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溺水的急救及护理什么是溺水?溺水是人淹没于水中,由于水、泥沙、杂草等物体堵塞呼吸道,或喉头、气管发生反射性痉挛而引起窒息和缺氧,称为溺水。溺水机理人淹没水中,大量的水进入呼吸道和肺泡,阻止气体交换,引起全身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呼吸道内的水迅速经肺泡吸收到血循环引起体循环的改变。溺水可全身缺氧导致脑水肿,可因反射性喉、气管、支气管痉挛和水中污泥、杂草堵塞呼吸道而发生窒息。•文字汇报病史2014年6月2日14:42分患儿8岁,1分钟在游泳池游泳时不慎溺水,呛水1分钟后被救生员救起,当时呼之不应,口唇有水、泡沫涌出,有自主呼吸。既往体健、无过敏史。T35.80C,P146次/分,R20次/分,BP96/60mmHg,SPO294%。护理诊断缺氧清理呼吸道无效体温过低患儿家长紧张焦虑与溺水时间过长导致组织缺氧与患儿病情重,患儿家长缺乏相关知识有关与呼吸道异物及分泌物清理不彻底有关有关与溺水时间长出水后未及时换下湿冷衣物有关护理目标患儿缺氧症状明显改善患儿不出现窒息患儿家长紧张情绪缓解,能够主动配合抢救治疗患儿体温维持在36.2-37.2℃护理计划2014.6.215:30问题一:缺氧(一)相关因素:与溺水时间过长导致组织缺氧(二)预期目标:患儿缺氧症状明显改善(三)护理措施:呼吸气囊辅助通气,注意频率节律等。情况好转后,予中高流量吸氧,密切注意观察患儿血氧饱和度情况。(四)评价17:30患儿血氧饱和度波动在90%以上,予以中流量吸氧问题二:烦躁(一)相关因素:与溺水时间过长导致脑部缺氧相关(二)预期目标:患儿神志清,配合治疗护理(三)护理措施:与家属沟通,予以约束。根据医嘱应用安定镇静,静脉推注安定时要注意速度。所有管道,应妥善固定。(四)评价17;30患儿神志清,能配合治疗问题三:清理呼吸道无效(一)相关因素:与呼吸道异物及分泌物清理不彻底有关(二)预期目标:患儿呼吸如常,无发生窒息(三)护理措施:予半坐卧位,及时吸出口鼻分泌物。准备气管插管用物,密切观察病人呼吸情况,注意有无痰鸣音。吸痰动作轻柔,动作迅速,以免引起患儿抵抗。(四)评价17:30患儿神志转清,能及时咯出呼吸道异物。问题四:体温过低(一)相关因素:与溺水时间长出水后未及时换下湿冷衣物有关(二)预期目标:患者体温正常(三)护理措施:保持病室空气流通,温度调高。及时脱去湿衣服,加盖棉被,头发吹干。密切注意体温变化,复温不可过快,过急。(四)评价17:30患5者体温正常,没寒颤。问题五:患儿及家属情绪紧张(一)相关因素:患儿溺水惊吓,及患儿病情重,家长缺乏相关知识有关及(二)预期目标:患儿及家属情绪稳定,主动配合治疗护理(三)护理措施:•在不影响抢救工作开展的情况下,留家长床边陪护,告知安慰、鼓励患儿。•及时告知家属患儿的病情,及溺水的相关知识。耐心解释家属的询问,语言温和。(四)评价17:30患者与家属情绪稳定。讨论讨论——时间就是生命4~6min即可以呼吸心跳停止。研究指出:溺水者6~9min死亡率达65%,超过25min就可100%合并严重后遗症,甚至死亡。若在1~2min得到正确救护,抢救成功率达100%。讨论——先倒水还是先CPR《2005美国心脏协会心肺复苏与心血管急救指南》指出,进入淹溺者呼吸道的水量通常不是很多,而且少量水体也会很快被吸收,故对于已脱离水体环境的淹溺者,水体不是阻碍呼吸道的重要因素。膝顶法,急救者取半蹲位,一腿跪地,另一腿屈膝,将淹溺者腹部横置于救护者的大腿上,使头部下垂,并用手按压其背部,使呼吸道和消化道的水倒出。肩顶法,急救者抱住淹溺者的双腿,将其腹部放在急救者的肩部,使淹溺者头胸下垂,急救者快步奔跑,使积水倒出。抱腹法,急救者从淹溺者背后双手抱住其腰腹部,头胸部下垂,摇晃淹溺者,以利倒水。注意,切忌倒水时间过长,以免影响心肺复苏的进行,倒水时注意使淹溺者头胸部保持下垂位置,以利积水流出。讨论——倒水(控水)
本文标题:儿科溺水个案护理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09750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