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11创立者:启世袭制承袭:父子相传或兄终弟及目的:为了对西周进行有效的统治内容:王畿以外的土地和人民分封制对象:王族、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义务:镇守疆土、随从作战、缴纳贡赋、朝觐述职。内容权力: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早期影响:扩大了周的统治区域;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控制;形成了对周王室众星捧月的政治政治格局。制度目的:为了加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宗法制依据: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核心:嫡长子继承制作用:保证了各级贵族在政治上的特权和垄断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特点:1)以血缘关系为纽带2)等级森严3)地方权力较大,未形成中央集权4)王权与神权相结合条件:经济:是维护封建经济基础的需要;政治:是巩固国家统一的需要思想:战国时法家韩非子关于中央集权的法制思想,为秦建立中央集权制奠定了理论基础实践:战国时商鞅变法初步确立中央集权政治体制地理:古代农业发展、公共事业建设等都需要集权中央地方初步形成:战国建立县制确立:秦朝皇帝制度中央官僚机构郡县制古代(皇帝独尊、皇位世袭、皇权至上)中国巩固:西汉皇帝重用身边的侍从和秘书推恩令政治(内外朝制)制度完善:隋唐三省六部制设节度使演变过程:专制加强:北宋设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削弱行政、财政、军事权力主义中央新发展:元设中书省设行省集权制度空前加强:明清明:废丞相、中书省,权分六部设三司清:康熙设南书房雍正设军机处结束:两对矛盾:皇权与相权中央与地方核心特点:皇权至上演变趋势:皇权不断加强;中央不断加强影响:积极:1)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巩固和发展,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和领土完整2)能有效的组织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和生产活动,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3)在统一的社会环境下有利于民族的融合,有利于各地区经济、文化的交流、发展和提高。消极:1)容易形成暴政统治和导致腐败现象,激化社会矛盾2)思想方面,加强思想控制往往会摧残文化3)中央集权制度在发展中日益僵化,成为导致近代中国落后的重要原因。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自始至终相伴而存在;以明清时期为界,明清以前以积极作用为主,明清时期消极作用占了上风。122创立者:世袭制承袭:目的:内容:分封制对象:义务:内容权力:早期影响:政治制度目的:宗法制依据:核心:作用:特点:1)2)3)4)条件:经济:政治:思想:实践:地理:中央地方初步形成:确立:秦朝古代中国巩固:西汉政治制度完善:隋唐演变过程:专制加强:北宋主义中央新发展:元集权制度空前加强:明清结束:两对矛盾:核心特点:演变趋势:影响:积极:1)有利于2)能有效的3)在统一的社会环境下有利于消极:1)容易形成2)思想方面,3)中央集权制度在发展中日益僵化,成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自始至终相伴而存在;以明清时期为界,明清以前以积极作用为主,明清时期消极作用占了上风。133地理:古希腊文明发展以海洋为依托形成条件:城邦:小国寡民、独立自主的城邦制度形成经济:海外贸易和工商业比较发达标志:公元前6世纪初梭伦改革奠基:内容:1)根据财产多寡,把公民分为四个等级;2)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关;3)建立四百人议事会和公民陪审法庭;民主:希腊民主政治4)废除债奴制;标志:公元前6世纪末克里斯提尼改革确立过程:确立:内容:1)建立十个地区部落;2)设立五百人议事会,由各部落轮流执政;3)组建十将军委员会;4)继续扩大公民大会的权力标志:公元前5世纪伯利克里改革顶峰:内容:1)成年男性公民可以担任几乎一切官职;2)五百人议事会职能进一步扩大3)向公民发放“观剧津贴”和“参政津贴”特点:人民主权、轮番而治、权力制约、法律意识、公民意识、直接民主进步性:雅典民主的理论与实践,为近现代西方政治制度奠定了最初的基础;民主氛围创造的空间,使雅典在精神文化领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世界历史评价:局限性:1)雅典民主是少数人的民主;古代2)过于泛滥的直接民主,成为政治腐败、社会动乱的隐患;3)狭隘的城邦体制,最终无法容纳政治和经济的迅速发展;文明4)抽签选举和轮流执政容易造成权力的误用和滥用;背景:贵族随意解释法律损害了平民的利益从习惯法到成文法:标志:公元前5世纪中期《十二铜表法》的制定作用:从此审判和量刑皆有法可依,平民的利益得到了保护。背景:罗马帝国的扩张产生了一系列矛盾发展过程:从公民法到万民法:变化:法律适用的范围从罗马共和国境内的公民变成帝国境内的自由民由零散法到体系完备:标志:6世纪查士丁尼时汇编成《民法大全》法制:罗马法维系统治:保护私有财产;保护了统治阶级利益;积极:影响深远:1)是欧洲历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完备的法律体系;影响:2)对近代欧美国家的立法和司法产生了重要影响;3)当代很多法律制度中的原则和做法,都可在罗马法中找到源头。消极:维护奴隶主对奴隶的剥削144地理:形成条件:城邦:经济:标志:奠基:内容:1)2)3)民主:希腊民主政治4)标志:确立过程:确立:内容:1)2)3)4)标志:顶峰:内容:1)2)3)特点:进步性:1)2)世界历史评价:局限性:1)古代2)3)文明4)背景:从习惯法到成文法:标志:作用:背景:发展过程:从公民法到万民法:变化:由零散法到体系完备:标志:法制:罗马法维系统治:积极:影响深远:1)影响:2)3)消极:155概念:经济:条件:阶级:思想:政治:1)特点:2)3)前提:确立:(内容主要是)英国:过程:发展:)完善:(原因:君主立宪政体意义:)政党政治:议会早期出现19世纪;20世纪20年代,。德国:前提:过程:1871年颁布德意志帝国宪法(掌握国家大权,任命宰相、控制;近代由组成,形式上享有立法权)西方影响:积极:代议消极:制民主前提:资产阶级通过独立战争确立了统治地位1)联邦制原则(特点:)三原则2)分权制衡原则()美国3)民主原则:(;总统每届任期年,最多任期;民主共和政体:参议员任期年,每两年改选;众议员任期年可提出弹劾总统局限性:1)2)3)政党政治:法国前提:过程:1)2)3)4)5)6)7)1)作用2)3)166概念:议会由选举产生的议员组成,代表选民行使国家权力的制度。经济: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迅速发展或工业革命的进行;条件:阶级:新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力量不断壮大;思想:思想解放运动不断发展,尤其是启蒙思想的传播政治: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经过革命或改革夺取政权,制定宪法巩固革命成果。1)议会形式上代表民意行使国家权力特点:2)一般都实行三权分立和权力制衡体制3)实行资产阶级的政党政治前提:资产阶级通过资产阶级革命确立统治地位确立:1689年《权利法案》的颁布(内容主要是限制王权)英国:过程:发展:1721年责任内阁制逐渐形成(内阁成员由首相提名,集体对议会负责)完善:1832年议会改革(原因:工业革命后,工业资产阶级要求获得更君主立宪政体多的政治权利。意义:为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保障)政党政治:议会早期出现辉格党和托利党19世纪自由党、保守党;20世纪20年代,工党、保守党。德国:前提:德意志通过王朝战争实现统一,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过程:1871年颁布德意志帝国宪法(皇帝掌握国家大权,任命宰相、控制议会;近代由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组成,形式上享有立法权)西方影响:积极:德国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很快跻身资本主义强国行列代议消极:带有浓厚的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色彩制民主前提:资产阶级通过独立战争确立了统治地位联邦制原则(特点: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三原则分权制衡原则(国会有立法权,总统有否决权;表现形式过程:1787年宪法总统有任命官员、缔结条约权力但须经国会批准总统可提名法院法官但须经参议院批准)美国民主原则:(总统和议员由选举产生;总统每届任期四年,最多任期两届;民主共和政体:参议员任期六年,每两年改选三分之一;众议员任期两年众议院可提出弹劾总统局限性:保留了奴隶制;存在种族歧视;未规定人的言论自由等权利政党政治:19世纪20年代末到30年代初开始形成;19世纪50年代中期最终形成法国前提:法国共和派通过与君主派的妥协最终确立了统治地位过程:1)1875年颁布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2)总统由参议院和众议院联席会议选出,任期七年,可连选连任3)总统经参议院批准可解散众议院4)总统经众议院同意有权任命内阁,内阁对总理负责。5)总统有特赦权6)参议员任期九年,每三年改选其中的三分之一7)众议员由成年男子直接选出,任期四年1)代议制从法律上巩固了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的成果,对经济的发展、政治的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作用2)代议制作为人类文明的成果,在推动世界民主化进程中具有极其重要的进步作用和历史意义;3)在资产阶级民主制下,无产阶级一定程度上可以进行合法斗争,有利于维护工人阶级的利益;177根本原因:工业革命后,英国为了扩大海外市场原因:直接原因:中国的禁烟运动损害了英国的利益时间:184—1842年过程:路线:广东------香港岛------南京签订《南京条约》及其附件《五口通商章程》《虎门条约》;《望厦条约》《黄埔条约》鸦片战争结果:割香港岛给英国领事裁判权赔款2100万银元片面最惠国待遇五口通商在通商口岸租赁土地房屋等特权协定关税影响:社会性质(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社会矛盾、革命性质(进入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时期)原因:为了进一步扩大海外市场时间:1856----1860年过程:路线:广州------天津-------北京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果:1858年签订《天津条约》1860年签订《北京条约》外国公使可以进驻北京承认《天津条约》继续有效内开放十处通商口岸内增开天津为商埠容赔偿英法巨额白银容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允许外国人到内地游历、经商、传教对英法赔款各增至800万两白银外国军舰和商船可在长江各口岸通航影响: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加深了原因:阶级矛盾、民族矛盾、自然灾害爆发:1851年金田起义初建政权:1851年永安建制近求过程:正式建立政权:1853年定都天京代民太平天国运动全盛:北伐(失败原因:孤军深入)、西征、东征中主转折:1856年天京变乱(原因: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国的失败:1864年天京陷落反潮前期:《天朝田亩制度》后期:《资政新篇》侵流纲领:内容:平均分配土地和产品内容:以法治国、官吏由公众选举略、目标:建立“四有二无”的理想社会发展工商业;开设新式学堂失败原因:主观: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客观: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背景:日本侵华蓄谋已久;朝鲜发生农民起义爆发:1894年丰岛海战过程:战役:平壤战役、黄海战役(日本控制黄海制海权)、辽东战役(旅顺大屠杀)甲午中日战争威海战役(北洋舰队全军覆灭)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赔款白银2亿两;结果:1895年签订《马关条约》开放沙市、苏州、杭州、重庆为商埠;日本可以在中国通商口岸投资设厂,产品运销内地免收内地税。影响:使列强侵华进入资本输出阶段;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大大加深了。背景:列强掀起的瓜分中国的狂潮使民族危机加深;义和团运动兴起性质:反帝爱国斗争直接目的:镇压义和团运动口号:“扶清灭洋”目的:根本目的:维护列强在华利益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时间:1900-----1901年过程路线:天津---------北京赔款白银4.5亿两;在北京东交民巷设立使馆界拆毁北京到大沽炮台,准许各国派兵驻守北京到山海关沿线的战略要地结果:签订《辛丑条约》惩办义和团运动中参加反帝斗争官员,永远禁止中国人成立范例性质的组织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影响:清政府成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88根本原因:原因:直接原因:时间:过程:路线:签订《》及其附件《》《》;《》《》鸦片战争结果:1)1)2)2)3)3)4)影响:原因:时间:过程:路线: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果:1858年签订《》1860年签订《》1)1)内2)内2)容3)容3)4)4)5)影响: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加深了原因:爆发:初建政权:近求过程:正式建立政权:代民太平天国运动全盛:
本文标题:高中历史知识框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07583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