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校园文化含义校园文化是以学生为主体,以课外文化活动为主要内容,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校园文化是学校本身形成和发展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由于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场所,因而一般取其精神文化之含义,即学校共同成员在学校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包括学校最高目标、价值观、校风、传统习惯、行为规范和规章制度在内的精神总和。校园文化精神文化建设问题行为文化建设问题制度文化建设问题环境文化建设问题思想政治教育重要功能载体、渠道大众文化冲击西方文化冲击市场经的冲击一、思想政治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的关系所谓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功能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在培养人的实践活动中,采用一定的文化方式,通过文化武装人的头脑,提高人对不同层次、不同风格文化的分辨力、鉴赏力和创造力,通过文化进一步挖掘人的知识及技能的潜力,陶冶人的情操,增强人的道德自律性,从而提高人的总体素质,达到人的全面和谐与充分自由的发展,即马克思所说的对人的本质的全面占有或本质的回归。——《论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功能及其发展》郑永廷董伟武(中山大学)一、思想政治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的关系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保证作用(一)保证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正确发展方向(二)保证高校教育国际化的顺利推进二、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促进作用(一)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育人价值的发挥,优秀的校园文化有助于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二)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激励功能的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构建教育客体对教育主体所倡导和灌输的价值观念产生需求和适应的社会机制。——《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互动关系刍议》任晓晴,湖南第一师范学院一、思想政治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的关系校园文化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是素质教育尤其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一种载体,对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倡导和巩固良好的校风,纯洁大学生群体的道德风尚,对大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对培育‘四有’新人、乃至全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思想政治教育寓于高校校园文化环境建设》杨松(常州大学)高校的校园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关系。高校校园文化充实和发展了思想政治教育,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的渠道和载体;思想政治教育又影响、改造和创新了高校校园文化,保证高校校园文化的发展方向。——《解读高校校园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金文涛(山东工艺美术学院)校园文化内部存在问题校园文化行为文化建设问题精神文化建设问题制度文化建设问题环境文化建设问题二、校园精神文化建设问题精神文化建设缺乏个性校风建设问题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冲突校园精神文化建设(一)精神文化建设缺乏个性大学精神飘渺虚幻。校园文化的核心是大学精神。大学精神是大学得以存在和发展的根本,通常体现为大学的创造精神、批判精神和社会关怀精神。——《大学校园文化:大众文化扬弃与人文精神培育》汪盛科(宁波大学)校园精神文化建设个性不足。从目前来看,许多高校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缺乏个性而趋于一般。仅以校训为例,许多的高校校训使用诸如“勤奋”、“求实”、“创新”、“团结”、“严谨”之类的缺乏个性的时髦词语,折射出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缺乏对自身特色与个性的认识和挖掘。——《思想政治教育视角下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探微》陈艳红(上海海洋大学)大学生对创新精神的认知歪曲。部分大学生误把创新和标新立异等同起来,盲目的进行花样翻新。他们只关注形式的变化,忽视本质和内容的创新。这不仅没有传承旧事物的精髓,而且对新生事物的衍生也必将会产生负面的影响。——《高校校园精神文化建设问题探析》滕松艳(漳州师范学院)相当一部分大学在推进校园文化建设时并未考虑自身的特点、历史渊源、文化底蕴以及培养目标的差异,在校园文化建设上没有彰显个性而是趋于一般化,千篇一律,这也不利于发挥高校校园文化的德育功能。——《现代高校校园文化的反思与和谐校园的建构》徐岩(淮阴工学院)(二)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冲突校园精神文化建设重科学、轻人文。学生在学校大环境影响下成了缺乏人文精神的片面发展的人,个别大学生甚至上演了硫酸泼熊、活挖猫眼、微波烹狗、残害同窗等令人震惊的事件。——《思想政治教育视角下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探微》陈艳红(上海海洋大学)现了许多大学生重视专业课程,强调应用技能,轻视人文素质等一些急功近利的情形,导致了高校校园文化的底蕴比较单薄,内涵不够丰富。——《当代高校校园文化的冲突与整合》李琳(湖北中医药大学)(二)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冲突随着高校招生规模日益扩大,各高校都在物质文化设施建设上加大了投入力度,但在精神文化内涵建设方面没有深度挖掘,更没有展现出已建物质文化设施的精神文化意义,从而失去了育人功能。另外,在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下,当前高校校园文化普遍地存在着片面追求娱乐享受的现象。——《现代高校校园文化的反思与和谐校园的建构》徐岩(淮阴工学院)(三)校风建设问题校风建设不如人意。在校风建设上,校领导、管理人员、教师以及全体学生相互推诿,每一方主体都把校风不好归咎到其他主体身上。究其原因,在于各方主体未真正认识到“文化育人”的作用并且相互之间协调不佳,使校风在领导作风、管理作风、教风和学风之间出现了恶性循环。——《思想政治教育视角下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探微》陈艳红(上海海洋大学)对策提炼符合中国发展方向的校园时代精神。秉承传承与创新相结合的校园文化传统。营造科学与人文相结合的精神氛围。123三、校园环境文化建设问题在一个和谐融洽的氛围中,教育容易实施并易取得成效,反之,教育就难以进行,即使强制实施,也达不到预期的效果,甚至还会产生副作用。要取得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就必须营造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更为有效地发挥环境对人的思想品德的积极作用。——《论校园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朱志坚苏大林(湘潭大学)校园物质文化建设欠缺人文关怀。首先,校园建筑布局缺少“灵魂”。其次,校园人文景点少或寓意不深。再次,技术设施现代文明程度偏低。——《思想政治教育视角下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探微》陈艳红(上海海洋大学)对策高校校园的建设应从实用、多样、美学的角度出发,多在美化、净化、绿化校园环境上下功夫,大力改善校园物质文化环境,把校园建设成为一个绿树如茵,鸟语花香的高品位校园。通过学校文化资源的感受和熏陶以启示师生的审美意识、净化内心灵魂、养成良好的德性、培养爱国爱校精神,实现环境文化育人的功能。四、行为文化建设问题我们所说的校园行为文化,就是在教育系统中长期形成的并通过校园主体的活动而展示出来的文化形态的总和。它指师生员工在学校教学、科研、学习、生活及文体活动中所表现出的精神状态、行为操守和文化品位,它是学校作风、精神状态和人际关系的动态体现,也是学校精神、价值观和办学理念的动态反应。——《和谐校园行为文化:中国高校文化的实践与弘扬》王登恕田艳丽(荆楚理工学院)高校社团也存在着诸如经费匮乏、指导教师有名无实等问题,使社团的发展举步维艰。教职员工及学长的榜样力量不强。——《论高校校园文化的重构》程新峰(西安工业大学)校领导常年公务缠身,会议不断,再加上部分领导有官僚作风,高高在上,难以发挥其榜样作用。受招生规模大、教学层次多、多校区教学困难增大、教学科研任务日趋繁重、生活工作节奏加快以及教风和学风变差等因素影响,高校的师生关系“渐行渐远”,直接导致教师人格魅力的下降和思想政治教育影响力的式微。普通管理人员或陷于事务堆里的忙乱或习惯于踢皮球的工作方式而不善于或不乐于解答学生的问题,导致学生对其敬而远之。学长的言行举止会被低年级学生模仿从而形成类似的价值选择、思维方式、道德情感和行为习惯,然而学校极少向低年级学生隆重地推出优秀的学长典型,学长的正面影响也日渐式微。——《思想政治教育视角下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探微》陈艳红上海海洋大学对策学校通过举办内容丰富、形式新颖的文化、文艺、体育、科技节、社会实践等为广大师生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有机结合起来,寓教育于活动之中,努力促进优良教风和良好学风的形成,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努力营造主题突出、品位高雅、气氛浓厚、特色鲜明的高校校园文化氛围。五、校园制度文化建设问题首先,组织和人事管理制度安排上合理性不足。其次,教学管理制度的科学性不足。再次,生活行为管理制度的人性化不足。——《思想政治教育视角下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探微》陈艳红(上海海洋大学)校园文化的发展离不开政治,没有政治理论的指导,校园文化建设就会偏离正确的方向,校园文化建设所要达到的目的也无法实现,但是,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过分强调官僚文化,将导致校园文化内容的单调、僵化和结构的畸形,最终阻碍校园文化的发展。——《现代高校校园文化的反思与和谐校园的建构》徐岩(淮阴工学院)五、校园制度文化建设问题艰难境遇致使教师很难全身心投入去营建纯洁的校园文化。如职称压力、论文要求、短期专业设置使老师只注重自己知识结构调整等等。第一,在老师评价学生、学生也评价老师甚至根据评价选课的今天,教师自己必须调整自己的关注点来满足学生的需要。教师如果仅熟悉并讲授书本理论知识,会导致学生的反感进而出现恶性评价,其后果就是在高校立身困难;第二,教师评职称、写论文、做项目等量化指标不谙市场之道是很难的完成的,因而将大量时间用于校外,不太注重校园文化的营建。——《大众文化对高校校园文化的冲击与对策》罗柏林张小华(兰州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对策首先要强化依法治校原则,为各项管理制度规范化提供依据。其次要强化科学管理理念,以促进校园文化健康、持续发展。再次,要严格执行规章制度,要做到公平、公正、公开。只有建立起严格、公正、有序的校园制度文化,才能创造出和谐民主的育人管理机制。校园文化建设的外部冲击西方文化的冲击市场经济的冲击大众文化的冲击六、大众文化的冲击问题大众文化是在现代工业社会和市场条件下产生的,基于经济技术革命特别是传播技术革命而出现的一种文化。它不同于高雅文化,没有特别明显的阶层性;也不同于乡土文化和群众文化,没有特别明显的自发性。它一方面同意识形态文化、精英文化并驾齐驱,另一方面也同各种民间文化、通俗文化有着一些原则差异的。商业性、流行性、消费性、娱乐性和普及性是其最主要的特征。大学校园文化:大众文化扬弃与人文精神培育CompanyLOGO123过于重视文化活动的感官娱乐功能。大众文化缺少对受众审美趣味的引导、思想境界的引导、道德情感的引导。过于明显的商业氛围与消费倾向。大众文化具有商业化与消费性的特征。过于重视文化活动形式的复制模仿。就是校园文化活动在形式上模仿大众文化活动的一些组织形式与表现元素,追求活动形式的“眼球效应”。汪盛科宁波大学党委宣传部六、大众文化的冲击问题我国传统的高校校园文化,强调对学生进行塑造和培养,客观上为社会发展提供了各种所需人才,然而往往忽视了学生自我的发展,忽略了学生的受众主体性。这种校园文化育人方式,严重影响着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也不可能使大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导致了大学生的爱好、特长、情趣以及特殊才能得不到合理的培养和保护。大众传媒的娱乐形态调剂着社会气氛,改善着人们的精神面貌,丰富着人们的日常文化生活。更重要的是,它创造着新的思维和理念,深刻影响了受众,特别是作为青年群体的大学生受众的选择取向。——《高校校园文化活动的受众分化现象探析》陈海英(南京师范大学)六、大众文化的冲击问题在大众文化背景下,高校虽然无力阻挡大众文化的流行趋势,但可以通过加强对校园文化的正确引导和规范,使其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得以提升和优化,使之更具时代特色和思想政治教育张力。——《试论新时期高校校园文化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优化》杨斌(三峡大学教授)对策(一)促进大众文化的成熟与健康发展(二)主流校园文化的养成并充分发挥其作用。主流校园文化就是那些能净化学生的心灵,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的思维和审美品位等人文素质,对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有着积极的意义的文化。(三)加大引导力度,转变校园文化主体的价值观念育人是大学的第一要
本文标题:校园文化建设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12356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