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5中国文化发展历程商周
中国文化发展历程:商周第二节殷商西周:从神本走向人本夏之历史多不可考,孔子尝屡言之。《礼记·礼运》篇:“孔子曰:我欲观夏道,是故之祀而不足征也,吾得夏时焉。”《论语》:“子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太史公著《史记》,于当时所传夏代之书,亦多疑词。夏商周之关系周夏商夏商周三代的关系,不仅是前仆后继的朝代继承关系,而且一直是同时的列国之间的关系。从全华北的形势看,后者是三国之间的主要关系,而朝代的更替只代表三国之间势力强弱浮沉而已。殷商神本文化:•《诗经·商颂·玄鸟》:“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商人发祥于山东半岛渤海湾,主要从事游牧农业,都城多次迁徙;殷人尚田猎尚武,《殷商贞卜文字考》:“卜辞中所贞之事,祀与田猎几居其半。”《尚书序》:“自契至成汤八迁。”张衡《西京赋》:“殷人屡迁,前八后五。”古本《竹书纪年》:“自盘庚迁殷,至纣之灭,二百七十三年更不徙都。”商汤—外丙—仲壬—太甲—沃丁—太庚—小甲—雍己—太戊—仲丁—外壬—河亶甲—祖乙—祖辛—沃甲—祖丁—南庚—阳甲—盘庚—小辛—小乙—武丁—祖庚—祖甲—廪辛—康丁—武乙—文丁—帝乙—商纣从成汤灭夏到盘庚迁殷以前称为商朝的前期,约二百余年。盘庚迁殷后,商朝各方面获得大发展,武丁(1250年—前1192年,盘庚的侄子)在位的五十多年,是商朝最强盛的时期。“武丁中兴”。文明发展:甲骨文,青铜器,典策,殷都《淮南子·本经训》:仓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半坡记号陶文成熟的文字优势,使商文化成为中国古文化主流文化观念:殷人重鬼与周人重礼尊神重巫,其观念中的神是“帝”或“上帝”;文化活动:祭祀,卜筮“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礼记·表记》商代的王,是全国最高宗教领袖。巫氏世相殷室。殷商时期的甲骨文与青铜器青铜,比纯铜的硬度大。经过测定红铜的硬度为布林氏硬计的35度,加锡5%,其硬度就提高为68度;加锡10%,即提高为88度。而且经锤炼后,硬度可进一步提高。青铜具有熔点低、硬度大、可塑性强、耐磨、耐腐蚀、色泽光亮中华第一刀我国最早的青铜器物,发现于甘肃省东乡族自治县林家村距今约5000年左右的马家窑文化遗址。它的含锡量在6%~10%之间,已达到青铜所要求的合金比例。刀长12.5厘米、宽2.4厘米。商朝(公元前16世纪——公元前11世纪),共传十七世、三十王,历时六百年左右。在商朝,早期华夏文明发展到相当高的程度,是中国青铜时代的巅峰,其主要代表是青铜文化和甲骨文。豕尊四羊方尊虎食人卣“臻于极致的青铜典范”。(“乳虎卣”)《左传》:“国之大事,在祀与戎。”中国青铜时代最大的特征,在于青铜的使用是与祭祀和战争分离不开的。换言之,青铜便是政治的权力。——张光直商代青铜文化《左传·宣公三年》:“桀有昏德,鼎迁于商,载祀六百。商纣暴虐,鼎迁于周。”《墨子·耕柱》:“九鼎既成,迁于三国。夏后氏失之,殷人受之,殷人失之,周人受之。”“问鼎”禺方鼎商代青铜文化司母戊鼎,1939年安阳武官村出土,高133厘米,重833千克,是中国目前发现最重的青铜器。据估计,铸造这样大型青铜器,需300多人同时工作。商代青铜文化青铜器多动物纹样,古代以动物纹样为主的艺术实在是通天阶级的一个必要的政治手段,它在政治权力之获得与巩固上所起的作用,是可以与战车、戈戟、刑法等等统治工具相比的。古代王朝之占有九鼎便是通天手段独占的象征。青铜器不是宫廷中的奢侈品、点缀品,而是政治权利斗争上的必要手段。铸鼎象物是通天工具的制作,那么对铸鼎原料即铜锡矿的掌握,也便是从基本上对通天工具的掌握。三代王都屡迁的目的是对铜矿和锡矿的追求。——张光直《中国青铜时代》古代青铜器纹饰的种类兽面纹龙纹凤鸟纹动物纹兽体变形纹几何纹人物画像其他纹饰注:下述的青铜器纹饰,主要是指华夏族系统的青铜器纹饰。一些典型的兽面纹环柱角型兽面纹(西周早期兽面纹鼎)牛角型兽面纹(商晚期古父己卣)外卷角型兽面纹(商晚期戊服卣)内卷角型兽面纹(商晚期兽面纹斝)商代青铜文化商代甲骨文甲骨文是商朝后期统治者因占卜记事而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19世纪末被发现。在河南安阳小屯殷墟出土的甲骨文,已发现的有10多万片甲骨,其中有更多的是占卜后没有刻上字的甲骨片。龟甲刻辞与灼后的卜兆王懿荣商代青铜文化商代甲骨文甲骨四堂罗振玉号雪堂王国维号观堂或礼堂董作宾字彦堂郭沫若字鼎堂甲骨文已经是成系统的成熟文字,字形结构复杂、语法完备,目前所见甲骨文有5000字左右,已经确认的不到三分之一。一条完整的卜辞,包含有叙辞、命辞、占辞、验辞四部分。“祭祀狩猎”涂朱牛骨刻辞殷人的知识体系:一、把握外部世界的星占历算之学二、整顿人间秩序的祭礼仪轨之学三、洞察人类自身的医药方技之学19世纪英国翻译家梅德赫斯特:殷人东渡美洲设想美国学者迈克尔·芤在1968年出版的《美洲的第一个文明》中提出拉文塔出土的奥尔梅克文明在历史上出现的时间,接近中国古代文献中记载的大风暴发生时间,奥尔梅克文明可能来自殷商。迈克尔·芤在一篇1967年发表的论文《圣洛伦佐与奥尔梅克文明》中指出拉文塔的奥尔梅克文明有很强烈的殷商影响。在中国,国学大师罗振玉和王国维最早提出殷人东渡美洲的可能性。后来郭沫若也相信殷人东渡美洲。近年美国俄克拉荷马中央州立大学教授许辉的《奥尔梅克文明的起源》和中国学者王大有等的《图说美洲图腾》进一步阐明殷人东渡美洲论的根据。墨西哥也出土青铜人头像,相貌和华夏人相似。奥尔梅克的玉圭刻着和甲骨文类似的图形。。奥尔梅克人跟华夏人一样喜爱玉器。奥尔梅克人的玉器上的虎头图案和商朝玉器上的虎头图案,惊人地相像。周人的文化维新豳岐丰—镐西周礼乐文明利簋1976年出土于陕西临潼,内底有铭4行33字,记周武王征商,日在甲子,清晨岁星当头。这与《尚书》、《淮南子》等文献合。经夏商周断代工程研究,确定BC1046年为武王克商之年。西周礼乐文明西周(公元前1046—公元前771年),占了周朝历史的三分之一。这一时期全国大小诸侯都向王朝负担一定义务,周朝维持着统一的局面。由于周王居于西方的都城宗周,故称西周。周人兴起——武王伐纣——周公东征——成康之治——昭王南征与穆王游行——国人起义与共和行政——宣王中兴——西周覆灭周人有效控制被征服人口的方法之一,则是把商人迁移到周人直接控制的地区。史墙盘“微史刺且来见武王,武王则令周公舍□,于周卑处”。三教改易,至周而尚文。盖文王、周公皆尚文德,故周之治以文为主,其礼乐制度具详后篇。兹先述尚文之意。其色尚赤。周代史料开始丰富,有《尚书》今存20篇,逸周书59篇。《诗经》305篇。周代制礼作乐,文化大备,所以成为三代最鼎盛时代。1、封建制《左传·僖公二十四年》:“周公……封建亲戚,以藩屏周。”《荀子·儒效》:“〔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焉。”周天子以天下宗主身份,将土地和依附在土地上的人民分封给新旧诸侯,诸侯国的国君在封地范围内又有最高的权力。西周礼乐文明大盂鼎及其铭文“受民受疆土”2、宗法制:(与商代王位继承制度对比,此制度直至清末)•商代已有嫡长继承的雏形。西周时期,宗法发展成为系统制度。•各级“小宗”都必须结合在周王的周围,对周王无限的崇敬。等而下之,其他各级宗族成员,都要以各级“宗子”为核心。•商代的“尊神重鬼”与周代的“尊祖敬宗”3、礼乐制度周公制礼作乐:周礼是周代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观念文化的集中体现,它既是典章制度的总汇,又是政治生活、经济生活、社会生活、家庭生活各种行为规范的准则。西周礼乐文明周公制礼作乐吉礼凶礼宾礼军礼嘉礼五礼聘礼朝礼飨礼射礼祭礼丧礼婚礼冠礼八礼《礼记·坊记》:“夫礼者,所以章疑别微以为民坊者也。故贵贱有等,衣服有别,朝廷有位,则民有所让。”礼的形式:仪式:五礼、八礼礼的内容:《周礼》、《仪礼》、《礼记》礼的作用:区别尊卑、亲疏、贵贱、贤愚等社会范畴,是周代礼制的基本精神。规整的礼仪也代表统治阶层内部秩序的固定,减少了内部竞争与冲突,增加了统治阶层本身的稳定性。哈辉·新雅乐《礼》MV.flv乡。乡饮之礼,A.以乡大夫为主人,处士贤者为宾介;B.宾至,拜迎于门外;C.入门,三揖三逊,自西阶升,司正北面受命安宾;D.升歌,间歌,合乐;E.主拜宾至,宾拜主,洗。F.凡宾,六十者坐,五十者立;六十者三豆,七十者四豆,八十者五豆,九十者六豆。G.献酬既毕,降,脱忏屦升堂,乃羞。无算爵,无算乐;H.宾出奏《陔》(《陔夏》,古乐名,为《九夏》之一。)周礼对后世文化的影响:规范中国人的生活行为、心理情操与是非观念,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礼制文化”;影响到中国文化中的伦理道德精神,如德治主义、民本主义、忧患意识、天人合一等思想;4、天命观《尚书》:“天命靡常,惟德是辅”“以德配天”上天对人间秩序的监管、裁判的权力;道德标准。高超的文治理想。《诗经》:“周虽旧邦,其命惟新。”夏商周三代嬗替,是周人的历史观。东周时,“三代”成为古代黄金时代的代号。5、五行八卦西周初年的《尚书》提出五行学说,认为:金木水火土是构成世界的最基本的事物,《周易》以八卦说明自然现象和社会的关系。(西伯拘而演周易)离-火坤-地兑-泽乾-天坎-水艮-山震-雷巽-风南五行相生相克八卦与五行配套:乾为金,坤为土,坎为水,离为火,震为木,巽为木,艮为土,兑为金。生克五行结构比相生,间相克火赤礼(南)周木青仁(东)夏金白义(西)商水黑智(北)秦土黄信中汉“五德从所不胜,虞土、夏木、殷金、周火”(邹衍《文选》李善注引)。“代火者必将水”,“数备将徙于土”(《吕氏春秋·应同》)。土居中央,色尚黄八卦乾坤震巽坎离艮兑自然天地雷风水火山泽人君父母长男长女中男中女少男少女意义阳刚柔顺安静惊动决定优柔寡断困难障碍明亮光热停止独立喜悦吉词方位西北西南正东东南正北正南东北正西场所都市村庄雷电店铺地下医院高地饭店
本文标题:5中国文化发展历程商周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0995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