分)古建筑基础知识(3)、宫式:指心仔的花纹图案为直角形拐弯,并以直条线形为主的花式称为宫式。(4)、葵式:在宫式花纹的基础上,花纹线条的端头带有钩形装饰头的称葵式。(5)、万字式:当心仔花纹带有“卍”形的图案称为万字式。(6)、乱纹式:乱纹式是相对整纹式而言的,它们的花纹线条带有弯曲形的葵式图案,整纹式的花纹线条连续完整,并常伴有结子;而乱纹的花纹线条间断,粗细不一。(7)、各方槟式:槟式即拼式,各方槟式是指六、八角槟式以外的拼式图案,如冰裂纹、步步锦等。宫式葵式万字乱纹冰裂纹步步景12、栏杆栏杆是古建外檐装修的一个类别,依位置分有一般栏杆和朝天栏杆两种,按构造做法分则有寻杖栏杆、花栏杆等类别。栏杆的主要功能是围护和装饰。在楼阁建筑中,上层的平座回廊是为供人行走或登临远眺的地方,在檐柱间安装栏杆,有栏挡围护,防止游人失足坠落的重要功能。建在高台上的建筑,其月台四周安装栏杆(或石制栏板),其作用也在于此。而安装在商业建筑平台屋面边缘的朝天栏杆,则主要用作装饰。除以上两种之外,常见的还有一种鹅颈椅,称为靠背栏杆或美人靠、吴王靠,既有围护作用,又可供人休息(图2-5-30)。图2-5-30美人靠(吴王靠)(1)、灯景式栏杆:是指栏杆的花纹带有宫灯造型的图案,如图2-5-31a所示。图2-5-31a灯景式栏杆(2)、葵式万川、葵式乱纹栏杆:是指栏杆木条纹在葵式纹的基础上,分别带有万字形或乱纹线条的图案,如图2-5-31b所示。图2-5-31b葵式万川栏杆葵式乱纹栏杆(3)、直档栏杆:是指扶手下面的档木都为垂直,最简单的为矩形截面木条作直档,比较讲究的采用西洋瓶直档。直档栏杆(4)、座槛:在亭、游廊、走廊等建筑物两柱间多带座凳供游人休息,具体做法为砖砌矮墙、在矮墙上铺凳面板,此凳面板称为座槛(P688-272)。如图2-5-32所示。图2-5-32座槛(5)、吴王靠:又称“美人靠”、“靠背栏杆”,指与栏杆配套的靠背椅,包括靠背与座槛,在靠背上的花纹图案,常用的有竖芯式、宫式、葵式、鹅颈靠背式等(P698-273、8-274、8-275、8-276)。如图2-5-30所示。美人靠图2-5-30(6)、寻杖栏杆:寻杖栏杆多用于平座或长廊,其主要构件有望柱、寻杖扶手、腰枋、下枋、地袱、绦环板、牙子以及荷叶净瓶等。其中,地袱是贴在地面上皮的横木,宽度等于或略大于望柱尺寸,两端交于檐柱根部,它上边的望柱及栏杆都安装在这根地袱木上,地袱贴地面部分做出流水口以供廊内雨水排放。如图2-5-33所示。图2-5-33寻杖栏杆13、倒挂楣子(挂落)、坐凳楣子楣子是楣子是清营造则例的称谓,是指安装于建筑檐柱间(如民居中正房、厢房、花厅的外廊或抄手游廊)的兼有装饰和实用功能的装修。依位置不同,分为倒挂楣子和坐凳楣子。倒挂楣子安装于檐枋之下,有丰富和装点建筑立面的作用;座凳楣子安装在檐下柱间,除有丰富立面的功能外,还可供人坐下休息。楣子的棂条花格形式同一般装修,常见者有步步锦、灯笼框、冰裂纹等,较为讲究的做法,还有将倒挂楣子用整块木板雕刻成花罩形式的,称为花罩楣子。这种做法费时费工,但装饰效果更强,多见于私家园林中。(1)、倒挂楣子(挂落):是指用来悬挂在柱与柱之间的枋下,用小木条拼接成各种花纹图案的装饰品,《清式营造则例》称倒挂楣子,宋《营造法原》称挂落(P708-278~8-280;P778-306~8-321),如图2-5-34所示。倒挂楣子是由外框、棂条心屉和花牙子等组成。因外框与心屉组合结构不同,分为软樘与硬樘两种。硬樘结构有两道木框,外框称为大边,内框称为仔边,即它由外框内镶嵌带仔边心屉而成。软樘结构只有外框而没有仔边,即在外框内直接做无仔边的心屉。花牙子是安装在楣子立边与横边交角处的装饰件,通常做双面透雕,常见的花纹图案有草龙、番草、松、竹、梅、牡丹等。倒挂楣子(清式)图2-5-34倒挂楣子挂落挂落(宋式)(2)、座凳楣子:设在檐柱下部的地面上,供游人休息并兼作围栏使用。主要由座凳面、边框、棂条等构件组成。座凳楣子边框与棂条尺寸可同倒挂楣子,为满足功能需要,座凳楣子高度一般为50~55cm(P818-324、8-325),如图2-5-35所示。图2-5-35座凳楣子(3)、楣子组成附件:楣子附件有卡子花、工字、握拳等。卡子花是用于某些心屉上的连接装饰件,外轮廓成圆形的称“团花”,外轮廊成矩形的称“卡子”,卡子花的花形大致分为两类,即:四季花草类和福寿字类。工字和握拳是用于不装卡子花的心屉。如图2-5-36所示。图2-5-36楣子附件14、花罩、碧纱橱花罩、碧纱橱是古建筑室内装修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用来分隔室内空间,并有很强的装饰功能,由于花罩、碧纱橱做工十分讲究,集各种艺术、技术于一身,又成为室内重要的艺术装饰品。古建木装修中的花罩有几腿罩、栏杆罩、飞罩、落地罩、落地花罩、炕罩等。其中落地罩又有不同的形式,常见者有圆光罩、八角罩以及一般形式的落地罩。(1)、几腿罩:由槛框、花罩、横披等部分组成,其特点是:整组罩子仅有两根腿子(抱框),腿子与上槛、挂空槛组成几案形框架,两根抱框恰似几案的两条腿,安装在挂空槛下的花罩,横贯两抱框之间。挂空槛下也可只安装花牙子。几腿罩通常用于进深不大的房间(图2-5-37a)。图2-5-37a几腿罩(2)、栏杆罩:主要由槛框、大小花罩、横披、栏杆等部分组成,整组罩子有四根落地的边框,两根抱框、两根立框,在立面上划分出中间为主、两边为次的三开间的形式。中间部分形式同几腿罩,两边的空间,上安花罩、下安栏杆,称为栏杆罩。这种花罩多用于进深较大的房间。整组罩子分为三樘,可避免因跨度过大造成的空旷感觉,在两侧加立框装栏杆,也便于室内其他家具陈设的放置(图2-5-37b)。(3)、飞罩:其形式大致与挂落相似,它们的区别是挂落悬挂于室外柱间的枋木下,而飞罩是悬挂于室内柱间顶部,如图2-5-37c所示。(P718-282~8-285)图2-5-37b栏杆罩图2-5-37c飞罩(4)、落地罩:落地罩是相对于飞罩而言,即指两端落地的花罩。花罩的洞口有圆形、矩形和多角形。圆形洞口的花罩称为落地圆罩,矩形和多角形洞口的花罩称为方罩。如图2-5-37d所示。(P728-287~8-292)图2-5-37d落地方罩(5)、落地花罩:形式略同几腿罩,不同之处是:安置于挂空槛之下的花罩沿抱框向下延伸,落在下面的须弥墩上。这种形式较之几腿罩和一般落地罩更加豪华富丽(图2-5-37e)。图2-5-37e落地花罩(6)、炕罩,又称床罩,是专门安置在床榻前面的花罩,形式同一般落地罩,贴床榻外皮安装在面宽方向,内侧挂软帘。室内顶棚高者,床罩之上还要加顶盖,在四周做木雕装饰(图2-5-37f)。图2-5-37f炕罩(7)、碧纱橱,是安装于室内的隔扇,通常用于进深方向柱间,起分隔空间的作用。碧纱橱主要由槛框(包括抱框、上、中、下槛)、隔扇、横披等部分组成,每樘碧纱橱由六至十二扇隔扇组成。除两扇能开启外,其余均为固定扇。在开启的两扇隔扇外侧安帘架,上安帘子钩,可挂门帘。碧纱橱隔扇的裙板、绦环上做各种精细的雕刻,仔屉为夹樘做法(俗称两面夹纱),上面绘制花鸟草虫、人物故事等精美的绘画或题写诗词歌赋,装饰性极强。(图2-5-38)。碧纱橱图2-5-38碧纱橱图2-5-3815、板壁、博古架(1)、板壁:板壁是用于室内分隔空间的板墙,多用于进深方向柱间,由大框和木板构成。其构造是,在柱间立横竖大框,然后满装木板,两面刨光,表面或涂饰油漆或施彩绘。也可在板面烫蜡,刻扫绿锓(qǐn)阳字,十分雅致。板壁的应用范围很广,在住宅、祠堂、寺庙、会馆里常可以见到。板壁(2)、博古架:博古架又称多宝格,是一种兼有装修和家具双重功用的室内木装修,花格优美,组合得体,多用于进深方向柱间,用以分隔室内空间。博古架通常分为上下两段,上段为博古架,下段为柜橱,里面可储存书籍器皿。相隔开的两个房间需联通时,还可在博古架的中部或一侧开门,供人通行。博古架不宜太高,一般以3m以内为宜(或同碧纱橱隔扇高)。顶部装朝天栏杆一类装饰。如上部仍有空间,或空透,或加安壁板,上面题字绘画(图2-5-39)。图2-5-39博古架16、天花天花是用于室内顶部的装修,有保暖、防尘、限制室内空间高度以及装饰等作用。天花有许多别称,如承尘、仰尘、平棋、平綦(大方格)、平暗(小方格)等,宋代按构造做法将天花分为平棋和平暗两种,明、清则分为井口天花、海墁天花两类。井口天花江南地区俗称为棋盘格顶。(1)、井口天花是用枋木条作成相互垂直交叉的方格网,每个方格网称为一个井口,每个井口装天花板一块。(图2-5-40)。(P558-217~8-219)这是明清古建筑中天花的最高形制,由支条、天花板、帽儿梁等构件组成。天花支条是断面1.2~1.5斗口的枋木条,纵横相交,形成井字形方格,作为天花的骨架。其中,附贴在天花枋或天花梁上的支条称为贴梁,天花支条上面裁口,每井天花装天花板一块。天花板由厚一寸左右的木板拼成,每块板背面穿带二道,正面刮刨光平。上面绘制团龙、翔风、团鹤及花卉等图案。有些考究的天花板上做精美的雕刻,如故宫乐寿堂、宁寿宫花园古华轩等天花上均雕刻有花草图案。2-5-40井口天花天花支条分为通支条、连二支条和单支条三种,一般沿建筑物的面宽方向施用通支条,每两井天花施通支条一根;连二支条沿进深方向,垂直于通支条施用,在连二支条之间卡单支条。每根通支条上施用帽儿梁一根,帽儿梁是天花的骨干构件,相当于新建筑顶棚中的大龙骨,梁两端头搭置于天花梁上,用铁质大吊杆,将帽儿梁吊在檩木上,帽儿梁与通支条之间用铁钉钉牢。(2)、海墁天花:海墁天花是用于一般建筑的天花,主要由木顶隔、吊挂等构件组成。木顶隔是海墁天花的主要构造部分,由边框、抹头及棂子构成,形状与豆腐块棂条窗相似。木顶格四周有贴梁,贴梁钉附在梁和垫板的侧面。清工部《工程做法则例》规定,每扇木顶隔用木吊挂4根,吊挂的宽、厚与边档相同。木顶隔下面糊纸,称为海墁天花(图2-5-41)。一般住宅的海墁天花,表面糊麻布和白纸或暗花壁纸。宫殿建筑中,有的海墁天花上面绘制精美的彩画。如故宫倦勤斋室内海墁天花满绘竹架藤萝。海墁天花还可以绘制出井口式天花的图案,在天花上绘出井字方格,格内绘龙风或其他图案。故宫慈宁宫花园临溪亭的海墁天花绘制的是井口牡丹团花图案。图2-5-41海墁天花17、藻井藻井是室内天花的重点装饰部位,多见于宫殿、坛庙、寺庙建筑当中,是安置在庄严雄伟的帝王宝座上方或神圣肃穆的佛堂佛像顶部天花中央的一种“穹然高起,如伞如盖”的特殊装饰。在南方古建筑中,戏台也多采用藻井天花。藻井在汉代就已有之,《风俗通》记载说:“今殿做天井。井者,束井之像也;藻,水甲之物,皆取以压火灾也。”可见最初的藻井,除装饰外,还有避火之意。藻井一词,在历代文献记载中还有龙井、绮井、方井、圜井等许多叫法。宋、辽、金时期的藻井,较普遍地采取斗八形式,即由八个面相交,向上隆起形成穹隆式顶。河北蓟(jì)县独乐寺观音阁藻井和山西应县佛宫寺释迦塔(应县木塔)第五层藻井,是现有最早的斗八藻井。宋《营造法式》卷八“小木作”项内介绍了斗八藻井与小斗八藻井两种。斗八藻井的具体做法是;“造斗八藻并之制,共高五尺三寸,其下曰方井,方八尺,高一尺六寸,其中曰八角井,径六尺四寸,高二尺二寸;其上曰斗八,径四尺二寸,高一尺五寸。于顶心之下施垂莲,或雕华云卷,皆内安明镜”。斗八藻井明清时期的藻井,较宋辽时更为华丽,这个时期藻并的造型大体是由上、中、下三层组成,最下层为方井,中层为八角井,上部为圆井,方井是藻井的最外层部分,四周通常安置斗栱,方井之上,通过施用抹角枋,正、斜套方,使井口由方形变为八角形,这是方井向圆形井过渡的部分,正、斜枋子在八角外围形成许多八角形或菱形,称为“角蝉”,角蝉周围施装饰斗栱,平面做凤一类雕饰。在八角井内侧角枋上贴雕有云龙图案的随瓣枋,将八角井归圆,形成圆井
本文标题:古建基础知识【古建专家精心整理】(九)(完)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06678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