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一、木架建筑的优势:优点:(1)取材方便,(2)适应性强,(3)有较好的抗震能力,(4)施工速度快,(5)便于修缮和搬迁。缺点:(1)全国的木材越来越少,(2)木构架容易引起火灾,(3)无论是穿斗式还是抬梁式木构架都难以满足室内更大、更复杂的空间要求。木材的消耗量也很大。二、木构建筑结构体系:①抬梁式:柱上搁置梁头,梁头上搁置檩条,梁上再用矮柱支起较短的梁,层叠而上,梁的总数可达3~5根。当柱上用斗拱时,则梁头搁置在斗拱上。多用于北方地区和宫殿、庙宇等规模较大的建筑。可采用跨度较大的梁,以减少柱子的数量,取得较大的室内空间。②穿斗式:用穿枋把柱子串连起来,形成一榀榀的房架,檩条直接搁在柱头上,在沿檩条方向,再用斗枋把柱子串连起来,由此形成一个整体框架。广泛用于江西、湖南、四川等南方地区。用料小,整体性强,刚度大,穿插细,但柱子排列密,室内空间尺度小。③井干式:用原木垒成墙体。用于东北与西南森林中,用井干壁体作为结构承重墙,但因受木材长度限制,面阔、进深较小。三、中国古代木结构的特点:结构上基本采用简支梁和柱子,局部采用悬臂梁,采用悬臂出挑和斜向支撑。四、中国古代单体建筑特点:①简明:平面以“间”为单位,以“间”组成整栋建筑物。②真实:建筑的结构真实地显示,一般建筑物都毫不保留地将梁、柱、斗拱等木构件。③有机:指建筑内部空间可根据需要自由地分隔,室内外空间通透,并且易于环境融为一体。④平面、结构、造型三者的不可分割性。间的名称:1四柱之间的空间2两榀梁架之间的空间由中间向两边依次为明间、次间、梢间、尽间。间的不等宽现象:依次递减。明间为最大,尽间为最小,其它间相等五、斗拱作用有3个:(1)结构作用:结构上出挑承重,并将屋面的重量通过斗拱传递给柱子;(2)装饰作用:在立面上作为屋身向屋面的过渡;(3)其他作用:在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中,作为重要的建筑尺度标准和等级象征。六、斗拱的发展大致分为四个阶段:(1)汉代,斗拱的形式是一个“百花齐放”的时期。虽然没有完全成熟,但是基本特征已经形成,对后来的进一步发展起了很大的作用。(2)唐:斗拱发展的又一个重要阶段,柱头铺作已经相当完善,与后来的样式相差不远,但补间铺作仍然比较简单。(3)宋:斗拱发展到宋代被认为是已经成熟,转角铺作已经完善,补间铺作和柱头铺作的尺度与形式已经统一,在结构上的作用发挥得比较充分。(4)明清:元起斗拱的尺度渐变小,明清时斗拱的尺度更小,柱头科和平身科尺度已经有了差别。斗拱的结构技能减弱,装饰作用增强。七、柱头科(柱头铺作):位于檐柱之上,是承托屋面重量的主体。平身科(补间铺作):位于两柱子之间的额枋上,起到辅助支撑的作用。角科(转角铺作):位于角柱之上,支承角梁和屋角。八、斗拱的构件:(1)斗:拱与昂支座上的垫块;(2)拱:位于坐斗内或跳上的短横木;(3)昂:斜向的悬臂梁,作用与拱类似。九、院落的围合方式:(1)在主房和院门之间用围墙围合;(2)在主房与院门之间用廊围合常称为“廊院”;(3)在住房前东西两侧各键一座厢房,前设院门和院墙,称为“三合院”,若在前院再建倒座,则称为“四合院”。十、庭院式组群布局特点:①突出内向性的布局。空间聚合功能,适和中国传统的家庭结构,安静、私密性强;气候调节功能,围护墙——遮阳、挡风内院——采光、绿化。形成小气候。防护戒卫功能;内部开敞、相互照应——外部封闭,含蓄、对街立面影响不大;伦理礼仪所需:主从、正偏关系②突出“亦内亦外”的复合空间,突出建筑空间的艺术表现力③突出建筑艺术的时空性——历时性观赏——共时性观赏④突出“门”的铺垫作用。建筑组群的外显立面、组群艺术的起点、庭院的节点十一、历史上建设者从以下方面处理建筑与环境关系:①善择基址②因地制宜③整治环境④心理补偿十二、建筑类型:①居住建筑②政权建筑及其附属设施③礼制建筑④宗教建筑⑤商业与手工业建筑⑥教育、文化、娱乐建筑⑦园林与风景建筑⑧市政建筑⑨标志建筑⑩防御建筑2十三、历史上有作为的“工官”:①隋代宇文恺;②宋代李诫;③明代蒯祥、徐杲等十四、中国古代建筑存在两种发展模式:①在工官掌管下建造的官式建筑;②各地自主建造的民间建筑十五、旧石器时代——天然洞穴北方穴居(地势高亢地区)——木骨泥墙(黄河流域由穴居发展而来)南方巢居(地势低洼潮湿而多虫蛇的地区)——干阑式(长江流域多水地区由巢居发展而来)黄河流域:①有广阔而丰厚的黄土层,土质均匀;②含有石灰质,有壁立不易倒塌特点十六、原始社会建筑(1)半坡和姜寨原始村落的布局特色(都是仰韶文化时期的村落)半坡:分为三个区域,南面居住区,有46座房屋,北端墓葬区,东面制陶窑场。居住区和窑场、墓地之间有一道壕沟隔开姜寨:居住区房屋分5组,每组都以一栋大房子为核心,其他较小的房屋环绕中间空地与大房子作环形布置,反映了氏族公社生活情况。东面为墓葬区,与居住区之间有壕沟。(2)浙江余姚河姆渡建筑遗址情况距今约6,7千年,我国已知最早采用榫卯技术构筑木结构房屋的。(3)仰韶文化与龙山文化房屋遗址的区别仰韶文化:母系氏族社会,窑穴设在室外,室内地面、墙面多用细泥抹面或烧烤表面龙山文化:父系氏族社会,有家庭私有的痕迹,出现了双室相连的套间式半穴居,平面呈“吕”字形,室内地面和墙面采用白灰抹面。十七、夏:开始出现中国传统的院落式建筑群组合十八、商:青铜工艺已达到相当纯熟的程度十九、西周:①最早最严整的四合院——陕西凤雏村西周建筑遗址,南北中轴线,四合院对称布局,前堂后室,门堂之制,双开间厅堂;②突出成就——瓦的发明,制瓦技术是从陶器制作发展而来的。二十、春秋:开始使用砖二十一、战国:①城市建设的高潮;②高台建筑盛行;③墓葬制度与城市规划有很大的发展;④铁制工具巨大发展,提高了建筑施工质量和结构技术⑤筒瓦和板瓦在宫殿建筑上广泛使用。二十二、秦:①城市建设——摒弃城郭制度(咸阳城——规模宏大,无城郭。渭水两岸建设,270处宫馆);②修建阿房宫和秦始皇陵;③修筑长城——御匈奴,心理作用;④修驰道,全国交通连为一体;⑤开灵渠,连贯了长江和珠江水系二十三、汉:①木结构渐趋成熟(1、抬梁式和穿斗式已经形成;2、多层木架建筑已较普通;3、斗拱普遍使用,其结构作用明显;4、屋顶多样化,悬山和庑殿最为普通,歇山和囤顶也已应用);②制砖技术和拱券结构有巨大的发展,大量使用空心砖,还发现条形和楔形砖,拱顶有纵联和并列2种砌法;③石建筑主要在两汉,尤其是东汉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④礼制建筑发展,设计思想——月令图示,明堂制度及形式二十四、隋唐:隋唐是我国封建社会的一个鼎盛时期,也是我国古代建筑的成熟时期。①城市规模宏大,规划严整;②建筑群处理愈趋成熟;③木构架建筑解决了大面积,大体量的技术问题,并已经定型化;④建筑的艺术加工真实、成熟,色调简洁明快,门窗朴实无华;⑤斗拱的结构技能极其鲜明;⑥砖石建筑有了进一步发展;⑦设计与施工有了进一步发展。二十五、宋:①城市结构和布局起了根本变化——取消里坊制和宵禁;②木架建筑采用古典模数制,《营造法式》面世;③建筑组合在总平面上加强了进深方向的空间层次,衬托主体建筑(单体——体形变化多,屋顶形式丰富,轮廓起伏柔和秀美;群体——布局灵活,空间开敞;程式化、细致化、秀丽);④建筑装修与色彩有很大的发展;⑤砖石建筑水平达到新的高度;⑥园林兴盛二十六、元:中国的经济、政治、文化处于发展迟缓的状态,建筑也发展缓慢,元对中国社会的发展起到了明显的阻碍作用,建筑发展也处于凋敝状态。特点:木构建筑的规模和数量明显逊于两宋时期。主要表现在建筑加工粗糙,用料草率,用弯曲的木料作梁架,构架被简化。二十七、明:①建筑群的布置更为成熟;②木结构方面,经元代的简化,形成了性的定型的木构架;③管式建筑的装修、彩画日趋定型化;④斗拱的结构技能减少,梁柱的整体性加强;⑤砖已经普及到民居砌墙;⑥琉璃面砖,玻璃瓦的质量提高,应用更广泛。3二十八、清:①园林达到极盛期;②藏传佛教建筑兴盛;③住宅建筑多样化;④简化单体设计,提高群体与与装修设计水平,《工程做法》面世;⑤建筑技艺有所创新;⑥民族建筑形式融汇——汉藏、汉满、南北明清木构建筑变化:①形成新的定型的木构架:斗狗结构作用减小,梁柱构架的整体性加强,构件卷杀简化,侧脚、生起、月梁、梭柱逐渐取消;②建筑模数改变,采用斗口模数制;③屋顶采用举架法——举折一次完成,由下至上,举势升高,屋顶陡峻二十九、中国古代城市基本三要素:统治机构(宫廷、官署)、手工业区和商业区、居民区。三十、中国城市的发展大致分为四个阶段:①第一阶段:城市的初生时期,城墙用夯土技术比较原始。城市各要素散漫而无序地分布,中间有大片的空地相隔。居民区按照氏族的关系聚居,城市带有氏族聚落的色彩。②第二阶段:里坊制的确立时期,城市被分割成若干封闭的里和市,里作为居民区,手工业区和商业区被纳入定时启闭的市当中,里和市都围以高墙。统治者的宫廷和官署位于全城最有利的位置,并用城墙保护起来,全城实行夜禁。这个时期城市总体布局比较自由,形式多样。③第三阶段:里坊制的极盛时期,城市呈长方形,城市作规划严整地棋盘式分割。统治者的宫殿位于城北居中的位置。居民和市场纳入到组成棋盘格的“里”中。这样不仅使城市的功能要素划分明确,城市交通方便,而且城市规模壮观。④第四阶段:开放街市时期,宋起取消夜禁和里坊制,宣告了沿用1500年的里坊制的消亡,取而代之的是开放式街市。三十一、高台建筑的历史变迁高台建筑始于春秋时期,各诸侯国大量建造高台宫室,以夯土台为中心,周围用空间较小的木架建筑环抱;战国时期高台宫室仍然盛行;汉代木架建筑渐趋成熟,结构和施工技术有巨大发展,不需要依靠高台来组织大建筑群,高台建筑逐渐消亡。三十二、各时期砖石建筑的发展汉——制砖技术和拱券结构有巨大的发展,大量使用空心砖,还发现条形砖和楔形砖,拱顶有纵联和并列2种砌法;石建筑有石阙和石墓;在岩石上开凿岩墓,或利用石材砌筑梁板式墓或拱券式墓;地面石建筑主要是墓阙、墓祠、墓表和石兽石碑等遗物。隋——河北赵县安济桥(李春),世界上最早出现的敞肩拱桥、空腹拱桥。大拱由28道石券并列而成,跨度37m。空腹拱桥可减轻自重,减少山洪对桥身的冲击力。唐——砖石建筑仿木结构兴起;砖石塔有阁楼式、密檐式与单层塔三种;砖石材料加工渐趋精致成熟。宋——砖石建筑水平达到新的高度。明——①砖、石券结构建筑应用广泛;②石灰广泛应用;③硬山屋顶建筑增多;④琉璃瓦发展;⑤砖、石雕艺术发展三十三、各时期城市建设的发展城市产生于原始社会后期、奴隶社会前期战国——出现城市建设的高潮秦——摒弃城郭制度三国——曹魏邺城开创了布局规划严整、功能分区明确的里坊制城市格局:长方形平面,宫殿位于城北居中,全城作棋盘式分割,居民与市场纳入棋盘中组成“里”。唐——确立里坊制和宵禁制度,南北分区,中轴线对称,集中市场,城市园林和城市水系发展宋——取消里坊制,沿街设肆,家庭结构变化,四水贯都明清——以皇城为中心布局;用南北轴线控制全城,有规律的街巷布置(干道、胡同);市肆成行成市三十四、各时期建筑风格的变化唐——造型朴实大方,屋顶平缓舒展,出檐深远,斗拱雄大,结构简洁合理,用料粗大,气质雄浑、洒脱宋——建筑组合在总平面上加强了进深方向的空间层次,衬托主体建筑(单体——体形变化多,屋顶形式丰富,轮廓起伏柔和秀美;群体——布局灵活,空间开敞;程式化、细致化、秀丽);明清——①木结构定型化,卷杀简化;风格严谨平稳;装饰繁琐,建筑群的布置更为成熟;4②设计定型化;③直梁、直柱;④梁柱直接交接;⑤檐口起翘平缓,举势升高,屋面陡峻三十五、一般京城有三道城墙:宫城(大内、紫禁城);皇城或内城;外城(郭)(明代南京与北京则有四道城墙。唐宋时府城也通常有两道城墙:子城、罗城)城市道路系统绝大多数采取以南北向为主的方格网布置,只是由建筑物的南向布置延伸出来的。中国古代都城的地域选择有一个由西向东推移的趋向(由关中和中原向沿海方向发展),其原因是经济重心的东移。中国古代都城建设的模式:①新建城市;②依靠旧城建设新城;③在旧城基础上扩建三十六、五大古都:西安、洛阳、开封、南京、北京(近年增加
本文标题:中建史重点总结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10251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