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12-社会主义建设的曲折发展
一、良好的开端(一)提出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二)早期探索的积极进展(三)转折——全党整风和反右派斗争扩大化(一)提出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背景国内: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初步建立中国的生产力发展水平还很落后中国社会主义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应该怎样建设和发展?这是中国共产党面临的全新课题。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原本是中国共产党可资借鉴的。事实上,新中国成立之初,因为没有经验,中国在国家建设方面学习甚至照搬了许多苏联的做法。但是,鉴于国情差异,借鉴苏联经验只能是权宜之计而非长久之计。到了1956年,正当中国走向社会主义道路的关键时刻,赫鲁晓夫在苏共二十大上发表秘密报告,促使中国共产党决心走自己的路,探索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国际:A苏共二十大上,赫鲁晓夫秘密报告《关于个人崇拜及其后果》B波兰事件、匈牙利事件的发生提出第二次结合的问题现在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们要进行第二次结合,找出在中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二)早期探索的积极进展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的关系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关系党和非党的关系革命和反革命的关系是非关系中国和外国的关系1.《论十大关系》的提出《论十大关系》的意义: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开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从经济和政治方面提出了新的指导方针。为中共八大的召开作了理论准备。毛泽东回顾说,“前八年照抄外国的经验。但从1956年提出十大关系起,开始找到自己的一条适合中国的路线。”出席大会的代表1026人,代表全国1073万党员。毛泽东致开幕词;刘少奇代表中央委员会作了《政治报告》;周恩来作了《关于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建议的报告》;邓小平作了《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1956年9月15日至27日,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2.中共“八大”——正确路线的制定大会正确地分析国内外形势和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明确指出:由于社会主义改造已经取得决定性的胜利,我国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已经基本上解决,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党和全国人民当前的主要任务,就是要集中力量解决这个矛盾,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这些论述,是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以后党确定正确路线的基本依据。在经济建设方面,强调要从国家的财力物力的实际状况出发,坚持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即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方针。在管理体制方面,要求适当扩大地方管理权限,并调整一些经济管理体制。“三个主体,三个补充”:国家与集体经营、计划生产和国家市场是主体,一定范围内国家领导的个体经营、自由生产和自由市场作为补充。在政治关系方面,强调进一步扩大国家的民主生活,建立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无党派民主人士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统一战线和多党合作。在科学文化建设方面,确认“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为发展科学和文化艺术的指导方针,努力创造社会主义的民族的新文化。在对外政策方面,坚持以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的外交政策。这期间,自由市场一度活跃,个体工商户有明显增长,其中还出现人们称之为“地下工场”的较大的个体户手工业和手工工场。1956年12月毛泽东提出:地下工厂要使它成为地上,合法化。只要有市场、有原料,这样的工厂还可以增加。“可以消灭了资本主义,又搞资本主义”。刘少奇认为“地下工场”对人民有利,是社会主义经济的补充。周恩来提出:主流是社会主义,小的给些自由,这样可以帮助社会主义的发展。从借鉴斯大林的错误和波匈事件的历史教训入手,总结自己的经验,正确认识和处理中国社会主义社会的各种矛盾,就成为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着重思考的重大课题。1957年2月毛泽东发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讲话。3.《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理论的提出两类矛盾的内容:敌我之间的矛盾和人民内部的矛盾。两类矛盾的性质:敌我之间的矛盾和人民内部的矛盾是性质不同的两类矛盾,敌我之间的矛盾是对抗性的矛盾,人民内部矛盾是非对抗性的矛盾。两类矛盾的解决方法。敌我之间的矛盾是分清敌我的问题,用专政的方法解决敌我矛盾;人民内部矛盾是分清是非的问题,用民主的、说服教育的方法解决人民内部矛盾。毛泽东把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的方法概括为一个公式:“团结——批评——团结”。1957年4月27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整风运动的指示》,指出:由于党在全国范围内处于执政地位,有必要在全党进行一次反对官僚主义、宗派主义和主观主义的整风运动。1.全党整风(三)转折——全党整风和反右派斗争扩大化根据中共中央的设想,这次整风应当是一次既严肃认真又和风细雨的思想教育运动,是一次认真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的自我教育运动,通过发动群众向党员和党的各级组织提意见,帮助党来纠正官僚主义等问题。这场运动采取开门整风的形式。各级党政领导机关和高等学校、科学研究机构、文化艺术单位的党组织纷纷召开各种形式的座谈会和小组会,听取党内外群众的意见。迅速在全社会形成一个“鸣放”的高潮。6月8日,中央发出组织力量反击右派分子进攻的党内指示,《人民日报》发表《这是为什么?》的社论。大规模的反右派斗争开始进行。2.反右派斗争反右派斗争扩大化的严重后果之一,是改变了八大一次会议关于社会主要矛盾的论断和社会阶级关系状况的分析,使党的指导思想开始出现“左”的偏差。毛泽东在1957年10月至11月间召开的八届三中全会上提出:“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的矛盾,毫无疑问,这是当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八大二次会议正式肯定这一论断。这就改变了八大一次会议关于我国社会阶级关系的正确分析,成为后来党在阶级斗争问题上屡犯扩大化错误的理论根源。二、社会主义建设的严重曲折(一)“大跃进及其纠正(二)人民公社——失败的实验(三)国民经济的调整“大跃进”运动从1957年底开始发动,1958年全面展开。“大跃进”是一场违反科学的狂热的群众运动。它的发起缘于一句口号—“超英赶美”1.大跃进运动的发起(一)“大跃进及其纠正“超英赶美”从中共领导人的思想上来说是由来已久的。究其历史原因,在于近百年中国发展的历史就是遭受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欺侮和侵略的历史,这就容易使我们得出一个结论:落后就要挨打,要振兴中华就必须要在短时间里赶超西方资本主义国家。1957年11月毛泽东访问莫斯科的时候,在当时召开的81个世界共产党和工人党会议上,赫鲁晓夫提出苏联要用15年赶超美国。这时毛泽东就说了,我们中国在人口上是个大国,政治上是个大国,但经济上还是个小国,你们苏联15年赶超美国,那么我们要能赶超第二个资本主义国家英国就行了。(1)农业“大跃进”——浮夸风、虚报风骤起。1958年大跃进最初的狂热首先是从农村开始煽动起来的。原因之一,就是从1949年建国以后,通过土地改革以及农业合作化,整个国民经济迅速得以恢复和发展。人民生活,特别是农民的生活有了很大改善。整个社会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蒸蒸日上的景象。所以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人民群众对共产党的信任度非常高。原因之二,就是经过1955年的农业合作化高潮后,农民土地都成了集体的了,尽管有一点自留地,但是主要是靠集体,这种情况下,农民是上边怎么说,我们就怎么干。毛泽东在1955年冬天找各省省委书记进行讨论,到1956年时,正式拟定出一个《农业发展纲要四十条》。四十条的核心就是一个关于粮食增产的规划;当时提出的目标是:黄河以北亩产粮食要达到400斤,黄河以南长江以北亩产要达到500斤,长江以南亩产粮食要达到800斤,简称就叫做“四、五、八”规划。群众的狂热是怎么样被煽动起来的?农村的发展究竟应该怎么搞?1957年冬季,全国范围掀起以兴修水利为中心的冬季农业生产高潮,“大跃进”运动的序幕由此拉开。当时动员农民的力量,最初是几百万,然后发展到几千万。有的省一天出去的劳动力就可达到1000多万。安徽、河南最突出。农田水利建设中的豪言壮语“山硬硬不过决心,山高高不过脚心”。“保水保土如保命,治山治沟如治家”。“要使九百一十三个山头,一个一个地向人民低头”。(河南禹县)“男女老少齐出征,为完成二十七万土方干的凶,青年劲头赛赵云,壮年力气赛武松,少年儿童年像罗成,老人干活似黄忠,干部策划胜诸葛,妇女赛过穆桂英”。(河南荥县王沟农业社)“清早上地满天星,晚间归来鸡叫声”。“抓晴天,抢阴天,小风小雪是好天,汽灯底下是白天,争取一天当两天”。那么要达到一个什么目标呢?“不靠老天靠自家,兴修水利战胜它;就是老天不下雨,也叫禾苗出嫩芽”。目标就是要改天换地。这个改天换地的目标,不仅群众这么说,领导也这么说。毛泽东就曾在成都会议上提出,“我们要苦战三年改变面貌”。河南省委书记吴芝圃表决心说河南要苦战一年改变面貌。毛主席说,“你提这个口号倒是可以,但是咱们不要宣传。也不要登报,内部可以通报。像土改一样,开始不要登报,告一段落再登。大家抢先,会搞得天下大乱,实干就是了。各省不要一阵风,说河南一年,大家都一年,说河南第一,各个省都要争第一,那就不好,总得有个第一,‘状元三年一个,美人千载难逢’。可以让河南试验一年,让河南当状元。如果河南灵了,明年各省再来一个运动,大跃进。岂不更好”。见诸报端的高产卫星一个个腾空而起:6月8日:河南省遂平县亩产小麦2105斤6月9日:湖北省谷城县亩产小麦2357斤6月12日:河南省遂平县亩产小麦3530斤6月16日:湖北省的谷城县亩产小麦4353斤7月23日:河南省西平县农业社亩产小麦是7320斤9月22日:青海蹇什克农场亩产小麦8585斤9月1日:河北省徐水小麦亩产120000斤大跃进时代的口号“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一天等于20年”“以粮为纲,全面发展”;“以钢为纲,带动一切”(薄一波)“超英赶美平常事。”(群众)“踏翻地球顶破天。”(群众)(2)工业大跃进——高指标、瞎指挥,贻害无穷赶超英国的时间表,十五年很快变成十年,再变成七年、然后变成五年,最后变成两年。首先就是冶金工业部的计算。1957年我国的钢产量是535万吨,而英国是2300~2500万吨。部长王鹤寿带人计算,得出十年赶超英国的数据。不仅是冶金部一家,其他各个部也都在计算,比如说化工部,还有水电部、铁道部都纷纷在各自进行计算。我们这个部门,什么时候赶超英国,可以说,不约而同的都提出了一个十年实现超过英国的时间。1958年3月20日,中共河南省封丘县委给毛泽东写了一个报告,介绍了河南北部封丘县的应举农业社,依靠集体力量,战胜自然灾害,改变落后面貌的事迹。看了报告后,4月15日毛泽东以十分兴奋的心情和饱含激情的笔调,亲自写了一篇短文叫《介绍一个合作社》文中他写道:“‘一个苦战两年改变了面貌的合作社’这篇文章值得一读。共产主义精神在全国蓬勃发展。广大群众的政治觉悟迅速提高。由此看来,我国在工农业生产方面赶上资本主义大国,可能不需要从前所想的那样长的时间了。除了党的领导之外,六亿人口是一个决定的因素。人多议论多,热气高,干劲大。从来也没有看见人民群众像现在这样精神振奋,斗志昂扬,意气风发。”1958年5月召开的八大二次会议,正式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但由于它是在急于求成的思想指导下制定的,片面强调经济建设的发展速度,过分夸大人的主观意志的作用,忽视了经济建设所必须遵循的客观规律。在这次会议上,对1958年的钢产量又有进一步的提高,就是由原来定的700万吨,提高到800万吨或850万吨。所以这个时候毛又说,我们现在应该掌握一个基本的口径,就是要7年赶英
本文标题:12-社会主义建设的曲折发展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09517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