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学习目标•了解骨盆的构成和骨折分类•掌握骨盆骨折的临床表现•掌握骨盆骨折并发症的护理概述骨盆是脊柱与双下肢之间的桥梁,躯干的重量通过骨盆传达到下肢,下肢的震荡也通过骨盆上达脊柱,同时具有保护盆内脏器、血管及神经等重要结构的功能。骨盆是一个完整的闭合骨环,由骶骨、尾骨及左右两块髋骨组成,借助坚强有力的韧带将诸盆骨连结成为一个整体。髋骨包括髂骨、耻骨和坐骨,三块骨初为软骨连接,16岁左右形成骨性连接,三块骨融合处的外侧即髋臼,后者与股骨头构成髋关节,骶骨位于骨盆的后正中部,前方有耻骨联合连接,后方由髂骨与骶骨的关节面形成骶髂关节,具有非常稳定的力学结构。•两侧髂耻线及骶岬上缘的连线形成“骨盆界线”。该界线将骨盆分成上下二部,位于骨盆分界线之上为大骨盆或称假骨盆,大骨盆能支持妊娠时增大的子宫,但与分娩无关。其骨腔是腹腔的髂窝部,大骨盆参与腹腔的组成。骨盆分界线之下为小骨盆或真骨盆(简称骨盆)其内腔即盆腔,真骨盆容纳子宫、卵巢、输卵管、阴道及邻近的输尿管、膀胱、尿道、直肠等器官。•骨盆骨折是一种严重外伤,多为强大的外力所致,占骨折总数的1%-3%,由于骨结构坚固以及盆腔内含有脏器、血管及神经等重要结构,半数以上伴有合并症或多发伤,致残率高达50%~60%。最严重的是创伤性失血性休克及盆腔脏器合并伤,早期救治不当有很高的死亡率,快速而准确的诊断是有效救治的关键。病因1、直接暴力是引起骨盆骨折的主要原因如交通事故、砸伤、高处坠落等,可引起肌肉强力收缩,致髂前上棘、髂前下棘、坐骨结节等处骨折。2、暴力作用于骨盆侧方可引起骨盆向对侧挤压并变形。3、暴力作用于骨盆后方可引起伤侧髂骨翼向外翻或扭转,使与对侧半骨盆分开。骨折分类1996年,Tile根据骨盆骨折后骨盆是否稳定提出以下分类方法:A型(稳定型):移位轻微,一般不泼及骨盆环,骶、尾骨骨折、耻骨支坐骨支骨折、髂前上棘撕脱骨折等。B型(旋转不稳定型):即部分稳定性骨折,骨盆的前后环均损伤,骨盆旋转不稳定、垂直稳定,骨盆后方及盆底结构完整。根据损伤机制不同,分为B1开书型即前述分离型骨折:B1①骨盆裂开2.5cm,B1②骨盆裂开2.5cm;B2骨盆侧方压缩骨折即压缩型,受伤的同侧发生骨折;B3骨盆受侧方压缩使对侧发生骨折,同前述压缩型骨折。C型(旋转与垂直不稳定):为旋转及垂直均不稳定型骨折,骨盆骨折即发生旋转移位,又发生垂直移位;C1单侧损伤失稳,如单侧骶髂关节脱位;C2双侧损伤失稳,如双侧骶髂关节脱位;C3双侧C型损伤,如骶髂关节脱位并有髋臼骨折。临床表现1、局部症状①患者骨盆部位遭受严重外伤史或挤压史。②局部疼痛、压痛、淤血,活动下肢或坐位时疼痛加重。患者双下肢肢体长度不对称,下肢旋转、短缩畸形,可见尿道口出血,会阴部肿胀等。③骨盆分离挤压试验、4字征、扭转试验为阳性,但禁用于检查严重骨折患者。•1.骨盆挤压试验:用于诊断骨盆骨折和骶髂关节病变。患者仰卧位,检查者两手分别放于髂骨翼两侧,两手同时向中线挤压,如有骨折则会发生疼痛,称骨盆挤压试验阳性。2.骨盆分离试验:多用于检查骨盆骨折及骶髂关节病变。患者仰卧位,检查者两手分别置于两侧髂前上棘部,两手同时向外推按髂骨翼,使之向两侧分开。如有骨盆骨折或骶髂关节病变,则局部发生疼痛反应,称为骨盆分离试验阳性。2、全身情况出血多时即表现神志淡漠、皮肤苍白、四肢厥冷、尿少、脉快、血压下降等失血性休克征象,因骨盆骨折的合并伤发生率较高,而且常比骨折本身更为重要,因此检查时首先对患者全身情况作出判断,尤其要注意有无威胁生命的出血及呼吸和神志变化,必须明确患者有无合并伤,如颅脑、胸腹部损伤,其次再确定骨盆有无骨折和骨盆环是否稳定。•由于严重的骨盆不稳定性骨折常是多发性损伤,因此为保证优先处理危及生命的合并伤及并发症,McMurtry提出了一个A-F的处理顺序方案,其内容如下:•A(airway,气管):保持呼吸道通畅,给氧,气管插管,闭式引流等,并注意胸部损伤。•B(bleeding,出血):控制外出血,输血、输液,包括输血小板和监测凝血指标。•C(CNS,中枢神经系统):颅脑损伤的处理。•D(digestivesystem,消化系统):腹内脏器损伤的处理。•E(excretory,排泄):尿道、膀胱的处理。•F(fracture,骨折):其他部位骨折的处理。骨盆骨折出血的来源(1)骨折部位:构成骨盆的大部分骨为松质骨(如骼骨、骶骨等),其血供非常丰富。当骨盆骨折后,骨折的断端可大量渗血。而渗血量的多少与骨折的严重程度成正比,这种渗血通常不易止住,是发生失血性休克的一个重要出血源。(2)盆内静脉和静脉丛:围绕盆腔内壁具有异常丰富相互连通的静脉丛,面积为动脉的10~15倍,形成血管湖。静脉丛血管壁薄,收缩性差,周围又多为疏松组织,无压迫止血作用。当骨盆骨折时,极易伤及静脉丛,引起大出血。(3)盆内动脉:而骨盆内血管从大的动脉主干到小的血管分支,纵横交错,与骨盆关系密切。(4)盆壁软组织和盆内脏器:骨盆壁及邻近软组织撕裂出血,以及盆腔内脏器官破裂出血,这两个因素也是重要的出血源。若一个体重为65公斤的人,血量约为4550—5200ml。肱骨干骨折100-800ml尺桡骨骨折50-400ml骨盆骨折500-5000ml股骨干骨折300-2000ml胫腓骨骨折100-1000ml诊断一般认为根据病史、体格检查和骨盆前后位X线所见即确诊骨盆骨折。对于伴有骨盆骨折的多发伤,应全面体格检查,及时发现合并伤。(1)X线(主要手段):可显示骨折类型及其移位情况。(2)CT:是对于骨盆骨折最准确的检查方法:①能发现X线平片不能显示的骨折;②能清楚立体的显示半侧骨盆移位情况;③对髋臼骨折特别适用;④三维CT重建可以更真实的显示骨盆的解剖结构及骨折之间的位置关系,对于判断骨盆骨折的类型和决定治疗方案均有较高价值。CT还可以同时显示腹膜后及腹腔内出血的情况。(3)B超检查:以了解腹腔及盆腔内脏及大血管的情况。(4)核磁共振:可发现骨盆部位的肌肉、肌腱、韧带、神经等软组织损伤和隐匿的骨折。X线CT治疗应根据全身情况,首先处理休克及各种危及生命的并发症。患者因腹膜后大量出血合并休克,应严密观察进行输血、输液,膀胱破裂,可进行修补,同时作耻骨上膀胱造瘘术。对尿道断裂,宜先放置导管,防止尿外渗及感染,并留置导尿管直至尿道愈合。若导尿管插入有困难时,可进行耻骨上膀胱造瘘术。直肠损伤:应进行剖腹探查,做结肠造口术,使粪便暂改道,缝合直肠裂口,直肠内放置肛管排气。待病情稳定后,骨盆骨折是否手术,其主要依据是骨盆环是否稳定和不稳定的程度。•1.非手术治疗适应症治疗方法1)骨盆环稳定的骨折,如撕脱骨折和无明显移位的骨盆环一处骨折。2)骨盆环两处损而失稳,但影像学上或轻微移位者。3)因早期救治需要经卧床、牵引治疗后,影像学证明复位满意者。4)有手术禁忌或不宜手术治疗的多发症。1)对症治疗,卧硬板床休息3-4周。肌肉撕脱骨折者应取放松肌肉的体位,髂前上棘骨折患者置于屈髋位;坐骨结节骨折置于伸膝位。2)骨盆兜带悬吊牵引固定,悬吊重量以将臀部抬离床面为宜,5-6周后换用石膏短裤固定。3)手法复位,患肢骨牵引。•2.手术治疗1)外固定器固定适用于:1有明显的不稳定骨折,特别是并发循环不稳定者,以求收到固定骨盆和控制出血的效果。并有减轻疼痛和便于搬动伤员的作用。2旋转不稳定型骨折;3开放性不稳定型骨折。2)开放复位内固定适用于:经非手术治疗后,骨折移位1cm,耻骨联合分离3cm,累及髋臼的移位骨折以及多发伤者。垂直剪切型骨折内固定及外固定治疗非手术治疗及术前护理1.急救护理1)病人入院后快速建立两条静脉通道,及时输液、输血,输液建议选择上肢或颈外静脉,不宜在下肢,因为骨盆骨折后可导致下腔静脉循环障碍,进行股静脉或下肢静脉穿刺后,补充的血容量得不到有效的血液循环。2)迅速止血、止痛是抢救的关键。由于骨盆多为松质骨,其邻近有动脉和静脉丛,而静脉丛多无静脉瓣阻挡回流,所以骨盆骨折后病人易出现失血性休克。2.心理护理骨盆骨折患者因突发致伤,创伤致躯体的强烈疼痛及功能障碍,造成骨盆骨折患者极大的心理恐惧感,担心生命危险及残疾。应积极消除伤员思想顾虑,鼓励伤员积极配合治疗,增强对医务人员的信任感和住院治疗的安全感,减轻病人的恐惧。3.饮食护理术前加强饮食营养,宜予高蛋白、高维生素、高钙、高铁、粗纤维及果胶成分丰富的食物,以补充失血过多导致的营养失调。食物应易消化,鼓励病人多饮水,2000-3000ml/天,经常按摩腹部,促进肠蠕动,必要时使用缓泻剂,利于排便,术前一日必须排除肠道内瘀积的大便,以利于手术操作,减轻术后腹胀。若合并直肠损伤或有腹胀腹痛,则应酌情禁食,必要时可静脉高营养治疗。4.卧位1.不影响骨盆环完整的骨折,可取仰卧与侧位交替(健侧在下),伤后一周取半卧位,严禁坐立。2.影响骨盆环完整的骨折,应取平卧硬板床,减少搬动,必须搬动时由多人平托,以免引起疼痛、增加出血。尽量使用铺垫床,既可减少翻身次数,又可预防压疮,但气垫床要充足气,以不影响骨折稳定为原则。术后护理1.生命体征观察1)术后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和神志,予心电监护,测Bp、P、R、q1/2h;2)留置导尿,记录尿量;3)注意病人神志及皮肤黏膜出血征象,详细记录;4)如病情严重,应先转入ICU病房全面监控治疗。2.心理护理因术后长期卧床,易产生厌烦情绪,多开导,取得家属的支持,共同为病人制定比较周密的康复计划并督促实施,多鼓励病人,提高其治疗的积极性。3.饮食术后继续予高蛋白、高维生素、高钙、高铁、粗纤维及果胶成分丰富的食物,多吃蔬菜和水果,饮食宜清淡、低脂、多饮水,防止血液浓缩,降低血液粘稠度。4.伤口观察观察伤口敷料情况,若有渗血、渗液情况,应及时更换敷料。观察患者末梢血运情况,妥善固定引流管,保持负压引流管通畅,防止引流管脱落,密切观察引流液的颜色、量、性质,并做好记录。5.体位术后注意患肢末梢血运及肢体肿胀情况,尽量减少大幅度搬动病人,防止内固定断裂、脱落,置于气垫床上,悬空受压部位,每2-3小时平卧与健侧卧交替,预防压疮。•6.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骨盆骨折DVT发生率较高35%~50%,可发生在骨盆或下肢,并可继发PE发生率为2%~10%,其致死率为0.5%~2%。骨盆骨折盆腔静脉的损伤及制动是导致血栓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长时间卧床导致下肢静脉血流瘀滞,创伤损伤血管壁,术中失血使血液呈高凝状态,易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首发症状多为患肢肿胀明显、疼痛,术后抬高患肢20-30度,以利于静脉血液回流,观察患肢肿胀、疼痛程度、皮肤颜色、温度、感觉及肢端动脉搏动情况,入院后进行深静脉血栓评分,DVT重在预防,遵医嘱使用抗凝药物,加强出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测定,严禁在患肢行静脉穿刺,以免造成静脉血管内膜的损伤,尽早指导或协助患者进行踝关节背伸及屈曲运动和股四头肌等长收缩锻炼,2-3次/天,每次至少10分钟,按摩患肢肌肉及足部,清除静脉血的瘀滞,并注意观察患者有无突然呼吸困难、心悸、胸痛、咳嗽、烦躁不安及等症状,警惕肺栓塞的发生。骨盆骨折并发症的观察及处理1.出血性休克2.腹膜后血肿3.尿道损伤4.膀胱损伤5.直肠损伤6.神经损伤出血性休克护理1、尽量减少搬动将患者安置于抢救室,采取平卧位,尽量减少搬动,目的是为了避免搬运中碰撞不稳定性骨盆,增加创伤出血,加重休克,如需搬动,应由3-4人将病人置于平板车上,动作应协调一致、平缓,以免增加出血和加重休克。2、迅速建立静脉通路有效的静脉通道是抢救失血性休克成功的唯一桥梁,快速建立两条或两条以上的静脉通道以迅速扩充血容量,及时输液、输血,根据补液原则有计划按时按量补充晶体液、胶体液、红细胞或血浆。必要时进行加压输液或输血,保持呼吸道通畅,迅速高流量给氧或面罩吸氧,维持血氧饱和度在90%以上,目的是减轻失血所引起的脑组织缺氧和损害,正确及时采集血标本,保证化验标本的准确性。3、加强生命体征及尿量的监测予心电监护应用,监测生命体征及血氧饱和度变化,观察患者意识、尿量、皮肤弹性、面唇色泽、肢端皮肤
本文标题:骨盆骨折患者护理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12612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