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新部编版六年级下册道德与法制全册知识点
1.学会尊重1.在生活中,我们会遇到不同的人,其中很多人是我们非常尊重的。2.谈到尊重,我们往往关注取得一定成就的人,忽视身边默默无闻的人。3.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即使默默无闻,即使没有取得什么显著成就,他也拥有生而为人的尊严。每个人,都应当得到尊重。4.《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5.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尊严和价值,只有尊重自己,才会获得别人的尊重,尊重自己包括自尊、自爱和自我接纳等方面。相信自己的价值,不自我贬低,不自卑就是尊重自己的重要表现。6.尊重是维系良好人际关系的前提,是文明社会的重要特征。7.尊重自己,并不意味排斥他人给予你的正确的建议。如果为了维护形象而无原则无底线,那也是不尊重自己的表现。8.尊重自己还表现为:维护自己的形象,爱惜自己的名誉,信守自己的承诺。9.面对冒犯和侮辱,我们可以:指出对方的错误,要求对方道歉,必要时拿起法律武器。10.尊重自己,并不意味着拒绝批评。尊重自己与接收别人的批评是不矛盾的,如果过于爱面子,输不起、说不得,就是过度维护自己。11.维护自己要适度:不过分敏感,保持情绪平稳;客观评价自己,既相信自己的能力,也能认识到别人可能比自己更优秀;理性对待他人意见,分析问题时对事不对人。12.被别人尊重让我们感到愉快、满足,充满价值感。推己及人,别人也希望我们能给他们带来同样的体验。13.尊重他人是一项基本的道德要求,也是一个人文明素养的体现。14.语言可以体现尊重。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分暖,恶语伤人六月寒”。一句理解、尊重的话会被别人带来温暖和鼓励。15.尊重他人不单表现在话语上,更应该落实在行动上。与人交往时,谦虚有礼,重视他人意见,关注他人需要......都是尊重他人的体现。16.尊重他人还要能够维护他人自尊心,推己及人,让别人觉得舒服。17.我国宪法明确规定,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容侵犯。由此可见,尊重他人既是道德要求,也是法律要求。2.学会宽容1.宽容让人们彼此宽待、和睦相处,它是我们和谐、美好生活的重要基础。2.宽容不仅给我们带来了和谐、友善的社会生活环境,也使我们的内心保持平和、安定,让我们生活得健康、愉快。3.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忙于工作和生活,彼此之间难免产生摩擦、冲突,宽容能让我们心胸宽阔。4.宽容让我们面对他人的无心之失时要大度、不计较;同时,也让我们面对他人的伤害时,要平息心中的不满,放弃报复的想法,懂得原谅他人。5.拥有一颗宽容的心,让我们平静下来,调整情绪,更为客观、大度地面对问题。6.拥有一颗宽容的心,不能以眼还眼,以牙还牙”。报复不是解决冲突的方式,反而有可能成更大的冲突,甚至被追究法律责任。7.“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别人会犯错误,我们同样也会犯错误。拥有一颗宽容的心,学会原谅他人,其实也是原谅可能犯错误的自己。8.宽容不是无限度地纵容和姑息迁就,而是有限度、有原则的。9.《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一十四条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10.生活在充满差异的世界中,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成长环境、兴趣爱好或观点看法。学会和谐相处,尊重他人的不同,是宽容的必修课。3.学会反思1.反思,听起来是一个很抽象的话题。其实,我们都进行过反思,都有一定的反思能力。当我们思考过去的事情,并从中得到经验或教训时,就是在反思。2.反思作为内心活动,是自我完善的一种方式,能够帮助我们回顾、分析和总结过去。如果主动反思,则能更好的把握现在和未来。3.通过反思,我们可以总结经验,进一步提升自己;也可以看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更好地完善自己;还能明确自己努力的方向,判断自己的行为是否有助于目标的实现……4.通过反思,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思考自己的生活,将我们的过去、现在和将来联系在一起,让自己做得更好。5.掌握反思的方法,可以让我们更好地进行反思。6.反思时时都能进行。在特定情况下,反思尤其必要。7.在我们做了错事以后,可以反思事情的经过,吃一堑,长一智;在我们取得成功以后,可以反思成功的原因,再接再厉;在看到别人的成功与失败以后,我们也可以借鉴对自身健康成长有益的经验或教训……8.把握反思的时机,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9.你有专属自己的“反思时间”吗?无须太长,每日坚持,必有收获。生活中需要反思的情况有很多。10.反思,一开始也许有难度,一旦形成习惯,做起来就非常轻松了。11.反思的过程很重要,反思的结果更应该记录下来,以便提醒自己。4.地球——我们的家园1.地球为人类生活提供了所需要的空间、环境和资源等。2.地球孕育了人类,提供了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自古以来,人类就在用自己特有的方式与自然和谐相处。3.地球是人类美好的家园,大自然是我们的母亲。4.近百年来,随着人口的增长和人类需求的增加,地球越来越不堪重负。生物赖以生存的森林、湖泊、湿地等正以惊人的速度减少;煤炭,石油、天然气等非可再生能源因过度开采而面临枯竭;化石燃料燃烧排放大量的温室气体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地球出现了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问题。5.如果人类不能尊重自然,随意破坏默默奉献的地球,就必然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6.为了更有效地保护地球,实现可持续发展,世界各国通过签订协定、制定法律等方式来限制人类对地球的伤害。我国把环境保护列为基本国策。7.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对大自然的伤害最终会危及人类自身,这是无法抗拒的规律。8.为了保护地球家园,人类不断探索创新,运用聪明才智,将自然界赋予人类的清洁能源与现代高科技相结合,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9.循环经济:包括产品的清洁生产、资源的循环利用和废物的高效回收。10.清洁能源:太阳能、风能、水能、生物能等清洁能源的开发和利用越来越受到重视。11.保护环境是每个人应尽的义务,让我们行动起来,让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12.为了保护地球家园,人们设立了很多保护环境的节日:如2月2日是“世界湿地保护日”,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5.应对自然灾害1.我国是世界上遭受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主要的自然灾害有旱灾、台风、洪涝、地震、滑坡、泥石流和病虫害等。2.自然灾害不仅会造成资源破坏、直接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还会带来各种间接损失,甚至会影响社会稳定和可持续发展。3.除了自然的原因外,人类在生产、生活中不合理的行为也会诱发或加重自然灾害。4.具备防灾避险的意识、自救自护的知识和能力,可以预防自然灾害的发生,减轻其带来的损失。5.为了减轻自然灾害对人民生命、财产造成的危害,我国不仅建立了气象、海洋、地质及生物等灾害的监测、预警系统,还建设了牢固的防灾减灾工程。6.预警信号的级别依据气象灾害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紧急程度和发展态势一般划分为四级:一般、较重、严重和特别严重,依次用蓝色、黄色、橙色和红色表示,同时以中英文标识。7.面对自然灾害,人们不断探寻科学、有效的方法抗击灾害,从而提高抗灾能力。8.在人类防御自然灾害的过程中,法律是约束人的行为、减少自然灾害危害的重要手段。9.《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第37条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破坏、侵占、毁损水库大坝、堤防、水闸、护岸、抽水站、排水渠系等防洪工程和水文、通信设施以及防汛备用的器材、物料等。6.探访古代文明1.早期文明区域的出现,表明人类开始跨入文明时代的门槛。区域文明的兴衰、交融和变迁,构成了人类文明演进的历史画卷。2.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黄河和长江是我国最主要的两条河流,被称为“母亲河”。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3.远古先民在采集生活中逐渐学会栽培农作物,在狩猎生活中学会了饲养动物,经过长期努力,最终实现了从采集到农耕、从渔猎到畜养的伟大变革,充分体现了古代先民的智慧。4.原始农业的兴起和发展为古代文明社会的形成奠定了重要基础。5.古埃及文明发源于非洲东北部,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两河之间的地方被称为”两河流域”。6.早期文明区域创造的灿烂文化,还有医学、数学、建筑学、文学、艺术……它们都对人类文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对世界产生了重要影响。7.世界上有许多令人叹为观止的文化遗产,这些文化遗产是世界人民的骄傲,更是人类文明的瑰宝。它们见证着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展现着早期人类文明的辉煌历史。8.人类古代文明成就辉煌,不同文明之间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学习和借鉴的。9.古代文明的遗迹是我们了解过去的重要途径,也是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和文化财富,需要我们去珍惜、领悟和传承。10.在交相辉映的早期文明中,只有中华文明一直延续至今,未曾中断,这是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重要源泉。7.多元文化多样魅力1.人类居住的地球,约71%的面积被海洋覆盖。陆地仅占地球表面积的29%,但却是人类生息繁衍的地方。2.陆地表面高低起伏,形态多样。有连绵起伏的高山、低洼的盆地;还有宽广的高原,低平的平原……3.世界上最大的平原——亚马孙平原,位于南美洲北部亚马孙河中下游,那里地势低平。4.人们在长期的交往中形成的礼仪,也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礼仪是约定俗成的,我们用它来表示相互之间的尊重,不同的文化会有不同的礼仪。5.建筑作为一种文化,与各地自然环境相适应,与大自然融为一体,也是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生活方式的反映。6.在经济全球化和互联网时代,世界各地人们的交流更加容易,文化之间的交流更加频繁,增进了不同国家和民族之间的理解。7.文化交流不仅使人们对不同文化的特色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而且有助于不同文化取长补短,共存共荣。8.在全球化时代,世界各国间的接触和交往日益频繁。来自不同国家的人们有时会因为不了解对方的文化而出现尴尬,甚至出现矛盾和冲突。对此,我们首先要了解差异,学会尊重差异。9.各种文化应该相互尊重。我们在认同自己文化的同时,亦以包容、开放的态度对待不同于我们的文化,求同存异。10.在文化交流中,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要和平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11.善于发现和欣赏其他文化之美,是一种美德,更是一种智慧。8.科技发展造福人类1.波兰科学家哥白尼根据前人的天文观察和推算,提出了“日心说”,“日心说”的发表冲破了“地心说”的束缚,改变了人类对宇宙的认识,在科技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2.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制作了一台天文望远镜,观测到许多肉眼看不到的奇异景观,证明了新天文学说。3.15世纪初期和末期,世界经历了两次伟大的航行——中国的郑和下西洋和欧洲的哥伦布航海。新航路的开辟加强了各个大陆之间的联系,开阔了人们的眼界,促进了人类文明的传播。4.人类在认识自然界的同时,也在不断深化对自身的认识。19世纪中叶,达尔文提出“进化论”,改变了人类对自然界和人类自身的看法。5.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不断地改变着人类的生产与生活方式。6.200多年前,蒸汽机的发明和改进,结束了人们只能使用人力、畜力、风力和水力的历史。人类由此进入机器大工业时代。7.100多年前,电力逐步取代蒸汽动力,成为机器大生产的主要动力。人类社会由以蒸汽为标志的第一次工业革命时代跨入以电气为标志的第二次工业革命时代。8.人类的科学发明与创造标志着社会的文明和进步。9.当前,信息技术的发展大大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方式,互联网技术为我们创造了发布信息、阅读新闻报道、娱乐、交流的新平台。10.科学技术的发展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日新月异的变化。人们在享受科学技术成果的同时,也遇到许多新的烦恼。11.农药在除虫灭草的同时,也会对土壤、水、农作物造成污染;电子产品在给我们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带来了污染环境的电子垃圾。12.如何减少科技带来的烦恼,让科技更好地为人类服务,不仅需要科学家的道德自律,还需要通过法律约束、共同约定、公众监督等办法对科技应用进行规范。13.科技的发展改变了世界。人们要善用科技,让科技更好地为人类造福。14.《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第29条规
本文标题:新部编版六年级下册道德与法制全册知识点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10936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