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 第七章-法兰克福学派
第七章法兰克福学派第一节霍克海默与阿多尔诺第二节马尔库塞第三节哈贝马斯概述•法兰克福学派又被称为社会批判理论,属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分枝,其思想来源非常复杂,它不仅在开始时吸收了马克思、卢卡奇、马克斯·韦伯、佛洛伊德等思想家们的思想,而且在其后来的发展中,尤其是在哈贝马斯的思想里还综合了分析哲学、结构主义、现象学、解释学等等理论。•法兰克福学派形成于20世纪三十年代,因其成员都是法兰克福哲学社会学研究所的学者而得名。该研究所成立于俄国十月革命之后,1931年之前主要研究社会主义和工人运动史。1931年霍克海默成为研究所的所长,他把该所的任务确定为研究社会哲学。1933年希特勒上台后,霍克海默把研究所迁往日内瓦,后又迁往巴黎。二战爆发后,法兰克福学派的主要成员流亡美国,战后,霍克海默把研究所重新迁回美茵河畔的法兰克福市。•法兰克福学派以研究发达的工业社会著称。他们揭露发达的工业社会对人的控制及其各种危机,批判地考察现实社会经济和文化现象,追溯并分析其根源。这就是法兰克福学派被称为社会批判理论的原因。第一节霍克海默与阿多尔诺•马克斯·霍克海默(MaxHorkheimer。1895-1973)是法兰克福学派的创始人,他出生于德国斯图加特一个纺织工厂主的家庭。曾在慕尼黑、弗莱堡和法兰克福大学学习哲学、心理学和社会学。1922年他在法兰克福大学以《关于康德的判断力批判》的论文获得哲学博士学位。1925年任该大学教授,后兼任哲学系主任,1930年出任法兰克福哲学研究所所长。希特勒上台后他流亡美国,1949年应西德政府邀请回国重建法兰克福社会研究所,不久出任法兰克福大学校•长,法兰克福哲学社会研究所一职由阿多尔诺•继任。霍克海默的立场决定了法兰克福学派思•想的主要倾向。著作有《工具理性批判》•(1967)、《批判理论》(1968)以及与阿多•尔诺合著的《启蒙辩证法》(1947)。第一节霍克海默与阿多尔诺•阿多尔诺(TheodorWiesengrundAdorno,1903~1969),1921年进入法兰克福大学,学习哲学、社会学、心理学和音乐。1929年以一篇关于胡塞尔现象学的论文获得了哲学博士学位。1927年在法兰克福大学执教,纳粹上台后,被迫亡英国。1938年受到霍克海默的邀请前往美国,1949年与霍克海默重回法兰克福大学组建法兰克福研究所。写了大量的哲学、文学、社会学和音乐理论著作。1969年因不支持德国青年学生的造反运动,受学生的反对和打击。•1969年8月在瑞士度假时心脏病猝发去世。•阿多尔诺除了与霍克海默合著的《启蒙辩证•法》,主要著作有文化理论集《棱镜》(1955);•《真实性的行话》(1964);《否定的辩证法》•(1966)。第一节霍克海默与阿多尔诺•一、启蒙辩证法•启蒙是指那些把人类从恐惧、迷信中解放出来,并确立人类对自然界和社会控制的思想和实践。•“辩证法”,在霍克海默与阿多尔诺的语言里指的仅仅是事物走向反面的必然性。•启蒙辩证法:启蒙按照其内在的逻辑,在其发展过程中,必然走向自己的反面,即灾难或不幸。第一节霍克海默与阿多尔诺•1、工具理性•简言之,工具理性就是理性的工具化,或者说,理性成为工具。•起初,启蒙认为,为了从权威的束缚中解脱出来,人们的思想与行动应该以理性为标准,一切必须符合理性的要求,合理性成为判断人们是否走向了成熟的标准。随着科学技术在社会生活领域的扩张和渗透,这种原本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准则被推广到社会生活领域,成为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其结果就是,理性所固有的反抗压制、追求人类解放的旨趣被实现某种具体的目的的旨趣所取代,理性转而专门成为实现某种目标的具体工具。•启蒙是从反对权威开始的,启蒙反权威的精神最后却以工具理性成为现代文明的新权威告终,启蒙使理性走向了自己的反面。第一节霍克海默与阿多尔诺•2、法西斯主义、集权主义和独裁统治•从人统治自然的需要出发,人们去探求知识,最后形成了近代自然科学。随着科学和技术的发展,不是人类的幸福的增长,而是统治者对被统治者的统治力量的增长,以及对人性的压制和异化的增长。培根的名言“知识就是力量(power)”包含的双重涵义----知识既是使人挣脱自然界的束缚,获得解放的力量,又是使人转而控制自然和他人的权力----随着科学的发展逐渐成为现实。启蒙所追求的人类独立自主的观念一旦冲破了外在限制而成为现实,发展到顶点就是法西斯主义、集权主义和独裁统治。第一节霍克海默与阿多尔诺•3、神话•霍克海默与阿多尔诺认为任何启蒙都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从神话到启蒙;从启蒙到新的神话。从神话到启蒙的过程是人从昏睡到觉醒,即意识到自己的主体地位的过程;而从启蒙到新神话的过程,则是一种新的权威逐渐建立的过程。•在近代启蒙运动中,使启蒙重新沦为一种新的神话的关键力量是科学。近代科学不仅树立了理性权威,而且改变了主体的形像。科学把人塑造为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新式神。•启蒙与神话分享着共同的目标,即都是在世界被人们不分青红皂白地加以主宰的同时确立人类的自主地位。神话以直接将超自然物还原为人类主体的方式,启蒙以理性的方式实现这一目标。第一节霍克海默与阿多尔诺•二、批判理论•霍克海默认为各种实证主义学说都为资本主义制度辩护,是保守的意识形态,他把它们称为传统理论。而马克思主义的主导思想则是对现存一切进行无情批判,因而是一种“辩证的批判理论”。•1、传统理论从固定不变的既成事实出发,得出同现存社会秩序相调和的结论,“批判理论”则认为自己的主要目的是否定一切既成的东西,证明它们是不真实的;传统理论把自己置于使现存社会得以进行再生产的专门化劳动过程之中,“批判理论”则处于这个过程之外,使人们意识到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第一节霍克海默与阿多尔诺•2、传统理论和“批判理论”体现了两种不同的认知方式和对现存社会的态度。•传统理论建立在世界本来如此因而人全然不能改变它这样一个假设之上;它规定一般概念,人们必须在这些概念中设想该领域中的一切事实,排除了任何变化和时间性;•“批判理论”的认识论基础是人道主义,它坚持对社会进行总体性考察。“批判理论”首先是一种立场,其次才是一种特定的理论,它唯一关心的事情是废除社会中的不公正现象。第一节霍克海默与阿多尔诺•3、“批判理论”的前提是:人是全部历史生活形式的生产者,人能够改变现存世界。传统理论是演绎性的,具有数学的性质,而“批判理论”是辩证的,运用的是总体性概念。传统理论的主要代表是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和实证主义哲学。•在具体内容上,“批判理论”贯穿着两条主线:一是对现实社会问题的批判性研究,一是对实证主义的哲学方法及一切传统的意识形态理论的激烈批评,既批判传统科学理论的对象,又批判其研究方法。第一节霍克海默与阿多尔诺•三、文化工业•指凭借现代科学技术大规模复制、传播文化产品的娱乐工业体系,包括商业性的广播、电影、电视、报刊杂志、流行音乐等各种大众文化和大众媒介。霍克海默尔和阿多诺认为以商品生产为特征的后期资本主义社会,文化艺术和娱乐活动也受交换价值与利润动机的支配,大部分文化产品成为商品,大众文化的生产标准化、集中化,文化本身成为一种工业。•这种文化工业具有新的特征和功能:•首先,具有反人本主义的性质。在资本主义绝对权威的控制下,“普遍性和特殊性已经假惺惺地统一起来了。”文化工业通过普遍的技术,消除了社会劳动的差异性和个体性,实现了标准化和大众生产。第一节霍克海默与阿多尔诺•其次,文化工业将人类同一化。文化工业在所有的艺术作品中形成了统一的风格,社会中的人也必须屈从文化工业的这种风格。在工业社会,风格就是对社会等级秩序的遵守。•再次,文化工业通过它的娱乐消遣功能欺骗大众。在不断地改变着的享乐活动之中,文化工业在给大众幸福许诺的同时灌输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最后,文化工业的所有目的都在于赤裸裸的赢利。文化商品的价值、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被彻底等同起来。在交换规律的支配下,广告变成了纯粹的艺术,成为社会权利的集中表现。•因此,文化工业控制和规范着文化消费者的需要,束缚人的意识,剥夺人的情感,阻碍人的自主性发展。它是操纵和欺骗的一种手段,是稳定现行秩序的“社会水泥”。第一节霍克海默与阿多尔诺•现代庞大的大众文化体系并不像它的卫道士所宣称的那样是以大众自发产生的文化需求为基础的。事实上,大众的文化需求本身就是大众文化体系中的一个构成因素,更确切地说,是后者存在的结果,而不是它的原因。•换言之,大众的文化需求并不是一种无庸置疑的自然存在,而是一种被限定、被操纵的存在,其操纵者恰恰就是以仆从的面目出现的大众文化体系。这个体系以同一性为其基本原则,崇尚整一化或标准化,彻底离弃真正的艺术所追求的个体性理想。它的运作无保留地服从资本主义的市场交换法则,它所生产的文化产品必须成为“与一个工业产品一样适销对路的商品”。第二节马尔库塞•赫尔伯特·马尔库塞(HerbertMarcuse1898-1979)生于柏林,1919年起在柏林大学、弗莱堡大学攻读哲学。1922年获博士学位。1928年任海德格尔的助手。1932年进法兰克福社会研究所。1933年流亡瑞士。1934年赴美,进纽约的社会研究所。1950年执教于哥伦比亚大学。1951-1953在哈佛大学俄罗斯研究中心任职。1954年起任布兰代斯大学教授。1965年任加利弗尼亚大学教授。•著作:•《理性与革命》(1941)•《爱欲与文明》(1955)•《单向度的人》(1964)•《反革命与造反》(1972)等。第二节马尔库塞•一、单向度的社会•马尔库塞在《单向度的人》中揭示发达的工业社会对人的控制和操纵的全面性•发达的工业社会的极权主义统治已经深入人心。人们不再感觉到统治的严厉与残酷,相反,生活的舒适、科学技术带来的繁荣、生活水平的提高则是有目共睹的。•然而,技术进步及其带来的诸般好处并不能掩盖发达工业社会全面管理的极权主义统治的本质。第二节马尔库塞•1、在经济生活领域发达的工业社会不仅竭力满足人们的物质需要,而且千方百计地不断制造这种需要。它通过广告宣传把社会需要,即马尔库塞所说的虚假的需要有效地转化为个人的需要,以窒息要求自由的真正的需要。•虚假需要的满足压服了社会的离心力量,使对社会的反抗失却了合理的理由,并且潜在地起到了以维持舒适生活状况的名义使统治永恒化的目的。第二节马尔库塞•2、在政治领域马尔库塞认为,在发达的工业社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已经退居于科学技术这一物化的力量之后,它们在科学技术的进步面前已经不再是历史进步的主体力量,它们的对立因而失去了历史的意义。•并且,它们本身也都受科学技术的操纵和统治。因此,发达的工业社会既不是建立在资产阶级的“民主”的基础之上,也不是建立在无产阶级专政的基础之上,而是建立在科学技术的成就基础之上。第二节马尔库塞•3、在思想领域发达的工业社会在政治经济领域对人的统治之所以让人觉得舒舒服服,使社会的反抗力量找不着攻击的目标,是因为它从思想领域加强了对人的操纵和控制。•这表现在从话语、文化到作为意识形态的哲学之中:话语被操作主义所歪曲而成为管理的语言工具,文化由工厂像商品一样按计划制造出来而成为计算的对象和机器的附属物,分析哲学在20世纪成为当代哲学的主流表明肯定性思维在意识的最高领域排除了任何批判精神。因此,在发达的工业社会,超越、否定、批判、拒绝的思想向度被压抑,被拒斥。这样一来,幸福意识,即“相信现实的就是合理的并且相信这个制度终会不负所望的信念”,逐渐占据压倒一切的优势地位。•因此,在发达的工业社会人们的思维方式、思想的内容和功能都发生物化,社会通过各种有意无意制作的概念,将人们的思想引入既定的现存制度的框架内。这些概念不允许,也没有可能超越于已确立的现实的范围,思想也就丧失了自己的本性—对现实的否定—而陷入瘫痪状态。第二节马尔库塞•总之,发达的工业社会对个人思想和行为的控制不再像前工业社会和工业社会初期那样采取皮鞭、镣铐和监狱等高压政策。科学技术取代了暴力,成了社会控制和社会团结的新的更有效的更令人愉快的形式。马尔库塞将发达的工业社会称为“单向度的社会”,称由这一社会造就的人为单
本文标题:第七章-法兰克福学派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08643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