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5第一单元同步检测卷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5第一单元同步检测卷1/8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5第一单元同步检测试卷(本试卷满分100分,答题时间100分钟)一、基础部分(20分,每小题3分,第6题5分)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喁喁.(ǒu)私语黑黝黝.(yǒuyǒu)竹篁.(huáng)B.忌讳.(wèi)傩.戏(nuó)茶峒.(tóng)C.涎.皮(dàn)莞.尔(wǎn)胡诌.(zhōu)D.应和.(hè)搓.手(cuō)滨.水(bīn)2.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A.寻觅弛名无可奈何张冠李戴B.埋怨笼罩垂涎三尺百折不饶C.忌讳悲悯长吁短叹贻害无穷D.市脍契机妙手偶得别出新裁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3~5题。(9分)戏剧是靠讲故事取胜的,讲故事就是文学。不仅唐传奇、宋元话本,还有明清小说,都为中国戏曲汲取了丰富的思想精神。近百年来,话剧、歌剧等戏剧样式传到中国,其核心仍然是讲好一个故事。戏剧这个靠故事______的文艺样式,讲故事的能力就更需______。中国历史上的名剧《赵氏孤儿》《窦娥冤》《长生殿》《桃花扇》《牡丹亭》《西厢记》等,哪一个不是因故事讲得感天动地、______,而放射出了永久照耀历史、社会、生命、人性的精神与思想光芒的?世界上那些______的歌剧如《卡门》《图朵》《茶花女》,更是凭借优秀的故事登上了经典的位置。故事永远是戏剧的命脉,()。3.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部恰当的一项是()A.安身立命黔驴之技无与伦比经久不衰B.安身立命技高一筹精彩绝伦经久不衰C.安家立业技高一筹无与伦比经久不息D.安家立业黔驴之技精彩绝伦经久不息4.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不仅唐传奇、宋元话本,或是明清小说,都为中国戏曲提供了丰富的思想精神。B.无论唐传奇、宋元话本,还是明清小说,都为中国戏曲汲取了丰富的思想精神。C.无论唐传奇、宋元话本,还是明清小说,都为中国戏曲提供了丰富的思想精神营养。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5第一单元同步检测卷2/8D.不仅唐传奇、宋元话本,或是明清小说,都为中国戏曲汲取了丰富的思想精神营养。5.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恰当的一项是()A.而文学的本质是故事,戏剧是文学不可撼动的灵魂。B.而文学是故事的本质,文学是戏剧不可撼动的灵魂。C.而故事的本质是文学,戏剧是文学不可撼动的灵魂。D.而故事的本质是文学,文学是戏剧不可撼动的灵魂。6.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字。(5分)植物的生长与光合作用、呼吸作用与蒸腾作用有关,_______________,所以温度直接影响植物的生长。温度的变化,既影响植物吸收肥料的程度,也影响植物的新陈代谢过程,________________,都会使植物新陈代谢的酶活性发生变化,只有适宜的温度才能使新陈代谢达到最佳状态,利于植物的快速成长。据研究,________________,即根、冠、叶的温度都有差异,而根温对植物的生长影响最直接。二、情景默写(8分)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荀子认为“终日而思”不如“须臾之所学”,而孔子在这个问题上的观点是:“,。”(2)诗圣杜甫之所以令人敬仰,在于他无论“穷”“达”都心忧天下,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他自己的居室“,”却为天下寒士发出“安得广厦千万间”的呼喊。(3)杜甫《登高》中,“,”两句诗表现了诗人年岁已高、处境悲凉。(4)《诗经·氓》中,“,”两句诗是女主人以河为喻来说明任何事情都有一定的限制,以此来反衬男子的变化无常。三、现代文阅读(32分)(一)课内语段精选(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1题。她脸上就显出恐怖的神色来,这是在山村里所未曾知道的。“我想,你不如及早抵当。你到土地庙里去捐一条门槛,当作你的替身,给千人踏,万人跨,赎了这一世的罪名,免得死了去受苦。”她当时并不回答什么话,但大约非常苦闷了,第二天早上起来的时候,两眼上便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5第一单元同步检测卷3/8都围着大黑圈。早饭之后,她便到镇的西头的土地庙里去求捐门槛,庙祝起初执意不允许,直到她急得流泪,才勉强答应了。价目是大钱十二千。她久已不和人们交口,因为阿毛的故事是早被大家厌弃了的;但自从和柳妈谈了天,似乎又即传扬开去,许多人都发生了新趣味,又来逗她说话了。至于题目,那自然是换了一个新样,专在她额上的伤疤。“祥林嫂,我问你:你那时怎么竟肯了?”一个说。“唉,可惜,白撞了这-下。”一个看着她的疤,应和道。她大约从他们的笑容和声调上,也知道是在嘲笑她,所以总是瞪着眼睛,不说一句话,后来连头也不回了。她整日紧闭了嘴唇,头上带着大家以为耻辱的记号的那伤痕,默默的跑街,扫地,洗莱,淘米。快够一年,她才从四婶手里支取了历来积存的工钱,换算了十二元鹰洋,请假到镇的西头去。但不到一顿饭时候,她便回来,神气很舒畅,眼光也分外有神,高兴似的对四婶说,自己已经在土地庙捐了门槛了。冬至的祭祖时节,她做得更出力,看四婶装好祭品,和阿牛将桌子抬到堂屋中央,她便坦然的去拿酒杯和筷子。“你放着罢,祥林嫂!”四婶慌忙大声说。她像是受了炮烙似的缩手,脸色同时变作灰黑,也不再去取烛台,只是失神的站着。直到四叔上香的时候,教她走开,她才走开。这一回她的变化非常大,第二天,不但眼睛窈陷下去,连精神也更不济了。而且很胆怯,不独怕暗夜,怕黑影,即使看见人,虽是自己的主人,也总惴惴的,有如在白天出穴游行的小鼠,否则呆坐着,直是一个木偶人。不半年,头发也花白起来了,记性尤其坏,甚而至于常常忘却了去掏米。“祥林嫂怎么这样了?倒不如那时不留她。”四婶有时当面就这样说,似乎是警告她。然而她总如此,全不见有伶俐起来的希望。他们于是想打发她走了,教她回到卫老婆于那里去。但当我还在鲁镇的时候,不过单是这样说;看现在的情状,可见后来终于实行了。然而她是从四叔家出去就成了乞丐的呢,还是先到卫老婆子家然后再成乞丐的呢?那我可不知道。我给那些因为在近旁而极响的爆竹声惊醒,看见豆一般大的黄色的灯火光,接着又听得毕毕剥剥的鞭炮,是四叔家正在“祝福”了;知道已是五更将近时候。我在蒙胧中,又隐约听到远处的爆竹声联绵不断,似乎合成一天音响的浓云,夹着团团飞舞的雪花,拥抱了全市镇。我在这繁响的拥抱中,也懒散而且舒适,从白天以至初夜的疑虑,全给祝福的空气一扫而空了,只觉得天地圣众歆享了牲醴和香烟,都醉醺醺的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5第一单元同步检测卷4/8在空中蹒跚,豫备给鲁镇的人们以无限的幸福。8.在选文中,作者为了刻画祥林嫂的形象,主要采用何种描写手法?请具体说说。(4分)答:9.你认为祥林嫂是一个怎样的人?(4分)答:10.这篇小说为什么以“祝福”为题目,而不用“祥林嫂”为题目?这样有什么好处?(5)答:11.就选文看,你认为祥林嫂的死有哪些因素?(5)答:(二)课外语段精选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2~14题。(14分)织席记孙犁①真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我从南几县走过来,在蠡县、高阳,到处在纺线、织布。每逢集日,寒冷的早晨,大街上还冷冷清清的时候,那线子市里已经挤满了妇女。她们怀抱着一集纺好的线子,从家里赶来,霜雪粘在她们的头发上。她们挤在那里,急急卖出自己的线子,买回棉花;赚下的钱,再买些吃食零用,就又匆匆忙忙回家去了。回家路上的太阳才融化了她们头上的霜雪。②到端村。集日那天,我先到了席市上。这和高、蠢一带的线子市,真是异曲同工。妇女们从家里把席一捆捆背来,并排放下。她们对于卖出成品,也是那么急迫,甚至有很多老太太,在乞求似的招唤着席贩子:“看我这个来呀,你过来呀!”③她们是急于卖出席,再到苇市去买苇。这样,今天她们就可解好苇,甚至轧出眉子,好赶织下集的席。时间就是衣食,劳动是紧张的,她们的热情的希望永远在劳动里旋转着。④在集市里充满热情地叫喊、争论。而解苇、轧眉子,则多在清晨和月夜进行。在这里,几乎每个妇女都参加了劳动。⑤那些女孩子们,相貌端庄地坐在门前,从事劳作。⑥这里的房子这样低、挤、残破。但从里面走出来的妇女、孩子们却生的那么俊,穿得也很干净。普遍终日地劳作,是这里妇女可亲可爱的特点。她们穿得那么讲究,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5第一单元同步检测卷5/8在门前推送着沉重的石砘子。她们的花鞋残破,因为她们要经常在苇子上来回践踏,要在泥水里走路。⑦她们,本质上是贫苦的人。也许她们劳动是希望着一件花布褂,她们是这样辛勤的劳动人民的后代。⑧在一片烧毁了的典当铺的广场上,围坐着十几个女孩子,她们坐在席上,垫着一小块棉褥。她们晒着太阳,编着歌儿唱着。她们只十二三岁,每人每天可以织一领丈席。劳动原来就是集体的,集体劳动才有乐趣,才有效率,女孩子们纺线愿意在一起,织席也愿意雀一起。问到她们的生活,她们说现在是享福的日子。⑨生活史上的大创伤是敌人在炮楼“戳”着的时候,提起来,她们就黯然失色,连说不提了,不提了。那个时候,是“掘地梨”的时候,是端村街上一天就要饿死十几条人命的时候。⑩敌人决堤放了水,两年没收成,抓夫杀人,男人也求生不得。敌人统制了苇席,低价强收,站在家里等着,织成就抢去,不管你死活。一个女孩子说:“织成一个席,还不能点火做饭!”还要在冰凌里,用两只手去挖地梨。她们说:“敌人如果再待一年,端村街上就没有人了!”那天,一个放鸭子的也对我说:“敌人如果再待一年,白洋淀就没有鸭子了!”她们绝处逢生,对敌人的仇恨长在。对民主政府扶植苇席业,也分外感激。公家商店高价收买席子,并代她们开辟销路,她们的收获很大。生活上的最大变化,还是去年分得了苇田。过去,端村街上,只有几家地主有苇。他们可以高价卖苇,贱价收席,践踏看人民的劳动。每逢春天,穷人流血流汗帮地主去上泥,因此地主家的苇子才长得那么高。可是到了年关,穷人过不去,二百户人,到地主家哀告,过了好半天,才看见在钱板上端出短短的两戳铜子来。她们常常提这件事!她们对地主的剥削的仇恨长在。这样,对于今天的光景,就特别珍重。1947年3月12.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A.第一段中“霜雪粘在她们的头发上”“太阳才融化了她们头上的霜雪”两个句子运用环境描写的方法,突出了乡村女子的辛苦和勤劳。B.文章先描写高、蠡一带的线子市的场面,接着描写端村织席交易的场面,目的是突出不同地方的劳动妇女都有自己的劳作特长。C.抗战胜利后,解放区的民主政府扶植苇席生产,还将苇田分给穷人。正是出于对民主政府的感激,她们的劳动热情高涨。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5第一单元同步检测卷6/8D.作者善于描写白洋淀一带的女子形象,本文采用今昔对比,以小见大的手法,反映了时代和社会的沧桑变化。13.在文中第⑧段,作者描写了一个动人的织席场面。请结合文意,分析作者这样写的好处。14.文章的结尾部分补叙了过去的生活状况,是否可以将这一部分删去?请结合全文,加以探究。四、写作(40分)15.请阅读下面一则材料,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一只蚂蚁想往玻璃墙上爬,可一次次都失败掉了下来,可它依然执著地往上爬。一个人看到后,感慨地说:“多伟大的蚂蚁,失败了毫不妥协,继续向目标前进。”另一个人看到后也感叹地说:“多么可怜的蚂蚁,太盲目了,假如它改变一下方式也许很快就到达目的地。”生活中,我们常常面临着这样的难题,是执着追求,还是果断放弃?请以“执着追求和果断放弃”为话题写一篇作文。注意:①多角度地分析问题,只要与话题相关即为符合题意;②体不限,可以记叙经历、编述故事、抒发感情、发表议论、展开想象等;③目自拟;④少于800字。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5第一单元同步检测卷7/8参考答案:1.D解析:A.yúB.huìdòngC.xián2.C解析:A驰名B百折不挠D市侩3.B解析:安身立命:生活有着落,精神有所寄托;安家立业:安置家庭,建立事业。语境是说戏剧靠故事站住脚,有着落,应用“安身立命”。技高一筹:形容双方比较,稍强一些,技术高人一等;黔驴之技:比喻虚有其表,本领有限。此处是说讲故事的能力强,因此使用“技高一筹”。无与伦比:没有能比得上的,此处没有比较之意,因此使不恰当;精彩绝伦:精彩美妙到了极点。语境是说《西
本文标题: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5第一单元同步检测卷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08087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