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招聘面试 > 沥青路面下面层试验段施工方案
双积公路路面工程第一合同段中粒式沥青砼下面层试验路段施工方案施工单位:黑龙江省华龙建设有限公司监理单位:潍坊市华潍公路工程监理处二○一二年十一月十日1一、编制依据1、双积公路路面工程第一合同段招标文件2、双积公路路面工程第一合同段补充设计3、双积公路路面工程第一合同段两阶段施工图设计4、《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04)5、《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6、《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7、《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J058-2000)2中粒式沥青砼下面层试验路段施工方案一、工程概述本项目设计标准为一级公路,设计时速80km/h,起点里程K0+000,终点里程K14+000,其中利用原有韶海路3.283km,实际施工范围长度为10.718km。K0+000-K7+650路基宽度为26.5m,K7+650-K14+000路基宽度为24.5m。工程内容为路面结构层、路面排水设施、中央分隔带、桥面铺装层等。二、试验段的目的及试验内容(一)试验路段时间安排本次基层试验段安排在2012年11月12日。(二)试验区段的选择试验段选择桩号为K0+500~K0+900段左幅,共400m长作为试验段,该段下面层宽度为12m,下面层设计厚度为6cm。(三)通过试验段的铺筑,进一步优化拌和、运输、摊铺、碾压等施工机械设备组合和工序衔接,并修正施工方案,完善施工组织。确定并优化以下主要项目:1、验证施工的集料配合比:(1)调试配合比,验证拌和机称量的准确性;(2)调整拌和时间,保证混合料的均匀性;(3)检查混合料的集料级配、油石比。2、确定材料的松铺系数及一次铺筑的厚度。33、确定标准施工方法:(1)混合料配合比的控制方法;(2)拌和、运输、摊铺、碾压机械的协调与配合;(3)拌和站的适宜性、摊铺机械的摊铺速度;(4)运输设备的组合及数量;(5)压实设备的组合、压实顺序、速度及压实遍数;(6)密实度的检验方法,检查频率等(7)温度的控制方法及保证在规定温度范围内完成压实遍数。4、确定每一次作业段的适宜长度。5、确定控制结合料数量和拌和的均匀性的方法。三、材料及配合比1、原材料:(1)采用莱西望城石料场加工的:3~5mm石屑,5~10mm碎石,10~20mm碎石。(2)采用即墨机制砂(3)采用莱西大沽河中砂。(4)采用城阳矿粉。原材料经自检合格,并经监理工程师抽检合格。2、沥青油:采用齐鲁石化AH-70重交道路石油沥青,沥青油经检验符合规范要求,并经监理工程师抽检符合规范要求。3、配合比设计:在驻地监理工程师的指导下进行了中粒式沥4青砼下面层组成配合比设计,经驻地办和总监办平行试验合格后,并通过总监办批复的配合比为:3-5mm石屑:5-10mm碎石:10-20mm碎石:机制砂:中砂:矿粉=7:29:35:16:10:3沥青油用量4.6%。四、投入的主要施工机械设备试验路段拟投入的主要设备有:中联LTU90E型摊铺机2台、BW202AD双钢轮振动压路机2台、XP301胶轮压路机1台、20吨以上自卸车15台、全电脑控制QLB3000型拌和站1套,ZL50装载机5台,洒水车1辆。五、施工组织机构及人员安排本试验路段施工设置以项目总工徐红卫为组长的领导小组,成员共35人,主要成员如下:组长:徐红卫副组长:李殿斌现场施工负责人:王希强施工员:王书徳试验负责人:付守良试验员:王永刚张宗玉贾海沧测量负责人:张来顺测量员:贾成全质检负责人:段玉军质检员:李洪来机械管理:王立明安全人员:张世英资料整理:武晓机械操作等辅助人员:20人5六、施工工艺(一)施工工艺流程图沥青混凝土下面层施工顺序沥青混凝土下面层的施工顺序:测量放样→封层检验和整修→沥青混合料拌和→运输→摊铺机摊铺→压路机压实→压实度、原材料选定及试验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备料试机测定混合料中各种料的含量正式拌和运料摊铺机摊铺压路机初压、振压振动压路机复压压路机终压验收细集料覆盖控制拌和温度测混合料温度取样做试验测混合料的温度测混合料温度设备安装调试混合料质量复查检运料覆盖熨平板预热封轮保温雾状喷水检查压实度配合比审批6平整度检测→有限制的开放交通。1、沥青混凝土下面层施工前准备沥青混凝土下面层是由几种不同粒径大小的级配矿料,掺有少量矿粉,用沥青作结合料,按一定比例配合,均匀拌和,经压实成型的路面。(1)施工前备齐所需各种规格的集料,全部材料具有完善的进场手续。施工前对各种材料进行原材试验,经选择确定的材料在施工过程中保持稳定,确保数量充足,不随意变更。(2)施工前对各种施工机具作全面检查,并经调试证明处于性能良好状态,机械数量足够,施工能力配套。(3)沥青混凝土下面层的下承层为上基层,由于在基层和下封层施工时经常与中央预留区的排水工程和填土交错进行,使铺有下封层的基层表面被污染,因此在铺筑沥青混凝土下面层之前,清除基层表面上的杂物和松散材料,确保基层平整、坚硬、干净、无积水,如有基层表面局部下封层脱落,立即人工补做。(4)沥青加热温度及沥青混合料施工温度符合JTGF40-2004施工技术规范的要求,并根据沥青的品种、标号、粘度、气候条件及铺筑层的厚度进行选择。具体如下表:施工工序石油沥青的标号70号沥青加热温度155~1657矿料加热温度间隙式拌和机集料加热温度比沥青温度高10~30连续式拌和机矿料加热温度比沥青温度高5~10沥青混合料出料温度145~165混合料贮料仓贮存温度贮料过程中温度降低不超过10混合料废弃温度高于195运输到现场温度不低于145混合料摊铺温度,不低于正常施工135低温施工150开始碾压的混合料内部温度,不低于正常施工130低温施工145碾压终了的表面温度,不低于钢轮压路机70轮胎压路机80振动压路机70开放交通的路表温度,不高于503、测量放样(1)在验收合格的上基层上进行控制桩的放样并施测标高,控制桩间距为:直线段10m,曲线段5m。沿路面中心线和四分之一路面宽度处设置样桩,标出混合料松铺厚度。(2)基准线材料及安装:采用自动调平摊铺机时,应放出引导8摊铺机运行走向和标高的控制基准线。沥青混凝土下面层采用挂线方法施工,选用2~3mm的钢丝绳作为导向基准,要求能够承受1000N以上的拉力;基准线桩采用高约60cm,直径约18mm的圆钢筋,下部打尖,便于打入下承层;并且每10m设一支承柱;避免因钢丝绳本身重量或支承间距太大造成基准线有微量挠度,此挠度反映到高度传感器上,将使摊铺机在纵向长度上铺出波浪式的路面。4、沥青混合料拌制(1)沥青混合料拌和楼设置拌和楼设置在即墨青钢农场。拌和楼的设置除符合国家有关环境保护、消防、安全等规定外,具有良好的排水设施,可靠的电力供应,足够的材料堆放场地及配备实验室;拌和楼设置有防止矿粉飞扬、散失的密封性能和除尘设备。沥青混合料的拌制采用1座TAP-3000LB型沥青拌和站,设备性能良好。特殊工种人员全部进行了岗前培训,持证上岗。拌和站均配备电子重量传感器,能准确控制材料数量和温度。电子称在使用前经过计量局标定;(2)沥青混合料的拌制沥青混合料的拌和质量是影响沥青路面质量的一个重要环节。在混合料拌和过程中从混合料级配、沥青用量、拌和温度和时间等进行全方位的控制,以提高混合料的摊铺效果。沥青混合料的拌和采用间歇式拌和机拌和,拌和机逐盘打印沥青及与各种矿料的用量及拌和温度。沥青材料采用导热油加热,9沥青与矿料的加热温度调节到能使拌和的沥青混合料出厂温度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表5.2.2-2的要求。施工过程中,特别注意混合料温度不稳定。由于沥青拌和楼在开机的20分钟左右时间内,热料仓、拌和筒的加热拌制温度由于导热过程,而使沥青混合料拌和温度没有进入稳定状态,外表显示温度虽已达到要求值,但内在温度还不够,此时出料后降温较快,摊铺时温度可能达不到要求。拌和前将集料(包括矿粉)充分地烘干,每种规格的集料、矿粉和沥青严格按要求的配合比进行配料。(3)沥青混合料的拌制时间和要求沥青混合料拌和时间试拌确定,混合料拌和均匀,所有矿料颗粒应全部裹覆沥青结合料。拌和机每锅拌和时间为45~55秒(其中干拌时间不得少于5-10秒),拌和的沥青混合料应均匀一致,无花白料,无结团结块或严重的粗细集料分离现象。过度加热的混合料或已经碳化、起泡和含水的混合料都应废弃。当材料的规格或配合比发生变化时,重新根据室内配合比试拌。试拌时抽样检查混合料的沥青含量、级配组成和有关力学性能。出厂的沥青混合料按要求检测运输车辆中沥青混合料的温度。5、沥青混合料的运输沥青混合料的运输是影响沥青路面质量的一个重要环节。在沥青混合料运输过程中将其充分覆盖,以防止沥青在高温时受阳光、空气所造成的氧化及沥青混合料温度的降低。10(1)在沥青混合料成品运达工地之前,对工地具体摊铺位置、运输路线、运距和运输时间、施工条件、摊铺能力以及所需混合料的种类和数量等作详细的核对。(2)沥青混合料采用较大吨位的自卸汽车运输。为防止混合料与车厢板粘结,在车厢侧板和底部涂1:3的植油水混合液,控制好涂液用量,以均匀、涂遍但不积油水为宜。(3)从拌和机向运料车上放料时,每卸一斗混合料挪动一下汽车位置,以减少车位置(至少应挪动三次),以减少粗细集料的离析现象。(4)运料车覆盖,以防雨、防尘和保温,控制好运输温度。运料车辆的数量应较拌和能力或摊铺速度有所富余,施工过程中摊铺机前方应有运料车在等候卸料(开始摊铺时,在施工现场等候卸料的运料车不宜少于4辆)。(5)运料车严禁在下封层上急刹车、调头、急转弯,派专人指挥在施工现场以外的地方调头,并慢速地倒退到摊铺机前,不得碰撞摊铺机,在确认运料车的后轴轮对准摊铺机的推行位置和料斗时,才能卸入摊铺机;在被推行时,应挂空挡,不得紧踩刹车,以防止粘接层被推挤和影响摊铺质量。6、沥青混合料的摊铺摊铺沥青混合料作业过程中,着重从摊铺宽度和平整度、摊铺时的温度控制以及与运料车之间的配合把好关,最大限度地避免小波浪、离析、划痕、平整度超差等缺陷,以提高路面摊铺的11质量。(1)铺筑沥青混合料前,认真检查下承层的质量,尤其要严格控制横向和纵向的标高、平整度。(2)为确保路面平整度,为此沥青面层采用带全自动找平功能的摊铺机来摊铺;沥青砼沥青混凝土下面层采用两台同型号的摊铺机成梯队作业进行联合摊铺,相邻两幅的摊铺应有3~6cm左右宽度的摊铺重叠;相邻两台摊铺机前后宜相距10~15m,在设置纵向接缝时,纵向接缝宜于车道标线一致。(3)为了控制摊铺时的平整度,摊铺机熨平板的自动找平装置需要有一个准确的基准面。沥青混凝土下面层摊铺作业时,安放引导摊铺机走向控制基准的钢丝绳。选用2~3mm的钢丝绳作为导向基准,并且每10m设一支承柱;避免因钢丝绳本身重量或支承间距太大造成基准线有微量挠度,此挠度反映到高度传感器上,将使摊铺机在纵向长度上铺出波浪式的路面,导致摊铺层不平整的增加。(4)摊铺机夯锤和振动轴进行合理匹配。夯锤的选择直接决定路面的密实度,而振动轴直接决定了熨平板的熨平效果,这二者的合理匹配,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路面的平整度和密实度;松铺系数(试验路松铺系数根据经验初步取1.2)、摊铺机行驶速度和操作方法,将沥青混合料平整而均匀地摊铺在基层面上,摊铺过程中,随时检查摊铺层厚度及路拱、横坡,并根据铺筑情况及时进行修正,并避免产生拖痕、断层现象。12(5)摊铺机在作业时,如送料车撞击摊铺机,将使摊铺机向后移动,而造成摊铺完的沥青混合料起拱,从而破坏平整度。如摊铺机与送料车配合不协调,则使沥青混合料撒落在摊铺机两边的行走履带下面,如不及时清除,使履带行驶在凹凸不平的层面上,摊铺机左右晃动使自动调平系统的工作仰角发生变化,从而导致摊铺机熨平板两侧产生明显的横坡变化;因此,安排专人负责指挥送料车倒车卸料,禁止送料车推动转运车滚轮。(6)摊铺速度的快与慢直接影响施工进度与质量,结合以下几个方面综合考虑;沥青混合料拌和能力、摊铺机摊铺能力、运输能力、压实能力、摊铺混合料种类、宽度、厚度等合理地选择摊铺速度,按2~2.5m/
本文标题:沥青路面下面层试验段施工方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08907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