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化 > 高中地理必修二城市发展与城市化
城市发展与城市化复习课一、城市的起源与发展考点1、城市的形成具备的基本条件:(1)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剩余农产品的出现(基本前提)(2)第二次社会大分工--集市(促进作用)阶段时间特点第一阶段第二阶段第三阶段18世纪产业革命以前产业革命以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城市数量少,规模较小,功能较单一.主要以政治职能为主,城市乡村相对独立。城市数量增加,规模扩大,功能扩展.城市成为区域经济的中心,城乡差距扩大。出现百万以上人口的特大城市和大城市带.还有,“科学城”,“大学城”和旅游城市等专业化城市.考点2、世界城市发展进程三个阶段及其特点:尼罗河谷地(三角洲)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两河流域)印度河流域(三角洲)黄河、长江中下游平原分布规律:都位于中低纬度地区河流中下游的平原地区考点3世界上最早出现城市的地区中美洲探究活动2:世界上最早出现的城市它们的分布有什么规律?这些地区在自然环境上有什么共同特点?大多位于河流的中下游的冲积平原上,也正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所在地。这些地区气候温暖、光热充足、地形平坦、土壤肥沃、灌溉便利,使农耕业得到极大发展,能为城市提供大量的农副产品。二、城市化及其特点1、城市化的概念:农业人口→非农业人口农村地区→城市地区农业活动→非农业活动人口城市化地域城市化生产活动(经济)城市化、考点4城市化的表现:(1)城市人口增加(2)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升(3)城市数量增加、城市用地规模扩大城市化的标志(1)城市化进程大大加快、考点5世界城市化的特点:表现: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总数超过发达国家原因:发达国家经济快速增长发展中国家政治独立和经济迅速发展一二三(发达国家)城市化进程的三个阶段阶段城市化水平%907030缓慢发展阶段加速阶段成熟阶段(逆城市化)当前西方发达国家一般处于后期成熟阶段;而发展中国家则一般处于中期加速阶段。国家类型所处阶段起步时间目前速度发展水平城市人口比重城市化与经济发展原因后果城市化表现(迁移方向)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早相适应慢大(70%)高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大批农业劳动力向城市移动出现人口逆城市化现象晚造成很多社会问题城市较多就业机会,较好的生活条件,人口增长过快农村劳动力过剩不相适应小(40%)低快(3)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差异加大(学案)成熟阶段加速阶段乡村→城市城市→郊区、城镇和乡村(郊区城市化和逆城市化)(2)大城市数量迅速增加,大城市带出现逆城市化的原因:①交通、通信的发展②城市地价上涨③大城市就业困难、环境恶化④乡村和小城镇基础设施日趋完善逆城市化是城市化推进的一个新阶段,表明城市化的“质”在提高考点6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1.积极影响:积极引导和推动的城市化,是人类社会的进步,是国家实现、节约用地及的基本措施和有效途径。2.不利影响(1)生态问题:面积减少,下沉,水质恶化,短缺等。(2)环境问题:环境污染严重,主要有污染、水体污染、噪音污染和污染。(3)社会问题:、住房紧张、就业困难、混乱。合理有序合理用地保护耕地耕地地面水资源大气固体废弃物交通拥挤社会秩序4、建立卫星城,开发新区3、改善城市交通和居住条件1、保护和治理城市环境3、解决城市环境问题措施2、增加绿地面积5、控制城市中心区的人口规模6、合理规划城市城市热岛环流(学案p33)概念、成因、影响、应用、热力环流方向低压高压低压低压高压高压一、城市的区位选择自然因素河流、气候条件、地形因素、矿产资源和地质条件等社会经济因素交通条件、政治因素、宗教、军事、旅游、科技、文化、经济基础、生产方式等考点7气候:城市多分布气温适宜、降水适度城市在中低纬度地带、沿海地区。地形:平原地区地势平坦,水源充足,物产丰富,交通便利,自然环境优越,便于城市的兴起和发展。热带地区:城市多分布在高原上山区:城市多沿河谷分布干旱地区:城市多分布绿洲中矿产资源:工业革命以后,资源丰富区工矿业发展•大运河沿岸的扬州、济宁衰落的原因:•1、京杭大运河的淤塞•2、京沪铁路的建成•3、海上运输的发展•交通区位•沿海、沿江、铁路干线和高速公路沿线,往往是城市集中分布的地带。区位因素优势条件举例水/河流供水、水运、军事防卫;(水运起点或终点、河流汇合处、过河点、河口)南方沿河设城;巴黎气候气温适宜、降水适度中低纬度沿海地带地形、地质地形平坦、交通方便、水源丰富、物产丰盈,自然条件优越,便于建设、对外联系第三阶梯;避免地质灾害(唐山);热带的高原;山区的河谷或开阔低地矿产资源资源丰富区工矿业发展伯明翰、曼彻斯特;攀枝花、大庆等一、影响城市区位的自然因素区位因素优势条件举例交通沿海、沿江、沿铁路干线、沿高速公路石家庄、株洲、郑州、格尔木政治政治中心华盛顿、巴西利亚、堪培拉、伊斯兰堡军事军事活动中心嘉峪关、锦州宗教宗教中心耶路撒冷、麦加和麦地那、梵蒂冈、拉萨新兴因素教育、科技、旅游曲阜、剑桥、筑波、张家界二.社会经济因素军事、宗教政治、交通影响减弱自古至今影响巨大影响城市的新因素科技、旅游城市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政治、军事、宗教对城市区位的影响。小结政治职能为主的首都宗教职能突出的城市麦加、麦地那、梵蒂冈、拉萨、瓦拉纳西、麦地那军事职能突出城市古代:嘉峪关、山海关、现代:满洲里、二连浩特古代:罗马、长安、洛阳现代:华盛顿、巴西利亚堪培拉、伊斯兰堡军事职能突出城市如何分析影响城市的区位因素•首先把眼光放到这个城市刚诞生时,是什么原因使它在某一个地点发展起来的(自然因素)•其次要分析什么原因促进或限制它的发展(社会经济因素)1、城市在区域中作用城市是区域的管理中心城市是区域的服务中心城市是区域经济的增长中心2、城市活动为城市本身服务为城市本身以外的地区服务----基本活动二、城市体系城市与其腹地和其他城市发生各种联系,这些相互联系是城市体系形成的基础。3、城市体系的概念在一定区域范围内,规模不同、等级不同、功能上各具特色的城市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有机整体,称为城市体系。考点84、中心地理论中心地理论是由德国地理学家克里斯泰勒在研究德国南部城市的基础上提出来的。(1)中心地的概念中心地是指为周围居民的场所。可以是城市,也可以是城市内的商业中心。(2)中心地的服务范围—形状是中心地布局的重要原则,均质平原上,消费者购买商品和享受服务,一般选择最接近的中心地;中心地服务范围在空间上呈,中心地则位于其的上。市场原则正六边形提供商品和服务中心点(3)在市场原则下,高一级中心地服务范围一般相当于低一级中心地服务范围的三倍。中心地(城市)大城市小城市总结:不同等级城市比较(学案P41)考点9城市等级城市数量城市名称城市功能城市服务范围一级中心1上海核心/区域经济中心(区域金融中心、航运中心、高级商贸中心、国际投资中心等)长江三角洲,辐射到全国甚至国外二级中心2南京、杭州副中心(省级经济中心、交通中心)本省及周边省区的部分地区三级中心4苏州、常州、无锡、宁波制造业功能突出地级市范围内地区四级中心9镇江、扬州、南通等市域经济文化中心市域内大多数城镇和乡村五级中心42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县级经济中心县内城镇和乡村长江三角洲地区金字塔型城市体系(学案P41)第三节城市空间结构一、城市功能区(一)成因:1、各项经济活动需要占据一定土地2、城市土地面积相对有限3、各地块的交通通达性和地价等各不相同(二)特点:1、各功能区之间无明显界线2、每种功能区以某种功能为主,可能兼有其他功能考点10比较项目面积形状区位商业区工业区住宅区最小中最大点或条状片状或带状片状城市中心、主要交通干线两侧或街角路口处城市外缘和沿主要交通干线分布高级住宅区位于高坡、城市外缘,接近文化区,环境优美。低级住宅区位于低地,接近内城(城市中心或中心商务区)和工业区,生活设施和环境差。高级住宅区和低级住宅区背向发展考点11工业区2、区位原因:不断向市区外缘移动趋向于沿主要交通干线分布市中心地价高,工业污染重,为降低成本,保护环境外迁工业生产活动中有大量运输需求,为降低成本,便于原料的输入和产品的输出,要求便利交通。1、形成原因:便捷的交通和大量的消费人口(符合市场最优原则和交通最优原则)商业区中心商务区特征区位需求•经济活动最为繁忙;•人口数量的昼夜差别很大;•建筑物高大稠密;•中心商务区内部存在着明显的分区考点12CBD内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分区明显政策因素社会因素经济因素历史因素(基础)考点13工业区工业付租能力住宅区商业区影响:位置、交通通达度—地租不同商业、工业、住宅---付租能力不同住宅付租能力商业付租能力地租水平距市中心的距离距市中心的距离2、经济因素2、经济因素综合地租和付租能力两方面的因素,一般在地租最高的市中心和地租次高地区中的道路交汇处,形成商业区;在地租较高的道路两侧形成住宅区;而地租较低的其他地方则往往形成工业区。3、社会因素决定住宅区的分化高级住宅区;位于高坡、城市•外缘,接近文化区,环境优•美。低级住宅区位于低地,•接近内城(城市中心或中心•商务区)和工业区,生活设•施和环境差。4、政策对城市功能分区起重要作用----城市管理几种城市地域结构模式同心圆模式扇形模式多核心模式考点13城市空间结构模式形成原因主要特点共同特点同心圆模式扇形模式多核心模式1.都是以中心商务区作为模式的核心距城市中心距离的远近及收入水平交通线的出现城市规模扩大,市中心地价过高各功能区呈同心圆分布功能区沿交通线呈扇形或楔形城市围绕多个核心发展2.高级住宅区与低级住宅区的分布正好相反三:城市空间结构模式美国城市中心多摩天大楼欧洲城市中心多广场、教堂等建筑杭州为“天人合一”的“山水城市”北京市中心为皇宫建筑群华盛顿以国会大厦和白宫的东西向和南北向两条轴线及其交会处为城市中心城市建筑景观格局四、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考点141、布置在城内的居民区内-----基本没有污染的技术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行业3、布置在远离城市的地方-----环境污染比较大的企业,或者有爆炸火灾危险的企业对大气有污染的工业对水源有污染的工业下风向盛行单一风向——与季风方向互相垂直的郊外季风——多种风向——最小风频的上风向布置在河流的下游在工业区与生活居住区之间设置防护带合理安排工业用地的位置,以减少对生活居住区的污染2、布置在城市边缘或近郊区-----轻度污染工业形式图示适合城市优缺点集中紧凑式分散疏松式一、城市的布局形式(两种)具备条件的中小城市大城市或特大城市1、用地比较集中,便于行政领导和管理,节省投资;2、环境污染较严重1、受地形、矿产、交通干道阻隔,用地布局分散,市政投资高,联系也不太方便;2、有发展余地,利于保护环境代表成都市重庆市兰州市延安市类型影响因素优点缺点集中式组团式条带状放射式地形:完整开阔的平原地形、河流地形、河流、交通小结:城市的地域形态(地图册P50)便于集中设置完善的服务设施,便于行政管理,节省建设投资。集中分布容易产生环境问题用地比较分散,不便于行政管理,基础建设投资相对高;交通集中于一两个方向,运距很长联系不太方便各个部分接近郊区,亲近自然,环境污染较小
本文标题:高中地理必修二城市发展与城市化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09414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