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财务 > 纸风铃教学设计及反思。doc
教学设计科目:美术课题:一年级上册第七课《纸风铃》教师姓名:郭小林授课日期:2011年10月27日教学设计时间:2011年10月27日星期五课题:7、纸风铃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目标2、过程与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了解风铃的外观、造型特点及作用。2、能够根据收集到的物品进行合理想像,用添加、裁减、组合等方式将它们设计制作成风铃,并用剪(撕)贴、绘画等方式来美化风铃。3、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让学生体会制作的乐趣,实践感恩。二、教学重点学会利用画、撕、折、剪、拼、贴等方法对纸杯等材料进行装饰、美化。三、教学难点制作样式新颖的风铃,激发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四、教学方法讲授法示范模仿法练习法五、教学准备1、教具:音乐少儿歌曲《纸风铃》、各种图片、彩色卡纸、剪子、胶水、纸杯、筒状的纸盒、风铃、纸风铃及锥子等。2、学具:剪子、胶水、彩纸、小球、小铃铛、纸杯、线绳等六、教学过程教学步骤师生活动设计意图一、激趣导入1、出示礼品盒:前几天老师收到了一件礼物,我想和小朋友们一起分享快乐。大家想知道是什么礼物吗?和学生一起打开礼品盒,展示精美的风铃,听风铃的声音。2、出示各种风铃图片,介绍风铃的历史:风铃可以在风的吹动下发出清脆悦耳的声音,多用它作为装饰品和礼品。其实风铃最早出现在我国唐代。最初是用泥土烧成的瓦片做的,慢慢发展成用铁、铜等金属来制作,常常挂在宫殿庙宇等建筑物的外面,起到警示、静心或祈福的目的。现在还可以用玻璃、贝壳等材料来制作。由于它取材广泛,风格多样,意义深远,又兼造型和声乐为一体成为了全世界小朋友和大朋友们特别喜欢的工艺品。通过看一看,听一听,说一说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讲授让学生了解风铃的历史,从看一看的活动中发现风铃的组成规律,从说一说活动中唤醒学生的感恩意识。教学步骤设计意图二、制作风铃让学生谈谈:你最喜欢哪一个?如果有一个风铃你想把它送给谁?为什么?(学会感恩)3、美丽的风铃可以分为哪几部分呢?通过观看引导学生找出风铃的共同特征——由绳子把铃身串在一起,并在绳子下端系上铃舌。并简单的介绍铃身、铃舌的命名。4、导入新课。老师为了感谢送我礼品的朋友,也做了一件礼物准备回送给他。出示自己的手工作品——风铃,“摇呀摇,晃呀晃,铃儿随风在歌唱……”请同学们说出它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板书课题:7纸风铃并请同学们轻轻的把书打到第十一页,同桌轻声快速地交流自己的看到的风铃。1、了解纸风铃,总结制作过程和方法。老师再次出示自己的手工作品——风铃,请同学们说出纸风铃的各部分是用用什么材料做成的?再出示一些装饰好的不同图案的纸杯,让孩子们拿出自己带的纸杯对比,设置疑问:观察一下你们的纸杯跟老师的有什么不一样?我们应该怎样才能把它装饰打扮的漂亮一些?(1)出示示意图一,并介绍制作方法和关键技术。(2)提问:制作好铃身接下来怎办?出示示意图二,并介绍制作方法和关键技术。通过观察了解纸风铃的组成部分及名称;通过示意图了解纸风铃的制作方法及其过程,并制作纸风铃。从而突破本课的的难点:制作纸风铃。三、展示作品(3)接下来见证奇迹的时候到了。出示示意图三,并介绍制作方法和关键技术。谁能看着黑板,简要的说出老师刚才介绍的制作纸风铃的过程?学生思考,指名说制作过程。1装饰纸杯。2、把装饰好的纸杯用绳子串在一起。3、添上铃舌。(1)先把单个的纸杯进行美化:用画画、剪贴、折叠等方式可以用剪或撕的方法改造杯子的外形。(2)再用彩线把纸杯穿起来。(3)还可以将彩纸撕成各种条形穗子拴到风铃上进行装饰。2、你想拥有一个漂亮的风铃吗?同桌一组,利用手中的材料和老师刚才介绍的方法制作纸风铃。同时也可以参照课本提供的资料。3、放音乐《纸风铃》,教师巡视帮助学生解决制作上的难题。4、奖励先做成的小组,合作最完美的小组,最有创意的小组,为他们系上铃铛1、将做好的风铃选几组挂在黑板上做展示。让孩子们来介绍一下自己的作品,并说说最想挂把它在什么地方?最想把它送给谁?为什么?2、评一评谁做的风铃最精美,装饰得最漂亮。老师奖励能够用“构思奇妙、造型奇特、想象丰富……等专业用语的同学。3、评选出最佳作品:一个优秀组,一个创意组,最佳合作组并予以奖励。通过展示活动,让学生学会欣赏和评述美术作品,通过说一说唤醒学生的感恩意识。四、收拾整理五、总结六、板书设计每组选一位保洁员,将还能利用的材料与将要丢弃的边角料区分开,清理掉废纸屑,将余下的什物收集起来,以便在其他课中再发挥作用。奖励做得最好的同学。本节课老师和同学们一起经历了做纸风铃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老师有这样一个收获,发现纸风铃并不难做,只要我们仔细观察,找出他的规律,在制定一个详细的制作计划,用上我们的这双能够创造美的双手,就可以制成一件让人耳目一新的艺术作品来。回家做一件更有创意的风铃,并把它送给你的家长吧,因为没有他们的关爱,就没有我们现在的收获!孩子们,下课。7纸风铃通过收拾整理活动培养学生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习惯。总结本课,再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关于教授《纸风铃》一课的课后反思本课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上册第七课的学习内容《纸风铃》,美术课程标准指出美术课有四个领域:1造型·表现2欣赏·评述3设计·应用4综合·探索,课而且四个领域不是孤立存在的,每节课都有侧重点。本课重点属于设计·应用学习领域,穿插其他三个方面,所以说是一节综合性很强的课。本课通过有趣的纸风铃的设计制作,让学生在看一看、听一听,想一想、画一画、做-做,说一说等活动中进行创作,使学生在动脑,动手中进行学习活动,体验设计制作活动的乐趣,激发了学生的设计制作热情。具体来说,通过打开礼品盒和回送礼品这一情景的创设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自然流畅的导入了新课;通过看一看图片的活动让学生认识了传统和现代两种风格的风铃,了解了风铃产生的历史和用于祈福、警示的作用,以及风铃取材广泛,又兼造型与声乐为一体的独特的大众化的艺术风格;通过观察风铃,让学生了解风铃的结构——铃身、铃舌和把他们系在一起的绳子;通过示意图节省时间、形象直观的概括简化复杂的制作过程,让一年级的学生能更好地经历造型设计过程,学会手工制作的方法,并进行造型设计。从而达到了“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目的。并试图通过“送礼品给亲人”的说一说活动,唤醒学生实践感恩的意识。通过收拾与整理这一环节培养学生的环保和资源短缺的意识,适时的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在基础教育的美术课堂上,作为一名美术教师,美育的目的不是要培养出千千万万个达芬奇、千千万万个梵高,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创造美的意识,实践美的坚强毅力,让他们有耐心的做好每一件事;继而习得判断美的基本素养,为孩子们创造美好的生活、实践美好的人生做良好的铺垫。漂亮的纸风铃,清脆悦耳的铃声都给人以美的享受,把亲手制作的风铃用于装点居室或送给亲人朋友,让他们一起分享这种美,分享自己成功的喜悦。《纸风铃》是一节设计·应用领域的手工创作课,因为需要的知识积淀比较多,需要学有一定的绘画、撕纸的基础以及粘贴和用剪刀的技能,而且作业量大。我先把学生按2人一组分成了27个小组,让他们每个小组在设计制作时合作完成一件风铃作品。再临上课之前又把他们变成了四人小组,这样就有13个小组,目的是以减少每个学生的作业量;开始制作时,我发现每个小组几乎是每个学生都独立忙于制作,没有一个组织和协调者,事先安排的小组长也忙得不可开交,孩子们以往可以吵翻天,当时却一句话也不说,而且到了最后他们每人提着一个小铃铛,就是不把他们往一块儿串,多次启发、建议、用奖品诱惑都无济于事,这与我的设想有很大的差距。看到这种现象,我意识到我分组有问题,而且合作小组分工不明确,孩子们都想自己拥有一件风铃,而体会不到合作的重要性;下课铃响了,也没人理我,面对如此尴尬的境地,我只能说下课继续接着做!课后我进行了反思,不成熟的地方有:一是对知识和概念的了解不是很全面,对教材提供的资料没有仔细地、认真地分析,也就是没有吃透教材,没有把握好课程的深度。教材提供的资料说明,一个装饰美化后的纸杯做成的铃铛也是风铃的一种,给它加上铃舌和其它挂穗就是一件美丽的风铃作品,而我却没有及时发现,只认为两个以上铃身的才算风铃。其实大多数小朋友都美化完成了至少一件铃身,这是知识欠缺的原因造成的。如果我课前拥有这点知识的话,这节课就会有一个不一样的结尾。但课堂犹如人生,没有如果。值得庆幸是学生们曾在我的安排下花了大约两分钟的时间阅读了课本,而没有被我提供给的错误信号所误导。这,正印证了余文森教授的一句话:教不是学的必然,不管有没有教,学永远存在。二是对小组合作学习思考不成熟。首先,这节课两人小组比四人小组学生的作业量反而会更小,更容易操作。两人做一串会更轻松一些。其次,对小组的分工不明确,没有安排好谁具体负责做什么直接导致了学生的启而不发。总之,这节课留下了好多遗憾,请老师们提出宝贵意见,谢谢。
本文标题:纸风铃教学设计及反思。doc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09277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