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目录1、环境保护管理制度………………………………………2、文明施工管理制度………………………………………3、消防保卫管理制度………………………………………4、安全生产管理制度………………………………………5、项目部组织机构管理图…………………………………6、工程质量管理制度………………………………………7、现场技术管理制度………………………………………环境保护管理制度一、坚决执行和贯彻国家和地方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杜绝环境污染和扰民。二、定期进行环保宣传教育活动,不断提高职工的环境意识和法制观念。三、清理施工垃圾,必须搭设封闭式临时专用垃圾通道或采用容器吊运,严禁随意凌空抛物。施工垃圾应及时清运,适量洒水,减少扬尘。四、施工现场的主要道路进行硬化处理,裸露的场地和集中堆放的土方采取覆盖、固化或绿化等措施。五、施工现场土方作业应采取防止扬尘措施。六、从事土方、渣土和施工垃圾运输应采用密闭式运输车辆或采取覆盖措施;施工现场出入口处应采取保证车辆清洁的措施。七、施工现场的材料和大模板等存放场地必须平整坚实。水泥和其他易飞扬的细颗粒建筑材料应密闭存放或采取覆盖等措施。八、施工现场设置密闭式垃圾站,施工垃圾、生活垃圾分类存放,并及时清运出场。九、施工现场的机械设备,车辆的尾气排放符合国家环保排放标准的要求。十、施工现场严禁焚烧各类废弃物。十一、施工现场设置排水沟和沉淀池,施工污水经沉淀后方可排入市政污水网和河流。十二、施工现场存放的油料和化学溶剂等物品应设用专门的库房,地面做好防水渗漏处理。废弃的油料和化学物品应设用专门的库房,地面做好防渗漏处理。废弃的油料和化学溶剂集中处理,不得随意倾倒。文明施工管理制度一、施工现场实行胸牌制度,现场所有人员必须佩戴胸牌。二、施工现场道路及施工场地做硬化处理,硬化处理后的道路、场地应平整、无积水。三、施工区域内,各类物品按施工平面布置要求分区整齐堆放。四、材料场地周围及运输道路面上无废弃砂浆和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和运输过程中散落砂浆和混凝土,应及时清理使用,做到工完场清,并明确责任人。五、机械维修保养符合机械管理规定,挂牌标识整齐划一。六、施工过程必须坚定落实工完脚下清的责任制,每天的垃圾由操作工人或安排专人清理,并运往指定垃圾站堆放,按照送往消纳场,保证现场清洁、文明。七、施工区和生活区要严格分开,办公室。宿舍要做到整洁、卫生。八、现场大门内外及施工区、生活区划分有卫生责任区,并明确责任人,根据工程大小,安排专门人员负责现场的卫生及维护,使整个现场保持整洁卫生。九运输车辆不准带泥出现场,并做出沿途不遗洒运输物。十、生活区保持卫生,无污物和污水,生活垃圾集中堆放,及时清理十一、工地食堂严格执行食品卫生法和食品卫生有关管理规定,并建立卫生值日及管理制度。十二、工地消防设施及相关标识牌按有关规定配备齐全,符合要求,施工现场严禁吸烟。十三、每周对文明施工情况检查一次,与经济奖罚挂钩。消防保卫管理制度一、建立消防保卫领导小组和消防义务队。二、现场消防道理畅通,标志明显,器材设备符合规定。严禁吸烟,不准随便动用消防器材,违者按消防条例处罚。三、易燃易爆物品单独存放,严格执行领退料手续。四、特殊工程持证上岗,明火作业要有用火证,专人看火并配备灭火器。五、施工组织设计要有消防、保卫措施方案及设施平面布置图,并按照有关规定,报公安监督机关审批或备案,应制定治安保卫和消防工作预案。六、施工现场要建立门卫和巡逻,护场守卫人员要佩戴执勤标志,实行凭证出入制度。七、更衣室、财务室及职工宿舍等易发案部位要指定专人管理,制定防范措施,防止发生盗窃案件。八、严禁赌博、酗酒、传播淫秽物品和打架斗殴。九、工程的关键部位和关键工序,要制定保卫措施。十、电工。焊工从事电气设备安装和电、气焊切割作业,要有操作证和用火证。并配备看火人员和灭火用具。十一、使用电气设备和易燃易爆物品,必须指定防火负责人,配备灭火器材。十二、因施工需要搭设临时建筑,应符合防盗、防火要求,不得使用易燃材料。十三、在施工过程要坚持防火安全交底制度。十四、施工材料的存放、保管、应符合防火安全要求,库房应用非燃材料支搭。易燃易爆物品,应专库储存,分类单独存放,保持通风,用电符合防火要求。不准在工程内、库房内调配油漆、稀料。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一、贯彻执行国家和地方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各项安全管理规章制度。二、建立健全各级生产管理人员及一线工人的生产责任制。三、安全技术资料必须齐全,无安全措施不许施工,未经验收的安全设施一律不准使用。四、坚持特殊工种持证上岗,对特殊工种按规定进行体检、培训、考核,签发作业合格证。未经培训的作业人员一律不准上岗。五、定期对职工进行安全教育,对新工人进场后要进行三级安全教育。新进场工人、调换工种工人、未经安全教育考试,不准进场作业。六、发生工伤事故及时上报,严肃处理事故责任者。七、安全网、安全带、安全帽必须有材质证明,使用半年以上的安全网、安全带必须检验后方可使用。八、机械设备安全装置齐全有效,手持式电动工具必须全部安装漏电保护器。九、施工用电符合安全操作规程。十、任何机械设备不准带病作业。十一、对采取新工艺、特殊结构达到工程,都必须先进行操作方法和安全教育,才能上岗作业。十二、在安全教育基础上,每半年组织职工安全考试一次。十三、坚持各级领导、生产技术负责人安全值班制度,每班必须有安全值班员。-4--5-组织机构管理网络图-6-安全组织小组网络图-7-工程质量管理制度一、各专业班组负责人必须坚决贯彻执行上级颁布的各种质量管理文件、规程、规范和标准,牢固树立“质量第一”的思想,宗旨是优质、优产、用户至上。二、各专业施工队必须有保证工程质量的管理机构和制度,有专人负责施工质量检测和核验记录,并认真做好施工记录和隐蔽工程验收签证记录,整理完善各项技术资料,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要求。三、进行经常性的工程质量知识教育,提高工人的操作技术水平,在施工到关键性的部位时,必须在现场进行指挥和技术指导。四、施工现场工程质量管理必须按施工规范要求抓落实,保证每道工序和施工质量符合验收标准。坚持做到每分项、分部工程施工自检自查,把好质量关,不符合要求的不处理好决不进行下道工序施工。五、隐蔽工程施工前,必须经过公司质安员、建设单位工地代表和设计单位代表验收签证后,方可进行工程隐蔽。六、严格把好材料质量关,不合格的材料不准使用,不合格的产品不准进入施工现场。工程施工前及时做好工程所需的材料化验、试验,材料没有检验证明,不得进行隐蔽工程施工。七、建立建全工程技术资料档案制度,工地有专人负责整理工程技术资料,认真按照工程竣工验收资料要求,要根据工程进行的进度及时做好施工记录,自检记录和隐蔽工程验收签证记录。将自检资料和工程保证资料分类整理保管好,随时接受公司质安员检查。八、对违反工程质量管理制度的人,将按不同程度给予批评处理和罚款教育,并追究其责任。对发生事故的当事人和责任人,将按上级有关规定程序追究其责任并做出处理。现场技术管理制度一、图纸自审由项目经理部主任工程师负责组织:接到图纸后,项目经理部技术负责人应及时安排或组织技术部门有关人员进行自审,并提出各专业自审记录。二、了解设计意图,明确质量要求,将图纸上存在的问题和错误,专业之间的矛盾等,尽最大可能解决在工程开工之前。三、认真执行公司关于图纸会审的相关规定,按规定的人员和内容、时间及程序进行图纸会审。四、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的编制与管理:严格遵守国家现行和合同规定的工程竣工及交付使用期限。按照国家现行有关技术政策、技术标准、施工及验收规范、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及操作规程,采用施工技术的先进性、针对性、适用性和经济合理性相结合,体现技术先进、组织严密、管理科学和经济合理,同时内容简要、层次分明、结构严谨、图文并茂和醒目易懂。合理安排施工顺序,做好技术、物资资源、劳动力、施工机械设备和施工现场的施工准备工作。五、施工作业指导书的编制与管理:施工作业指导书以施工难度较大、技术复杂的分部分项工程或新技术项目为对象编制的,是具体指导分部分项工程施工的技术文件。六、技术交底制度:在工程正式施工前,通过技术交底使参与施工的技术人员和工人,熟悉和了解所承担工程任务的特点、技术要求、施工工艺、工程难点及施工操作要点以及工程质量标准,做到心中有数。项目技术交底分三级:项目技术负责人向项目工程技术及管理人员进行施工组织设计交底(必要时扩大到班组长)并做好记录;队技术员向班组进行分部分项工程交底;班组长向工人交底。七、技术核定制度:凡在图纸会审时遗留或遗漏的问题以及新出现的问题,属于设计产生的,由设计单位以变更设计通知单的形式通知有关单位(施工单位、建设单位(业主)、监理单位);属建设单位原因产生的,由建设单位通知设计单位出具工程变更通知单,并通知有关单位。技术核定单由项目内业技术人员负责填写,并经项目技术负责人审核,重大问题须报公司总工审核,核定单应正确、填写清楚、绘图清晰,变更内容要写明变更部位、图别、图号、轴线位置、原设计和变更后的内容和要求等。八、单位工程施工记录制度:单位工程施工记录是在建工程整个施工阶段,有关施工技术方面的记录;在工程竣工若干年后,其耐久性、可靠性、安全性发生问题而影响其功能时,是查找原因,制定维修、加固方案的依据之一。九、技术复核制度:在施工过程中,对重要的和影响全面的技术工作,必须在分部分项工程工程正式施工前进行复核,以免发生重大差错,影响工程质量和使用。当复核发现差错应及时纠正,方可施工。十、隐蔽工程验收制度:隐蔽工程检查记录是工程档案的重要内容之一,隐蔽工程经三方共同验收后,应及时填写隐蔽工程检查记录。十一、技术标准管理制度:施工过程中,要配备齐全工程施工所需的各种规范、标准、规程、规定,以供施工中严格执行。
本文标题:项目部上墙制度汇总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12027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