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广东省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代码与属性表第1部分:1﹕5001﹕10001﹕2000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代码与属性表(试行稿)广东省国土资源厅二零一一年一月I前言《广东省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代码与属性表》分为二个部分:──第1部分:1﹕5001﹕10001﹕2000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代码与属性表;──第2部分:1﹕50001﹕10000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代码与属性表。本部分为《广东省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代码与属性表》的第1部分。本部分由广东省国土资源厅提出。本部分由广东省国土资源技术中心、广东省国土资源测绘院负责起草。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周旭斌、林铁、胡胜华、黄国豪、任娟、孙爱国等。II引言本标准是在我国现行地形图图式、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与代码和基础地理信息要素数据字典的基础上,结合广东实际,采用科学的分类体系,从基础地理信息角度对地理信息要素进行了系统而全面的整理、归类,通过要素的分类和编码,确定类别、等级、关系明确的代码结构,最终形成适用于广东省统一和协调一致的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代码与属性表标准文本,以满足广东省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的采集、建库以及数据交换、应用等的需求。本标准具有以下主要特点:1﹕500、1﹕1000、1﹕2000、1:5000、1:10000比例尺地形要素统一考虑,并对国家标准中要素分类以及同一要素名称的不同进行了统一;要素的分类及其要素代码具有唯一性;要素为八位十进制编码,在国家标准六位编码的基础上增加一位图形码及一位细分码,并对代码进行了适当扩充;规定了1﹕500、1﹕1000、1﹕2000比例尺地形要素分类(层名)及属性表。III目录前言...............................................................................I引言..............................................................................II1范围.............................................................................12分类编码原则.....................................................................13要素分类.........................................................................14要素编码.........................................................................25分类与代码扩充原则...............................................................26要素属性表.......................................................................27参考标准.........................................................................3附录A(规范性附录)................................................................4附录B(规范性附录)................................................................6附录C(规范性附录)...............................................................301广东省1﹕5001﹕10001﹕2000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代码与属性表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广东省1﹕500、1﹕1000、1﹕2000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与代码,用以标识数字形式的基础地理信息要素类型。本标准适用于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的采集、更新、管理、分发服务和产品开发,包括1﹕500、1﹕1000、1﹕2000比例尺的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的建设与应用,各种专业信息系统的基础地理信息公共平台建设,不同系统间的基础地理信息交换与共享,以及数字化测图、编图和地图更新等。2分类编码原则2.1科学性以适合现代计算机和数据库技术应用和管理为目标,按基础地理信息要素特征或属性进行科学分类,形成系统的分类体系。2.2体系一致性同一要素在1﹕500、1﹕1000、1﹕2000比例尺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中有一致的分类和唯一的代码。2.3稳定性分类体系选择各要素最稳定的特征和属性为分类依据,能在较长时间里不发生重大变更。2.4完整性和可扩展性分类体系覆盖1﹕500、1﹕1000、1﹕2000多尺度基础地理信息的要素类型,即反映要素的类型特征,又反映要素的相互关系,具有完整性。代码结构留有适当的扩充余地。2.5适用性分类体系充分考虑与原有体系的衔接,要素名称尽量沿用习惯名称。3要素分类3.1要素采用线分类法,要素类型按从属关系依次分为四级:大类、中类、小类、子类。3.2大类包括:定位基础、水系、居民地及设施、交通、管线、境界与政区、地貌、土质与植被等8类;中类在上述各大类基础上划分出共46类,见附录A。地名要素作为隐含类以特殊编码方式在小类中具体体现。24要素编码4.1要素代码结构要素的代码结构是在国标代码(大类、中类、小类和子类)后加图形码和细分码,见图1:图1要素代码结构a)国标代码采用GB/T13923-2006规定的6位十进制数字码;b)图形码采用1位数字码,见表1规定:表1图形类型码定义图形类型码定义0注记1点2线/中心线3面4边线c)细分码是对国标代码中子类码的进一步划分,按1~9顺序添加,如没有细分类,则为0;4.2要素代码1﹕500、1﹕1000、1﹕2000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代码见附录B。5分类与代码扩充原则对未包括在附录B中的要素,应按以下原则扩充代码:a)扩充代码的类型及结构应符合图1的规定;b)要素的大类、中类不宜重新定义或扩充,小类、子类应在同级类中进行扩充,并归入相应的上级类中;c)已有的1﹕500、1﹕1000、1﹕2000要素分类代码不应重新定义。6要素属性表图标代码大类中类小类子类图形码细分码╳╳╳╳╳╳╳╳3采用通用字段的方式,分别从属性项、属性描述、数据类型和字段要求、属性值域或示例、约束/条件、备注几个方面进行了描述,用于存储要素基本的属性信息,用户可根据需要扩充,见附录C。7参考标准7.1《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与代码》(GB/T13923-2006)7.2《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图式第1部分:1﹕500、1﹕1000、1﹕2000地形图图式》(GB/T20257.1-2007)7.3《基础地理信息要素数据字典第1部分:1﹕500、1﹕1000、1﹕2000基础地理信息要素数据字典》(GB/T20258.1-2007)4附录A(规范性附录)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大类、中类)序号要素大类要素中类1定位基础测量控制点数学基础2水系河流沟渠湖泊水库海洋要素其他水系要素水利及附属设施3居民地及设施居民地工矿及其设施农业及其设施公共服务及其设施名胜古迹宗教设施科学观测站其他建筑物及其设施4交通铁路城际公路城市道路乡村道路道路构造物及其附属设施水运设施航道空运设施其他交通设施5管线输电线通信线油、气、水输送主管道城市管线6境界与政区国外地区国家行政区省级行政区地级行政区县级行政区乡级行政区其他区域7地貌等高线高程注记点水域等值线水下注记点自然地貌人工地貌58植被与土质农林用地城市绿地土质6附录B(规范性附录)1﹕5001﹕10001﹕2000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代码表中打“√”表示该比例尺段应包括的要素类;“*”表示新增国标代码。国际代码要素名称1﹕5001﹕10001﹕2000分类代码要素类(层名)100000定位基础√√110000测量控制点√√110100平面控制点√√110101大地原点√√11010110CPT_PT110102三角点√√11010211CPT_PT土堆上的三角点√√11010212CPT_PT110103埋石图根点√√11010311CPT_PT土堆上的埋石图根点11010312CPT_PT不埋石图根点11010313CPT_PT110104*导线点√√11010411CPT_PT土堆上的导线点√√11010412CPT_PT110105小三角点√√11010511CPT_PT土堆上的小三角点11010512CPT_PT110200高程控制点√√110201水准原点√√11020110CPT_PT110202水准点√√11020210CPT_PT110300卫星定位控制点√√110301卫星定位连续运行站点√√11030110CPT_PT110302卫星定位等级点√√11030210CPT_PT110400其他测量控制点√√110401重力点√√11040110CPT_PT110402独立天文点√√11040210CPT_PT119000测量控制点注记√√11900000CPT_AN120000数学基础√√120100内图廓线√√12010020CPT_LN120200坐标网线√√12020020CPT_LN200000水系√√210000河流√√210100常年河√√210101常年河-地面河流线√√21010120HYD_LN面21010130HYD_PY210102常年河-地下河段(已明流路)线√√21010220HYD_LN面21010230HYD_PY210103常年河-地下河段出入口√√21010320HYD_LN210104常年河-消失河段线√√21010420HYD_LN面21010430HYD_PY7210200时令河线√√21020020HYD_LN面21020030HYD_PY210300干涸河(干河床)线√√21030020HYD_LN面21030030HYD_PY220000沟渠√√220100运河√√22010030HYD_PY220200干渠√√220201地面干渠√√22020130HYD_PY220202高于地面干渠√√22020230HYD_PY220300支渠√√220301地面支渠线√√22030120HYD_LN面22030130HYD_PY220302高于地面支渠线√√22030220HYD_LN面22030230HYD_PY220303地下渠√√22030320HYD_LN220304地下渠出水口√√22030410HYD_PT220400坎儿井线√√22040020HYD_LN定位点22040010HYD_PT220500渠首√√22050020HYD_LN220600输水渡槽线√√22060020HYD_LN面22060030HYD_PY220700输水隧道√√22070030HYD_PY220800倒虹吸√√22080030HYD_PY220900涵洞有向点√√22090010HYD_PT线22090020HYD_LN面22090030HYD_PY221000干沟中心线√√22100020HYD_LN面22100030HYD_PY边线22100040HYD_LN230000湖泊√√230100常年湖、塘√√230101湖泊√√23010130HYD_PY230102池塘√√23010230HYD_PY230200时令湖√√23020030HYD_PY230300干涸湖√√23030030HYD_PY240000水库√√240100库区√√240101水库√√24010130HYD_PY240102建筑中水库√√24010230HYD_PY240200溢洪道边线√√24020040HYD_LN面24020030HYD_PY2403
本文标题:广东省1:500-1:1000-1:2000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代码与属性表(试行)2011011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10854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