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党的八届五中全会精神解读2015最新
深入学习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目录一、十八届五中全会具体内容二、十八届五中全会核心举措三、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落实一、十八届五中全会具体内容二、全会核心举措(一)、十三五规划宏观背景新常态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把握新常态宏观经济形势经济转型升级新动力新举措Textinhere产业变革区域竞合发展转型认识新常态:宏观经济形势(1)发展转型内外部环境发展格局分工格局治理格局世界发展格局深度调整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下,世界各主要经济体都采取了种种措施促进经济增长,但是到目前为止,世界经济增长的前景可以说仍是“阴云未散,晴天难期”。2014年全球经济增速美国:2.4%日本:零增长(0%)欧盟:1.4%拉美:1.5%东盟:4.6%中国:7.4%世界经济面临着深刻的、复杂的、相互交织的结构性矛盾,绝非短时间能够得以解决,而且更需要进行深刻的体制变革1、外部挑战全球分工格局正在重塑发展中国家正在加速推进工业化;在金融危机的阴影下,发达国家纷纷采取“再制造业化”战略。这使得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分工关系呈现更加复杂的局面。跨国公司盈利明显美国:2008年至2013年,美国跨国公司海外利润增长93%,达到2.3万亿美元日本:2008年至2013年,日本上市企业在亚洲的营业利润年均增长20%左右全球价值链分工更有利于处在价值链两端的发达国家,在分工重塑过程中,发展中国家的国际竞争将面临更为严峻的挑战全球治理格局日趋复杂发达国家积极主动的重构国际贸易规则,国际投资贸易格局和多边投资贸易规则酝酿深刻调整,增加了全球经济治理的复杂性、多变性、不确定性。世界主要区域协定TPP: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定TTIP: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协议影响:跨越太平洋39个国家、60%GDP实现新的自治我国迫切需要从单边开发转向多边开放,不断强化自身在国家贸易规则谈判和制定的话语权。人口老龄化资源环境创新能力收入差距2、内部环境发展绝对水平不够高和老龄社会过快来临之间的矛盾凸显。我国出现劳动年龄人口绝对下降的趋势,创造社会财富的人相对减少,依靠社会赡养的人口相对增多。世界人口老龄化2014年,中国老龄人口已达总人口的15%,达到2.1亿人口,大大超过传统老龄社会10%的标准;同期,日本老龄人口比重25%;德国21%印度:8%“生之者寡,食之者众”,提高劳动生产率迫在眉睫。科技创新能力不足与转型发展紧迫要求之间矛盾尖锐。创新能力不足的一个显著表现是很多产业发展所需要的核心技术严重依赖发达国家,如集成电路、关键部件中国滞后的创新能力《中国现代化报告2015》:中国的工业落后英德100年,落后日本60年。美国副总统拜登认为:中国不足畏惧,因为中国缺乏创新能力在21世纪,一个国家真正的财富将在于其国民的创造性意志和创造能力,我国的创新能力表现出显著的“青黄不接”发展对资源环境的新压力与人民群众对改善生存环境的新要求之间矛盾空前。中国GDP达到65万亿元左右。经济的进一步增长对资源环境构成的压力远非昔日可比环境承载能力已达到或接近上限,必须顺应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的期待,推动形成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新方式。胡焕庸线东部地区环境承载力已达到极限过大的收入差距与人民群众对于公平的渴望之间矛盾突出。长期存在的过大收入差距,引发了或者加重了一系列社会矛盾,包括就业、养老、教育、医疗等发展过程中既要注重经济的效率,更要注重社会的公平,避免落入“中等收入”的陷阱。中国贫富差距问题中国的基尼系数高达0.473。这一水平高于国际上0.4的警戒线2亿农民工与教育、医疗、住房等社会公共服务水平差异的矛盾越来越突出(2)产业变革产业变革产业转移四次产业变革历程蒸汽机革命电力革命信息革命智能革命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正在引发影响深远的产业变革,形成新的生产方式、产业形态、商业模式和经济增长点智能制造低碳经济互联网经济各国积极发展新兴产业各国都在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推进制造业与信息化的深度融合,推动三维(3D)打印、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生物工程、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取得新突破世界主要国家工业战略美国:《先进制造业国家战略》英国:《工业2050战略》德国:《工业4.0战略》中国:《中国制造2025》印度:《印度制造振兴计划》我国制造业面临发达国家的严峻挑战,必须放眼全球,应加紧战略部署,固本培元,抢占新一轮制造制高点智能制造引领制造方式变革基于信息物理系统的智能装备、智能工厂等智能制造正在引领制造方式变革。可穿戴智能产品、智能家电、智能汽车等智能终端产品不断拓展制造业新领域发展智能制造既符合我国制造业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重塑我国制造业新优势,实现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互联网+重塑产业价值链基于互联网的网络众包、协同设计、大规模个性化定制、精准供应链管理、全生命周期管理、电子商务等新兴服务业态正在重塑产业价值链体系农业、工业、服务业等产业的生产过程逐渐趋同、甚至融为一体,生产过程更加重视个性定制化,赢利点更加多元低碳经济成为发展重点培育发展节能环保等绿色产业,减少资源能源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向低碳经济转型,加快绿色发展,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性大趋势、大潮流构建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产业结构和生产方式,加快发展绿色产业,形成经济社会发展新的增长点。世界各国绿色产业战略英美:风能、光伏等新能源德国:生态工业法国:核能和可再生能源韩国:绿色技术巴西:生物燃料技术中国:能源互联网战略四次产业转移浪潮第一次产业转移发生在20世纪50年代,美国将钢铁、纺织等传统产业向日本、联邦德国等地区转移第二次国际产业转移浪潮发生在20世纪60-70年代,日、德向亚洲“四小龙”转移轻工、纺织和机电等劳动密集型加工产业第三次国际产业转移发生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美、欧、日等发达国家和亚洲“四小龙”等新兴工业化国家(地区)继续把劳动密集型产业和一般技术密集型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第四次国际产业转移,一是劳动密集型企业由中国向越南、缅甸、印度劳动力和资源等更低廉的新兴发展中国家转移,二由中国沿海地区向中国中西部地区转移,三是发达国家“再工业化”战略的引导下回流国际金融危机后,世界主要发达国家重新认识到以制造业为主体的实体经济的战略意义,纷纷实施再工业化战略,如美国提出“美国制造业行动计划”,欧洲推出“未来工厂计划”等发达国家“再工业化”战略推进制造业回归众多国际跨国公司迫于金融、资金和市场需求大环境的变化,“不得不”开始转移布局具有一定核心技术的相对高端产业,“被动”转移以前不愿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产业和技术国际产业资本“被迫型”转移众多以龙头企业和大企业为核心,实行组团式或产业链整体转移:即不仅将产业的上、中、下游各制造环节整体转移,而且将产前的研发设计、资本运作以及产后的产品销售和售后服务等环节也一同转移沿海向内地的“集群式”产业转移格局加速形成沿海地区产业时间中部关键区域中西部其他区域产业转移产业转移提供宽厚的市场条件提供宽厚的市场条件生产要素成本不断上升和资源环境压力明显增加,促使了沿海向内地产业梯度转移的形成(3)区域竞合国家“十三五”区域开发大格局我国区域格局加速重组,丝路经济带、长江经济带、京津冀经济区成为十三五国家区域开发“热点”。西北五省区比较优势及参与丝路经济带建设规划框架,提升区域战略地位,沿线地区形成了竞合新局面陕西:丝绸之路新起点甘肃:丝绸之路黄金段宁夏:丝绸之路重要战略支点新疆:丝绸之路核心区青海:丝绸制造战略基地及重要节点经济福祉经济全方位优化升级适应新常态:经济全方位优化升级供给端:人口红利消失、资源环境天花板压顶需求端:全球化红利衰退、外需减弱、外资退潮1、增长速度由高速向中高速转变价值链:处于价值链低端,研发、设计、营销领域缺失产业链:高附加值、高技术产品比重低,工艺水平低下2、产业结构由中低端向中高端转变劳动力:东部民工荒、刘易斯拐点到来、农民工工资攀升资本:发达国家制造业回归,微软、苹果等跨国公司外资外流趋势明显资源:人均资源保有量、资源产出率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产利率日本1/8\英国1/5\德国1/3\韩国1\2)3、增长动力由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换《国务院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和创造潜能提升劳动、信息、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效率和效益政府干预过多,监管不到位问题严重,造成资源浪费社会信用体系不健全,市场秩序不规范市场规则缺乏公开透明,市场竞争公平性不够价格机制没有充分发挥,要素市场发育滞后4、资源配置由市场起基础性作用向起决定性作用转换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质上是法治经济”5、经济福祉由非均衡行向包容共享型转型城乡二元结构向一元结构转换,户籍、教育、医疗、住房等公共服务领域一体化趋势显现城乡收入差距缩小态势开始显现,居民收入占国民收入比重有所提高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协调推进《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优化城镇化布局和形态、提高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改革完善城镇化发展体制机制(二)、“十三五”总体展望(1)培育新动力把握新常态:新动力新举措新动力内生动力新举措创新驱动产业升级消费扩大扩大开放城镇推进生态文明支撑体系导向1:新常态的根本是要保持增长保持经济持续增长是迈向高收入社会的需要保持经济较快增长是维护社会稳定的需要保持经济稳定增长是防范财政金融风险的需要导向2:经济增长必须依靠新动力市场需求:消费需求在经济增长中发挥更大的作用要素投入:技术进步推进资本、资源、劳动力高效集约资源配置:配置效率改进将更多来源于部门内、区域内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动力1:创新驱动增强科技进步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度,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政策环境和制度环境推动科技创新生产组织方式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统筹国内国外创新资源在智能制造、数字机器人、分布式能源、智能电网、物联网、新材料等领域领域取得突破满足消费市场的需要,主动适应市场需求多元化的趋势,发展小型化、个性化生产;依托互联网技术,推进互联网+的应用,打造新的商业竞争模式,如互联网金融、电子商务、旅游等融入产业转移的大浪潮,不能闭门造车,关起门来搞创新,以更为开阔的胸怀,虚心学习创新经验动力2:产业升级推进制造业强国战略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以促进制造业创新发展为主题,以提质增效为中心,以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为主线,以推进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提高服务业发展质量发达国家服务业达到70%,生产性服务业占比近6成。从吸纳就业、刺激消费、推进产业转型升级角度,提高服务业发展质量,向价值链中高端延伸。积极发展新兴业态提高服务业质量–电子商务、现代物流–文化创意、设计服务–金融、商务、会展稳步发展生活性服务业–文化旅游–医疗保健–房地产–大数据–云计算–科技研发–智慧城市大力发展高端服务业推进生产与服务融合–柔性制造–个性定制–网络众包–工业设计动力3:扩大消费与出口、投资相比,扩大消费需求,培育新的消费业态和消费产业,是我国未来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ZionConsultingConfidential165增加居民收入,夯实消费基础–解决“没有钱可花”问题–积极落实扩大就业政策–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居民股息、利息、红利等财产收益–完善有助于促进消费的财税政策优化信用环境,实现放心消费–解决“有钱不愿花”问题–建立信用经营监管体系–加强企业信用信息互通–强力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支持中小型信贷企业发展完善社会保障,增强消费预期–解决“有钱不敢花”问题–深化公共财政体制改革–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加快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放宽市场准入,培育消费热点–实现“有钱大胆花”–大力培育养
本文标题:党的八届五中全会精神解读2015最新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08304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