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资本运营 > 小学数学课堂导入的几种方法
小学数学课堂导入的几种方法吉林省镇赉县沿江小学徐春林张艳波常言道:“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它恰如其分地提醒我们:课堂导入是一堂课成功的关键环节。开始时的“几分钟”导入设计得好,会给一堂课的成功奠定良好的基础:开始时的“几分钟”抓不好,就会直接影响整堂课的教学步骤和教学内容的完成,甚至还会影响到整个教学的成败。因此课堂导入要达到的目的就是:一、内在目的,要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习的兴趣,建立知识间的联系。二、表现目的,即要使学生和教师以较好的状态及时地进入课堂教学的情境,同时进入课堂教学的角色著名特级教师于漪曾说过:“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起他们思维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由此可见,课堂教学要讲究导入的艺术。一个精彩的导入,既使学生情趣盎然,又可激起强烈的求知欲望,让教学收到良好的效果。根据多年教学经验,我总结出了一下几种方法:一、开门见山法。所谓开门见山就是上课时直接点明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揭示课题。如: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因数与倍数》。二、以旧带新法。教师在上课时利用知识的迁移规律,把与本节课相关的旧知识呈现出来,恰当而又自然地让学生进入新知识的学习。如:万以内的加减法”时,可先板书几道“百以内的加减法”的练习题,通过复习回忆其计算法则,引入新的教学内容,这样就降低了新知识的教学难度。三、情境导入法充分利用多媒体现代教育手段,通过课件创设情境,使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联系。如:充分利用学生们都爱看的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巧设情境引入教学。四、故事导入法。教师在引入新知识时,给学生讲个故事,让学生从故事中去思考,引出规律。如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时,教师可先给学生讲个故事并设疑:一个老奶奶养了一群兔子,一天她买回一堆萝卜,数一数共24个,平均分成4份,准备每天给小兔子吃一份,即这堆萝卜的1/4。可是小兔子不高兴,它说太少,于是老奶奶就又平均分成8份,每天给兔子吃两份,即这堆萝卜的2/8,可是小兔子还是不满意。于是老奶奶就又平均分成12份,准备每天给兔子吃3份,即这堆萝卜的3/12,这下小兔子满意了。请问:这24个萝卜的1/4、2/8、3/12,是越来越多吗?这样一来,同学纷纷开动脑筋,积极猜想。五、操作、演示法在数学教学中,充分利用现有条件,把新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融于学生的操作或者教师的演示之中。如:教学“圆柱的体积”时,可先出示一个圆柱体盒子,让学生仔细观察并讨论,看看你观察到了什么,再由学生提出问题。学生一般会说:“它的表面积是多少?它能装多少水?它有多高?”这样就自然而然地进入求“圆柱的体积”这一内容。总之,数学教学中对新知识的导入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材的特点,学生的认知规律及年龄特点和辅助教学工具,精心组织,灵活运用,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本文标题:小学数学课堂导入的几种方法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10438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