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资本运营 > 汽车造型与民族文化的关系
汽车造型设计与民族文化的关系汽车是改变人类生活的不朽的发明与创造,它不仅仅是一种现代化的运载工具,而且是特殊的艺术品,为我们居住的环境增添了一道流动亮丽的风景线。汽车从诞生之日起,就承载了人类许多的梦想,人们把几乎所有的聪明才智和发明创造都集合到它的身上,而汽车的造型及风格就在文化、科技的不断汇集中发展和演变,成为了人类文明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由于地区和文化的差异,各国的汽车造型都有其独特的风格。1美国风格在许多人眼里,20世纪60~70年代的美国汽车的造型就是美国精神的一种象征—在那个“猫王”生活的年代,“宽敞舒适”和“豪华气派”是美国汽车造型不变的主题。所以美国的汽车一般比其他国家的汽车更宽、更长,车身线条硬朗粗犷、强劲有力,前脸多为华丽的散热器栅格,车窗周围镶有镀铬装饰亮条,而且车厢极宽,轮毂巨大,看上去气势十足。20世纪90年代末,为了开拓世界市场,美国各大汽车制造商凭借其雄厚的财力基础,兼并了许多世界品牌,并在欧洲和亚洲建立了多个设计工作室,启用当地设计师,针对各个市场开发车型。在这个过程中,美国车的造型也吸取了不少其他国家的造型理念,风格日趋多样化。其中,福特公司于1996年提出了“新边锋”的设计概念并对21世纪后的各国汽车造型产生了巨大影响。虽然由于燃油危机和环境的恶化,美国车夸张粗犷的造型特点正在慢慢收敛并开始“瘦身”,但是在茫茫车流中,最容易被认出来的还是美国车。2德国风格作为传统工业强国,德国汽车拥有的技术优势是其他国家无法比拟的。德国的汽车向来以品质和做工著称,每款产品都体现出德国人精细、严谨的作风。不过在汽车造型上,德国人一直没有太大的突破,造型严谨而传统,给人以一种坚固和耐用的感觉。沉稳有余,激情不足。虽然宝马公司以2000年后的激进造型在美国和亚洲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功,然而,在德国本土却也丢失了不少忠实的客户,使得公司不得不重新来审视这些新的设计。从2005年新款3系列轿车开始,宝马公司逐渐把将先前过于激进的外表收敛起来,采用了更加简洁的线条,提升了造型的内涵。宝马公司的革新历程,为其它几家公司提供了很好的借鉴。戴姆勒•克莱斯勒和大众两大公司在近两年的新产品开发上都对产品造型的革新较为谨慎,力求循序渐进、稳步发展。3英国风格英国的车厂一直以生产高级车型为主。然而英国人保守的营销理念加上高昂制造成本,使英国汽车市场份额极低,直接造成了英国汽车工业的衰败。英国汽车也如同没落的贵族一样,在市场上艰难地寻求出路,各大厂商不是被兼并就是破产。英国汽车造型一直以经典风格为主,保留着早期流线型时代的一些典型特征,车身线条多以优雅流畅的曲线为主,激进大胆的造型可谓凤毛麟角。虽然如此,由于英国车独特的古典风格和贵族气质,还是能得到一部分品味独特的顾客青睐。4法国风格法国的汽车公司非常善于突破和革新,生产的汽车个性鲜明,不入俗流。同时,凭着法国人对艺术的独特品味,法国轿车经常会有一些令人惊叹的设计出现,比如2005年推出的雪铁龙C4轿车。法国轿车都有个共同点,就是都喜欢楔形的车身配以奔放的线条,所以许多汽车爱好者都说,法国轿车的造型往往都是引导潮流的,就和法国巴黎的香水和时装那样。5意大利风格意大利是欧洲最具艺术气息的国家,其汽车造型风格在世界上独树一帜。意大利设计的轿车具有很浓郁的艺术气息,在造型上都很注重车身整体的比例,对曲线和直线的运用以及车身变化的节奏感掌握得炉火纯青,而且在细节造型上(如车灯造型)强调简洁明快的风格,符合大多数人的审美观念。意大利的汽车产量不高,但造型师却非常多很多都有自己的汽车设计公司,整体实力相当强,许多经典的轿车造型都出自他们手中。其中最著名的就是乔吉托•乔治亚罗和他的“Italdesign”设计公司以及平宁法尼纳的“Pininfarina”设计公司。世界上许多的汽车厂商都和他们保持着合作关系。这两家公司的轿车造型风格各有千秋乔治亚罗设计的轿车线条都比较简洁有力,对曲线的运用十分讲究,喜爱流畅光滑的表面形式和细腻的局部造型,强调车身的韵律感。平宁法尼纳设计的轿车则非常注重空气动力性能,多为长头短尾的车身布局,线条比较锐利,车头较尖,车灯较窄,前后窗的斜度很大,尾部上翘,侧面呈明显的楔形,车身表面拉出的棱线又尖又长,运动感十分强烈。6日本风格日本轿车造型早先以模仿欧美车型为主。为了经济和实用,日本轿车造型都非常简单,以至于如果不看车标就很难分清到底是那个品牌。不过这种务实、中庸的造型风格还是得到了大量的拥护者,尤其是中国。20世纪90年代后,日本的汽车设计发展迅猛,日本人开始认识到汽车造型中文化与风格的重要性,涌现了大批优秀的本土设计师,将东方的传统文化元素应用到了汽车造型当中,并着力体现一种高科技未来感。进入21世纪后,日本轿车逐渐形成了一种“东西合璧”的造型风格。7其他国家造型风格除以上各国外,还有一些国家的轿车造型也很有特色。如瑞典的两大汽车厂商沃尔沃和萨伯生产的轿车就带有很浓郁的斯堪地纳维亚风格,讲求和谐简约,体现出北欧特有的理性之美。韩国汽车工业近年来发展也很迅速,所走的路线和日本非常相似,而且性价比很高,造型比较符合亚洲人的审美观念。但由于起步较晚,还没能形成特有的风格,比较随大流。8中国汽车造型现状我国的汽车选型设计才刚刚起步。改革开放之前,中国是不允许私家车存在和消费的国家。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轿车是一种权利和社会地位的象征,轿车消费是资产阶级的生活方式。在这样的背景和观念下,尽管中国也生产轿车(红旗牌和上海牌),但那都是为官员(包括国有企业的领导)们生产的“官车”,产量上也少的可怜。所以长期以来,中国人对汽车造型的看法是将“面子”和“排场”放在首位的。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物质文化需求不断提高。德国大众公司从战略角度出发,率先与中国合作,带来了三厢的“桑塔纳”轿车,而这款车的四平八稳的造型也特别符合当时国人的口味,并在国人心中打下深深的烙印。而后的20多年,三厢轿车已成为中国人一种的思维定势,而且在短时间内,这种定势还难以改变。进入21世纪,特别是加入世贸组织后,家用轿车逐渐普及,除合资企业外,自主品牌也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然而,与合资企业生产的轿车相比,自主品牌的产品无论从造型上还是从质量上都相差很多。尤其是造型上,多年来一味的模仿、抄袭或请国外设计师代劳,也谈不上什么特有的风格。虽然对于发展初期节省研发成本来说,这么作情有可缘,但是对于自主品牌的长远的利益讲,随着国人轿车消费理念的逐渐成熟和国际品牌的产品更新力度的不断加大,这么做将最终失去市场竞争力或沦为国际品牌的附属品。纵观世界知名汽车品牌,大都具有明显的民族文化特征:德国的规矩严谨,日本的经济细致,美国的豪华大气,法国的时尚浪漫,意大利的艺术品味……从这个方面来讲,中国设计师首先必须深刻学习中国文化,理解中国文化精髓,将现代技术与美学概念同传统文化结合起来。完全接受西式教育成长起来的、对中国文化知之甚少的设计师难当此重任。中国现在开设汽车设计专业的大专院校很多,但大都以学习欧美设计思路为主,注重培养中国文化的并不多。在合资企业中无法参与主创、在自主品牌企业中又以模仿借鉴为主,成为了现阶段中国汽车造型师整体水平低下的主要原因。可喜的是,欧美各大企业正逐步认识到,只有整体设计水平提高才能进一步繁荣市场,而面向中国的产品应当由中国的设计师来设计
本文标题:汽车造型与民族文化的关系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07206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