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资本运营 > 论孔子的教育思想对音乐教育的影响
龙源期刊网论孔子的教育思想对音乐教育的影响作者:项亮刘嘉璐来源:《商情》2014年第33期孔子的教育思想对音乐教育的目标和任务,对音乐教育的道德内涵以及对音乐教育的美育作用都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梳理并分析孔子的教育思想对音乐教育的影响,在当今构建和谐社会,培养创新型人才,强调音乐对素质教育作用的时代,仍然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孔子教育思想音乐教育影响作为研究音乐教育现象、揭示音乐教育规律的科学,音乐教育是对音乐教育学科全方位的总结,是音乐教育理论体系的总和。它一方面吸取其分支学科的成果以丰富自身,另一方面又对其它分支学科起指导作用。孔子作为大思想家、教育家,是一个极爱音乐的人,也是最懂音乐的人。《论语》中记载他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论语·八佾》载:“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可见孔子不仅重视音乐的美,更重视音乐中的善。孔子推崇的是能反映善与美的音乐,能够启迪人的心灵,这也体现了音乐的心理教育功能。孔子“礼乐”思想的核心是音乐的美和善的统一。《论语·八佾》载:“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孔子认为没有仁,礼乐就失去了意义。由此看来,孔子的礼乐思想是以人的内部修养为基础的,这种礼乐是一种高层次的直达人心的音乐。可以说,孔子的音乐美和善相统一的主张,孔子的“礼乐”思想等,对中国传统和现代音乐教育的发展都着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一、孔子的教育思想影响着音乐教育的目标和任务孔子教育思想以人的培养和全面发展为目标,以人的素质的提高为主要任务,具有其自身的完整性和系统性,包括礼、乐、射、御、书、数六项,以《诗》《书》《礼》《乐》《易》《春秋》这“六书”为基本教材。《论语·述而》讲:“子以四教:文、行、忠、信。”其内容包括了“知”(智)、“勇”、“艺”、“义”、“礼”、“乐”等诸方面。孔子《论语·泰伯》所谓:“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体现了孔子所讲之“乐”,其中包含了两方面的意义。一是《论语·宪问》中所讲“文之于礼乐”,强调《诗》的颂诵要结合礼乐,音乐实施的过程同样要结合文、礼。二是对音乐教育这一行为的完整概括,讲授教育者通过对《诗》的弦歌颂诵,得到内心情感意象、修养等方面的培养和陶冶。这其中包括了人的心智聪慧(“知”)与意志体魄(“勇”),并涵盖了人们的社会礼仪与行为规范,使人们在行为修养、人际交流等方面都得到陶冶与培养。可见,孔子的教育思想是通过诗乐与礼仪的学习,实现礼乐教化的目的。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孔子所讲之乐,远远超出了一般人所讲的属于“艺”的音乐范畴,也超出了外求于礼、内求于乐的礼乐同一层次之“乐”。其教育思想始终离不开以音乐教育为手段,以完成诗乐与礼仪的学习为先决条件,实现其教化作用为最终目标和任务,形成了孔子具有现代美育意义的音乐教育思想。这种对人的全面发展和培养的思想,渗透到人的素质的全面培养和提高以及世界观的改龙源期刊网造等各个方面,也证明了孔子的教育思想已经超出了一般的音乐教育。“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也是孔子对音乐教育全过程的整体概括,也说明了这一教育过程,是由音乐教育来得以完善的,体现了音乐教育在孔子整体教育思想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二、孔子的教育思想赋予音乐教育以道德内涵孔子的教育思想是以人的全面发展和培养为主要目标和任务,在人的全面发展和培养过程中,尤其重视人的道德的培养,所以,孔子的教育思想更加重视音乐教育的道德内涵。《论语·泰伯》对音乐教育行为的概括,首先提出了“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将仁义道德放在首位。孔子理想中的道德规范,要从孔子思想中的“礼”与“仁”谈起。根据《周礼》的有关记载,诗、乐与礼仪共同构成了音乐教育行为的完整实现。“乐”是诗、歌、舞三位一体的综合艺术,“礼”则是封建统治者的典章制度、礼仪形式。所谓“兴于诗,立于礼”,便是立足于礼仪活动,贯穿于合乎规则的诗乐演出之中,形成合乎孔子理想中道德规范的音乐教育行为体系。这一体系渗透着“仁”的道德观念和人生理想,具有“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与“博施于民而能济众”的积极的一面。从消极的方面讲,也具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思想。这种尊重人格独立的思想,体现了封建礼教制度下的人道主义和一定的民主性。这与孔子提出“子为政,焉用杀”,“道之以德,齐之以礼”,主张对人民要“富之”,然后“教之”,以及宣扬子产“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的“仁政”思想是完全一致的。当然,对于孔子的“仁政”思想,诸多学者也有不同看法。《论语》中曾讲“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宽则得众,惠则足以使民”,又讲“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蔡仲德先生讲“可见‘爱人’‘济众’是为了‘得众’,‘惠民’‘养民’是为了‘使民’,‘百姓足’是为了‘君足’……教民并非为了使民变得智慧,而是为了使民知法识礼,安分守己,归顺长上,便于统治”。根据蔡仲德先生的说法,“教民”是手段,而维护其长期的封建统治则是目的。但这种“爱人”“济众”“惠民”“养民”以及“百姓足”才得以“君足”的说法,无论其目的如何,实际上已给统治者提出了较高的道德标准。这种道德标准,在当今民主政治的社会制度下,都是可取的,应该予以效仿的。对于平民百姓来讲,“知法识礼,安分守己,归顺长上”,是一种道德标准,与充分民主并不矛盾。这便是孔子“仁”之内涵所体现的人道主义精神,究其本质,它与高扬自由、平等、博爱旗帜的人本主义是一致的。孔子的教育思想,突破了周代音乐教育中“礼不下庶人”的等级制度,提出了“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有教无类”即不论贵族与平民,都要有受教育的权利。“有教无类”的举措扩大整个社会的受教育面,变无教为“有教”,这在教育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孔子在音乐教育的实践过程中,把属于“贫而贱”阶层的颜渊、子华、子路、闵子骞、樊迟、子张、子夏等,培养成为天下列士,成为我国历史上的“七十二贤”,这体现了孔子音乐教育富于道德实践的成就,孔子教育思想的道德含义也就蕴含于其中。三、孔子教育思想的美育作用对音乐教育的影响龙源期刊网孔子的哲学思想实际上是“中庸”的思想,它强调矛盾双方的联结和统一,否定矛盾双方的斗争与转化。“中庸”思想与“仁”、“礼”结合,便可调和矛盾,维护社会安定,具有一定的保守性,但也有一定的合理性。孔子的教育无不贯穿着“中庸”思想,他主张在音乐审美中保持一种“和”的情感态度,“乐而不淫,哀而不伤”便是孔子对音乐表现上的要求。孔子意识到音乐所表现的情感应该是一种有节制的、社会性的情感,它着眼于人和人类的基本存在及健康发展,而与放纵情欲、违背理性等思想相对立。在孔子眼里,“郑声之乱雅乐”。“郑声”本是来自民间的歌谣,蔡仲德先生认为“郑国的情歌在各诸侯国中最为突出……其形式则采用新的音阶,讲究艺术技巧,多有繁声促节,多有哀思之音,音调高亢激越,表演男女错杂。”在我国春秋时期,却成为贵族富豪们满足声色娱乐的一种音乐。所以,孔子认为“郑声”只能满足统治者及贵族富豪们纵情享乐,但却不尊从礼乐规范。从“为邦”的前提出发,孔子提出了“放郑声”音乐教育的主张。“放郑声”以防“郑声之乱雅乐”,体现了孔子美与善相统一以及音乐美的准则,其中蕴含着对在音乐表现方面“和而不淫”的要求,音乐内容与形式的“中庸”、中和。这种“中庸”、中和实际上是反对音乐表现上的过与不及,这种音乐审美的价值取向与音乐教育内容的选择、评价,始终贯穿着孔子的一整套教育思想,这说明孔子是根据音乐教育的美育作用,来实施音乐教育的实践过程的。孔子基于使人们得到审美情感的培养,来实现音乐教育的目的。孔子所说的“乐而不淫,哀而不伤”,首先强调了音乐要有“乐”的作用。《论语·八佾》记载“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赞赏《韶》乐的美、善结合,内容与形式的统一。这比《国语·楚语上》所讲的以“无害”为美,《左传·昭公二十年》以“心平德和”为美更进一步,将美和善区分开来,肯定音乐的善的同时,也肯定了音乐的美,使人们通过音乐美的感化作用,得到审美情感的培养。这种审美情感的培养,便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使人心向善的作用。这也体现出孔子音乐教育思想的形成与发展充满了中国古代文人的人文忧患意识。中国古代文人往往站在时代的前列与人生的尖峰上,以积极的态度考察音乐现象,回应音乐与文化建设中出现的严峻问题,建构自己的音乐思想与美学理论。孔子音乐教育思想中的美育作用在这一方面便是典范。总之,孔子的教育思想对音乐教育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孔子的教育思想以礼乐教育为主,通过礼乐教育,使人们得到审美情感的培养。孔子将培养理想健全的人格作为音乐教育的目标,来实现音乐教育的目的。孔子的教育思想在中国整个封建社会,对历代统治者施行封建统治、维护封建等级制度都起到了重要作用。在当今构建和谐社会,培养创新型人才,重视音乐教育对素质教育作用的时代,孔子的教育思想仍然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参考文献:[1]论语·述而.[2]蔡仲德.中国音乐美学史稿.人民音乐出版社,1988.[3]修海林,罗小平.音乐美学通论.上海音乐出版社,1999.龙源期刊网[4]论语·阳货.
本文标题:论孔子的教育思想对音乐教育的影响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11553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