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食管平滑肌瘤【疾病概述】食管平滑肌瘤(leiomyomaofesophagus)是最常见的食管良性肿瘤,占良性肿瘤的70%~90%。肿瘤起源于食管固有肌层,以纵行肌为主。97%的平滑肌为壁内型,少数呈息肉状突入食管腔。男女比为1.9:1,发病年龄从12~80岁,平均年龄为44岁。肿瘤可发生于食管任何部位,国内报道以中段最多见,下段次之,上段最少,在颈段的极少,因颈段食管由随意肌构成,在腹段的也不多,不易区别来自食管或贲门肌层。肿瘤绝大部分为单发,多发的仅约2%~3%,自2个至10多个不等。肿瘤大小不一,2cm~5cm的最多见。食管平滑肌瘤常是无症状或轻微的吞咽不适或胸骨后疼痛,或者因其他疾病作胸部或胃肠道X线检查时意外发现。作食管钡餐造影一般都能发现典型的征象,肿块阴影与食管壁近端及远端呈锐角,环形征及瀑布征等是确诊的主要依据。在食管镜下可见圆形、椭圆形或腊肠样肿块突入食管腔,表面粘膜完整光滑,皱襞消失,呈淡红色半透明。食管平滑肌瘤应与食管癌及食管外肿块压迫食管相鉴别。【治疗程序】(能否图示?)食管平滑肌瘤在确诊后,一般均应手术治疗。肿瘤性质不易确定时,宜及早手术,因为少数病例可发生恶变。肿瘤体积很小(直径2cm以下)无症状、年老体弱、心肺功能不佳不能耐受手术者,可予随诊观察。【治疗方案】术前可根据X线检查及内镜所见确定病变部位,可通过安置胃管作为术中确定官腔与肿瘤关系的标志。手术方法宜根据肿瘤大小、形状、部位,是否与粘膜连带固定、胃的累及程度,少数病例中与周围组织粘连的情况,以及有无恶性病变等而定。手术方式:(1)黏膜外肿瘤摘除加肌层修补术该术式适用于瘤体较小、肿瘤与黏膜无粘连者,是公认的理想术式,即进胸后游离肿瘤所在部位的一段局部食管,再纵行剖开肿瘤处的食管肌层与肿瘤包膜,在黏膜外完整摘除肿瘤,之后间断缝合肌层切口。(2)电视下胸腔镜黏膜外肿瘤摘除术对诊断明确的食管平滑肌瘤,也可经电视胸腔镜摘除。据认为良性平滑肌瘤大小在5cm×5cm×5cm左右者均可经电视胸腔镜摘除,术中辅以电视食管镜监测黏膜有无破损,同时通过内镜充气协助胸内解剖游离平滑肌瘤,适用于瘤体小、肿瘤与黏膜无粘连且胸腔亦无粘连者,优点为手术损伤小,术后恢复快,但手术操作有一定难度。(3)食管部分切除术对肿瘤较大,呈环形生长并与食管黏膜有严重粘连者以及术中食管黏膜损伤较重、修补有困难者,应扩大切除范围,施行食管部分切除术。肿瘤有恶变者,也需要施行食管部分切除术。(4)胃食管部分切除术巨大的食管平滑肌瘤常见于食管下段,并能延伸到贲门或胃,与胃粘膜形成严重粘连,局部胃黏膜有溃疡,需行胃食管部分切除术,其主要手术适应证为:A.某些多发性食管平滑肌瘤或肿瘤发生恶变者;B.巨大食管平滑肌瘤合并食管巨大憩室者;C.肿瘤累及食管-胃结合部,施行单纯黏膜外肿瘤摘除术有困难者;D.肿瘤与食管黏膜形成致密粘连,无法从黏膜外分离并摘除肿瘤的病例。【疗效观察与随访】食管平滑肌瘤病人如果手术顺利,在摘除肿瘤的过程中未损伤食管黏膜及未污染术侧胸腔者,手术结束后便可拔除胃管。术后第1天,病人开始进流质饮食,术后第3天或者第5天改为半流质饮食。如果术中损伤了食管黏膜而修补不良或损伤黏膜后未能发现者,术后容易并发食管瘘而造成严重后果,病人如在术后出现高热、呼吸困难、脉快、胸腔积液或液气胸,多提示并发食管瘘,行食管碘油造影检查或口服美蓝溶液后进行胸腔穿刺检查,便能证实诊断,应及时进行处理,食管瘘口小者,经胸腔闭式引流、禁食、抗感染及胃肠道外营养,瘘口多能逐渐愈合;食管瘘口大的病人,如果早期发现,病人条件允许,应及时剖胸行瘘口修补术或食管部分切除、胃食管胸内吻合术。如果病人接受了食管切除术及胃食管胸内吻合术,其术后处理与食管切除术后的处理相同。体积较大的食管平滑肌瘤摘除术后,因局部食管肌层薄弱以及发生瘢痕粘连,可能会并发食管腔狭窄或假性食管憩室,因此,术中应避免不必要的手术创伤,减少对肿瘤部位食管肌层的手术创伤,仔细修补食管壁的缺损。病人因食管瘢痕狭窄而有吞咽困难症状者,往往需要施行食管扩张术。非手术观察:本病发展缓慢,虽有潜在恶性倾向,但恶变率低,因此对年龄大、肿瘤较小,无明显症状者,可以不手术治疗,而行追踪观察。
本文标题:食管平滑肌瘤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09571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