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 城市居民文化需求与消费状况调查
城市居民文化需求与消费状况调查一、背景:经济的腾飞,离不开先进文化的支撑,经济越发展,人们追求精神生活的形式会更多、内容更丰富、品质更高。为了解和掌握雅安市雨城区居民在文化需求与消费产业的发展状况,更深入剖析居民消费需求对文化产业经济的影响。以及,找出居民在文化消费状况、消费方式和消费行为方面存在的问题,为市委、市政府制订文化产业发展政策提供参考。二、调查的基本情况本次调查采取问卷调查的形式,在雨城区市区内,随机调查了100人,调查样本分布为机关干部、事业、企业人员城市居民、农村居民、学生、教师等。实际收回调查问卷90份,有效率为90%。(一)雨城区城市居民消费现状文化消费是指居民在教育学习、享受艺术、休闲娱乐等活动中为获得知识、艺术熏陶、精神享受与满足而实施的消费行为。包括文化娱乐用品消费、文化娱乐服务消费、教育消费等方面。居民对文化消费数量及质量需求的提高,有助于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群众日常的文化娱乐活动也在不断地发展和延伸。唱歌、上网、玩游戏、看影碟、种花养草、绘画书法、喝茶、打牌、跳舞以及健身等。文化娱乐业已成为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第三产业的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增加就业人口、优化投资环境、促进经济发展和推动社会进步等诸多方面都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据市文化局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雅安市文化经营单位有1251家,其中卡拉OK厅283家,音像店215家,电子游戏(艺)室396家,网吧347家,音像制品出租、零售店17家、书报刊出租、零售店215家、艺术表演团体9家、影剧院1家,还有茶楼、咖啡厅、按摩足疗室、健身房、儿童游乐场等,从业人员逾万人。(二)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调查对象中,男性52人,占52%;女性48人,占48%。年龄在12岁—18岁的6人,占6.6%;19岁—35岁的60人,占66.6%;36—55岁的12人,占16.6%;55岁及以上的12人,占13.3%。文化程度是初中及以下的18人,占20%;高中15人,占16.6%;大学及以上57人,占63.3%。职业主要有机关事业人员27人,占30%;在校学生45人,占50%;农民3人,占3%;常住人口15人,占16.6%;流动人口15人,占16.6%。二、民意调查情况(一)雨城区居民休闲娱乐时间较长,但业余生活单调经济越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也越来越快,除部分经商或打工者劳动强度大且工作时间较长外,一般的居民每天休闲的时间基本上都在5小时以上,因此,如何引导市民利用好这些时间是提高市民素质的关键。1.当问及每天用于文化产品消费、休闲活动的时间是多少时,回答“3小时以下”的21人,占23.3%;回答“3小时—5小时”的54人,占60%;回答“5小时—10小时”的12人,占13.3%,回答“10小时以上”的5人,占5.5%。2.当问及休闲时主要娱乐方式时,回答“看电视、电影、听广播”的有51人,占56.6%;“上网,、打游戏”的6人,占6.6%;“阅读书报杂志”的9人,占10%;“健身”的15人,占16.6%;“打牌”的9人,占10%;除此之外,还有跳坝坝舞、KTV唱歌、逛街等7人,占7.7%.(二)雨城区居民文化娱乐消费支出少,且消费方式单一1.当问及“你愿意花费月收入的百分之几在文化消费上”时,回答“1%以下”的有36人,占40%;“1%—5%”的27人,占30%;“6%—15%”的18人,占20%;“16%以上”的9人,占3%。2.当问及如果可以你更愿意将收入花在那些地方时,回答“衣食住行等物质消费上的有”60人,占66.6%,回答“影音、书籍、绘画、旅游等精神文化消费上”的有30人,占30%。(三)消费昂贵是制约居民进行文化消费的主要因素人最基本的生存要求就是解决吃、穿、用、住,然后才考虑如何休闲娱乐,放松身心。调查发现,市民参加过艺术学习的人很少,在100名调查对象中仅有25人参加过艺术学习,学习专业主要是音乐、美术和舞蹈,分别为12人、8人、5人。当问及“阻碍您进行文化产品消费的主要因素”时,回答“文化消费过于昂贵”的排在第一,占32.3%;回答“周边缺乏合适的文化设施或场所”的排在第二,占31.6%;回答“工作或学习任务重没有时间”的排在第三,占22.6%;还有就是“对文化产品确实没有兴趣”的占11.8%。(四)绝大多数市民对雨城区文化娱乐设施建设感到不满意近几年,市委、市政府为改善城市基础设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城市面貌和城市品位快速提升。基础设施不断改进和完善,公益设施建设投入力度不断加大,滨江路、渠河路都修建了很多公益健身设施,可供居民休闲娱乐,锻炼身体的场地也很多,同时,许多小区都建起了健身场所,居民茶余饭后,不用花一分钱,就可以到小区进行健身或跳坝坝舞,一些业余文艺爱好者还自发组织起来,表演戏曲,自娱自乐,既锻炼了身体,又减轻了疲劳。但在广大的农村和多年修建的居民宿舍楼,没有物管、空地少,没有健身场所,居民要锻炼就得到其他有健身设施的小区或公益活动场所进行锻炼。因此,当问及“您认为当前娱乐消费场所建设状况”时,回答“很好”的有3人,占3.3%;“较好”的有21人,占23.3%;“一般”的有66人,占73.3%;“很差”的有12人,占13.3%;(五)雨城区绝大多数市民认为普及艺术对人们的道德行为有良好的作用艺术具有强烈的感染力,艺术能陶冶人们的情操,磨练人们的意志。只要有人类的地方就有艺术。文明与艺术同时产生,没有艺术,我们的生活就缺少色彩和光泽,大多数市民对此有认同感。调查表明,当问及普及艺术对人们的道德行为有无良好作用时,回答“有作用”的63人,占70%,回答“没有作用”的17人,占18.8%,回答“说不清”的人10,占9%。(六)群众最为期待的影视剧、文艺演出内容更丰富多彩、更有看头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不断改善和提高,人们越来越关注生活的质量和品质。调查表明,当问及“您最为期待的文化生活”时,排在第一位的是“影视剧、文艺演出内容应更丰富多彩、更有看头”,占43.7%;排在第二位的是“电影票、演出票、书价等能更再低一些”,占28.3%;排在第三位的是“周边能找到更多合适的文化设施或场所”,占23.9%。三、存在的问题(一)歌厅扰民现象时有发生雨城区内目前主要的娱乐场所是OK厅、迪吧或茶楼,人们工作之余,需要花钱消费的娱乐活动,除喝茶、足疗、健身外,可能最主要的娱乐方式特别是男士就是邀几个朋友到OK厅去唱上几曲歌,自娱自乐。唱歌本无可厚非,但有市民反映,有的OK厅深更半夜还歌声嘹亮,使得周围的居民夜不能寐。因此,歌声扰民现象时有发生。(二)文化产品价格虚高,市民消费热情低迷人们传统的消费观念,首先解决的是“吃、穿、用、住”,然后才考虑其他消费。在收入既定的条件下,价格就成为影响消费数量和质量的关键因素。以观看电影为例,目前一张电影票价格少则30元,多则50元以上,较改革开放初期上涨了300多倍,一个三口之家看一场电影要花费上百元,占到月人平收入的10%左右,过高的票价使许多普通百姓根本无缘于电影院。调查发现,有78.9%的居民近两年内未走进电影院观看电影,认为票价过高的达57.6%。由于失去了大众消费群体,许多电影院的经营也因此举步维艰,一些电影院里观众常常是稀稀落落。除电影票外,其它文化产品如旅游、书籍、体育健身活动的价格也普遍偏高,抑制了大部分居民的消费热情。四、几点建议(一)加强社区文化建设,形成健康有益的文化服务体系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镇人口的不断增长,社区作为社会的基层组织在市民文化消费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因此,我们应将社区文化建设与文化产业发展结合起来,关注社区居民的精神文化消费需求,为社区居民提供便利的文化消费,让更多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走进社区,如开办社区图书馆、社区小型电影院、组织健康讲座等,使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文化程度的社区居民加入到社区文化建设的队伍中来。(二)科学监管,严格执法,推进文化市场有序发展相关职能部门要采取突出重点、人技结合,上下联动,进一步加强日常检查的力度、密度、宽度、深度。对网吧要加强日常监管,严格按照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要求,严格实行有效证件实名登记,坚决禁止未成年人进入;市文化局和公安局要按照有关规定,坚决查处取缔“黑网吧”。对游艺娱乐场所要强化集中整治,坚决打击和取缔无证照经营的游艺场所,严厉打击利用游艺娱乐场所进行赌博等违法经营行为,坚决查处在国家法定假日外向未成年人提供电子游戏机及超时营业等违规经营行为;要加强歌舞娱乐场所规范经营和安全营业的检查、指导;同时,加强服务、强化管理、引导发展、提升档次,保证我市文化企业规范经营,文化市场健康有序,推进文化产业繁荣发展。原文已完。下文为附加文档,如不需要,下载后可以编辑删除,谢谢!构建乡镇和谐交通管理执法环境心得体会《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与民方便的原则,与每一个行人、驾驶员和家庭都有着密切的关系。它给中国老百姓带来了对人的生命尊重、对守法公民的尊重以及对交通执法人滥用职权的惩戒,为整个社会构建了一个完善的交通安全防范体系,切实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提供了较为系统的法律保障,然而,自2004年5月1日实施以来,在实际贯彻过程中,不少基层的民警却反映由于新法处罚幅度的提升,受处罚违法行为人意见较大,尤其在一些经济欠发达的乡镇、农村道路,执法难度更大,执法民警与违法行为人冲突现象时有发生,执法“难”问题日益突出。我队在经历了几次的群众对抗执法冲突后,围绕构建一个和谐的交通管理执法环境,组织专门人员深入辖区开展调研,在认真摸清辖区交通安全状况,充分掌握第一手材料的基础上,建立基础台帐,全面分析原因;积极开展各种宣传方式,营造良好的执法环境氛围;实行人性化管理,尽量化解被处罚群众的敌对情绪;调动群众参与交通安全管理的积极性,开展“群防群治”;延伸各种交通安全管理业务到基层,进一步便民利民;加强警民沟通,强化廉政监督,开辟出一条有效的农村道路交通管理办法。一、充分摸清辖区交通安全状况,建立台帐,掌握第一手材料要建立和谐的交通管理执法环境,首先要摸清辖区的交通情况及其特点,充分做好交通安全管理基础工作。所要掌握的辖区交通情况包括:辖区人口数,辖区总面积,道路总长度(包括等级道路及非等级道路)、名称和等级,行政村及自然村数量,各种车辆型号、数量,专业驾驶员人数,分布规律(即每个村有多少部车辆及驾驶员),这些车辆主要从事何种营运,其运输时间、路线呈何规律,该辖区的客流、物流有何特点等等,充分掌握这些第一手资料后进行整理,制订详尽的台帐,掌握了这些材料将为创造和谐的执法环境奠定坚定的基础。二、积极开展各种宣传方式,为构建和谐的执法环境营造良好的氛围群众交通安全意识的高低、是否理解并支持决定着公安交通管理工作质量和效率,而群众的交通安全意识不是与生俱来的,虽然大部分是取决于自身文化素质,但是也与公安交通管理部门的宣传工作紧密相连的。近年来,我队非常重视乡镇交通安全宣传,废除以往形式单一老一套做法,不断创新宣传形式,以丰富多样的宣传方式吸引广大农村群众接受教育。在近年的工作实践中,我队总结出以下行之有效的宣传途径:(一)自身执法宣传。交警的执法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很好的宣传载体。一个有着严整的警容风纪、规范化的执法程序的执勤民警队伍本身就是很好的“交通安全宣传牌”,在执法过程中最忌讳的是方法简单粗暴,动不动喝斥违法行为人等等行为,这样就会令群众对公安交通部门产生排斥感,自然就“敬而远之”了。我队特别注重执法解释工作,民警在执法过程中,发现违法行为时先进行交通法律法规宣传教育,指出违法行为人哪些行为是违法行为及其所存在安全隐患,对自身及他人的人身财产安全构成了哪些危害,违反了交通法规具体条款等等,让违法群众心服口服,自觉自愿接受处罚,交通管理工作自然顺利展开。(二)新闻媒体宣传。新闻媒体具备了群众接受率高的特点。在实际工作中不少民警经常抱怨工作又累,群众又不支持,从事交通安全管理工作“吃力不讨好”等等,这与新闻媒体利用率
本文标题:城市居民文化需求与消费状况调查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11153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