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TheAnatomyandphysiologyofbreast陕西省人民医院产科秦利乳房的发育大多数女性是在9-14岁之间开始乳房发育,有的在8岁时就开始发育了。但还有的女性过了16岁甚至更晚乳房才开始发育。乳房的发育过程共分为5期,需要3-5年时间才能发育成熟。一期:发育前期,乳房尚未开始发育,仅有一个小乳头微微突起。二期:蓓蕾期,乳房和乳头隆起似小山丘状,乳晕开始增大。三期:乳房和乳晕进一步增大,乳晕颜色逐渐变深,乳房和乳晕处于同一个增高的面上。四期:乳房、乳头和乳晕更加增大,乳头和乳晕在乳房上隆起。五期:发育成熟期,乳房更大,外形呈平滑圜丘状,乳晕和乳房又恢复到同一平面上。(一)乳房的正确位置乳房正常位于胸前部,胸大肌和胸肌筋膜的表面上起第2-3肋,下至6-7肋,内侧至胸骨旁线,外侧可达腋中线。乳头在第4肋间隙或第5肋水平。Position乳房的形态(二)乳房的形态乳房的形态可因种族、遗传、年龄、哺乳等因素而产生较大的差异。成年未孕妇女的乳房一般呈半月形或半锥形,双侧对称,有弹性。每侧乳房重约150-200g。一般哺乳后乳房多有下垂或略呈扁平状。老年妇女的乳房则萎缩下垂且较松软。乳房的形态成年后乳房发育的大小除体内雌性激素作用外,还受以下各种因素的影响。1、遗传2、环境因素3、营养条件4、胖瘦5、体育锻炼等乳房的形态乳房与人的相貌一样,万人万面。按乳房隆起程度划分,可大体分出六种类型。1、圆盘形(扁平形)乳房前突的长度小余乳房基底部周围半径。乳房稍有隆起,其形态象一个反扣的盘子(乳房前突出约2-3cm),胸外环差约12cm,看上去不算丰满,着衣时难见乳房形,不够理想乳房美的标准。圆盘形乳房约占50%,多见于青春发育初期女青年。2、圆锥形乳房前突的长度大于乳房基底部周围半径(乳房前突出约6-7cm),胸外环差约16cm.乳房与胸壁形成的角度小余90度,乳峰前突且微微上翘,无论着何种服装,都能显示出它的丰腴感。乳房的形态3、半球形我国女性中较为常见的一种形状,这种形状的乳房前突的长度等于乳房基底部周围半径(乳房前突出约4-6cm),胸围环差约14cm,属于较美观的乳房,着衣时可见乳房形。其形态象半球形,乳房浑圆、丰满,是中国女性最美的乳房。青年女性中约占50%。4、纺锤形这种乳房下垂的形态特征为乳房基底部的横径缩短,呈现出的圆形冠状面小于乳房远端的冠状面,酷似纺锤。这种乳房下垂系乳房组织下坠至乳晕区域皮下所致,长合并大乳晕综合征。多见于哺乳后的中青年妇女。乳房的形态5、下垂型(1)三角巾状这种乳房下垂形态是整个乳房呈扁平状,象挂在胸壁上的三角巾,故得名。乳房基底部冠状面呈长椭圆形,乳房纵径大于横径,没有明显的乳房组织下坠至乳晕区域皮下。多见于中老年妇女,特别是绝经后的妇女。(2)牛角状这类乳房下垂的形态是乳房基底部冠状面及远端冠状面基本相等,或者远端略小,乳房纵径较长,乳头位于乳房下线,外观如牛角。乳房内纤维及脂肪组织相对较多,乳腺组织较少。乳房手感较致密,皮肤弹性好,此类乳房下垂多见于青年女性。五种类型的乳房并非随年龄增长才有变化,而是同时存在于生育期间年龄段的人群中。不仅如此,每个人的左右乳房也存在一定的差异。乳房的形态乳房的解剖分区经乳头做水平线和垂直线,把乳房划分为四个象限。左侧乳房:1-3点方向为外上象限,3-6点方向为外下象限,6-9点方向为内下象限,9-12点位内上象限。右侧乳房:1-3点方向为内上象限,3-6点方向为内下象限,6-9点方向为外下象限,9-12点位外上象限。•胸乳距(胸骨上切迹中点至乳头点)•锁乳距(锁骨中点至乳头点)•乳胸距(乳头点至胸骨中线的垂直距离)•胸骨正中距(胸骨上切迹中点至两乳头连线的垂直距离)•乳头间宽反映乳房位置的项目乳房的外部结构乳房的外部结构乳房的外部结构包括:乳头、乳晕和乳房体三部分。(一)乳头乳房的中心部位是乳头。正常乳头呈筒状或圆锥状,两侧对称,表面呈粉红色或棕色。乳头直径为0.8-1.5cm,其上有许多小窝,为输乳管开口。乳头由较致密的结缔组织和平滑肌组成,平滑肌呈环形或放射状排列,起括约作用。当有机械刺激或神经信号来临时,平滑肌收缩挤压输乳管,可使乳头勃起挺直,乳汁顺着输乳管,从乳头表面小孔流出。乳房的外部结构(二)乳晕乳头周围有一圈色素沉着的皮肤叫乳晕。乳晕大小因人而异,从1.5-6cm不等,常见直径为3-4cm,色泽各异,青春期呈玫瑰红色,妊娠期、哺乳期色素沉着加深,呈深褐色。乳晕部皮肤有毛发和腺体。腺体有汗腺、皮脂腺。其皮脂腺又称乳晕腺,分泌物具有保护皮肤、润滑乳头及婴儿口唇的作用。乳头乳晕皮肤薄弱,容易损伤。乳房的内部结构乳房主要由腺体、导管、脂肪组织和纤维组织等构成。其内部结构有如一颗倒着生长的小树。“根”就是乳头,而“树冠”则是分支众多的呈辐射状排列的乳腺小叶。其内部的主要结构为输乳管、乳腺小叶和腺泡。此外尚有不等量的脂肪、纤维组织以及神经、血管和淋巴管分布在其周围。乳房的内部结构(一)乳腺体乳腺位于皮下浅筋膜的浅层和深层之间。浅筋膜伸向乳腺组织内形成小叶间隔,一端连于胸肌筋膜。另一端连于皮肤,将乳腺体固定在胸部的皮下组织之中。这些起支持作用和固定乳房位置的纤维结缔组织成为乳房悬韧带。浅筋膜深层位于乳腺的深面,与胸大肌筋膜浅层之间有疏松组织相连,它可是乳房既相对固定,又能在胸壁上有一定的移动性。乳房的内部结构乳房腺体是乳房的主要结构。它由15-20各腺叶组成,这些腺叶以乳头为中心,呈放射状排列。每一个腺叶分成若干个小叶,每一个小叶又由10-100个腺泡组成。这些腺泡紧密的排列在小乳管周围,腺泡的开口与小乳管相连。乳房的内部结构(二)乳腺导管多个小乳管汇集成小叶间乳管,多个小叶间乳管再进一步汇集成一根整个腺叶的乳腺导管,又名输乳管。输乳管共15-20跟,以乳头为中心呈放射状排列,汇集于乳晕,开口于乳头,成为输乳孔。输乳管在乳头处较为狭窄,继之膨大为壶腹,成为输乳管窦(非独立结构,是输乳管的一部分),储存乳汁,有输送乳汁的作用。A:输乳管B:乳腺小叶C:输乳管窦D:乳头E:脂肪组织F:胸大肌G:肋骨腺体放大示意图A:正常腺体细胞B:基底细胞膜C:腺体中央乳房的内部结构(三)脂肪组织乳房内的脂肪组织呈囊状包于乳腺周围,形成一个半月形的整体,这层囊状的脂肪组织称为脂肪囊。脂肪囊的厚薄可因年龄、生育等原因,造成极大的个体差异。脂肪组织的多少事决定乳房大小的重要因素之一。乳房的内部结构(四)乳房的血液和神经分布乳房还分布着丰富的血管、淋巴管和神经,对乳腺起到营养作用及维持新陈代谢作用,并具有重要的外科学意义。乳房的内部结构1、乳房的血管分布动脉:乳房的动脉主要由三个来源:胸部内动脉分支、腋动脉分支及上肋间动脉前分支。静脉:乳房的静脉回流分深、浅两组;浅静脉分布在乳房皮下,多汇集到内乳静脉及颈前静脉;深静脉分别注入胸廓内静脉、肋间静脉及腋静脉各属支。浅静脉:乳房具有丰富的皮下静脉网,位于前筋膜浅层的后面。其特点是位置表浅,利用红外线观测多见横向引流至胸部内静脉,部分与对侧吻合。Bloodsupply乳房的内部结构2、乳房的神经分布乳房的神经由第2-6肋间神经皮肤侧支及颈丛3-4支支配。除感觉外,尚有交感神经纤维随血管走形分布于乳头、乳晕和乳腺组织。乳头、乳晕处的神经末梢丰富,感觉敏感,发生乳头皲裂时,疼痛剧烈。乳房的内部结构(五)乳房的淋巴系统淋巴管:乳房的淋巴管由皮肤与小叶乳腺间的毛细淋巴管网和淋巴丛组成。涨奶时,淋巴液回流受阻,淋巴肿大。乳房的内部结构(六)悬韧带乳腺周围的纤维组织还发出很多细小的纤维束(称为乳房悬韧带/cooper韧带),分别向外连接皮肤和乳头,向内连接乳房后面的胸肌筋膜,对乳房起到支持和固定的作用。乳房悬韧带在腺体的上半部较多,下半部较少,最低点的乳房悬韧带与乳房下皱襞相符合,而最顶点的则紧密联系着乳头及乳晕。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外力(如重力)的作用,乳房悬韧带作为支撑一堆结缔组织(脂肪、乳腺)的结缔组织,只会越来越拉长和松弛,表现在乳房外观上,就是下垂外扩,另外脂肪减少和乳腺萎缩也可能造成这个效果。第三节乳房的生理功能哺乳第二性征与参与性活动乳房与形体美乳房的生理功能---哺乳1、哺乳是乳房最基本的生理功能。2、乳房是哺乳动物所特有的哺育后代的器官。乳腺的发育、成熟,均是为哺乳活动作准备。3、在产后大量激素的作用及小婴儿的吸允刺激下,乳房开始有规律地产生并排出乳汁,供小婴儿成长发育之需。乳房的生理功能第二性征与参与性活动1、乳房是女性第二性征的重要标志。一般来讲,乳房在月经初潮之前2-3年已经开始发育,也就是说在10岁左右就已经开始生长,是最早出现的第二性征,是女性青春期开始的标志。2、在性活动中,乳房是女性除性器官以外最敏感的器官。在触摸、爱抚、亲吻等性刺激时,乳房的反应可表现为:乳头勃起,乳房表面静脉充血、乳房胀满、增大等。随着性刺激的加大,这种反应也会加强,至性高潮的来临时,这些变化到达顶点,消退期则逐渐恢复正常。因此,可以说乳房在整个性活动中占有重要作用。乳房的生理功能形体美1、乳房是女性形体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拥有一对丰满、对称而外形漂亮的乳房是女性健美的标志之一。2、丰满的胸部是表现女性美的突出部位。发育成熟的乳房,以脂肪居多,而腺体不足三分之一,故脂肪的多少决定着乳房是否丰满和富有弹性。3、乳房部位的脂肪堆积过剩,会引起乳房下垂。乳房下垂与是否有发达的胸肌支持和固定乳房的韧带有直接关系。第四节乳房的泌乳泌乳过程乳腺与内分泌激素的关系泌乳过程(一)泌乳的原理乳腺分娩乳汁称为泌乳。授乳给婴儿称为哺乳。1、泌乳是各种激素作用于已发育的乳腺而引起的。妊娠时,血中雌孕激素浓度增高,加上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的协同作用,乳腺的发育更加显著。分娩后,脑垂体前叶分泌的泌乳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生长素等作用于已发育的乳腺,从而引起乳汁分泌。泌乳过程2、泌乳的维持需要吸乳刺激通过神经传导,经下丘脑作用于脑垂体前叶,促进上诉激素分泌,同时使后叶释放缩宫素。缩宫素到达乳腺,使乳腺泡细胞的肌上皮细胞收缩,以促进排乳。如果乳腺不将乳汁排出,则乳房内压升高,乳腺细胞的分泌机能将出现障碍。泌乳过程3、乳汁由乳腺的腺泡细胞所分泌。乳汁的分泌需要垂体前叶分泌细胞产生的催乳素的作用,而乳汁的排出则由赖于垂体后叶神经分泌细胞产生的缩宫素的作用。当然,在乳汁分泌的调节过程中,还有雌激素、孕激素、生长激素、甲状腺素、肾上腺皮质激素、胰岛素等许多激素的共同参与。此外,乳母的营养物质摄入情况及乳母的情绪等都会对此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泌乳过程(二)泌乳分期乳汁生成第一阶段及第二阶段,主要由内分泌系统控制。第一阶段:孕中期(16-22周)至产后两天,泌乳素刺激乳腺细胞制造乳汁,所以,孕中晚期就已经开始制造初乳,但是高浓度的黄体素会一直乳汁分泌,所以初乳量很少。泌乳过程第二阶段:产后第三天到第八天,乳腺细胞间隙变紧密,产后胎盘娩出,母体黄体素骤降,由泌乳素控制,乳汁分泌开始充沛,乳房饱满。此阶段泌乳素越高,乳汁分泌越多,而泌乳是可以因为吸吮或按摩排乳刺激增加而增加分泌量的。泌乳过程第三阶段:产后第九天至退化期的开始,泌乳素分泌下降,转为乳腺体自我控制乳汁分泌,也就是,乳汁溢出成为泌乳的关键,溢出越多,刺激泌乳越多。此时虽然泌乳素下降,但乳汁分泌仍会持续,这取决于宝宝的吸吮,也就是供需平衡的原理。当最后一次哺乳的40天后,进入退化期,入量减少,乳汁中钠浓度增加。研究发现,产后第四天时,母亲的奶量与第六周及第十二周的泌乳量正相关。因此产后早哺乳、早开奶,对于泌乳量的维持与增长至关重要。泌乳过程(三)泌乳反射由于婴儿的吸吮,刺激了乳头内感觉神经末梢,从而诱发动作电位,并沿脊髓上行达下丘脑,使垂体分泌催乳素及缩宫素。婴儿的反复刺激可使上述激素分泌持续发生。因此,规律的哺乳可维持数月至数年。一旦婴儿的吸吮停止,泌乳随即减少或停止。泌乳过程对泌乳影响的特殊激素:1、在授乳的动物中,如接受双侧肾上腺切除,泌乳很快减少;再注射皮质激素,则泌乳又可恢复,说明肾上腺激素对泌乳的作用。同样,甲
本文标题:乳房的解剖与发育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10526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