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 与妻书教案(公开课)
《与妻书》(教案)教学目标:1、体会文章中贯穿始终的至情至理,理解林觉民烈士对妻子深挚的爱。2、理解文中林觉民在对爱妻子、爱国家的两难选择中作出抉择的情感历程。教学思想:1、首先围绕原课本的单元要求,体会文章中贯穿始终的至情至理,理解林觉民烈士对妻子深挚的爱。从学生阅读能力发展的角度提高学生对人物的理解能力。文学是情感的象征,但我们在许多以革命英雄人物为主人公的作品里,往往忽视人物本身的情感,为表现崇高思想而弱化了人性,其实,英雄也有个人感情,也有其对家庭,对亲人的爱与留恋,正是《与妻书》中贯穿始终的对妻子深挚的爱恋,才更使林觉民这个人物显得真实,亲切和伟大。2、其次,理解文中林觉民在爱妻子、爱国家的两难选择中作出抉择的情感历程。本课教学思想的特色,不在于仅仅赞美林觉民烈士的舍家为国情感。课文中林觉民所面对的,是一个两难选择,妻子与国家,任何一方都不忍舍弃。学生面对这样的问题还难以作出判断和选择,所以,在教学中让学生直面这一两难问题,对此进行思考,对激发学生的使命意识、爱国情感和由家至国的责任感,具有潜移默化的积极作用。教学重点与难点:作者如何由对妻子的爱上升到对民族国家的大爱,两个爱如何统一。教学步骤:一、导入为推翻清王朝腐朽的统治,公元1911年4月27日,革命志士炮轰两广总督府,遭遇清军围攻,死伤惨重,其中一位25岁的青年林觉民,留下了一封荡气回肠的《与妻书》,文如黄钟大吕,情如杜鹃啼血,感动天下。二、背景和资料1、黄花岗起义:1910年11月孙中山、黄兴、赵声等革命党人在马来半岛的槟榔屿召开庇能会议,决定再次在广州发动武装起义,黄兴担任总指挥。1911年4月27日下午5时30分,黄兴率130余名敢死队员直扑两广总督署,发动了中国同盟会的第十次武装起义广州起义。敢死队突入总督署,总督张鸣岐逃走,起义军焚毁总督署后,在东辕门外与水师提督李准派来弹压起义的北洋军短兵相接。起义军浴血奋战,终因寡不敌众而不幸失败。起义失败后,黄兴负伤撤回香港,喻培伦、方声洞,林觉民等革命志士牺牲,牺牲的中国同盟会会员有名可考者八十六人,其中七十二人的遗体由潘达微寻获安葬于广州红花岗。潘达微将红花岗改名为黄花岗,这次起义因此被称为黄花岗起义。2、林觉民(1887-1911),字意洞,号抖飞,又号天外生,汉族,福建闽侯人。少年之时,即接受民主革命思想,推崇自由平等学说。留学日本期间,加入中国同盟会。1911年春回国,4月24日写下绝笔《与妻书》,后与族亲林尹民、林文随黄兴、方声洞等革命党人参加广州起义,转战途中受伤力尽被俘。后从容就义,史称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林觉民受伤被俘后,有人以保存国家元气劝说两广总督张鸣岐对林觉民刀下留情,张鸣岐说:“此人面貌如玉,心肠如铁,心地光明如雪,也称得上奇男子……这样的人才留给革命党,为虎添翼,这还了得。”临刑时谈笑自若,引颈就义,年仅24岁。三、体味文中作者对妻子的挚爱深情1、林觉民在起义前夕在绢帛上留下了一封《与妻书》,留给妻子的,这是一封情书,还是一封遗书呢?2、林觉民写下这封《与妻书》的用意是什么?请同学们在原文中找出答案。①吾今以此书与汝永别矣。②恐汝不察吾衷……忍悲为汝言吾衷3、林觉民说深怕妻子不能体会“吾衷”,吾衷即我的心意,林觉民有怎样的吾衷呢?吾至爱汝,即此爱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也。4、这个说法不是自相矛盾吗?既然“至爱汝”,又为什么能“勇于就死”呢?既然“至爱汝”,又为什么舍得“勇于就死”呢?我们来看看林觉民是怎么解释的?请大家一起来读一读。吾充吾爱汝之心,助天下人爱其所爱,所以敢先汝而死,不顾汝也。汝体吾此心,于啼泣之余,亦以天下人为念,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为天下人谋永福也。林觉民说因为我深深地爱着你,所以我以这份心去爱天下人,我愿意牺牲自己的幸福,帮天下人谋幸福。就是将爱妻之情与报国之志统一起来,即舍小我以成大我。5、林觉民的小我,也就是对妻子的深爱之情,即“至爱汝”是如何体现出来的?四五年前某夕关于谁先死的谈话围绕与妻子有关的日常生活,直说对妻子的深挚爱恋。以上均表达了作者对妻子的挚爱深情和不忍离别的内心痛苦。离别前,切切叮嘱妻子抚养孩子,子承父志。甚至,死后,他也愿意一愿哭相和二愿真有鬼三愿心电感应是实由此,我们可以感受得到,林觉民是真爱他的妻子,这份爱刻入了他的骨血之中,让他肝肠寸断。四、理解作者在两难抉择中体现的“大爱”(重点)1、既然如此“至爱汝”,又为何忍舍妻而“勇于就死”呢?当时国事如何?请同学们找一找。①遍地腥云,满街狼犬,称心快意,几家能彀?②天灾可以死,盗贼可以死,瓜分之日可以死,奸官污吏虐民可以死,吾辈处今日之中国,国中无地无时不可以死。③离散不相见,天下人之不当死而死与不愿离而离者,不可数计。2、概括说也就是国家腐败,社会黑暗,灾难深重,百姓苦痛。但是,这与林觉民夫妻何干?他们夫妻二人出身书香门第之家,只要安守本分,相信能“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为什么林觉民非得走上一条在旁人看来是不归之路的革命道路?我们来看看林觉民的内心剖白吧。①吾自遇汝以来,常愿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属②司马青衫,吾不能学太上之忘情也。③仁者“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④钟情如我辈者,能忍之乎?3、这是一个有小情,但更有大爱的至情至爱之人。感夫妻之恩爱悲夫妻之死别愤国家之黯弱怜天下之离散儿女情长,英雄志坚这是一个真正的有情人。五、拓展延伸一百多年前,革命烈士为了国家和民族的自由抛头颅、洒热血,用生命诠释了“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从而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而一百多年后的今天,生活在幸福中的中学生们则有人提出了这样的口号:“生命诚可贵,自由价更高。若为爱情故,两者皆可抛。”学习了今天的课文,对这些学生,你想对他们说什么呢?六、作业结合林觉民写给父亲的诀别书,体会他牺牲前的心理状态。不孝儿叩禀父亲大人:儿死矣,唯累大人吃苦,弟妹缺衣食耳,然大有补于全国同胞也。大罪乞恕之。七、课外表演读过了这一封荡气回肠的百年情书,我们的心头总会涌起无限的感慨。接下来,请同学们带着这一份感慨一起再来品味这份感情。播放《与妻书》朗诵视频。课外同学们组成小组,分角色进行朗诵。
本文标题:与妻书教案(公开课)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11378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