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化 > 最新版文化生活第四单元详细知识框架
是什么形成: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为什么1、理论依据:文化的作用本质作用:对经济的作用对政治的作用对综合国力的作用对人的作用发展: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2、现实状况:文化发展现状喜:文化市场和大众传媒的发展,给我们的文化生活带来可喜的变化。忧:文化市场的盲目性和大众传媒的商业性,引发令人忧虑的现象。文化生活多样性文化生活的阴影: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3、现实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始终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无论是思想内容还是表现形式,都发挥着强有力的导向和示范作用。4、历史和人民的选择怎么做国家1、①加强管理,正确引导,发展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社会主义文化2、弘扬主旋律,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特体系。3、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4、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昌盛1、推动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尤其推动精神文明建设1、要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2、要加快构建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相统一的体制机制3、加快推进体育强国建设,加强中外人文交流,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2、文化工作者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3、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以人们喜闻乐见、具有广泛参与性的方式推广开来。5、树立文化自信1、来源:来自对时代发展潮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深刻把握,来自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2、表现:表现为对中华文化发展前途充满信心、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充满信心、对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目标充满信心。3、要求立足实践,与时俱进继承优秀传统文化推进文化创新4、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原因:地位:基本方略之一,彰显文化自信有利于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是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吸引力、凝聚力。抵制各种错误思想的影响内容马克思主义(灵魂)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主题)。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时代精神。(精髓)增强意识形态主导权、话语权措施1、总要求: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牢固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增强意识形态领域主导权和话语权。2、必须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3、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党必须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怎么做国家6、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原因1、意识形态决定文化前进方向和发展道路2、意识形态关乎旗帜、关乎道路、关乎国家政治安全3、面对改革发展稳定复杂局面和社会思想意识多元多样、媒体格局深刻变化措施1、必须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使全体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2、必须加强理论武装,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凝聚民族复兴的坚定意志和磅礴力量。3、必须坚持正确舆论导向,高度重视传播手段建设和创新;加强互联网内容建设;加强阵地建设和管理。7、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1、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作用;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从根本上说,取决于其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凝聚力、感召力;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地位)2、要求:必须同这个民族、这个国家的历史文化相契合;同人民正在进行的奋斗(实践)相结合,同这个民族、这个国家需要解决的时代问题相适应。3、内容(24字)4、特色: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吸收了世界文明有益成果,体现了时代精神。5、措施:1、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精神文化2、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3、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2、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原因: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筑牢理想信念之基原因:1、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2、青年兴则国兴,青年强则国强。要求:1、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2、坚持学而信、学而思、学而行,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坚定的意志和自觉的行动加强思想道德建设1、要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2、要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3、要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4、要推进诚信建设和志愿服务制度化,强化社会责任意识、规则意识、奉献意识。个人1、提高眼力,拒绝污染,选择健康有益文化,抵制落后文化,腐朽文化的侵蚀。2、树立文化自信。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4、筑牢理想信念之基,志存高远,脚踏实地,为人民利益不懈奋斗。5、加强自身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6、积极参与精神文明创建活动。7、必须脚踏实地、不尚空谈、重在行动,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本文标题:最新版文化生活第四单元详细知识框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09149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