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网络 > AI人工智能 > 张磊智慧广场教学设计改
课题:智慧广场(用除法解决问题)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教学情境,借助生活经验和画图的策略学习并并通过点和段的关系去感知间隔现象中的规律。2、让学生利用学具,经历观察、操作、分析等寻找规律的过程,逐步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掌握探究的方法,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3、让学生在充分的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增强探究的欲望,体验成功的喜悦,感受数学的魅力。教学重点:探究并掌握间隔现象中的规律。教学难点:经历寻找规律的过程,并解决实际问题教学过程:一、回忆旧知1、板书课题,用除法解决问题[本节植树问题是除法平均分的一个拓展延伸]2、出示学生课前编写的两个用“10÷2=5”解决的数学问题。师:这两个问题都能用10÷2=5来解决吗?生:能师:为什么讲的事情不一样,算式却一样呢?生说自己的判断和理解222223、课件动态展示线段图师总结10【德育渗透:及时的回顾学过的知识,是数学学习基本技能和基础知识必要前提。也是知识与知识之间的衔接,从而体现数学的严谨性和趣味性】二、感知模型师编题做操站队,排成10米长的一列纵队,每隔2米站一人,共有几人?(1)师:每隔2米站一人,能站几人?学生:5个人组织学生站队验证,制造冲突生用线段表示出队形10÷2=5(段)5是“段”5+1=6(人)6是“点”小结:点=段+1(2)在什么情况下站5个人?学生猜测借助学具摆一摆在小组内站一站、排一排小结:点=段(3)学生自主探究两端不站人的可能,并总结【德育渗透:教师编的两道题,都是基于学生已知经验和认识,从而使学生结合原来学过的平均分,建构新知识过程中产生矛盾。经过猜想、验证、动手实践,自主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理性精神,是数学思维更加的严谨】1、提问:这两个问题与你们的问题,都用除法解决,但哪儿不一样呢?2、讨论得出:这些除法算式用线段表示,计算出来的结果都是段数,也就是间隔数,而很多情况都会再+1或者再—1.3、师总结:商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判断调整,算式算出来是“段”而人和剪刀都是在“点”上,所以结果不一样。三、建构模型20米的小路一旁,每隔5米栽一棵树,共栽几棵树?1、借助“五指四空”这个万能模型探究植树方式并完成植树方案。植树方案题目:20米的小路的一侧,每隔5米栽一棵树,共栽几棵树?1.可能栽()棵树。2.用“”在线段图上表示出你栽的树:05米10米15米20米3.列出数学算式2、学生在黑板上展示小组的方案和发现。得出三种不同的情况,小组代表讲说并分享发现。3、学生自主判断,这三种栽树情况和刚刚做的那道题道理一样。生得出:A=排队B=原来的除法C=剪绳子【德育渗透:小学生的推理能力主要表现在:能通过观察、归纳、类比等获得数学猜想,并进一步寻求证据,给出证明。因此,这样在学生设计了三种植树方案的基础上,让学生大胆猜想这些情况下间隔现象存在的规律,使学生经历“猜测—画图—动手操作—合作交流—反馈信息—得出结论”的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推理能力】四、生活中的间隔现象1、学生举例路灯、课桌、插彩旗等2、教师课件举例子,并靠学生自己的认识,分类路灯、公交站点、楼层、挂千纸鹤、锯木头等属于“两端都植”的有:()属于“一端不植”的有:()属于“两端不植”的有:()课堂总结学生谈收获、互评、并说说植树造林的好处。【德育渗透:学生在谈收获过程中不仅关注到学到的知识,更关注到小组合作的重要性以及数学学习的价值,体验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另一方面,让学生体会到植树造林的重要性,从而激发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热情】智慧广场教学设计崇文小学:张磊
本文标题:张磊智慧广场教学设计改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11653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