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2014年高中物理必修一学考复习课件(全册)
参考系1、机械运动: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的变化.3、参考系:为了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选来作为标准的另一个物体.4、同一运动,选择的参考系不同,就有不同的观察结果2、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5、比较两个物体的运动,必须选择同一参考系。6、参考系是可任意选取,原则是要使运动的描述尽可能简单。常选择地面或相对地面不动的物体作参考系质点和坐标系1、质点:不考虑物体的大小和形状,把物体看作一个有质量的点,即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2、质点是一种理想化模型.3、实际物体可抽象为质点的条件:当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对所研究问题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时,可视物体为质点。4、坐标系:为了定量地描述物体位置及位置的变化,需要在参考系上建立适当的坐标系。常见的有描述直线运动的一维直线坐标系,描述平面运动的二维平面直角坐标系,描述空间运动的三维立体空间坐标系。课堂练习C1、下列情形中的物体可以看作质点的是()A、跳水冠军郭晶晶在跳水比赛中B、一枚硬币用力上抛,猜测它落地时是正面朝上还是反面朝上C、奥运会冠军邢慧娜在万米长跑中D、花样滑冰运动员在比赛中2、观察图中烟囱冒出的烟和车上的小旗,关于甲、乙两车相对于房子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乙两车一定向左运动B、甲、乙两车一定向右运动C、甲车可能运动,乙车向右运动D、甲车可能静止,乙车向左运动D课堂练习1、时刻:在时间轴上对应于一点,表示某一瞬间,与状态量相对应。2、时间:在时间轴上对应于两点间的一段,表示一段过程,与过程量相对应。3、两者关系:时间=末时刻-初时刻4、单位:秒s,分min,时h5、测量仪器:秒表和打点计时器时间间隔和时刻BC3、关于时刻和时间间隔,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时刻表示时间间隔较短,时间表示时间间隔较长B.时刻对应位置,时间间隔对应位移C.作息时间表上的数字表示时刻D.1min内有60个时刻课堂练习位移和路程1、位移:是描述物体位置变化的物理量,是矢量。2、路程是指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是标量.1)大小用质点运动的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来表示.2)方向从初位置指向末位置.3、位移和路程的联系:只有单方向的直线运动时,位移的大小才等于路程——0≤位移大小≤路程4、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5、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物理量,遵循代数加减。C4、下列关于位移和路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位移大小和路程不一定相等,所以位移才不等于路程B、位移的大小等于路程,方向由起点指向终点C、位移描述物体相对位置的变化,路程描述路径的长短D、位移描述直线运动,路程描述曲线运动课堂练习5、从高为5m的某处竖直向下抛出一小球,在与地面相碰后弹起,上升到高为2m处接住,则这段过程中,小球的位移为,方向是__,路程为。3m竖直向下7m课堂练习速度和平均速度1、速度:描述运动快慢和方向的物理量,是矢量。1)大小是位移⊿x跟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t的比值,方向为物体的运动方向2、平均速度:物体的位移与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3)意义:表示做变速运动的物体在某一段时间内的平均快慢程度,只能粗略地描述物体的运动。2)矢量:方向与位移方向相同注意:提到平均速度一定要明确是哪段时间或哪段位移内的平均速度。2)单位:m/skm/hcm/s1)大小:——比值定义法1、瞬时速度: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1)矢量:方向与物体经过某一位置时的运动方向相同2)意义:精确地描述物体运动快慢和方向的物理量。1)平均速率不是平均速度的大小,平均速率等于路程跟时间的比值。2)平均速度是矢量,平均速率是标量。3)物体在做单向直线运动时,平均速度的大小才等于平均速率。4)平均速度可以为零,平均速率永远不等于零。3、平均速率和平均速度:瞬时速度的大小就叫瞬时速率(简称速率)。故瞬时速度的大小与瞬时速率相等,只是标量与矢量的区分。2、瞬时速率和瞬时速度:瞬时速度和速率6、下列几种速度中不是瞬时速度的是()D.子弹击中敌人时的速度是900m/s。C.汽车速度计指示着速度60km/s;B.子弹以600m/s的速度从枪口射出;A.火车以70km/h的速度经过某一段路程;AC课堂练习C7、某运动员在百米竞赛中,起跑后第3s末的速度是8m/s,第10s末到达终点时的速度是13m/s,他这次跑完全程的平均速度大小是()A.11m/sB.10.5m/sC.10m/sD.9.5m/s课堂练习D8、物体由A处运动到B处,在前1/3时间内做速度为v1的匀速直线运动,后2/3时间内做速度为v2的匀速直线运动,则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为()A.(v1+v2)/2B.3v1v2/(2v1+v2)C.(2v1+v2)/3D.(v1+2v2)/3课堂练习9、一质点沿直线OX方向作加速运动,它离开O点的距离X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为X=5+2t3(m),它的速度随时间变化关系为v=6t2(m/s),试求该质点在t=0s至t=2s间的平均速度的大小,t=2s至t=3s间的平均速度大小。课堂练习加速度1、定义:在变速运动中,速度的变化和所用时间的比值。2、定义式:3、意义:描述速度改变快慢和方向的物理量。5、加速度是矢量:方向为速度变化的方向。4、单位:米/秒2(m/s2)在直线运动中,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速度增大,加速运动;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速度减小,减速运动;当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时,物体作曲线运动——读作“米每二次方秒”例:a=2m/s2指每秒钟速度改变2m/s注意:式中的减也可能是加△vv0V末在直线运动中有:a=△v/△t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的关系v0V末△va=△v/△tv0V末△va=△v/△t加速度速度v和速度变化量Δv及加速度a的区别:1)速度是指运动物体位置变化的快慢,方向为物体的运动方向;而加速度是指速度变化的快慢,方向为物体速度变化的方向;2)加速度的大小与物体的速度大小及速度的变化量的大小无关,它是由物体的受力情况和物体的质量决定的:速度v大,或速度变化△v大,速度变化不一定快,加速度不一定大;速度为零,速度变化可以很快,加速度可以很大。BC10、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加速度为2m/s2,那么在任意1s内()A、物体的末速度一定等于初速度1倍B、物体的末速度一定比初速度大2m/sC、物体的末速度一定比前1s内的末速度大2m/sD、物体的末速度一定比前1s内的速度大2m/s课堂练习BD11、一个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某时刻速度的大小为4m/s,1s后速度的大小变为10m/s,在这1s内该物体的()A.速度变化的大小可能小于4m/sB.速度变化的大小可能大于10m/sC.加速度的大小可能小于4m/s2D.加速度的大小可能大于10m/s2课堂练习C12、一质点在x轴上运动,初速度vo0,加速度a0,当a的数值开始减小,则该质点()A.速度开始减小,直到加速度等于零为止B.位移开始增加,直到加速度等于零为止C.速度继续增大,直到加速度等于零为止D.速度增大,加速度的方向和速度的方向相反课堂练习匀速直线运动1、定义: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运动,如果在任何相等的时间内位移都相等,这种运动就叫匀速直线运动.2、特点:匀速直线运动是最简单的运动,速度v=恒量,加速度a=0.3、公式:v=x/t4、图象:1)位移图象是一条倾斜的直线,利用该图象可求任何时间内的位移或发生任一位移所需的时间,可以根据图线的斜率求出运动速度,还可以知道出发点;2)速度图象是一条平行于时间轴的直线,根据图象可以了解速度的大小、方向以及某段时间内发生的位移(图线与时间轴所围的阴影面积的大小).思考与讨论试描述下图中物体在0-40s内的运动情况。课堂练习13、图为A、B两运动物体的x-t图像,由图可知()A、开始时(t=0)A在B正前方.B、B运动时的速度比A运动时的速度大.C、B在t2时追上A,然后跑到A的前面.D、B开始时的速度比A小,t2后B的速度才超过A.AB14、如图是物体作直线运动的v-t图象.由图可知在6s内曾出现过的最大位移为()A、24m;B.20m;C.16m;D.12m练习课堂练习15、一列车长100m,其前进速度是15m/s,经过一座长140m的桥,总共需要的时间为多少?16s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基本概念时间与时刻路程与位移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加速度补充内容运动图象匀速直线运动的s-t图象匀速直线运动的v-t图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t图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质点、参考系、矢量、标量自由落体运动2ats逆过程的应用汽车行使安全问题、追击问题运动学知识结构vt=v0+ats=v0t+12at22as=vt2-v02vt=v0+gts=12gt22gs=vt2知识结构2、匀变速直线运动特点加速度恒定,速度均匀变化3、主要关系式:速度和时间的关系: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公式:位移和时间的关系:位移和速度的关系:atvv020vvv2021attvxaxvv22021、匀变速直线运动:沿着一条直线,且加速度不变的运动例题1、汽车以40km/h的速度匀速行驶,现以0.6m/s2的加速度加速,10s后速度能达到多少?运动示意图解:以初速度v0=40km/h=11m/s的方向为正方向则10s后的速度:v=v0+at=11+0.6×10m/s=17m/s=62km/h例题2、某汽车在某路面紧急刹车时,加速度的大小是6m/s2,如果必须在2s内停下来,汽车的行驶速度最高不能超过多少?运动示意图解:以汽车初速度v0方向为正方向则由v=v0+at得v0=v-at=0-(-6)×2m/s=12m/s=43km/h汽车的速度不能超过43km/h例题3、某汽车正以12m/s的速度在路面上匀速行驶,前方出现紧急情况需刹车,加速度大小是3m/s2,求汽车5s末的速度。解:以初速方向为正方向则v=v0+at=12+(-3)×5m/s=-3m/s正确解法:以初速方向为正方向当车速减为零时,v=v0+at0=12-3t0=0解得t0=4s即4s末汽车已刹车完毕,所以5末时汽车处于静止状态,即速度为零。刹车问题注意:(与实际相符)例4:一辆汽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初速度为15m/s,加速度大小为3m/s2,求:(1)汽车3s末速度的大小。(2)汽车的速度减为零所经历的时间。(3)汽车2s内的位移。(4)汽车第2s内的位移。(5)汽车8s的位移。例5:骑自行车的人以5m/s的初速度匀减地上一个斜坡,加速度的大小为0.4m/s2,斜坡长30m,骑自行车的人通过斜坡需要多少时间?解:以初速度v0方向为正方向2021attvx由位移公式解之得:t1=10s,t2=15s代入数据得:24.021530tt讨论:把两个时间代入速度公式可算出对应的末速度:v1=1m/s,v2=-1m/s与实际情况不符,舍去!答案:t=10s图象(1)、位移-时间图象意义:表示位移随时间的变化规律(2)速度-时间图象意义:表示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应用:①确定某时刻的速度②求位移(面积)③判断运动性质④判断运动方向(正方向、负方向)⑤比较加速度大小等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象2、v-t图象是一条倾斜的直线:1)可求运动过程中任何时刻的速度或达到任一速度所历时间t;2)利用直线与v轴的交点可求出初速度vo;3)通过直线的斜率可求加速度a的大小和方向;4)还可根据直线与对应的一段时间轴之间的“面积”来表示这段时间内发生的位移x。1、x-t图象是一条抛物线:3、a-t图象是平行于时间轴的直线:速度改变量下图所示,分别为四个作直线运动物体的v-t图象,试指出它们各自的速度是怎样变化的?是作匀变速直线运动吗?加速度大小不断变化的非匀变速直线运动①a增大的加速②a减小的加速④a减小的减速③a增大的减速思考与讨论x-t图象获取信息1、斜率:k=△x/△t表示速度,斜率越大,速度越大,斜率的正负表示速度的方向:①k>0,表示物体沿规定正方向运动②k<0,表示物体沿负方向运动2、图线是直线: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图
本文标题:2014年高中物理必修一学考复习课件(全册)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11394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