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三年八班郭盎端午第壹部分端午起源第贰部分端午习俗第叁部分端午食俗端午起源端午起源名称由来“端”字有“初始”的意思,因此“端五”就是“初五”而按照阴历五月正是“午”月,因此“端五”也就渐渐演变成了“端午”。节日别名天中节菖蒲节粽子节浴兰节双五节解粽节端午起源纪念屈原传说端午节是为了纪念战国时代楚国诗人屈原,他在五月初五这天投汨罗江自尽殉国。据说,屈原投汨罗江后,当地百姓闻讯马上划船捞救,一直行至洞庭湖始终不见屈原的尸体为了寄托哀思,人们荡舟江河之上,此后才逐渐发展成为龙舟竞赛。百姓们又怕江河里的鱼吃掉他的身体就纷纷回家拿来米团投入江中,以免鱼虾糟蹋屈原的尸体,后来就成了吃粽子的习俗端午起源迎接河神伍子胥春秋时吴国忠臣伍子胥含冤而死之后,化为涛神。世人哀而祭之,故有端午节。这则传说,在江浙一带流传很广。纪念孝女曹娥曹娥是东汉上虞人,父亲溺于江中,数日不见尸体当时孝女曹娥年仅十四岁,昼夜沿江号哭,过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投江,五日后抱出父尸。端午起源夏至首倡夏至说者为黄石先生,1963年他在《端午礼俗史》(香港秦兴书局1963年出版)一书中提出,端午节如涓涓之水发源于远古时代三代汇为川流,秦汉扩为河,唐宋纳百川而成湖海源于蓄兰沐浴古人五月采摘兰草,盛行以兰草汤沐浴、除毒之俗此俗流传至唐宋时代,又称端午为浴兰之月端午习俗端午习俗划龙舟“龙舟”一词,最早见于先秦古书《穆天子传》卷五:“天子乘鸟舟、龙舟浮于大沼。”预《九歌·湘君》中“驾飞龙今北征,邅吾道兮洞庭”,“石濑浅浅,飞龙兮翩翩”,学者们也认为“飞龙”即龙舟。龙船竞渡前,先要请龙、祭神。如广东龙舟,在端午前要从水下起出,祭过在南海神庙中的南海神后,安上龙头、龙尾,再准备竞渡.在划龙船时,又多有唱歌助兴的龙船歌流传。如湖北秭归划龙船时,有完整的唱腔,词曲根据当地民歌与号子融汇而成,唱歌声雄浑壮美,扣人心弦,即“举揖而相和之”之遗风端午习俗挂艾草与菖蒲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节,人们把插艾草和菖蒲作为重要内容之一壹艾草代表招百福,是一种可以治病的药草,插在门口,可使身体健康叁手执艾旗招百福,门悬蒲剑斩千邪。端午节在门口挂艾草、菖蒲,就像贴上一道灵符,可以趋利避害贰端午习俗戴香包戴香包,香包又叫香袋、香囊、荷包等,有用五色丝线缠成的,有用碎布缝成的,内装香料,佩在胸前,香气扑鼻。陈示靓的《岁时广记》引《岁时杂记》提及一种“端五以赤白彩造如囊,以彩线贯之,搐使如花形。”以及另一种“蚌粉铃”:“端五日以蚌粉纳帛中,缀之以绵,若数珠。令小儿带之以吸汗也”。这些随身携带的袋囊,内容物几经变化,从吸汗的蚌粉、驱邪的灵符、铜钱,辟虫的雄黄粉,发展成装有香料的香囊,制作也日趋精致,成为端午节特有的民间艺品端午习俗佩长命缕端午节时厌胜佩饰。亦称续命缕、续命丝、延年缕、长寿线,百索、辟兵绍、五彩缕等,名称不一,形制、功用大体相同。其俗在端午节以五色丝结而成索,或悬于门首,或戴小儿项颈,或系小儿手臂,或挂于床帐、摇篮等处,俗谓可避灾除病、保佑安康、益寿延年端午习俗画额端午节时以雄黄涂抹小儿额头的习俗,云可驱避毒虫。典型的方法是用雄黄酒在小儿额头画“王”字,一借雄黄以驱毒,二借猛虎以镇邪躲端午是指接新嫁或已嫁之女回家度节,简称“躲午”,亦称“躲端五”。俗以五月、五月五日为恶月、恶日,诸事多需避忌,因有接女归家躲端午之俗·端午习俗饮酒跳种道饮蒲酒、雄黄、朱砂酒,以酒洒喷。“五日用朱砂酒辟邪解毒,用酒染额胸手足心,无会虺蛇之患。又以洒墙壁门窗,以避毒虫。”跳钟馗、闹钟馗:自晋代以来跳钟馗、闹钟馗,赐福镇宅就是端午节和春节的重要内容端午习俗斗草打马球传说的“神农尝百草”形成中医药学后,每年端午节群出郊外采药,插艾门上,以解溽暑毒疫,衍成定俗;以对仗形式互报花名、草名,多者为赢,兼具植物知识、文学知识之妙趣;儿童则以叶柄相勾,捏住相拽,断者为输,再换一叶相斗打马球,也是端午之戏之一。马球,是骑在马上,持棍打球,古称击鞠。三国曹植《名都篇》中有“连翩击鞠壤”之句。唐代长安,有宽大的球场,玄宗、敬宗等皇帝均喜马球。端午习俗采药豆娘这是最古老的端午节俗之一。《夏小正》载:“此日蓄药,以蠲除毒气。”《岁时广记》卷二十二“采杂药”引《荆楚岁时记》佚文:“五月五日,竞采杂药可治百病豆娘,旧时端五节妇女的头饰。多见于江南。此物一说源于古代的步摇,一说即艾人的别样形式。凡以缯销翦制艾叶,或攒绣仙、佛、合、乌、虫、鱼、百兽之形,八宝群花之类端午食俗端午食俗吃粽子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端阳,处处吉祥端午食俗吃五黄壹雄黄酒贰黄瓜叁黄鳝肆黄鱼伍咸鸭蛋黄谢谢欣赏郭盎
本文标题:端午节演示文稿1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10788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