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咨询培训 > 尉氏县名师名校长工作室
1关于成立名师、名校长工作室的通知各乡镇中心校、局属各学校:为发挥我县名师、名校长的示范、引领、辐射作用,加快优秀教育教学人才成长,教体局研究决定开展首批“名师工作室”和“名校长工作室”建设工作,即“双名工程”开始启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希望各乡镇中心校、局属各学校仔细研读、积极参与、认真执行。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探索科学高效的优秀人才成长途径,充分发挥名师、名校长团队的能动作用,打造教师、校长专业成长共同体,通过名师、名校长的引领、实践、反思、合作、成长,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教师及校长队伍。二、工作目标2首批计划在全县中小学成立10个名师工作室和10个名校长工作室,工作周期3年。通过设立名师、名校长工作室,培养一批有教育思想和教学风格的学科领军人物和优秀骨干教师,造就一支理念先进、视野开阔、能力超强的高素质校长队伍,促进我县中青年骨干教师和校长不断成长,缩小校际间教师教学水平及学校管理水平差异,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加快全县中小学办学水平的整体提升。三、工作运行本期“双名”工作室的运行周期为三年,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2014年8月1日至8月31日,“双名”工作室拟定工作方案,确定工作室三年工作目标,教育教学、教育教学管理研究方向。第二阶段:2014年9月1日至2017年5月31日,各工作室按方案正常开展工作及相关研究性活动。第三阶段:2017年6月1日至2017年6月30日,各工作室对三年的研究工作进行总结,教体局对各工作室的三年工作成果进行总结验收。四、工作室的组建(一)工作室名称31、名校长工作室名称:“尉氏县×××名校长工作室”;2、名师工作室名称:“尉氏县‘学段+学科+姓名’名师工作室”。(二)工作室人员组成每个工作室由1名主持人,5-10名成员组成。(三)工作室的评选程序1.7月22日—8月3日:县“双名工作室”领导小组审核确定名师、名校长工作室主持人;2.8月4日—8月8日:教育局公布确定的工作室主持人名单,符合条件的各科优秀教师、中青年校长自主申报相应的工作室;3.8月11日:由县“双名工作室”领导小组审核、各工作室主持人选择确定各工作室成员;4.8月12日:教体局组织各工作室主持人、成员明确双方职责、任务及考核评价办法,各工作室商讨制定本工作室工作方案;5.8月27日:县“双名工作室”领导小组对各工作室方案进行审核,对合格的工作室予以批准。6.9月初:工作室挂牌运行,履行职责。(四)工作室主持人遴选1.名师、名校长工作室主持人条件(1)师德高尚,乐于奉献,能够积极承担并创造性完成工作室的各项职责任务,扩大教育影响力。(2)善于学习,锐意改革,有较高的理论修养和先进的教育理念,有较强的专业引领、实践指导和组织协调能力。4(3)业务精湛,富有思想,学术在全县乃至全市、全省本学科领域中具有较大影响。(4)获得省特级教师或省市县学科带头人荣誉称号的中小学教师可以担任名师工作室主持人;获得尉氏县十佳校长荣誉称号以上的中小学校长可以担任名校长工作室主持人。2.名师、名校长工作室主持人产生办法经乡镇中心校推荐,由县“双名工作室”领导小组进行评审,遴选各工作室主持人,并报县教体局党委研究确定。名师、名校长工作室主持人不设名额分配限额,但会适当考虑区域、学段和学科情况。(五)工作室成员遴选1.名师、名校长工作室成员申报条件(1)具有强烈的自主发展意识和专业提升需求,勇于教育改革,有较强的教育科研意识、科研及组织管理能力,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年龄不超过50周岁的优秀人才。(2)名师工作室成员:工作以来,获得县优质课一等奖或市优质课(示范课、观摩课)二等奖以上奖励,参与市级以上教育教学科研项目1项以上,或获得市级以上科研论文等级奖。(3)名校长工作室成员:带领学校在教育教学、学校管理等方面业绩优秀,曾获县级或以上先进单位称号。52、名师、名校长工作室成员产生办法(1)采用个人申报、中心校推荐和工作室主持人选择相结合的方式,每个工作室招收成员一般为5人(名校长工作室)—10人(名师工作室)。(2)申报者填写双名工作室成员申报表(附件3)一式两份,经学校同意盖章后交所在乡镇中心校,送至县“双名工作室”领导小组(设在教体局基础教育股)。(3)按照“双向选择、择优录取”的原则,由县“双名工作室”领导小组审核、各工作室主持人选择确定各工作室成员。五、工作室的职责任务(一)名师工作室的职责任务名师工作室是在教体局教研室的指导下,以名师姓名及其专业特色命名的非行政性工作机构,是由同一学科领域骨干教师共同组成的,集教学、科研等职能于一体的教师合作共同体、实践共同体。工作室具体职责任务实行“6+X”模式。1.“6”指的是在工作室建设中注重根植课堂、注重思想交锋、注重读书交流、注重示范引领、注重教育科研、注重网络辐射,这六个注重是工作室必须完成的工作任务。(1)注重根植课堂。工作室应走进不同学校,深入课堂,多上课、多听课、多议课、多赛课,把名师的教学思想在课堂中体现出来。工作室主持人每学期至少要对每位成员进行一次课堂诊断,至少开设6一次面向广大教师的开放课堂。工作室每年出示范课不少于4节,每年提交公开课教案或课例不少于6篇。(2)注重思想交锋。工作室应每年至少组织一次研讨会或论坛,邀请教育专家和城乡教师,共同研讨教育教学难点、热点问题。(3)注重读书交流。工作室成员应研读教育教学专著及人文经典,撰写读书笔记,建设学习共同体,工作室每学期至少开展一次读书沙龙活动,广泛交流读书心得及实践体会。(4)注重示范引领。工作室要结对帮教帮扶一所农村学校(在各中心校推荐的基础上选择),建立区域教师发展联盟,每学期至少组织一次送教活动。工作室每位成员要积极开展本区域或本校的传帮带活动,至少承担一定的指导、送教活动等任务。(5)注重教育科研。工作室要以引领其成员提高科研能力,提升教学水平,凸现教学风格为核心,努力构建研究性教科研共同体。工作室成员承担县级及以上课题研究,研究课题按计划进行,研究成果逐步显现。(6)注重网络辐射。工作室体现开放式管理,通过尉氏县教育体育网,至少每季度发布一期电子杂志,及时发布工作室动态,分享教育教学经验,定期组织“名师在线”工作室团队网上答疑,面向广大学生、家长及青年教师加强互动交流,给予指导。2.“X”指工作室在工作周期结束时完成的工作任务,是工作室考核的加分项目,主要包括:(1)课题结题。在3年工作周期内,工作室完成县级及以上研7究课题,并通过结题鉴定;工作室各成员在课题研究中承担相应工作,有研究过程及成果。(2)成果汇编。在3年周期结束时,工作室主持人领衔,成员参与,将工作室的教育教学成果进行汇编,以推广相关成果,形成更大的社会影响。(3)校本研发。工作室成员要主动参与或指导本校校本教研课题或校本课程开发任务,在推动校本研修的发展中发挥一定作用。(4)专业提升。在3年周期结束时,工作室主持人及成员在教育教学能力上进步明显,积累、反思、成长的过程显著,取得各项教育教学成绩或荣誉称号等。(5)各工作室自主开展的其他创造性的工作项目。(二)名校长工作室的职责任务名校长工作室是在教体局基础教育股的指导下,以名校长姓名及其办学特色命名的非行政性工作机构,是由同一学区领域优秀中青年校长共同组成的,集管理、科研等职能于一体的校长合作共同体、实践共同体。工作室具体职责任务实行“5+5”模式。第一个“5”是指在工作室建设中走好五步棋:制定初始规划、系统学习理论、承担改革任务、定期经验交流、提炼教育思想。1、制定初始规划:主持人组织工作室成员对成员学校实地考察调研,根据工作室成员学校的校情,提炼经验、梳理问题,提出指导意见,制定整改方案,帮助成员寻求办学特色发展的出路。2、系统学习理论。组织成员共同研读教育名家经典著作,借鉴8其教育思想和专业成长路径。倡导读书反思,积极撰写读书札记并定期开展学习交流。3、承担改革任务:坚持课题研究与实践探索相结合的原则,工作室每年自主研究确定1项教育改革课题,各成员以课题为引领,确定个人年度教育改革任务,在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推进学校特色发展中做出实际业绩。4、定期经验交流:各工作室每月自主组织集体研修活动一般不少于1次,内容、形式等自主确定,可邀请专家参加指导,也可吸纳部分学校班子、教师参与,汇报阶段性成果,起到督促、分享、促进的作用。各工作室每年承担一次全县性汇报、交流活动。5、提炼教育思想:每个成员对本校教育理念与办学风格、学校特色与品牌创建进行系统总结,形成标志性成果。在3年周期内,完成县级以上基础教育教学研究课题并取得相应成果,同时总结出体现成员教育思想、管理特色的学术性总结材料。第二个“5”是指在工作室运作中做到五个一:每学期共读一本书、每学年确定一项研究课题、每月集体研修活动一次、每学年进行一次全县性汇报交流、每个成员学校在三年周期内有一个大的提升。六、工作室的保障与激励措施(一)组织保障县教体局负责名师、名校长工作室的遴选、管理和考核评估工作,县教研室协助名师工作室、基础教育股协助名校长工作室共同做好工9作室日常运行管理工作,各乡镇中心校、工作室所在学校协助管理工作室、督促工作室按时完成工作任务。(二)条件保障工作室挂牌学校应为工作室设置独立的工作场所,配备相应的基础设施,工作室成员所在学校要为工作室开展活动提供便利条件,在安排工作室成员的工作时间、提供外出学习机会等方面给予积极支持。(三)经费保障名师工作室运行经费为每人每年2000元,经费由学校承担、管理,名师工作室使用。名校长工作室运行经费为每人每年5000元,由校长所在单位承担、管理,名校长工作室使用。(四)激励措施1、每学年底,县“双名工作室”领导小组对各工作室一年来的工作成效和成员自身专业化发展状况进行评估,对于成效显著的工作室在教师节进行奖励和表彰。2、对优秀名校长工作室的成员,有计划的加强实践锻炼,组织学员到省内外名校开展挂职锻炼,系统学习借鉴先进管理经验;每年考核评价结果与成员个人的评优评先晋级挂钩,并作为县级以上教育教学先进个人优先确定对象。103、对优秀名师工作室的成员,每年考核评价结果与成员个人的评优评先晋级挂钩,并作为县级以上教育教学先进个人优先确定对象。七、相关要求(一)各乡镇中心校、局属各学校要充分认识建设名师、名校长工作室的重要意义,认真分析评选条件和任务要求,鼓励支持符合条件的优秀教师和校长参加评选,并参照相关要求积极推进本区域的名师、名校长培养工作。(二)各乡镇中心校、局属学校集中收齐申报材料:附件3《尉氏县“名师工作室”、“名校长工作室”成员申报表》于8月8日18:00前,报至基础教育股。未尽事宜,请与教研室、基础教育股联系。教研室联系人:史倩然联系电话:13781157607基础教育股联系人:王霞联系电话:13949413962附件1.《尉氏县“双名工作室”考核办法及考核细则》2.《尉氏县首届“双名工作室”主持人名单》3.《尉氏县“名师工作室”、“名校长工作室”成员申报表》尉氏县教体局2014年7月15日11附件1:尉氏县“双名工作室”考核办法为了促进我县“双名工程”顺利实施,每学年底,县“双名工作室”领导小组对各工作室进行年度考核,考核评估一年来工作室的成效和成员自身专业化发展状况;周期结束时进行一次期满考核。具体考核办法是:(一)考核采取实地考察、查阅资料、个别访谈、过程跟踪、查阅网站、问卷调查等方式进行;(二)考核分年度考核和期满考核,由县双名工作室领导小组负责,年度考核情况按30%计入总分,期满考核按70%计入总分;(三)期满考核结果分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档,评出一等奖(比例为10%)、二等奖(比例为20%)、三等奖((比例为30%)),分别给予5000元、3000元和2000元的奖励。尉氏县名师工作室考核评估细则工作室名称:考核时间:评估项目评估指标分值A工作室方案(10分)A1工作室定位及目标(包括阶段目标)清晰合理、有层次。3A2工作室教育教学专题研究项目具有现实意义和指导意义,预期成果显著。3A3工作室学员制定自己在三年周期内的专业发展规划。2A4建立
本文标题:尉氏县名师名校长工作室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08141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