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导读】在高考前后通过撕书等极端方式进行集体宣泄,最近几年在全国各地的媒体中都时常能够见到。当高考季来临时,整个高三的紧张与压力、忐忑与彷徨,都将在这短短的几天时间里集中释放。但如果是打着所谓的“宣泄”旗号,随意撕毁书本、砸坏学校物品,其背后折射出不仅仅是压力。【盘点撕书事件】六安高三学生撕书狂欢碎纸片洒落一地6月3日,六安一中高三学生上完高中最后一节课后,在校园里上演了一场“撕卷狂欢”。漫天纸片从教学楼的各个楼层撒下,这些纸片是撕碎的各科试卷。有网友问:同学,你考虑过保洁阿姨的感受吗?陕西学生不满老师制止撕书将老师围殴致伤又到高考毕业季,此时一些地方校园中会出现一种奇怪现象:高三毕业生们将自己的书本撕个粉碎,抛向天空。在陕西长武县中学,端午节之前,因为不满老师制止撕书,有6名高三生将一位老师围殴致伤,甚至打断了3根拖把棍。神一样的毛坦厂中学毕业班学生撕书狂欢2013年6月4日,安徽省六安市毛坦厂镇毛坦厂中学高三毕业班学生“撕书狂欢”,漫天纸屑飞雪一般落满地。虽然全国各地的高三都有撕书扔试卷的传统,并将这一场面叫做“飞机节”。但是没有一所中学的场面可以跟毛坦厂中学相比,因为毛坦厂中学高三学生有1万多人,可以说是全国最壮观的“飞机节”。【相关评论】暴露高考带来的心理创伤考生“撕书狂欢”背后,是高考带给其的心理创伤。而高考制度如果一日不改革,这种心理创伤还将持续下去。幸运的是,高考改革也已提上了日程,但愿“两种高考”模式的实施以及各类新政策的出台,能够消弭考生的心理焦虑,还原高考的本真,也还给考生一个健康、愉悦的备考心态。教育的真正意义不是为了高考18岁的高三学生,早已是具有完全行为能力的成年人,如果说在毕业时撕书只是一次不成熟的发泄,那么在受到老师制止后,选择对对方进行殴打,则无疑违背了其作为一名学生的基本道德准则,更是触犯了法律的底线,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一生一次的高考固然重要,但如何把孩子教育成一个善良、成熟、正直的“人”,才是家庭和教育者们更应反思的命题,也是让类似悲剧不再重演的关键所在。学生内心深处的厌学情绪是教育的悲哀寒窗苦读十二年,一朝尘埃落定,孩子们选择聚会、狂欢、吃喝、疯玩的方式来宣泄压力、寻求身心放松,这原本也容易理解,甚至许多家长也并不会太过苛责。但如果是打着所谓的“宣泄”旗号,随意撕毁书本、砸坏学校物品,其背后折射出的早已不仅仅是高三的压力,而是学生内心深处的厌学、厌书情绪。书籍是知识的载体,是十几年学习生涯中最亲密的伙伴,当学生们意识到自己不再需要书本、不再走进校园时,便非要通过撕毁书本、砸毁课桌椅的方式来“发泄情感”,甚至出现辱骂、殴打老师的极端行为,这其中折射出的,已不仅是教育的悲哀。分析撕书背后是“病态”的教育高压下,学生们用撕书来减压,这,正常吗?一位有十余年高中校长经历的教育业内人士,用“病态”来形容“撕书”。病态的不是学生,而是背后的教育,“教育体制、目标和内容肯定都出问题了。”“这就是相当于作用与反作用,压迫越紧反弹越大。”他说,以安徽六安毛坦厂为例,每天16小时的学习,一间教室100多人,“你说这种压迫之下怎么能喘得过气来?”妈妈陪读,更说明教育出了问题。关心太过,把高考看得太重。重的分量,都压在了孩子身上。”令他无奈的是,这种压力越来越大。“社会现象反作用于学校,好工作难找,行业之间差距大。”他认为。杭州的一位高三老师用“极致”来形容现在高三孩子的学习状态:“高三学生到这时候有(撕书)这个情绪可以理解。”她说,自己读书时,虽然也辛苦,可心底里却是快乐的。“可现在的孩子,心里不快乐。”成绩好的学生也会追问,为什么要这样学,为什么要学得这么痛苦,学出来为了什么,“他们想不通,找不到答案。”原本性格不错的孩子,到了高三忽然变得说话很冲。浑身就像长了刺,一点小事都要爆发:“他们需要发泄,如果有发泄的渠道就不会演变成那样(打老师)。撕书,就让他们撕吧,不出格又有什么关系?”“老师要放下权威,站在学生的立场去感受孩子的情绪。只要他们的要求合理,我们都会尽量满足。”之前,曾有学生提出一起晚自习太过束缚,想单独在一间教室自习。老师并没有拿出校规马上否定,而是心平气和地跟他聊。“相互理解,站在彼此的立场都考虑下。”她说。“最后,他保证说,如果这种行为一旦传染铺开,其他学生都效仿,他就立即停止。”不过后来,并没有很多学生提出相同要求。“其实,孩子的想法并不一定就错。关键在于,我们如何与他们沟通。宽容他们,给他们一个出口。”建议用阳光的方式释放压力高考、中考,都已进入最终冲刺,这时候,每个孩子的压力表现也都不一样,有些会烦躁,有些睡不着,有些吃不下,有些觉得这个不会那个不会,很焦虑。这时候,家长和老师就要仔细观察,一旦出现压力过大的情况,要及时了解,和孩子沟通。中学语文特级教师赵群筠觉得,压力的释放一定要用阳光的方式来引导。撕书,则是很消极、极端的方式,不是释放压力的行为,而是一种发泄,是魔鬼训练后,孩子内心积压痛苦的一种爆发。她认为,适当的压力一定要有,没有压力,就没有动力。在最后阶段,就像拔河、跑步的最后十米冲刺,不能停下来,也不能散步过去,只能往前冲。最后阶段,家长要注意的是,尽量保持一种生活的惯性。“不要说太多关于考试的事情,让孩子心无旁骛往前跑。”赵群筠说,孩子过多的压力,是人为给的,比如考试标语、家长过度的关心,就是另外压力的施加。“突然特别的关心,也会让孩子产生情感负担。”青春中学初三班主任王婷说,“别一会一块西瓜,一会一杯牛奶,时不时进来看看,说一些安慰的话。”最好的方法是,平时是什么样,考试前也是什么样。考试前夕,为了第二天能有充沛的体力,有的学生原本10点多才睡觉的习惯,一下子改到了八九点,结果捂着被子睡意全无,还是辗转到了深夜。“重大考试紧张睡不着是正常的,很多人都经历过,少睡一会,少吃一点都没关系,别太当回事。”尝试一些减压和放松训练帮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状态也很重要。宋海东特别提醒,有些孩子不管是上厕所、吃饭都要捧本书,未必看得进,只是弥补愧疚感,觉得不该浪费时间,大家都在看,我也要看,大可不必这样做。“离考试那么近了,拼死复习未必有多少好处,适当的户外、体育运动是需要的,而且可能让状态更好一些。”宋海东说,如果孩子的问题比较厉害,最好找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另外,由相对专业的老师、医生做一些集体的减压训练和放松,也很有帮助。比如以班级为单位做减压训练,或者学校多安排一些体育课、户外活动,都会有帮助。公益中学校长潘志平建议,压力大时,不妨尝试用笔“吐槽”。可以把这段时间的焦虑、想法都写下来,在文字中进行自我对话,为什么有这样的想法?这样想有用吗?有没有解决方式?写下来,是一种不错的减压方式。
本文标题:高考撕书的背后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07716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