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药学 > 广东省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广东省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征求意见稿)广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广东省科学技术厅二〇一〇年十一月II目录前言.................................................1一、发展基础和发展环境...............................1(一)发展基础.......................................1(二)发展环境.......................................4二、总体要求和发展目标...............................6(一)总体要求.......................................6(二)发展目标.......................................7三、主要任务和发展重点...............................8(一)主要任务.......................................8(二)发展重点......................................12四、重大工程........................................14(一)创新能力提升工程..............................14(二)骨干企业培育工程..............................14(三)产业集聚发展工程..............................15(四)服务平台建设工程..............................15五、保障措施........................................16(一)组织保障......................................16(二)政策保障......................................16(三)资金保障......................................17(四)人才保障......................................18附件:“十二五”时期广东生物医药产业发展重点项目表(略)1前言生物医药产业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十二五”时期我省抢占产业发展高端和前沿的战略重点。根据《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广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广东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结合有关文件精神,制定本规划。规划范围包括生物药、化学药、现代中药、诊断试剂、医疗器械和生物医药服务领域;规划期限2010~2015年。一、发展基础和发展环境(一)发展基础。“十一五”以来,在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国内加快结构调整大背景下,由于生物医药技术不断进步、市场需求快速增长,我省生物医药产业保持了较快的发展势头。——产业规模不断壮大。2010年(预计),全省生物医药总产值达到890亿元,实现增加值320亿元,年均增长分别为25%和23%,增长速度居全省九大产业之首。截至2009年末,全国制药工业百强企业中我省拥有6家,年产值超过10亿元的医药企业家,年销售收入超亿元的中药产品达14个。一批居行业领先地位的骨干企业快速发展,广州医药集团、东阳光药业集团、丽珠医药集团、珠海联邦制药和深2圳迈瑞等企业成为超百亿产值的龙头企业。——产业体系日趋完善。目前全省生物医药企业已达560余家,已初步形成涵盖药品、器械、试剂等领域的研究、开发、生产、销售各环节,中药和化学药为主体、医疗器械为特色、健康服务和流通为市场价值链终端的生物医药产业体系;在现代中药、化学合成药物、生物制药、海洋药物、基因诊断试剂、医疗器械等领域具有一定优势。一些大型企业向上游原材料领域积极拓展,产业链得到进一步延伸。——创新能力明显增强。在我省实施自主创新战略推动下,各类创新平台建设顺利推进。目前,全省拥有50多家生物医药研究院(所),创建了中科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深圳市与中科院共建的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华南新药创制中心等公共平台,拥有一批国家级和省级创新平台,一批生物医药企业建立了企业博士后工作站和工程中心,初步形成了以企业为主体、高校和科研机构为中坚、产学研相结合的创新平台体系。创新技术和成果不断涌现,中药现代提取分离、时间分辨荧光抗体诊断、海洋生物功能基因筛选、医用组织工程等技术居国内领先水平,部分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拥有人尿蛋白质生物药、狂犬病疫苗等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产品,产业创新能力不断增强。——集聚效应日益显现。通过加强产业科学布局,加快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建设,集聚了大批专业人才,吸引了一批3企业入驻,推动了产业集聚发展,形成了若干特色鲜明、优势互补的产业集群,集聚发展态势日益显现。广州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在基因工程药物、现代中药、化学合成创新药物、海洋药物等四大生物医药领域取得了重大发展,预计2010年将形成1000亿元产值的产业规模;深圳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形成集检验试剂、基因疫苗、基因药物到医疗器械的产业群,销售收入过亿元的生物企业达60多家;中山国家健康科技产业基地入驻企业已达140多家,形成了中西药品、生物工程、医疗器械、化妆品、保健食品、药包材等大健康领域六大产业集群。——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十一五”以来,全省生物医药国际贸易快速增长。2008年,全省生物医药出口额达52.5亿美元,年均增长达28.5%,位居全国前列;其中,医疗器械出口达27.5亿美元,同比增长48.4%,继续保持全国领先地位。海普瑞的标准肝素原料药、星湖的利巴韦林、联邦制药的阿莫西林等产品已通过国际认证,获得国际市场认可。美国葛兰素、美国百特、德国西门子、法国赛诺菲—安万特、日本津村药业、香港和记黄埔等众多全球知名跨国公司在我省投资建设大型产业化项目,国际合作日益深入。深圳迈瑞、深圳康哲、海王星辰连锁药业等公司在海外成功上市,国际风险投资投入不断加大投入,部分企业积极参与国际并购,资本运作日趋国际化。4虽然“十一五”时期我省生物医药产业得到较快发展,但仍然存在一些比较突出问题和制约因素。主要表现为:产业规模仍然较小。其总产值目前在全省九大产业中仅占1.3%左右;在全国规模已从前几年的第一下降到目前的第四位;对大型跨国企业的引进合作与发达省份比较相对滞后。创新能力仍有差距。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药物偏少,创新药物明显少于发达省份,近几年一类新药申报甚至空白;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明显落后于江、浙、京、沪等省市。投融资机制有待完善。成果产业化投融资体制机制障碍仍多,“天使投资”缺位;财政引导扶持力量分散,未能形成拳头合力。高端人才较为短缺。国际高端人才尤其人才团队的不足,制约了整个产业向规模化和高端化发展,引进、留住、培养人才力度亟待加强。(二)发展环境。1.世界生物技术飞速发展推动生物医药产业规模不断扩大。生物医药产业集中体现了当今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领域前沿的新成就与新突破。近年来,国际上生命科学研究取得重大突破,产业化步伐也不断加快,产业规模迅速扩大,成为继信息产业之后全球经济社会发展的又一重要的推动力。随着体细胞克隆、干细胞、基因治疗等新技术的不断突破,新兴生物医药产业蓬勃发展。2009年,全球生物药品销5售额达到1300多亿美元,占整个医药市场的比重达到15%左右。目前,全球研制中的生物技术药物超过2200种,80%进入临床试验。预计未来5年内,生物药品市场将进一步扩大,占全球药品市场的比重将超过25%。与此同时,创新化学药物和以核技术为基础的大型诊断医疗装备也取得重大突破,攻克了一些重大的健康医疗难题,推动了医药产业发生了革命性的变革与发展。许多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都将生物医药作为新兴产业、作为提升产业竞争力的战略重点,予以大力扶持加快发展。预计未来5年中,生物医药产业将成为全球增长最快的产业之一,成为拉动世界经济发展重要的新的增长极。2.生物医药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迎来了重要发展机遇。改革开放30年,我国综合国力明显增强,社会发展成就巨大。一方面,人们对健康的愿望日益提高,对生物医药提出了更加迫切的需求;另一方面,“新医改”和“新农合”的全面推进,为生物医药的需求释放了广阔的市场,形成巨大的产业发展空间。我国已明确将生物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予以重点培育和支持。目前,国内生物医药产业发展主要集中在京津环勃海湾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以及珠江三角洲地区,其共同的优势是研究开发水平较高、产业化能力较强、产业配套较完善和生态环境良好。三地正呈现出快6速发展的态势。最近,广东省委省政府将生物医药产业确定为我省“十二五”期间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予以重点发展,为生物医药产业加快发展奠定了良好政策环境。在社会需求快速提升、各种要素日臻完善、发展政策日趋明朗的大环境下,我省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迎来重大的战略机遇,其将有望成为全省“十二五”期间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3.我省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挑战与机遇并存。作为全球重要的制造业基地,我省具有较完善的市场基础、较强的产业转化能力、丰富的人力资源以及满足生物医药制造的良好生态环境,但加快生物医药产业发展,也面临诸多挑战。一是随着“新医改”的深化,社会对提供“安全、高效、便捷、价廉”医药产品的要求进一步提高,企业必须进一步提升技术、加快改进产品结构,才能适应市场发展的需求;二是国际上包括我国加大了自主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生物技术壁垒不断提高,对目前我省以仿制药为主的发展模式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三是大型跨国生物医药企业加快进入我国的战略布局,兄弟省市与国外大型生物医药企业合作发展提速,对我省在人才、资金、项目和市场以及国际合作等方面提出了诸多紧迫的挑战。二、总体要求和发展目标(一)总体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关于促进战略7性新兴产业发展重大部署,坚持自主创新与国际合作相结合、市场主导与政府推动相结合的原则,以壮大产业规模、提升国际竞争力为主要目标,着力加强创新基础能力建设,着力培育龙头骨干企业,着力促进产业集聚发展,着力完善产业发展环境,促进生物医药产业规模化、集聚化和国际化发展,推动生物医药产业成为我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支柱产业,促使广东从生物医药产业大省向生物医药产业强省转变。(二)发展目标。到2015年,广东基本建立起一个门类齐全、技术先进、产业链较为完整的现代生物医药产业体系。——产业规模明显扩大,全省生物医药产业实现总产值1800亿元,实现增加值600亿元1,年均增长15%左右。——拥有一批骨干企业,其中年销售收入超500亿元企业1家,超100亿元企业3~5家。——突破掌握一批创新成果,获得100项以上具有良好产业化前景的国际或国家发明专利,拥有30个左右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生物医药新产品。——形成2~3个特色鲜明、产业链完善、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生物医药产业集聚区。1.2015年生物医药产业总产值和增加值在2010年的890亿元、320亿元基础上按年均增长15%推算得出。8——创新产品国际市场拓展成效显著。10个左右生物医药新产品通过国际认证进入国际市场。三、主要任务和发展重点(一)主要任务。1.优化产业布局,促进产业集聚。按照重点突出、优势互补、特色鲜明的原则,整合空间资源,促进产业集聚,形成“双核、两岸、三区”的生物医药产业布局。核心发展区。充分发挥广州和深圳地区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业总部及其丰富的科技人才资源优势,依托广州和深圳国家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将广州、深圳打造成为全省生物医药产业的核心发展区。优势产业带。充分发挥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配套能力强的优势,依托佛山国家医疗器械产业基地、珠海三灶生物医药产业基地、中山国家健康科技产业基地,进一步完善基地配套设施建设,将佛山、珠海、中山和东莞、惠州打造成为珠江两岸生物医药优势产业带。特色产业区。充分发挥粤东、粤西和粤北山区
本文标题:广东省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08352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