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导学案
课题:2.1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主备人:妥玉宝参与人:庞隆群审核:班级:姓名:[学习目标]:知识目标:1、阐明细胞的减数分裂;2、说明精子的形成过程。能力目标:通过对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和行为变化的学习,培养学生识别和分析分裂示意图的能力。[学习重点]:(1)减数分裂的概念;(2)精子的形成过程。[学习难点]:精子的形成过程。[学习方法]:本节课教学应以演示、观察和模拟等活动为主,选择图片、动画、录像等辅助手段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感性材料,再通过学生自己尝试模型建构来模拟减数分裂的过程。[与旧知识的联系]:减数分裂与之前学习的有丝分裂密切相关,是一种特殊方式的有丝分裂,也会出现染色体和纺锤体的变化,我们的学习不仅要观察细胞的变化,更要注意染色体的变化与行为.[教学过程]:引入:我们上学期学过,真核细胞的分裂方式有三种,是哪三种?(答:、、。)问题探讨:请看“问题探讨”中的图,仔细观察果蝇的体细胞和配子中染色体有什么区别?(答:配子染色体数是体细胞染色体数的一半;配子染色体是由体细胞每对染色体中分别取出一条组成的。)问:这个过程是通过有丝分裂实现的吗?有丝分裂的特点是什么?(答:不是。染色体复制和平均分配;有丝分裂前后染色体数目不变,从而在生物亲代和子代间保持遗传性状的稳定性。)一、减数分裂问:什么是减数分裂?减数分裂有何特点?(学生阅读教材P16,说出减数分裂的概念并找出减数分裂特点。)减数分裂是进行的生物,在产生时进行的的细胞分裂。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只复制,而细胞分裂。减数分裂的结果是,成熟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原始生殖细胞的。强调:(1)范围: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无性生殖的生物不进行减数分裂)(2)特点:在整个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只复制一次,而细胞连续分裂两次。(3)结果:新产生的成熟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原始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减少了—半。二、精子的形成过程下面我们结合哺乳动物精子的形成,介绍减数分裂的过程。复制的结果,每条染色体都由构成,它们由同一个连接。也和有丝分裂间期一样,染色体是细丝状,用光学显微镜是看不到的。间期复制完成后,细胞开始进行减数第一次分裂,此时的细胞,叫初级精母细胞。第一次分裂的前期,细胞中的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叫联会。所谓的同源染色体,指减数分裂时配对的两条染色体,形状和大小一般都相同,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联会后,染色体进一步螺旋化变粗,逐渐在光学显微镜下可见每个染色体都含有两个姐妹染色单体,由一个着丝点相连,每对同源染色体则含有四个染色单体,叫四分体。一个四分体:是一对同源染色体,就是两条染色体,四条染色单体,四个DNA分子。问:上图中,只有图含有四分体。四分体时期画了几对染色体?(答:3对。),几条染色体?(答:条。),几条染色单体?(答:条。),几个DNA分子?(答:个。)。随后,各个四分体排列在细胞中央,同源染色体好象手拉手似地排成两排,纺锤丝收缩,牵引染色体向两极移动,导致四分体平分为二,配对的同源染色体分开,但此时着丝点并未分开,每一染色体上仍有两条染色单体。接着发生细胞分裂,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分裂成两个次级精母细胞,而每个次级精母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就只有初级精母细胞的一半了。问:观察课本第17页图,初级精母细胞有几条染色体?(答:条。),而次级精母细胞呢?(答:条。),染色体数目减半的原因是什么?(答:),在次级精母细胞中还有没有同源染色体?(答:。)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基本过程与有丝分裂相似: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排成一排;后期,着丝点一分为二,两个姐妹染色单体成为两个染色体,在纺锤丝的牵引下,移向两极,接着,细胞分裂,两个次级精母细胞分裂成4个精细胞,减数分裂完成。问:把精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和刚形成的次级精母细胞以及初级精母细胞相比,有何变化?(答:精子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与次级精母细胞相同,比初级精母细胞减少一半。)问: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大体与有丝分裂相似,但它们又有什么不同呢?记忆节节清:精子形成过程精原略增复并列,同源联会四分体;两两并列赤道板,数目减半向两极。次级精母再分裂,染色单体相分离;数目同前四细胞,复杂变形四精子。(示两个细胞图,请仔细观察,找出两细胞的染色体特点。)(答:发现有丝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存在于同一细胞中,而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已分开了,细胞中无同源染色体存在。)精细胞再经过变形,形成精子,在这个过程中,丢掉了精细胞的大部分细胞质,带上重要的物质──细胞核内的染色体,并形成了一个长长的尾,便于游动。总结:精子的形成过程。(染色体复制)(减数第一次分裂)(减数第二次分裂)1精原细胞——————→1初级精母细胞2次级精母细胞—————→(间期:体积增大)(联会、交换、分离、染色体数减半)(着丝点分裂)(变形)4精细胞————→4精子注意:1.染色体复制在精原细胞时期。2.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第一次分裂时期,减半的原因是同源染色体的分开。3.着丝点的分裂,染色体一分为二,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三、卵细胞的形成过程(观察图2-4、图2-5)1.场所:卵巢2.过程:1个卵原细胞((染色体数:2n))间期:细胞体积增大、染色体复制1个初级卵母细胞((染色体数:2n))前期:联会、四分体(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中期: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两侧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末期:形成1个次级卵母细胞和1个第一极体1个次级卵母细胞(大)+1个第一极体(小)(染色体数:n)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分离1个卵细胞(大)+3个第二极体(染色体数:n)四、减数分裂过程中DNA、染色体及染色单体数目的规律性变化体细胞间期前期Ⅰ中期Ⅰ后期Ⅰ末期Ⅰ前期Ⅱ中期Ⅱ后期Ⅱ末期Ⅱ子细胞DNA2N4N4N4N4N2N2N2N2NNN染色体2N2N2N2N2NNNN2NNN染色单体04N4N4N4N2N2N2N000减Ⅰ减Ⅱ五、受精作用六、难点突破一看染色体数目奇数→减Ⅱ(且无同源染色体存在)无同源染色体→减Ⅱ出现联会、四分体偶数→同源染色体分离减Ⅰ四分体排列在赤道板部位有同源染色体→无上述同源染色体的特殊行为[习题巩固]:1.人体细胞有丝分裂时,产生的四分体个数是()A.46B.23C.4D.02.如果用A和B分别代表精子细胞中的染色体数和DNA数,则初级精母细胞中的染色体和DNA分别是()A、2A和3BB、2A和4BC、4A和4BD、4A和2B3.牛的初级精母细胞分裂期间发生的特征性变化是()A.同源染色体不分开,着丝点分裂B.同源染色体不分开,着丝点不分裂C.同源染色体分开,着丝点分裂D.同源染色体分开,着丝点不分裂4.在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姐妹染色单体分开的时期是()A.减Ⅰ前期B.减Ⅰ中期C.减Ⅱ后期D.减Ⅱ末期[记忆节节清]:1、减数分裂是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产生成熟生殖细胞时进行的染色体数目减半的细胞分裂。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只复制一次,而细胞分裂两次。减数分裂的结果是,成熟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原始生殖细胞的减少一半。2、减数第一次分裂的主要要特征:同源染色体配对即联会;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交叉互换;同源染色体分离,分别移向细胞两极。3、减数第二次分裂的主要特征:染色体不再复制。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分别移向细胞的两极。[课后反思]:♂生物体♀(2n)精子(n)卵(n)受精卵(2n)减数分裂减数分裂有丝分裂三看同源染色体行为二看有无同源染色体有丝分裂
本文标题: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导学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06940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