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人际传播与组织传播——论人际沟通与语言艺术ByGroup4前言•哲学家巴斯卡尔说:“人类像芦苇般脆弱,然而经历数千年来,这群脆弱的人类却能创建文化,而异于其他动物,其所以如此,系因人类懂得相互合作的重要性”。而获得人们之间的互相合作,建立人际之间的良好关系则离不开说话的艺术。大学里的言语交际•一、语言不当对人际关系的影响在大学校园内有很多人际矛盾起于语言冲突,是因为彼此之间语言沟通中出现不当、或不礼貌、不文明而引起的。大家觉得是同学,想怎么说就怎么说,讽刺、嘲笑、甚至谩骂,很少顾及他人的感受。有的同学得到别人的帮助,吝啬说一声“谢谢!”,帮助者觉得很失落,怀疑自己的付出是否值得。其实“谢谢”二字,不只是表明你对得到的帮助存有感激心理,更是一种人际交往过程中的感情润滑,使同学之间的关系通过语言增进交往的愉悦,表明了一种生活态度。•二、语言不当会造成严重后果俗话说:一句话可以说得人笑,一句话可以气得人跳。人际交往中的语言要遵循说话的基本要求:应该说的、禁止说的、可以说的。应该说的必须说:如文明礼貌用语等。禁止说的不能说:否定语、蔑视语(你懂什么?)、烦躁语、斗气语(我就这样,你能怎么的?)等。可以说的尽管说。•案件发生在27年前,在这起案件中,我国9名外交人员惨死在枪口下,而凶手就是大使馆翻译唐健生。这起惨案发生后,中央有关领导立即指示外交部采取紧急措施,速派专机把凶手押回国内交公安部门依法处理。1982年8月8日,北京市公安局预审处正式接手此案。事情的起因却很简单:1982年6月,唐健生陪同另外一位患了急病的翻译去莫桑比克医院看病,由于医生不在,唐健生很着急地想上司李某请示该怎么办。李某回答:“该怎么办就怎么办。”唐健生认为他态度不好,两人在电话中发生争吵。从医院回来后,唐健生找使馆领导评理,与李某又发生争执,并在盛怒之下打了李某两个耳光。这种行为受到了领导批评,并要求他做检查。做了检查后,使馆领导和一些同事认为检查不够深刻,结果他被要求先回国,再做处理。唐健生认为处理不公,就借了手枪,把在这件事情上对他有微词的同时全部枪杀。•三、语言要文明、讲究艺术语言文明首先表现在称呼上,称呼反映出人们之间心理关系的密切程度。恰当得体的称呼,使人能获得一种心理满足,使对方感到亲切,交往便有了良好的心理气氛;称呼不得体,往往会引起对方的不快甚至愤怒,使交往受阻或中断。所以,在交往过程中,要根据对方的年龄、身份、职业等具体情况及交往的场合、双方关系的亲疏远近来决定。寓言小故事•有个人请客,看看时间过了,还有一大半的客人没来。主人心里很焦急,便说:“怎么搞的,该来的客人还不来?”一些敏感的客人听到了,心想:“该来的没来,那我们是不该来的啰?”于是悄悄地走了。主人一看又走掉好几位客人,越发着急了,便说:“怎么这些不该走的客人,反倒走了呢?”剩下的客人一听,又想:“走了的是不该走的,那我们这些没走的倒是该走的了!”于是又都走了。最后只剩下一个跟主人较亲近的朋友,看了这种尴尬的场面,就劝他说:“你说话前应该先考虑一下,否则说错了,就不容易收回来了。”主人大叫冤枉,急忙解释说:“我并不是叫他们走哇!”朋友听了大为光火,说:“不是叫他们走,那就是叫我走了。”说完,头也不回地离开了。遵循三条原则•规范性原则•适切性原则•灵活性原则规范性原则•准确性是言语交际的基本原则,但大学生更应遵循言语交际的规范性原则。规范是高尚典雅气质与素养的表现,在大学生言语交际和语言素质要求中是重要的。•在一次人才市场交流会上,聘人单位听取一位大学生的口头自荐,听完后随即拒聘了他,理由很简单,就是“我们的工作应当由一位会普通话的人胜任。”如果不是方言土语的影响,也许这位大学生的工作如愿以偿了。可见,为保证信息畅通无阻地传递和社会各方面的需要,大学生一定要掌握规范的普通话。•如果不是方言土语的影响,也许这位大学生的工作如愿以偿了。可见,为保证信息畅通无阻地传递和社会各方面的需要,大学生一定要掌握规范的普通话。适切性原则•适切性就是适时、适地、适人,这里强调一下后者。所谓“适人”是指言语交际时,既要考虑听话人一方,也要考虑说话人自己一方,从而选择恰当的言语表达形式。•有一位大学生社会调查,去农村的路上碰上了一位老农,问道:“老者,这玉米长势颇佳啊,是你家的吧?”老大爷说:“是我家的。”他接着说:“太令人兴奋了,不说你老者,就是我也喜上眉梢哇!”听了他的话,老大爷看了他一眼说:“小伙子是啥地方来的,你的话有些咋听不懂?”这位大学生十分尴尬,谁让他不看对象地滥用艰涩难懂的词句呢?•可见,言语形式要取得理想的表达效果,必须根据交际对象各方面的特点作出最佳的选择,如针对对方的知识水平就要考虑“言语表达的量力性”,针对对方的思想水平就得注意“言语表达的针对性”,针对对方的处境心情应该讲求“言语表达的灵活性”等等灵活性原则•言语表达应因时、因地、因人的需要进行灵活多变的变动与调整。由于表达是在说与听中进行,交谈双方的发展趋向很灵活,或者说交际情景在不断变化,表达者需要随机应变,灵活调动言语表达手段,以达到预期的交际目的。•曹雪芹笔下的王熙凤,在贾府善于应变,巧言令色,是引起读者关注的特殊人物。《红楼梦》四十六回写到贾母对贾赦要娶贴身丫环鸳鸯为妾十分气愤,并责怪在场的王夫人一通,后来知道错怪了人不好下台,又责怪宝玉、凤姐不提醒她。不料凤姐机灵地回答道:“我倒不派老太太的不是,老太太倒寻上我了?”贾母听了,和众人都笑道:“这可奇了,倒要听听这个‘不是’。”凤姐道:“谁叫老太太会调理人?调理得水葱儿似的,怎么怨得人要?我幸亏是孙子媳妇,我若是孙子,我早要了,还等这会子呢!”在不便直说的场合,凤姐随机应变的言语表达乖巧得体,既解脱了自己,又不得罪贾赦,并贾母高兴地接受了这个寓褒于贬中的“不是”。•凤姐的言语态度比起受责的王夫人、贾宝玉及在场的薛姨妈、宝钗等人来,显然高出一筹,她不愧是善于根据不同场合灵活变换言语形式的能手。言语表达的生命力在于灵活性,否则,正如毛主席在《反对党八股》一文中所说“不是生动活泼的东西,而是死硬的东西了。”“死硬”的言语表达有什么交际效果可言呢?结束语•有一位学者讲:“一个人的修养从他的语言中就能充分表现出来。”修养不仅是文化修养,也包括道德、胸襟、气度以及幽默感。为此,学会言语交际将是我们步入社会前的一个重要课程,掌握适当的语言艺术将会是我们制胜的关键因素。
本文标题:人际传播与组织传播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12281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