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2.1火炬系统的设计原则时间:2008-02-26来源:作者:不同处理的介质和不同工作条件有不同的火炬系统。在开车、正常运行、停车和事故时排放的气体均要送火炬处理。2.1.1以各种情况下最大排放量来进行火炬系统处理能力的设计,同时要保证在一个宽的流量范围内系统运行良好。火炬系统本身要保证生产装置安全运行,并应考虑对环境的影响,消除和尽量减少对大气的污染、噪声等。a)当两个火炬集中布置时,火炬的间距应使一个火炬燃烧最大气量时所产生的辐射热,不影响另一个火炬检修工作的进行。b)火炬的防空标志和灯光保护按有关规定执行。2.1.2安全阀和控制阀的排放系统管道a)安全阀和控制阀排放系统按有关规定来设计。该排放系统若与火炬系统相连,其管道材质不能低于碳钢,对于可能产生低温和高温的部分要做应力分析计算,选用适宜的材质和进行相应的加工处理。b)排放管道最好从上方与火炬系统总管相连,而且与总管有一倾斜角度,以免产生排气、排液死角。2.1.3火炬总管a)排放气按介质状态分为以下四种情况:1)热气体(t≥0℃,含水或不含水);2)冷气体(t0℃);3)冷气体和热气体都有,但不含水;4)液体排放系统。排放气介质四种状态的任何一种情况,设置一根总管。如果是上述几种情况的组合,则要分开设置干火炬系统和湿火炬系统。当两股物流相混可能产生固体或者发生危险的物理或化学变化时,两股物料要分开。如果由于两股物料混合使管道尺寸加大很多或使管道材质升级时,两股物料也要分开。一般排放的液体与排放的气体是分开的,对于带有液体的物流要设分离设施和单独的液相系统。b)火炬总管到分离器要有一定坡度以便排液,坡向分离器坡度不小于0.2%,对于排液死角要设排液口并将排出液回收储存。c)要考虑温度对管路的影响,设置温度补偿的膨胀节,一般用环形的,特殊情况下用波纹形膨胀器。如果总管与总管相接或总管与支管相接,其接头处材质取两者材质高者,且其长度在接头处上游至少要有5m。d)为避免火炬系统发生内爆炸或产生其它不安全因素,火炬气总管的上游最远端设有固定的吹扫设施,该吹扫设施包括一个流量计,一个止回阀和一个手动调节阀门。所有的火炬总管都应设氮气吹扫用软管接口。常用的吹扫气首选为可燃气体(如燃料气),但对于低温管线,吹扫气在最低温度时应不发生部分或全部冷凝,对此一般采用氮气吹扫,吹扫气速在最大火炬总管内为0.03m/s。如果火炬系统设有水(液)封,则水封上游吹扫气速为0.01m/s。对于低火炬和富氢排放气则要提高吹扫气气速。若无水封,则吹扫气应优先选用可用的最重气体作为吹扫气,并要安装低流量报警和指示真空度的低压报警,以防空气倒流入火炬系统。2.1.4火炬气分离罐a)每根火炬排放气总管都应设分离罐,用以分离气体夹带的液滴或可能发生的两相流中的液相。为防止产生“火雨”,分离罐的分离能力为至少将≥400μm的液滴分离下来,最好将≥150μm的液滴也分离下来,尽量减少液滴夹带。分离罐选用直径一般为其长度的1/2~1/3,并为火炬总管尺寸的3~4.5倍。b)分离罐的尺寸是以排放物流中最大排液量计算,储存10~30min的排液量,一般取20min。c)如果已另外设置了单独的液相收集系统,或者在最大火炬负荷的紧急情况下也不会有大量的两相流排出,此时可以让排放物流不经分离罐,只设一个与液体收集系统相连的集液管就可以了。d)集液系统要设一台排液泵,泵一般为离心式,与事故电源相连,不设置备用泵,选用泵的能力应估计到事故时夹带的液量,约半小时内能将分离罐中液体排完。泵的扬程按排放液体中最小重度的液体计算,电机功率以排放液体中最大重度的液体计算
本文标题:火炬系统的设计原则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07790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