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 第七讲-基督教与中世纪哲学
第七讲中世纪基督教哲学第一节基督教精神第二节教父哲学第三节经院哲学第一节基督教精神一、中世纪哲学发展的特点和地位1、“哲学是神学的奴婢”(马克思)哲学主要内容就是论证“上帝是存在的”。2、中世纪哲学是基督教和希腊哲学结合的产物。毫无疑问,希腊哲学从根本上塑造了西方哲学的基本特征,正如德国哲学家黑格尔所说,“一提到希腊这个名字,有教养的欧洲人,尤其是我们德国人,就会产生一种家园感”。然而,希腊哲学的理性主义并不是西方哲学的唯一来源。实际上对于中世纪的西方哲学来说,基督教神学自始至终是其最基本的“底色”,以至于日耳曼民族被称作“基督教民族”。哲学与宗教都源于人类精神的终极关怀,只不过它们解决问题的方式不同罢了。哲学诉诸于理性,而宗教则诉诸于信仰。3、中世纪哲学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信仰和理性的关系”。《旧约》中先知以赛亚:“除非你信,否则你不会理解。”德尔图良解释道成肉身概念的矛盾:“正因为它荒谬,我才相信。”理性、非理性的不同趣向也是关于哲学根本意义上的两个分野。4、形成了西方文化的两大支柱之一————(希伯莱文化)西方文明两大源头:希腊文明与希伯莱-基督教文明“雅典”与“耶路撒冷”德尔图良:“雅典和耶路撒冷究竟有什么关系?”二、宗教的三要素:1、信仰——有崇拜的偶像(内容)2、仪式——具有崇拜、祭祀的仪式(形式)3、组织——有专门从事宗教活动的社会组织机构。(载体)二、基督教和基督宗教的界定1、广义基督教即指基督宗教。指凡是信奉耶稣基督为救世主的所有教派。罗马公教(天主教)——教皇制正教(东正教)——长老制新教(狭义基督教)——主教制2、狭义基督教,专指广义基督教中的新教。三、基督教的产生两个条件:1、基督教对犹太教的改造(1)吸收了犹太教的偶像“耶和华”。(2)吸收了犹太教的“原罪说”。(3)吸收了创世、拣选、天国和律法说。三、基督教的产生两个条件:2、吸收了希腊哲学新柏拉图主义的思想(1)裴洛提出了“道成肉身”的思想。首次把Logos与基督教神学结合(2)普罗提诺提出了三个重要的范畴:“太一”=上帝(圣父),是混沌的本原;“心灵”=耶稣(圣子),是太一的化身;(nous)“灵魂”=选民(圣灵),是“太一”的表现;———创立了基督教神学的“三位一体”的雏形。四、基督教的经典《圣经》1、《圣经》的构成:(1)分《旧约全书》和《新约全书》(2)《新约》包括四大福音书:马太福音、马可福音、路加福音、约瀚福音2、《圣经》的地位:(1)它是宗教信仰和社会生活的行为准则;(2)它是宗教信仰的最高权威;(3)它是了解西方文化的重要窗口。五:基督教的基本教义1、上帝论6、原罪论2、“三位一体”论7、救赎论3、基督论8、恩宠论4、创世论9、圣事论5、末世论10、教会论早期基督教的教义主要来自《圣经》,以后随着社会的发展,教派也不断涌现,各派的教义侧重点也各不相同,但基本的信条有以下内容:(1)创世论基督教关于世界的创造与维持的教义。来源于《旧约.创世纪》,认为上帝在六天之内创造了世界,其中第一天造了光,第二天造了空气,第三天造了地和海和地上的草木,第四天造了日月星辰,第五天造了水里的鱼和空中的飞鸟,第六天造了地上的牲畜、昆虫、野兽和人。第七日上帝歇息,这一天定为圣日。创世论是基督教的核心。2、十诫论。除了我(上帝)以外你不可有别的神;不可为自己雕刻和敬拜偶像;不可妄称耶和华即上帝的名;当守安息日为圣日;当孝敬父母;不可杀人;不可奸淫;不可偷盗;不可作假证陷害人;不可贪恋别人妻子和财物。3、三位一体论。这是基督教的基本信条之一。相信上帝唯一,但有三个「位格」,即圣父——天地万物的创造者和主宰;圣子——耶稣基督,上帝之子,受上帝之遣,通过童贞女玛利亚降生为人,道成肉身,并「受死」、「复活」、「升天」,为全人类作了救赎,必将再来,审判世人;圣灵——上帝圣灵。三者是一个本体,却有三个不同的位格。4、原罪论。这是基督教伦理道德观的基础,认为人类的祖先亚当和夏娃因偷食禁果犯了罪传给了后代子孙,成为人类一切罪恶的根源。人生来就有这种原罪,此外还有违背上帝意志而犯种种「本罪」,人不能自我拯救,而要靠耶稣基督的救赎。因而,原罪说以后逐渐发展为西方的「罪感文化」,对欧美人的心理及价值观念影响深远。5、救赎论。人类因有原罪和本罪而无法自救,要靠上帝派遣其独生子耶稣基督降世为人做牺牲,成为「赎价」,作了人类偿还上帝的债项,从而拯救了全人类。6、因信称义。人类凭信仰就可得救赎,而且这是在上帝面前成为义人的必要条件。7、天国和永生论。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但人的灵魂会因信仰而重生,并可得上帝的拯救而获永生,在上帝的国——天国里得永福。8、地狱和永罚论。人若不信或不思悔改,就会受到上帝的永罚,要在地狱里受煎熬。9、末世论。相信在世界末日之时,人类包括死去的人都将在上帝面前接受最后的审判,无罪的人将进入天堂,而有罪者将下地狱。中世纪的三个基本要素罗马帝国基督教日耳曼人鼎盛时期的罗马帝国东罗马帝国(拜占庭)公元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为二罗马帝国的旗帜由独首鹰改为双头鹰俄罗斯一战德军勋章奥匈帝国公元117年的罗马帝国与公元一世纪的西汉帝国民族大迁徙-日耳曼人进入罗马帝国达芬奇:最后的晚餐堕落的罗马人尼西亚信经(325年)我们信独一的神,全能的父,是天地和一切可见和不可见的事物的创造者。我们信独一的主,耶稣基督是神的独生子,在永久之前,为父所生,是从神的神,从光的光,从真神的真神,不是受造的,是与父神为一,万物都是籍他造的。又为我们,为了救我们他从天降下,籍着圣灵的力量,从童真女玛利亚取肉身成为世人。为我们的缘故在本丢彼拉多手下被钉十字架受死,埋葬,根据《圣经》上的话,第三天复活升天并坐在天父的右边;他将来必从荣耀里再来,审判活人和死人,他的国就没有穷尽。我们信圣灵是主,是赐生命的,是从圣父和圣子出来的。与圣父和圣子一同受敬拜和荣耀,他曾通过先知们讲话。我们信神圣的使徒的教会。我们接受赦罪的洗礼。我们期望死人的复活和来世的永生。阿门。基督教的哲学化在与其他宗教以及希腊哲学竞争信众的过程中,原本属于下层劳苦大众的基督教开始了理论化的过程。例如《新约·约翰福音》已经开始利用“逻各斯”(logos)这个希腊哲学概念了。此后,种种独特的社会历史条件促使基督教最终采取了理论的形式,造就出基督教哲学这种独特的理论形态。理性与信仰之间的关系所教父哲学乃至经院哲学的核心问题。日耳曼人由若干部落组成,其中主要有法兰克人、汪达尔人、伦巴德人、东哥特人和西哥特人等。进入西欧的时候,他们正处在氏族公社解体的军事民主制时期。日耳曼人灭亡西罗马帝国以后,这种社会制度逐渐转化为庄园农奴制,史称“封建制度”。“我的仆人的仆人,不是我的仆人”六、基督教对哲学的贡献1、超验性。虽然希腊思想中也不乏超验的思想(柏拉图),但是从主导方面看是现实主义的,而基督教哲学却以弃绝尘世的方式向人们展示了一个无限的超感性的世界,从而在某种程度上开拓并丰富了人类的精神世界。2、内在性。基督教使无限的精神(实体)具体化在个人的心灵之中,与希腊哲学对自然的认识不同,它诉诸于个人的内心信仰,主张灵魂的得救要求每个人的灵魂在场。3、自由的问题。自由在希腊人那里是不成问题的,而且占主导地位的是必然性的观念。基督教就不同了。在某种意义上说,自由意志问题始终是基督教思想中的难题。4、超自然的观念。在希腊人那里,自然是活生生的神圣的存在,而在基督教思想中自然不但没有神性,而且是上帝为人类所创造的可供其任意利用的死东西。基督教贬斥自然的观念固然不利于科学的发展,然而却从另一方面为近代机械论的自然观开辟了道路。中世纪哲学的主题:理性与信仰奥古斯丁说:“有些对象必须在相信上帝之前被理解;但是,对上帝的信仰帮助一个人理解得更多。……因为信仰来自聆听,聆听得自基督的布道,人们若不理解布道者的语言,何以能够相信他的信仰呢?另一方面,有些事情必须先被相信,然后才能理解,正如先知所说:‘除非你相信,否则你将不会理解’,因此,心灵由相信进而理解”。奥古斯丁在理性与信仰之间关系的问题上虽然主张“信仰寻求理解”,倡导用理性解释信仰,但对他来说更为根本的却是“信仰为了理解”,信仰是一切认识的先决条件、方法和途径。第二节教父哲学从公元2世纪到公元6世纪,基督教会中一批或多或少具有哲学修养的信徒,借用希腊哲学,尤其是新柏拉图主义和斯多亚学派的哲学,在理论上论证和捍卫基督教信仰,使基督教第一次有了相对统一和完整的教义,由于他们对教会的贡献,被教会尊为“教父”,即教会的父亲。根据教父们活动的区域和使用的语言,后人把他们划分为“希腊教父”和“拉丁教父”,亦称之为“东方教父”和“西方教父”。教父哲学的最大代表奥古斯丁的思想。一、教父哲学对待理性与信仰的基本态度1.“基督教是真正的哲学”(希腊教父)查士丁第一个提出了“基督教哲学”的概念,并将其作为一切希腊哲学的最终目标,这种调和基督教信仰与希腊哲学理性精神的基调是希腊教父的共同特征2.超理性的信仰(拉丁教父)德尔图良将哲学视为“人与魔鬼的学说”,主张抛弃一切哲学,以信仰排斥理性,这种敌视哲学与理性的基调是拉丁教父的普遍特征3.基督教基本教义的确立“三位一体”“基督神—人性”“原罪”与“救赎”关于三位一体及逻各斯的争议护教者认为宇宙有其秩序和目的,这是由于上帝有理性和逻各斯。上帝通过自由意志的活动发射出逻各斯,关于逻各斯是否有其独立人格引起了争议。护教者认为它借耶稣基督而变成人,基督是逻各斯的化身,是“有血肉的逻各斯”。俄里根宣称逻各斯永远是被创造的,而且是即刻而同时:圣子永远和继续处于被创造的过程中。关于逻各斯与上帝的关系问题是325年尼西亚会议上阿里乌斯教派与反阿里乌斯教派之间的主要争议。阿派认为基督是上帝的创造物,秉赋有自由意志,反对者认为天父之子是由天父所生与天父属于同一个实体。教会因此分裂为罗马教会与希腊教会。耶稣这个人与逻各斯-上帝的关系问题,即基督论问题也是众说纷纭。基督有两种性质,彼此既有区别,又完全结合在一个人身上,这个人既是上帝,又是人。这是后来的正统解释。关于人的自由的问题也是一个难题。基督降世为人赎罪,人若是自由的,则他应承担所犯之罪。如是则原罪不成立。二、圣奥古斯丁(AureliusAugustinus,354-430年)浪子回头的典范“恩典博士”基督教神学的奠基者二、奥古斯丁的哲学思想上帝创世说:为基督教“无中生有”的创世说进行理论辩护,使柏拉图的理念论和亚里士多德的形式学说与基督教有关创世的教义相结合“原罪”与“救赎”的神正论思想:神秘主义的决定论思想:上帝是永恒和超验的存在物,全能、全善和全智,绝对自由,绝对神圣,他在时空之外创造了世界,创造了时空。恶只是“善的缺乏”恶的原因在于人们滥用了上帝赋予的自由意志Theodicy:“神”(theo)和“正义”(dike),意即面临着恶的存在而显示出上帝的正义。它要解答的问题是:如何解释神之全知、全善和全能属性与此世存在的自然之恶和伦理之恶之间的矛盾。二、奥古斯丁的哲学思想“上帝之城”与“世俗之城”:将柏拉图的理念世界与感觉世界的对立进一步发展为灵魂与肉体、天国与人间的对立二、奥古斯丁的哲学思想“光照说”:综合了柏拉图的回忆说和亚里士多德关于积极能动的理性灵魂的观点而提出的认识理论二、奥古斯丁的哲学思想上帝存在的证明:以理性证明上帝存在的最初尝试通过内省和思辨的本体论证明第三节经院哲学所谓“经院哲学”(scholasticism)最初是在查理曼帝国的宫廷学校以及基督教的大修道院和主教管区的附属学校发展起来的基督教哲学。这些学校是研究神学和哲学的中心,学校的教师和学者被称为经院学者(经师),故他们的哲学就被称为经院哲学。教父哲学是中世纪基督教哲学的组成部分,但是它基本上属于旧文明,经院哲学才是真正属于新世界的日耳曼民族的哲学形态。随着大学的诞生,经院哲学进入了繁荣时期。经院哲学的最大代表是圣托马斯·阿奎那。一、背景:加洛林朝文化复兴西罗马帝国灭亡以后,经过几百年的征战,在昔日罗马帝国的废墟上,蛮族建立的法兰克王国又实现了相对的统一。800年,法兰克
本文标题:第七讲-基督教与中世纪哲学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09387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