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历史学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六章
正义与邪恶的较量JusticeVSEvil第一节日本发动灭亡中国的侵略战争第二节从局部抗战到到全国性抗战第三节国民党与抗日的正面战场第四节中国共产党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第五节抗日战争的胜利及其意义第一节日本发动灭亡中国的侵略战争一、日本灭亡中国的计划及其实施1.灭亡中国是日本的既定国策1927年6月,日本首相田中义一向天皇呈递了一份秘密折,宣称:“惟欲征服支那,必先征服满蒙;如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支那。”这就赤裸裸地暴露了日本妄图吞并中国争霸世界的狂妄野心。2.从九一八事变到华北事变日本加紧实施侵华政策1931年日本制造九一八事变,迅速占领了东北华北事变后,日本开始着手全面侵华战争的准备经济上,大力推行经济军事化军事上,大规模扩军备战政治上,逐渐法西斯化3.卢沟桥事变后日本开始全面侵华战争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发生,全面侵华战争由此开始,日本几乎动员全部军事力量,采取“速战速决”的战略,向华北、华东、华中地区发起战略进攻。二、残暴的殖民统治和中华民族的沉重灾难1.日本的残暴统治政治上:扶植傀儡政权,实行以华制华。经济上:从农业、工矿运输业等方面,大肆榨取中国的资产和劳动力。文教上:通过思想、文化、教育等领域,蒙蔽、麻醉和腐蚀中国人民。2.侵华日军的严重罪行(1)制造惨绝人寰的大屠杀(2)疯狂掠夺中国的资源与财富(3)强制推行奴化教育据统计,战争期间,中国军民伤亡人数超过3500万,按1937年的比价,中国直接经济损失1000多亿美元,间接损失5000多亿美元。第二节中国人民奋起抗击日本侵略者一、中国共产党举起武装抗日的旗帜九一八事变的第三天,中共中央就发表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宣言。1931年9月22日,中共中央作出《关于日本帝国主义强占满洲事变的决议》。1932年4月15日,毛泽东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的名义,发表《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宣布对日作战宣言》,正式决定对日本帝国主义宣战中国共产党还直接领导了东北人民的抗日武装斗争。二、局部抗日与救亡运动九一八事变后,国民党军队中的部分爱国官兵进行了局部抗战。中国共产党开始同国民党官兵的抗日合作。在东北,中共满洲省委同以原东北军为主体的抗日义勇军进行合作。三.停止内战,一致对外1.“一ニ・九”运动与中共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新政策中国共产党关于教亡图存、全民抗战的号召和中共地下党组织的领导下,1935年12月9日,北平学生举行声势浩大的抗日示威游行,喊出“反对华北自治运动”、“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停止内战,一致对外”等ロ号,这就是“一二·九“运动。2.西安事变及其和平解决1936年12月初,蒋介石到达西安,逼迫张学良杨虎城攻打陕北的红军12日凌晨,为了实现停止内战,实行抗日,张、杨在对蒋介石“哭谏”无效的情况下实行“兵谏”,扣留了蒋介石。这就是西安事变西安事变发生后国内外各派政治力量对事变的反应如何?——国际:日本:极力怂恿亲日派实行武力“讨伐”,并以武カ占领京沪相威胁。英美:力主和平解决。——国内:亲日派:杀气騰腾,积极部署,主张用武力来解决。亲英美派:主张和平解决。地方实力派:虚虚实实,要求恢复蒋介石的自由。中国共产党:提出和平解决的主张,并派周恩来赴西安参加谈判。4.全国性抗战的开始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爆发,中国抗日战争进入全国性抗战的新时期。1.第二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1937年9月22日,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23日,蒋介石谈话,实际上承认了共产党的合法地位至此,以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第三节国民党与抗日的正面战场一、战略防御阶段的正面战场从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到1938年10月武汉失守,中国抗日战争处于战略防御阶段。在此阶段,以党军队为主体的正面战场,担负了抗击日军战略进攻的主要任务,先后组织了淞沪、忻ロ、徐州、武汉会战等一系列大战役。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战是比较积极的,但是除了台儿庄战役取得胜利外,其他战役几乎都是以退却、失败而结東的。淞泸会战忻口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二、战略相持阶段的正面战场1938年10月,日军占领广州、武汉以后,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这一阶段的正面战场又可以分为两个时期:1.从武汉失守到太平洋战争爆发(1938年10月-1941年12月),这个时期国民党对内加紧反共,对外比较认真地抗战。2.从太平洋战争爆发到大反攻前——国民党集团不但积极反共而且消极抗日——中国抗战的主战场由国民党正面战场到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第四节中国共产党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一、全面的抗战的路线和持久战的方针1.为什么要实行全面的全民族抗战的路线在毛泽东看来,兵民是胜利之本。战争之伟力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只有动员了全国的老百姓,才能陷敌于灭顶之灾的汪洋大海,才能弥补我之武器装备的缺陷与不足。2.为什么采取持久战的战略方针?(1)强国与弱国的对比(2)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二、敌后战场的开辟与游击战的发展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抗日武装,在正面战场的抵抗遭到失败以后,勇敢地向敌人后方展开战略大进军。敌后战场的抗日军民,机动灵活,神出鬼没,向日军后方和交通线频频出击描绘了一幅人民战争的壮丽画面。1.到敌人后方去,坚持开展敌后抗日游击战的必要性和可能性第一,能有效地打击日军。第二,能有效地积聚、发展人民群众的抗日力量。第三,符合当时的历史实际。2.为什么游击战成为人民军队作战的主要形式?在反侵略战争的各个阶段,敌后游击战争都具有重大的战略作用:1.在战略防御阶段,从战争的全局看,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正规战是主要的,敌后的游击战是辅助的。2.游击战还为人民军队进行战略反攻准备了条件。三、坚持抗战、团结、进步的方针和原则坚持独立自主原则的目的,“一方面是在保持自己已经取得的阵地”。另一方面,这就是为了发展阵地,为了实现“动员千百万群众进入抗日民族的统一战线,打倒日本帝国主义”这个积极的目的。2.坚持抗战、团结、进步,反对妥协、分裂、倒退的方针抗战进入相持阶段以后,针对国民党采取的消极抗日、积极反共反人民的方针和妥协倾向,为了坚持抗战,坚持持久战,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坚持抗战反对妥协。坚持团结、反对分裂,坚持进步反对倒退”的口号。在同顽固派作斗争时,党胜利的原则和局部的原则。采取有理、有利有节的原则,即自卫的原则,胜利的原则和局部的原则。3.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总方针毛泽东说:“抗日战争胜利的基本条件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扩大和巩固,而要达到此目的,必须采取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狐立顽固势力的策略,这是不可分离的三个环节。”四、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建设1.三三制的民主政权建设抗日民主政府在工作人员分配上实行“三三制”原则,即:共产党员非党的左派进步分子中间派各占三分之一2.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毛泽东说:“我们曾经弄到几乎没有衣穿,没有油吃,没有纸,没有莱,战士没有鞋袜,工作人员在冬天没有被盖。”为了克服根据地面临的严重困难,1942年中国共产党领导根据地军民开展了大生产运动。六、中国共产党的自身建设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提出的历史必然性是什么?第一,它反映了中国社会和中国革命的极大特殊性,对理论发展的特殊需要。第二,它昭示了中国共产党对异域文化相互交融这一发展规律的自觉体认。第三,它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更加广泛应用和进一步发展的内在要求。2.系统阐明新民主主义理论20世纪30年代后期和40年代初期,毛泽东撰写了《共产党人发刊词》、《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论》等一批重要的理论著作。在这些著作中,毛泽东提出了中国革命必须分两步走,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纲领,党在中国草命中战胜敌人的三大法宝等。第五节抗日战争的胜利及其意义1.抗日战争的胜利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裕仁宣布投降。9月2日,日本代表签署投降书。至此,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结東,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也胜利结束9月3日,被命名为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10月25日,中国政府在台北举行受降仪式这一天,被命名为“台湾光复日”。这是中国抗日战争取得完全胜利的重要标志。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斯大林曾说:“只有当日本侵略者的手脚被(中国)捆住的时候,我们才能在徳国侵略者一旦进攻我国的时候避免两线作战。”美国总统罗斯福说:“假如没有中国,假如中国被日本打垮了,你们想一想有多少师团的日本兵,可以调到其他方面来作战,他们可以马上打下澳洲,打下印度…他们可以一直冲向中东和徳国配合起来,举行大规模突击,在近东会师,把俄国完全隔离起来,割吞埃及,斩断通往地中海的一切通道。”2.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第一,中国共产党以自己的坚定意志和模范行动,在全民族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第二,中国人民巨大的民族觉醒、空前的民族团结和英勇的民族抗争,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决定性因素。第三,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同世界所有爱好和平和正义的国家和人民、国际组织以及各种反法西斯力量的同情和支持也是分不开的。3.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第一,彻底打败了日本侵略者,捍卫了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为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奠定基础。第二,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使中国人民在精神上组织上的进步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为抗战后取得解放战争的胜利莫定坚实的基础。第三,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大团结,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第四,对世界各国夺取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维护世界和平产生了巨大影响。1.为什么说中国的抗日战争是神圣的民族解放战争?2.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3.怎么评价国名党政府在抗日战争中执行的路线和正面战场的地位和作用?4.为什么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弱国战胜强国的范例?其历史意义是什么?思考?资料收集:宋晓龙、潘俊杰文字编辑:宋雯雯、陶杰图片收集:施霁倩、孙雯动画效果:史亚东、万贤胜
本文标题: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六章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11380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