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公司方案 > 黔东南民族文化保护传承与发展
黔东南民族文化保护传承与发展黔东南职院民族技术文化研究中心主要内容一、黔东南概述二、黔东南传统民族文化三、民族文化保护传承一、黔东南概述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位于贵州省东南部,东与湖南省怀化地区毗邻,南和广西省壮族自治区毗邻,西连黔南市布依族自治州,北抵遵义市和铜仁地区。总面积30337平方公里。总人口441.72万民族33个,世居少数民族有苗族、侗族、水族、布依族、土家族、畲族、壮族、仫佬族、瑶族。苗族人口约190万占全州总人口的42.09%占全国苗族总人口的20%侗族人口约130万占全州总人口的31.86%占全国侗族总人口的42%壮族瑶族畲族妇女水族水做的黔东南黔东南有2900条大小河流,以清水江、都柳江、舞阳河为主干。清水江--清水江发源贵州中部贵定县流经黔东南麻江、凯里、黄平、台江、剑河、锦屏、天柱等8县(市)于天柱入湖南沅江,全长480多公里。沿江两岸的苗族人民世代依赖它生产和生活,因而它被称为苗族母亲河都柳江都柳江源于黔南布依族自治州独山县,经三都入黔东南州的榕江、从江县到广西壮族自治区境,在黔东南州境蜿蜒流行150公里。都柳江水养育着沿江的侗族人民,因而它也被称作侗族母亲河。全州原始森林总面积165550公顷,森林覆盖率56%,有“杉乡”、“林海”之称,是全国重点林区之一。黔东南也被称为“森林之州”森林之州文化的概念:文化是指人类创造的并在历史进程中积累起来的一切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习及社会各种规范制度等等。民族文化:是指一个民族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所创造和发展起来的一切文化成果,体现民族的特点、风格、信念以及生产方式和价值观念多民族、多元文化的黔东南州,自然风光绮丽,民族风情独特,文物古迹众多,旅游资源丰富,完整地保留了原生的建筑文化、服饰文化、节庆文化、饮食文化、民俗文化、歌舞文化、手工技艺等农耕文明的文化体系,是人类农耕文化保留最完整的文化基因库。被称为“世界最大的民族博物馆”。是“世界苗侗原生态文化遗产保留核心地”黔东南州非物质文化遗产4392项,其中39项进入国家级名录;175项进入省级名录;186项进入州级名录。2009年9月《侗族大歌》入选了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服饰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其中最为丰富多样、最为生动活泼的一个部分。它既是物质的,又是精神的,既是实用的,又是审美的。民族服饰是一个民族族类群体的外在标志,是这个民族物质文化、精神文化的外显符号,又是这个民族的民族性格、民族心理与气质的外化形态。从文化人类学角度看,服饰是人类在求生存、求发展的漫长进程中创造出来并不断发展的文化,也是一份经过长期积累与沉淀后形成的最生动具体、最为实在而又形象的、最为丰富博大的历史档案,它记录的是人类成长的足迹,是人类文明发展的脚步。服饰的文化功能:民族、族群的标志与识别功能;装饰、美化身体的审美功能;性别、年龄和婚否的标志与识别功能;财富的标志和象征功能;社会等级、身份、地位的标志功能;宗教信仰的标志与识别功能苗族盛装侗族盛装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地处云贵高原东南部,地形以山地为主,黔东南由于崇山峻岭和纵横交错的河流,星罗棋布的湖泊,广阔的森林,给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苗侗民族提供了丰富的饮食资源,从而也形成独具特色的饮食文化。勤劳、智慧的各少数民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饮食文化,调制出了许多历史悠久,闻名遐迩的名特菜点。黔东南民族饮食丰富多彩,特征突出,表现为吃不离酸,喝不离茶、食不离糯、敬不离酒。吃不离酸苗族、侗族以酸为主的民族饮食特色。酿构了黔东南独特的“酸系列”饮食文化。黔东南苗侗地区有句名言叫“三天不吃酸,走路打乱蹿”之说。苗家“长寿汤”“酸系列”这种独特的饮食文化的形成,深受自然条件和人文因素的影响制约,在历史发展长河中,地处苗岭腹地的黔东南,由于受交通运输条件和对外交流不便等因素的影响,再加上长期战祸的频发,严重制约了商品贸易交换。生活用品短缺,特别是食盐的匮乏,促使人们不断去克服,去创造,不断丰富自己的饮食文化,久而久之,这里的苗侗民族便创造出一种“以酸代盐”的饮食调味方法。“以酸代盐”不仅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食盐短缺的困境,也丰富了饮食的品种。苗岭酸汤鱼制作方法苗岭酸汤鱼的酸汤独具特色,其“酸汤”是以米汤、淘米水加无叶蔬菜发酵而成;也可用西红柿、酸菜、醋为主要原料制作。将酸汤倒入锅中,加胡椒、糟辣椒、木姜子油、盐、葱、鱼香草、猪油、麻油等调料,将鱼去鳞去鳃去内脏洗净放入汤中煮食。色泽鲜红、鱼肉细嫩,味酸鲜香。酸汤鱼,在黔东南州各地区、各民族都很盛行,以凯里及其周边地区最为典型,并发展成为酸汤系列饮食。腌酸食品侗族人以腌酸食为风味佳肴,有腌鱼、腌肉,腌鹅、腌鸭、腌菜等。而腌鱼、腌肉等则是侗族的大宗腌肴,招待贵宾的珍品。侗族人往往以家有腌肴引以为自豪,是主人家勤劳、富有的象征。腌鱼是侗族的特色食品,其色鲜味美,人们格外偏爱,人人爱吃。其他风味饮食牛羊瘪菜名源于侗族对牛、羊小肠中未完全消化液物的称谓。牛、羊为草食动物,肚内有无数未完全消化的高蛋白、维生素溶液,吃了它有健胃助消化之功能,常吃牛瘪或羊瘪的人很少患有胃病。因此,侗族人民常用牛瘪或羊瘪款待佳宾。制作方法:将牛羊小肠内的液汁装入碗盆中,用丝瓜瓤或棕毛、纱布等多次过滤,去尽草渣后,放入油锅里煮沸成为油瘪汤汁,然后将五香、薄荷、橘皮、花椒烤焙捣成粉末,配上生姜、大蒜等合拌成瘪酱。炒煮牛肉或羊肉时舀一两勺瘪酱拌和即可出锅食用。烤香猪因从江香猪独有特点,成为烧炙的佳品。烤香猪皮色金黄,肉香四溢,切一块入口松脆无渣,满口醇香。侗族的烧鱼,历来以其味道鲜,嫩,香,美著称,而且吃法新颖别致,饶有风味。在贵州柳江两岸的侗乡素有养鱼的习惯。他们在稻田里将小鱼养成巴掌宽的红尾大鲤鱼。到了秋天,侗寨家家包着糯米饭,带上食盐、辣椒,上坡去折禾。吃饭的时候,就在田边燃起一堆堆篝火,再从田里提来一笼笼活鱼,剖洗去鳞后用折来的树枝条,穿到鱼嘴里,在火炭上翻来复去地烤烙。直到,鱼烤炙得“滋滋”作响,转色变黄,香味扑鼻,就可以蘸着盐面、辣椒大吃一顿了。喝不离茶。嗜茶是侗族人饮食文化的又一特征,侗族甚至把能否有油茶吃或者陪客吃油茶的人数的多少,视为待客规格高低的标准。在黔东南南部侗家人在日常生活中,早上吃油茶、晌午也吃油茶。家里有什么大事小事都要吃油茶。甚至在祭祀萨神时,管萨的人天天要为萨神敬三次茶,以示对萨神的敬重。食不离糯黔东南南部侗族地区有“禾糯之乡”的美称,糯食曾一度是境内苗侗人民的主食。现今各民族节日均离不开糯食,糯米性温平,久食糯米饭及糯米食品有养胃、健胃之功效。香禾糯有“一家蒸饭百家香”之美誉,是侗族的上等待客食品。边捏边吃,捏得越紧,口感越好。因糯米饭有便于携带、不易变味而又抗饿等特点,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最爱的、离不开的食物。年年的糍粑、婚礼的彩米饭、劳动时的包饭、丧葬的祭饭、烤酒的原料等都离不开糯米。敬不离酒。黔东南气候温和,物产丰富,粮食品类齐全,加上境内有清水江和都柳江等水系,水质优良,这就给酿酒业创造了前提条件。而且苗族、侗族人民利用丰富的粮食资源和土特产,酿制出了具有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的各种佳酿。黔东南少数民族几乎家家都会酿酒,各种粮食在他们手中都可以酿出酒来。一般说来,居住平河谷地带各族,多酿米酒、而且糯米酒为最佳,如苗族、侗族;居住山地者多用大米、糯米,玉米、红薯等来酿酒。但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大米、糯米都相对缺乏,故多以玉米、红薯等粗杂粮为之,平时居家只用一般都是杂粮酒,米酒多用于年节和喜庆日子的祭祀和待客。这些自酿的酒,一般度数不高,可相对加量饮用。少数民族同胞好客、豪爽的品格从酒文化中得到了充分体现。好客是黔东南人的天性,茶和酒是当地少数民迎宾待客的必需品。好客是黔东南人的天性,茶和酒是当地少数民族迎宾待客的必需品。在苗乡侗寨凡大事小事,都要见酒,喝酒。“无酒不成礼,有酒方成席”。侗族、苗族的拦门酒,就别具情趣。有贵客到苗寨、侗寨,主人就在寨门口搭起牌坊彩楼,寨中姑娘们身着节日盛装,到寨门外排成两行迎接客人,每个姑娘手里都举着装满米酒的牛角依次向客人敬酒。一牛角可盛一斤多米酒,如果客人不懂规矩,用手去碰牛角,就得将牛角里的酒全部喝下,三下两下,客人就会被醉倒在大门外,故称“拦门酒”。侗族姑娘给客人敬酒喝了苗家的酒要在脸上盖上印干栏式建筑是贵州黔东南地区少数民族创造的最古老的建筑形式之一。有全楼式、半楼式、地层式、吊脚楼、半吊脚楼、长屋楼、短屋楼、全木楼、半木半石式等形态。说到干栏式建筑的缘起,时间可以上溯到人类的新石器时代,据考古发掘资料表明,早在7000多年前的浙江余姚河姆渡古人类聚落遗址中已经出现了比较成熟的木结构建筑。考证的结果,当时的住屋便是以木结构干栏式建筑为主。并且,最使人吃惊的是,那时候的木结构建筑已经运用了榫卯结构的技术。榫头和卯眼的结合,使不同的木构件形成了牢固的构架。这种最原始的构架几千年没有发生过根本的改变。只是在材料和工艺技术以及外观式样主面,演变出五花八门千姿百态的干栏式建筑。干栏式建筑起源于南方,这不仅是因为南方气候湿热虫蛇活跃的原因。此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作为干栏式建筑的取材的现实方便。南方水土、气候、温度利于多种树木的速生成材。在古代用于建造干栏式建筑的木材资源几乎是取之不尽的。这样使得干栏式建筑的传播和传承有着一个坚实的资源背景。今天那些依然保持着干栏式建筑的族群多半都有一个较好的生态环境。比如黔东南雷公山、月亮山地区的苗寨,都柳江、清水江流域的苗寨侗寨。贵州黔东南州境内地形地貌奇异复杂,山地纵横,峰峦连绵,河川遍布。有着极为丰富的森林资源。这些元素同干栏建筑都有着密切关系。这就使黔东南地区成为干栏建筑文化保存得最为完好的地方之一。吊脚楼黔东南的苗族有聚族而居的传统,以氏族、房族或家族为团块形成或密或疏的村寨聚落。无论住在平地或河流两岸,或海拔较高的半山,都是聚集几十以至几百户成寨,独户或几户人家成寨的很少。苗寨多依山而建,雷公山麓的苗寨大多建在山腰的中段。清水江流域的苗寨则多半建在傍山凭险的地带。而都柳江两岸的苗族则喜将寨子建于山梁或山顶。苗族吊脚楼西江苗寨西江苗寨是中国仅有的、世界无双的千户苗寨,素有苗都之称,是省级历史文化名城(镇),为全省13个保护与建设的民族乡镇之一、被誉为“苗族民族文化艺术馆”,是研究苗族历史、文化的“活化石”。西江苗寨依山傍水而建,吊脚楼层层叠叠,是了解和研究苗族干栏民居文化的最好去处。西江有远近闻名的银匠村,苗族银饰制作具有极高水平。苗族银饰如大角银、小角银、银冠、银衣等的珍品大多出自西江。雷山西江千户苗寨侗族干栏建筑侗族是黔东南的世居民族。这是一个把干栏建筑艺术发挥到极致的民族。侗寨依山傍水,选址很讲究。侗族认为山间水过的小片平地是“龙嘴”,为理想的寨址。侗族称之为“坐龙嘴”。而寨子依靠的山脉叫“龙脉”,要有树林草木来养护,因此侗族多在寨子依靠的龙脉上蓄古树,种树林,开成护寨的风水林。龙脉止处的平坦地方称为坝子,龙脉到此称为龙头。龙头前面的缓坡地带即龙嘴部分,这里就是安寨立房的地方。侗族的房屋大都就建在这高低错落,较为平缓的坡地上。侗族村寨小桥流水人家肇兴侗寨肇兴是黔东南最大的侗寨,有5个族共700多户4000多人口,位于县城南部70公里处的一个山谷中,其两头的山冈上分别是堂安和纪堂两个著名美丽的侗寨。肇兴居民共分5个族,按每个族建造一座楼鼓、一口水井和合族聚居的方式,寨子共有5个子寨、5座楼鼓和5口水井,5个子寨分别称为高懈、殿邓、登格、闷、拍,又称仁团、义团、礼团、智团、信团5团。鼓楼雄伟壮观,结构严谨,工艺精湛,是侗族建筑艺术的集中体现。鼓楼有厅堂式、干栏式、密檐式等多种。无论何种鼓楼,一般都分上、中、下三个部分。上部为顶尖部,用一根长约3米的木柱或铁柱立于顶盖中央,并套上由大到小的5至7颗陶瓷宝珠,使顶尖部成葫芦型,犹如塔尖,凌空而立。顶盖是绚丽多彩的楼顶
本文标题:黔东南民族文化保护传承与发展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08336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