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2018年教师招聘教育综合背诵内容
12018教师招聘笔试高频必备简答题1.简述新课改的学生观(1)学生是一个完整的生命个体(用发展的观点认识学生,做到悦纳错误、多宽容);(2)学生个体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异性(乐观估计学生的天性,做到多看优点、多赞美);(3)学生身上蕴藏着巨大的潜能(认识到学生有巨大的发展潜能,做到相信学生、多期望);(4)学生的成长需要人文关怀(认识到学生是人,做到尊重学生、讲民主)。2.简述现代教师观(1)教师角色的转变: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教育教学的研究者、课程的开发者和研究者、社区型的开放教师、终身学习的践行者。(2)教师教学行为观点的转变: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尊重、赞赏、民主、互动、教学相长。在对待教学上,新课程强调帮助、引导启发。在对待自我上,新课程强调反思与终身学习发展。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合作。3.现代教学观(1)教学是课程创生和开发的过程。(2)教学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3)教学过程重于教学结果。(4)教学更关注人而不只是科学。4.教学的基本任务(1)使学生掌握系统的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形成基本技能、技巧(2)发展学生智能,特别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3)发展学生体力,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4)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和能力(5)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5.教学过程的特点/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1)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结合(2)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教学的发展性规律)(3)掌握知识与提高思想相结合(4)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动性相结合26.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教学过程的结构)(1)引发学习动机(心理准备)(2)领会知识(3)巩固知识(4)运用知识(5)检查知识7.我国目前教学原则有①直观性原则;②启发性原则;③巩固性原则;④循序渐进原则(系统性原则);⑤因材施教原则;⑥理论联系实际原则;⑦量力性原则;⑧思想性和科学性统一原则。8.简述直观性原则的含义及贯彻要求(1)定义:直观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要通过学生观察所学事物,或教师语言的形象描述,引导学生形成所学事物、过程的清晰表象,丰富他们的感性知识,从而使他们能够正确理解书本知识和发展认识能力。(2)贯彻直观性原则的基本要求是:①正确选择直观教具和现代化教学手段;②直观要与讲解相结合;③重视运用语言直观。9.启发性原则的含义及贯彻要求(1)定义: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贯彻启发性原则的基本要求是:①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②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③让学生动手,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④发扬教学民主。10.因材施教原则的含义及贯彻要求(1)定义:因材施教原则是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的发展。(2)贯彻因材施教原则的基本要求是:①针对学生的特点进行有区别的教学。②采取有效措施,使有才能的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311.选择与运用教学方法的基本依据①教学目的和任务的要求;②课程性质和教材特点;③学生特点;④教学时间、设备、条件;⑤教师业务水平、实际经验及个性特点。12.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1)以语言传递为主的教学方法: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2)以直观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演示法;参观法。(3)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练习法;实验法;实习作业法;实践活动法。(4)以引导探究活动为主的教学方法(5)以情感陶冶(体验)为主的教学方法(以欣赏活动为主的方法):欣赏教学法;情景教学法。13.简述班级授课制及其优缺点班级授课制是一种集体教学形式。它把一定数量的学生按年龄与知识程度编成固定的班级,根据周课表和作息时间表,安排教师有计划地向全班学生集体上课。班级授课制的主要优点:(1)有利于经济有效地、大面积地培养人才;(2)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3)有利于发挥班集体的教学作用。不足之处:(1)不利于因材施教;(2)不利于学生独立性与自主性的培养;(3)教学形式缺乏灵活性。14.我国中小学德育的主要原则(1)导向性原则(2)疏导原则(循循善诱原则)(3)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4)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5)因材施教原则(6)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原则(7)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的原则(8)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长善救失原则)(9)课堂与生活相结合的原则(知行统一原则)(10)灵活施教原则415.简述疏导原则(循循善诱原则)及其贯彻要求含义:疏导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入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贯彻疏导原则的基本要求:①讲明道理,疏导思想。②因势利导,循循善诱。③以表扬激励为主,坚持正面教育。16.简述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及其贯彻要求1.含义:该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把对学生个人的尊重和信赖与对他们的思想和行为的严格要求结合起来,使教育者对学生的影响与要求易于转化为学生的品德。2.贯彻这一原则的基本要求:①爱护、尊重和信赖学生。②要求教育者对学生提出的要求,要做到合理正确,明确具体和严宽适度。③要求教育者对学生提出的要求要认真执行。17.简述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长善救失原则)及其贯彻要求1.含义:在德育工作中,教育者要善于依靠、发扬学生自身的积极因素,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克服消极因素,以达到长善救失的目的。2.贯彻这一原则的要求(1)教育者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全面分析,客观地评价学生的优点和不足;(2)教育者要有意识地创造条件,将学生思想中的消极因素转化为积极因素;(3)教育者要提高学生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能力,启发他们自觉思考,克服缺点,发扬优点。18.简述我国中小学德育方法主要有(1)说服法(2)榜样法(3)锻炼法(4)陶冶法(5)表扬奖励与批评处分(6)品德修养指导法19.简述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及其教育意义(1)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发展的顺序性,循序渐进地促进学生身心的发展(2)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阶段性(3)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要求教育要抓住关键期(4)身心发展的互补性,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5)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做到因材施教。520.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主要因素(1)遗传素质是人的发展的生理前提,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2)环境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包括机遇、条件和对象;(3)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4)个体在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中所表现出来的个体主观能动性,是促进个体发展从潜在的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决定性因素。21.简述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学校教育,在一定意义上是一种特殊的环境,学校把改造过的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社会意识形态等因素,经过有目的的选择和提炼,按照人的发展特点,以系统化的形式作用于学生,对人的影响巨大而深远,其原因如下:(1)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培养人的活动。(2)学校教育是通过专门训练的教师来进行的,相对而言效果较好。(3)学校教育能有效地控制、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因素。22.简述现代教育制度发展趋势(1)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2)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3)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4)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5)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6)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7)终身教育体系的建构23.简述教师劳动的特点(1)教师劳动的复杂性和创造性(2)教师劳动的连续性和广延性(3)教师劳动的长期性和间接性(劳动效果的隐含性)(4)教师劳动的示范性和主体性(5)教师劳动方式的个体性和劳动成果的群体性24.简述班集体的基本特征(1)明确的共同目标;(2)健全的组织结构;(3)共同的生活和活动准则;(4)班级成员之间平等、心理相容的气氛。625.培养学生想象力的方法(1)要引导学生学会观察,丰富学生的表象储备。(2)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有利于打开想象力的大门。(3)引导学生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扩大学生的知识经验以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4)结合学科教学,有目的地训练学生的想象力。(5)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幻想。培养学生大胆幻想和善于幻想的能力也具有重要意义26.简述创造性思维的特点和过程(1)创造性思维特点:流畅性;灵活性;独创性。(2)创造性思维的过程:准备期;酝酿期;豁朗期;验证期。27.简述良好思维品质的特点(1)思维的深刻性;(2)思维的灵活性;(3)思维的敏捷性(4)思维的批判性;(5)思维的广阔性创造性思维的特点:流畅性、变通性、独创性28.良好思维的培养1、加强科学思维方法的训练2、运用启发式方法调动学习思维的积极性,主动性。3、强调语言交流训练4、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品质。29.中学生情绪情感发展的特点(1)情绪和情感的易感性、冲动性、两极性明显①强烈、狂暴性与温和、细腻性共存②情绪的可变性和固执性共存③内向性和表现性共存(2)反抗情绪与逆反心理(3)对异性的情感730.良好情绪的标准一,能正确反映一定环境和情境的影响,善于表达自己的感受。二,能对引起情绪的刺激做出适当强度的反应三,具备情绪反应的转移能力四,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31.教师如何帮助学生调节自己的情绪(1)教会学生形成适宜的情绪状态(2)丰富学生的情绪体验(4)引导学生正确看待问题(5)教会学生情绪调节的方法(6)通过实际锻炼提高学生情绪调节能力32.影响遗忘进程的因素①学习材料的性质。②识记材料的系列位置效应③识记材料的数量和学习程度。过度学习达到50%,即学习的熟练程度达到150%时,学习的效果最好。④记忆材料的重要性,或识记者的态度。⑤识记的方法。⑥时间因素的制约。⑦情绪和动机。33.遗忘的原因①消退说②干扰说:干扰说可用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来说明。前摄抑制:是先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后学习材料的干扰作用。倒摄抑制:是后学习的材料对保持和回忆先学习的材料的干扰作用。③压抑(动机)说压抑说认为,遗忘是由于情绪或动机的压抑作用引起的。由于情绪紧张而引起的遗忘(考试时常发生)就属于这种类型。④提取失败说明明知道某件事,但就是不能回忆出来的现象称为“舌尖现象”或“话到嘴边现象”。⑤同化说(认知结构说)奥苏贝尔认为,遗忘是知识的组织和认知结构简化的过程。当人们学到了更高级的概念与规律之后,就可以以此来代替低级的观念,使低级观念简化,从而减轻记忆负担。这是一种积极的遗忘。当原有的观念来代替表面相同而实8质不同的新观念从而出现记忆错误。这是一种消极的遗忘,教学中必须努力避兔。34.简述记忆品质(1)记忆的敏捷性。(2)记忆的持久性。(3)记忆的准确性。(4)记忆的准备性。35.简述艾宾浩斯遗忘规律最早对遗忘进行实验研究的是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他提出了著名的“遗忘曲线”。他以无意义音节为材料,依据保持效果,绘制了遗忘曲线。这条曲线表明,遗忘在学习之后立即开始,最初遗忘速度很快,随着时间的推移,遗忘的速度逐渐下降。由此可以看出,遗忘是有规律的,即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其趋势是先快后慢,呈负加速,并且到一定的程度就不再遗忘了。36.简述复习的方法(防止遗忘的方法)(1)及时复习。(2)合理分配复习时间。(3)分散复习与集中复习相结合。(4)复习方法多样化。(5)运用多种感官参与复习。(6)尝试回忆与反复识记相结合。37.提高记忆效果的方法(1)明确记忆目的,增强学习的主动性(2)理解学习材料的意义(3)对材料进行精细加工,促进对知识的理解(4)运用组块化学习策略,合理组织学习材料(5)运用多重信息编码方式,提高信息加工处理的质量(6)重视复习方法,防止知识遗忘38.简述知觉的基本特性(1)知觉的整体性(2)知觉的理解性(3)知觉的选择性(4)知觉的恒常性39.简述如何遵循感知规律,促进直观教学(1)根据学习任务的性质,灵活运用各种直观方式(2)
本文标题:2018年教师招聘教育综合背诵内容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11951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