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 粤教版物理选修3-3复习提纲。
3-3第一章1.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是构成物质并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2.扫描隧道显微镜能够放大上亿倍,观察到单个的分子或原子。3.一般分子的直径的数量级为10-10m。阿伏伽德罗常数≈6.02×10-23mol-14.质量或体积相等的物质,所含有的分子数不一定相等。摩尔质量或摩尔体积相等的物质所含有的分子数相等。5.气体分子间平均距离L=V0开立方,数量级是10-9。6.扩散现象: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而产生的物质迁移现象。(闻气味、升华、汽化、溶解、变黑、变咸)7.不属于扩散现象的:灰尘飞扬、黑烟飘荡、河水浑浊。8.布朗运动:悬浮在液体或气体中的微粒这种无规则运动。表明了液体内部的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9.布朗运动是大量液体分子对悬浮微粒的不平衡撞击引起的,是大量液体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所产生的结果。10.温度越高,分子的扩散越快,悬浮微粒运动就越激烈。这表明物体的温度高低是与内部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剧烈程度直接相关的,还表明了分子存在间隙。11.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他们的大小都跟分子间的距离有关。12.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随着分子间的距离的增大而减小,而且斥力减小(增大)得比引力快。13.当分子间的距离等于r时,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相互平衡,分子间的作用力为零。r的大小与分子的大小差不多,数量级约为10-10m。我们把相当于距离为r的位置,叫做平衡位置。14.分子间的作用力本质上是一种电磁力。15.分子间发生相互作用力的距离很短,当分子间距离数量级大于分子大小的10时,分子间的作用力十分微小,已经可以忽略不计了。16.物体内部的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做热运动的分子具有动能。17.平均动能:物体内所有分子的动能的平均值。18.温度越高(越低),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越大(越小);温度相等,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相等。温度是物体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的标志。19.温度高的物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大,但是分子的平均速率不一定大。(根据动能定理可知,还有质量的影响。)20.分子势能: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力,分子间具有由它们的相对位置决定的势能。21.当分子间的的距离r>r时,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引力,要增大分子间的距离,必须克服分子的引力做功,分子势能增大,分子间距离增加得越多,克服分子的引力做功就越多,分子势能就越大。22.从微观上说,分子势能与分子间的距离有关;从宏观上说,分子势能跟物体的体积有关。23.当分子力表现为引力时,分子势能随分子间的距离增大而增大;当分子力表现为斥力时,分子势能随分子间的距离减小而增大;当分子间的距离等于平衡距离r时,分子势能最小(不为零,为负值)。24.内能:物体中所有分子做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25.物体的内能跟物体的温度、体积和物质的量(分子数目)有关。26.体积一定时,温度升高,分子平均动能增加,因而物体的内能增加。27.理想气体微观模型:在一定情况下,我们可以吧气体分子看作没有相互作用的质点。28.理想气体微观模型忽略了气体分子的相互作用力和分子势能,所以,理想气体的内能是所有分子动能的总和。理想气体的内能只跟温度有关,温度越高,理想气体的内能越大。29.一定质量的气体,温度越高,压强越小,气体越稀薄,就越接近理想气体。30.任一时刻分子沿各个方向运动的机会都是均等的。而且呈现出“中间多、两头少”的分布规律。(当温度升高时,分子数最多的速率区间移向速率大的一方,速率小的分子数减少,速率大的分子数增加,所有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31.麦克斯韦就从理论上导出了气体分子按速率分布的规律。第二章1.晶体:石英、云母、明矾、食盐、味精等。非晶体:玻璃、松香、沥青、橡胶。2.晶体具有规则的几何形状和一定的熔点,而且晶体是各向异性的。3.各向异性:在不同方向上,机械强度、导热(电)性能、对光的折射率等其他物理性质不一样。各向同性:沿各个方向的物理性质都是一样的。4.单晶体、多晶体和非晶体的特点:单晶体多晶体非晶体外形规则晶粒规则,金属不规则不规则同异性各向异性晶粒各向异性,金属各向同性各项同性熔点一定一定不一定注:单晶体不是在每一种物理性质上都体现为各向异性。岩石也属于晶粒。5.通过人工的方法可以使晶体转变为非晶体。如:石英→石英玻璃、铁→铁水(冷却)6.根据(单)晶体外形的规则性和物理性质的各向异性,认为晶体内部的微粒是有规则地排列的(空间点阵结构)。7.按一定的规律在空间整齐地排列,晶体中物质微粒的相互作用很强,微粒的热运动不足以客服它们的相互作用力而远离,微粒的热运动表现为在一定的平衡位置附近不停地做微小运动。8.同一种物质微粒可能形成不同的晶体结构,从而生成种类不同的几种晶体。单晶体沿不同方向物质微粒的数目不相同,物理性质不同。9.液体的特点:具有一定的体积,不易压缩;没有确定的形状,具有流动性,在物理性质上各向同性。10.液体分子约在10-9m小区域内,在一个短暂时间内的排列会保持一定的规则性。液体中这种能近似保持规则排列的微小区域是由一些分子暂时形成的,边界和大小随时都在改变。11.液体分子的热运动与固体类似,主要表现为再平衡位置附近做微小振动和移动,没有固定的平衡位置。12.奥地利植物学家莱尼兹尔——发现液晶,德国物理学家莱曼——命名液晶。13.在力学性质上,液晶与液体相同,具有流动性,连续性,可以形成液滴;在光学、电学性质上,液晶具有明显的各向异性。14.液晶的分子在某特定方向排列有规则。液晶不稳定,在外界微小的影响下,排列容易发生改变,使光学性质发生改变。15.液晶本身不发光,不是所有的物质都有液晶态。16.液体的表面张力的原因:液体表面层分子距离比内部的大,表现为引力,是表面层分子势能大于内部分子。17.液体表面有收缩的趋势,表面张力的方向:沿液面或切面。18.气体的状态参量:体积、温度、压强。19.气体的体积:气体分子所能达到的空间,也就是气体充满的容器的容积。(已包含间隔)。20.热力学温度是国际单位制中七个基本单位之一。21.温度的意义:宏观上,表示冷热程度;微观上,表示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或激烈程度。22.摄氏温度:≥273.15℃,冰水混合物0℃。热力学温度:>0K,绝对零度0K。23.热力学温度T=t+273.15K它们的分度方法,即每一度的大小是相同的。24.理想气体的热力学温度T与分子的平均动能ε成正比,即T=εα,α是比例常数。25.压强:气体作用在器壁单位面积上的压力。26.1Pa=1N/m21atm≈1×105Pa27.气体内部各方向的压强大小相等。微观上,气体的压强是大量气体分子频繁碰撞器壁的结果;宏观上,与体积、温度、密度有关。28.气体压强跟分子的平均动能有关,而不是跟分子的平均速率有关。29.理想气体实验定律由实验得出。30.理想气体:①气体分子间没有相互作用力,没有分子势能,只有热运动的分子动能。②内能只跟温度和质量有关。31.实验定律适用条件:①理想气体(通常见到的气体)。②压强不太大,温度不太低。32.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V=nRT①一定质量的气体,在状态变化的过程中,压强与体积的乘积与热力学温度成正比。②气体的状态发生变化,至少有两个参量变化。33.波意耳定律:一定质量的气体,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压强和体积成反比。34.查理定律:一定质量的气体,在体积不变的情况下,压强P与热力学温度T成正比(与摄氏温度成一次函数关系)。35.盖·吕萨克定律:一定质量的气体,在压强不变的情况下,体积与热力学温度成正比。36.温度很低时,任何气体都已液化甚至变成固体,气体实验定律早已不适用了,正因为如此,等容线和等压线在温度很低的一段是用虚线表示的。37.饱和蒸汽:与液体处于动态平衡的汽。饱和汽压:液体的饱和蒸汽所具有的压强。38.在相同的温度下,不同的液体的饱和汽压一般是不同的。同一种液体的饱和汽压随温度升高而增大。通常挥发性强的液体的饱和汽压大一些。水银气压计水银柱上方的空间可以认为是真空。39.温度不变时饱和汽压不随体积的改变而改变,因此气体的实验定律不适用于饱和蒸汽。未饱和蒸汽近似遵循气体实验定律,而且离饱和状态越远,就越遵循气体实验定律。40.使未饱和蒸汽饱和的方法:①降低温度。②压缩体积。41.当蒸汽分子的密度增大到一定程度时,单位时间内回到液体中的分子数等于从液体飞出去的分子数,这时蒸汽的密度不再增加,液体也不再减少,蒸汽和液体之间达到了动态平衡。42.绝对湿度:在一定温度下,空气的干湿程度可用单位体积空气所含有的水汽分子数即水汽密度来表示。43.相对温度B;某温度时空气中的水蒸气的压强和同一温度下饱和汽水压的百分比。44.相对湿度描述空气中的水蒸气偏离饱和状态的程度。绝对湿度用水蒸气的压强表示。45.人感觉潮湿、闷热及液体蒸发快慢都取决于相对湿度。46.B越小→越干燥→偏离越大;B越大→越潮湿→偏离越小。47.如果空气的相对湿度达到90%,说明空气中水蒸气的压强已经非常接近饱和水汽压,这时的空气就非常潮湿了。48.相对湿度的大小可以用湿度计来测量。在一定的温度下,空气越干燥,水分蒸发得越快,两支温度计显示的温差就越大,相对湿度就越小。第三章1.内能、功、能量的单位都是J。2.热传递时所转移的内能成为热量或者能量(不是温度、热质)。高温物体总是自发地把它的内能传递给低温物体。3.热传递(热量)和做功(功)是等效的,都可以作为内能变化的量度。4.热传递的条件:是高温物体把内能(热能)传递给低温物体,不是内能大的物体传递给内能小的物体。5.热平衡后,具有相同的温度,不是相同的内能。6.高温物体减少的内能等于低温物体增加的内能(Q放=Q吸)。7.降低的温度不一定等于升高的温度。8.吸收或放出热量(对物体做功或物体对外做功),内能不一定增加或减少。9.做功的本质是能量的转化,热传递的本质是能量的转移。10.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不一定大;内能大的物体,温度不一定高。11.热力学第一定律反映做功和热传递在改变内能上是等效的,并且给出了他们之间的等量关系。△U=Q+W12.Q>0表示吸收能量Q<0表示放出能量W>0表示外界对物体做功W<0表示物体对外界做功U>0表示物体的内能增加U<0表示物体的内能减少13.热力学第一定律不仅表明能量传递与转化遵守的量的守恒,而且也说明了能量传递和转化的途径。14.能量守恒定律:能量既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它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别的物体;在转化和转移过程中其总量不变。15.第一类永动机:不需要任何动力或燃料却能不断对外做功。违背了能量守恒定律。16.物体必须从热源吸收能量(Q>0),才可能不断对外做功。17.热力学第二定律反映自然界过程进行方向和条件的规律。所有与热现象有关的客观物理过程,都具有方向性。机械能和内能转化过程也是有方向性的。机械能全部转化为内能的过程是可以自发进行的,但内能全部转化为机械能的过程是不能自发进行的。18.第二类永动机:热机从单一热源全部用来做功,而不引起其他变化,把它得到的内能全部转化为机械能,热机效率达到100%。不违反热力学第一定律,违背热力学第二定律。19.第一类永动机:不消耗任何能量。第二类永动机:把内能全部转化为机械能而不引起其他变化。20.热力学第二定律:热量不能自动地从低温物体传递到高温物体。(德国克劳修斯)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吸收热量并把它全部用来做功,而不引起其他变化。(英国开尔文)21.自然界中发生的过程,一定遵守热力学第一定律,但遵守热力学第一定律的过程不一定发生,遵守热力学第二定律的过程一定发生。22.热力学两大定律相互补充,相辅相成,互不矛盾。23.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微观实质是:与热现象有关的自发的宏观过程,总是朝着分子热运动状态无序性增加的方向进行的。
本文标题:粤教版物理选修3-3复习提纲。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07959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