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电气安装工程 > 《建筑设备》课程教学大纲
《建筑设备》课程教学大纲第一部分大纲说明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本课程是建筑施工与管理专业的主要选修课程之一。它的任务是:使从事建筑施工与管理工作的学生时具有建筑给水与排水、消防、供热供燃气、通风与空气调节、建筑供配电、电气照明、防雷与接地、建筑弱电(电话通信系统、有线电视与闭路电视系统、消防与防盗监控系统等)设备工程的专业基本知识,以及掌握这些基本知识和技术所必备的基本理论,以解决建筑施工、管理及监理工作中与建筑设备专业很好协调配合的问题。 二﹑与相关课程的衔接 建筑制图基础、建筑构造、建筑力学。 三、课程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建议《建筑设备》是一门学时少,内容多,涉及面宽,与实际紧密联系的课程。为此,在教学过程中建议: 1.本课程教学形式以讲授(面授、IP录像)为主,辅以现场参观,对讲授内容进行实践和验证。 2.日常的面授辅导应着重于重点的归纳﹑难点的剖析,以典型设备系统案例分析为主。面授时,最好能制作幻灯片多媒体电化教学,以容纳更多的信息量和现场设备系统、实物等的图片,提高教学的效率与效果; 3.由于建筑设备技术发展迅猛,在讲解建筑设备系统基本组成、基本工作过程与原理的教学当中,要关注和把握设备系统发展的趋势和最新动态并适当加以介绍。 4.应重视课时不多的现场教学或参观的组织与安排,加强专用教室和实训工场的建设。 四、教学基本要求与层次 教学内容要根据专业工作的重要性可区分为了解、理解和掌握三个层次,并以此来设计教学的要求。 了解是指对有关概念和方法有一个正确的认识;理解是指能正确表达有关概念和方法的思路;掌握是指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灵活应用。 通过课程理论和实践的学习,使学生达到以下基本教学要求: (一)知识目标 1.了解建筑给水系统、排水系统、建筑消防给水系统、热水供应系统的类型、组成,理解各类系统的使用特点,掌握设备、管道的布置原则与要求; 2.了解供热采暖、燃气供应、通风与空调等系统的类型、组成、特点;掌握设备与管道的布置规范要求; 3.了解建筑供、配电系统的组成,各种供、配电设备的构造,电力负荷等级,防雷、接地及安全用电等知识; 4.了解电气照明工程的基本知识,理解室内照明布置、安装有关的技术规范与要求; 5.了解建筑弱电工程的系统构成及安装规范与要求。 (二)能力目标 1.具有识读建筑给水排水、采暖、通风与空调、建筑供配电、电气照明等工程施工图及防雷与接地等系统施工图的基本能力; 2.具有建筑施工、管理及监理工作中与建筑设备工程协调配合的基本能力; 3.具有查阅建筑设备布置、安装、验收的有关技术规范与要求或手册的能力。第二部分教学媒体与教学过程建议 一、课程教学总学时数、学分数 课程教学总学时数为54学时,总学分数为3学分。其中授课时间为48学时(含面授、机动学时),现场教学或参观时间为6学时。机动学时,用于各学校根据生产技术新发展或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调整、加强、更新和补充教学内容。学时分配见附表1。附表1序号课程内容学时数合计讲授参观与训练绪论111建筑给水工程662建筑排水工程6423供热与供燃气664通风与空气调节121025建筑供配电系统666电气照明667建筑弱电与消防电气752机动22总计54486 二、多媒体教材 1.文字教材 包括主教材和辅助教材。 主教材是教学的基本依据,具有体系完整,文字见解,概念准确,叙述清楚,举例典型恰当,适合成人自学为主的需求,体现电大教学规律与特点。主教材重点介绍了常用建筑设备系统的分类、组成、工作过程、使用特点及其布置、安装的规定与要求,同时也注重介绍当前建筑设备发展的最新成果及其对市场的影响。 辅助教材是自学和复习的必要补充,包括作业,复习指导等。 2.录像教材(IP课件) 录像教材是文字教材的导读﹑拓展﹑深化和补充。本课程共安排有8学时录像,分别介绍第一、二章,第三、四章,第五、六章及第七的重要知识点、学习要求﹑学习方法﹑重点提示﹑难点讲解﹑系统分析等。采用形象﹑直观﹑生动的教学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三、教学环节1.录像课(IP) 录像课是广播电视大学的重要教学环节,以讲述课程中的重要知识点为主,归纳学习重点,学习要求﹑学习方法﹑及难点讲解﹑系统分析等。要求学生必须认真收看。2.面授辅导 面授辅导由地方电大辅导教师担任,不少于27学时。辅导以教学大纲为指导﹑文字教材为依据,认真备课。尽量采用幻灯片多媒体电化教学的形式讲解,课题式(或案例式)的分析讲评,提示学习方法,讲解重点和难点问题,真正起到讲学导学的作用。3.3.自学 自学是学员重要的学习手段,以文字教材为主要学习内容,学员应注意自学能力的培养,保证必要的自学时间。4.4.作业建议每学时布置不少于2条作业题。平时作业完成的情况应占总分的20%。5.5.考核 考核以基本原理﹑基本概念﹑基本知识为主;考核学员的理解﹑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水平和能力。第三部分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 绪论 内容: 建筑设备工程课程的内容;本课程与建筑施工与管理专业的关系;建筑设备的发展概况。 要求: (1)了解建筑设备工程课程的主要内容; (2)了解课程与建筑施工与管理专业的关系; (3)了解建筑设备的发展概况与发展动态。一、建筑给水排水工程 1.建筑给水工程 内容:室内给水系统的分类、组成及给水方式;建筑给水系统的器材、附件及设备;室内给水管网的布置与敷设;建筑消防给水系统;建筑热水供应系统; 要求: (1)了解室内给水系统的分类和组成; (2)理解给水系统的给水方式和适用场合; (3)掌握室内给水管网的布置与敷设的要求; (4)了解建筑给水系统的器材、附件及设备及其布置安装要求; (5)了解建筑消防给水系统的组成、工作过程、设置与用水要求及其高层建筑消防给水系统的特点及要求; (6)了解建筑热水供应系统的类型、管道配置与敷设及加热设备类型。 2.建筑排水工程 内容:建筑排水系统的分类与组成;管材、管件与卫生器具;室内排水管道的布置及敷设;屋面排水;高层建筑排水系统。 要求: (1)了解建筑排水系统的类型、组成和适用的场合; (2)了解常用排水管材、管件与卫生器具及其设置要求; (3)掌握室内排水管道布置的原则和敷设要求; (4)了解屋面排水系统的类型及适用的场合; (5)理解高层建筑排水系统的特点及特殊处理。 二、供热通风与空气调节工程 3.供热与供燃气 内容:供热系统的形式与特点;供暖系统的设备及附件;供暖系统管网的布置;高层建筑采暖的特点;燃气供应。 要求: (1)了解采暖系统的组成、方式、基本管路图式、工作原理、工作使用特点; (2)了解供暖系统的设备及附件的构造、使用特点和布置原则; (3)掌握供暖系统的安装布置要求 (4)了解高层建筑采暖的特点和热水采暖系统的形式; (5)了解室内燃气供应的要求,管道、燃器具的安装布置要求。 4.通风与空气调节 内容:通风与空气调节的概述及室内外空气计算参数;自然通风;通风系统的主要设备和构件;空气净化设备;空气调节方式和设备的组成;空气处理及设备;空气调节系统与建筑的配合。 要求: (1)弄清通风与空气调节的任务与区别,并了解通风与空气调节主要空气控制参数的含意; (2)了解通风的方式及原理,掌握加强自然通风的基本措施; (3)了解通风系统的主要设备和构件,并了解空气净化处理设备的类型与特点; (4)了解空调系统的分类,空气调节方式、特点及其设备组成; (5)了解空气处理设备的种类、构造、特点和基本选择; (6)理解空调管道、空调机房的布置要求及与建筑的配合。 三、建筑强电 5.建筑供配电系统 内容:建筑供配电系统的组成;电力负荷的电压等级和负荷等级,各种供配电设备的构造,安全用电的基本知识;接地与接零系统;建筑防雷。 要求: (1)了解民用建筑供配电系统的基本组成,电力负荷的电压等级和负荷等级; (2)了解常用的高低压电气设备的结构及规格型号; (3)能识读建筑供配电系统施工图。 (4)了解安全电压的概念和防止触电的有效措施; (5)理解工作接地、保护接地、接零、重复接地和等电位连接的概念; (6)掌握低压配电系统的接地型式和各自适用的场合; (7)了解接地装置的组成; (8)了解防雷的等级、防雷的措施和防雷装置的使用、类型、安装要求 6.电气照明 内容:电气照明系统的基本知识;系统组成与照明电器的布置及线路敷设,电气系统安装及施工图。 要求: (1)了解一般建筑电气照明系统的基本组成和性能; (2)了解照明电气的布置; (3)了解照明线路的敷设方式与要求; (4)能识读电气照明施工图。 四、建筑弱电 7.建筑弱电工程 内容:网络系统,有线电视(CATV)系统,有限广播系统,闭路监控系统,火灾自动报警与消防联动控制系统,综合布线系统。 要求: (1)了解网络系统的基本组成及安装规范与要求; (2)了解有线电视系统的基本组成及安装规范与要求; (3)了解有限广播系统的基本组成及安装规范与要求; (4)了解闭路监控系统的基本组成及安装规范与要求; (5)了解火灾自动报警与消防联动控制系统的类型与组成及工作原理,了解火灾探测器的分类、选择、布置与安装以及系统布线的要求; (6)了解综合布线系统的基本组成及安装规范与要求。 责任教师:付聪
本文标题:《建筑设备》课程教学大纲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06844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