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2019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
2019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全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注意事项:1.全卷共8页,考生请直接在答题卡上作答;2.答卷前,请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一、积累和运用(共6小题,计17分)1.下面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2分)A.畸.形(jī)绯.红(fěi)鳞次栉.比(zhì)深恶.痛疾(wù)B.诘.责(jié)慰勉.(miǎn)笔耕不辍.(zhuì)杳.无消息(yǎo)C.佃.户(diàn)锃.亮(zeng)生机盎.然(àng)颔.首低眉(hán)D.酒肆.(sì)炽.热(chì)吹毛求疵.(cī)雷霆万钧.(jūn)2.下列各组词语中,汉字书写全部正确的一组是()(2分)A.蓬蒿旁鹜引颈受戮一泻千里B.慰藉告罄相得益彰莫明其妙C.馈赠陷阱通宵达旦再接再厉D.沧桑笙萧锋芒毕露一反既往3.请从所给的三个词语中,选出一个最符合语境的填写在横线上。(2分)(1)近日,来自西安的青年歌手曹轩宾,在《经典永流传》中改编自《送元二使安西》的《别君叹》,阳刚中流露着伤感,绝对是展示古城文化(底蕴韵味味道)的大成之作,堪称陕西方言又一巅峰之作。(2)王小波是当代著名作家,他的杂文对社会时弊的议论更是。(炉火纯青鞭辟入里力透纸背)4经典诗文默写。【在第(1)-(7)题中,任选五题;在第(8)-(10)题中,任选一题】(6分)(1)杨花落尽子规啼,。(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2)望西都,。(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3)是非木柿,?(纪昀《河中石兽》)(4),青鸟股勤为探看。(李商隐(无题》)(5),何事长向别时圆?(苏轼《水调歌头》)(6),西蜀子云亭。(刘禹锡《陋室铭》)(7)单车欲问边,。(王维《使至塞上))(8)然后我死了,。(艾青《我爱这土地》)(9)后来啊,。(余光中《乡愁》)(10),为我们所未经生活过的。(鲁迅《故乡》)5.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下面的题口。(3分)①注重家教,是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②现在,家教是家长对子女,长辈对晚辈的言传身教。③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④再加上孩子具有模仿的天性,其言行无一不受到父母行为方式的影响。⑤,成功的家教,首先是父母以身作则,让孩子耳濡目染。(1)第②句中的“言传身教”属于什么短语,请写在下面的横线上。(1分)(2)第⑤句的横线处需要补上一个恰当的关联词语,请把它写在下面的横线上。(1分)(3)请把第①句的主干写在下面的横线上。(1分)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2分)多少人都赞颂他伟大的艺术。但他远不止是音乐中的第一人,他是现代艺术最英勇的一股力量,他是受苦而不屈的人们最伟大、最优秀的朋友。一个穷困潦倒、残废而孤独、生而痛苦、世界从未给予他欢乐的人,却创造了欢乐奉献给全世界!他用自己的苦难锻造欢乐。(1)以上文字出自名著《》。(1分)(2)请用简洁的语言写出与“他”相关的一个故事情节。(1分)二、综合性学习(7分)7.每年的9月3日被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请你参加以“学习抗战精神放飞青春梦想”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7分)(1)【活动一感受精神】请将下面画横线的句子正确、规范、工整地抄写在田字格中。(1分)向前向前向前!我们的队伍像太阳脚踏着祖国的大地,背负着民族的希望,我们是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2)【活动二改写栏目】请你修改下列不恰当的活动栏目名称。(2分)忆老兵故事采访老兵我和老兵在一起(3)【活动三理解内涵】该图是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活动的标志,请具体介绍该标志的设计意图。(至少答出两点)(2分)(4)【活动四抒发心声】下面是三秦中学纪念抗战胜利的宣传标语。请补写一个句子,使其与例句构成一组排比句。(2分)有一段记忆,在血与火的洗礼中永恒;有一种精神,在今与昔的交替中闪耀;,三、阅读(共15小题,计46分)【现代文阅读】(共9小题,计30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1题。(12分)【权威发布】“世界读书日”刚刚过去。日前,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发布了第十五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报告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成年国民包括书报刊和数字出版物在内的各种媒介的综合阅读率为80.3%,较2016年的79.9%有所提升。报告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成年国民各类数字化阅读方式接触率均有所上升。数字化阅读方式越来越普及,人们通过数字化媒介阅读的时间也在增长。报告发现,虽然2017年我国成年国民人均纸质图书、期刊的阅读时间有所增加,但纸质媒介的阅读时间整体较短,人均每天读书、读报和读期刊的时间总和不及每天手机阅读时长的一半。在我国成年数字化阅读方式接触者中,49周岁以下中青年群体是主要人群,其中,18-29周岁人群占34.6%,30~30周岁人群占26.1%,40-49周岁人群占24.2%50-59周岁入群仅占10.6%。(资料来源:《中国青年报2018年4月24日》)【陕西调查】2018年4月,记者深入陕西省对部分市民进行阅读调查。在接受记者随机调查的30名来自各层次的市民中,读书越来越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制舍的一部分,有超过50%的受访者每年阅读5本以上纸质书籍,10%的受访者有阅读的需求,但因工作原因无法进行阅读,或只能通过电子产品进行碎片化阅读;而有20%的受访者年阅读量在10本以上,其中包括纸质书与电子阅读;有10%的受访者完全摆脱纸质书籍的阅读,而全部依赖于电子设备以及社交软件上的推送信息进行阅读。【各抒己见】国民阅读研究与促进中心主任徐升国:数字化阅读基本以浅阅读、碎片化阅读为主体,阅读的主要内容并不是电子图书,而是一些相对轻松娱乐、篇幅较短的文章。这跟数字阅读主要载体——手机自身限制有关,屏幕小,相对而言很难进行深度、长篇的阅读。综合起来看,纸质书能提供系统的、体系化深度阅读,目前并没有好的数字阅读载体可以实现替代。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院长、党委书记魏玉山:目前大城市的阅读推广活动相对来说比较多。一是城市领导重视阅读工作,二是城市财力比较丰厚,三是城市文化单位、文化设施比较多,“相对这些城市来讲,农村的情况就复杂了很多:发达地区的农村有农家书屋、乡村图书室,组织的活动也多一些,而不发达地区的农村,可能没有这些设施,即使有,也不能被充分利用起来,运行效果不理想。目前在全国范围内有60万家农村书屋,运营效果好的、一般的、差的分别基本占1/3”。《新京报》记者李大超:阅读有深浅之分,有消费型阅读和学习型阅读的差异,有实用性阅读和涵养性阅读的区分。我们有批评浅阅读、消费型阅读和实用性阅读的倾向。有人甚至上升到国家和民族未来的高度拒斥浅阅读,批评浅阅读纵容我国成年国民各类数字化阅读方式接触率年份网络在线阅读手杌阅读电子阅读器阅读平板电脑阅读2016年55.3%66.1%7.8%10.6%2017年59.7%71.0%14.3%12.8%我国成年国民各类媒介人均阅读时长(单位:分钟/每天)年份纸质媒介数字化媒介图书报纸期刊互联网手机平板电脑电子阅读器201620.213.26.657.274.413.95.5201720.412.06.960.780.412.68.1了思想的懒惰,弱化了思维能力。实际上,任何对于国民阅读整齐划一的要求都没有考虑到阅读者本身的差异。随着阅读的普遍化,阅读的差异性越来越明显,而阅读取向两极化的趋势则难以逆转。8.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A.2017年我国成年国民各类媒介综合阅读率在上年基础上有所提升,数字化阅读方式接触率也在提升。B.2017年我国成年国民数字化阅读方式接触率调查显示:手机阅读占比最大,电子阅读器阅读占比提升幅度最大。C.2017年成年国民各类纸质媒介的人均每天阅读时长都有所提升,但其总时长远远低于人均手机阅读时长。D.2017年我国成年数字化阅读方式接触者的调查数据显示:年龄越大的人群占比越小年龄越小的人群占比越大。9.下列关于2018年西安市民阅读特点的概括,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A.经调查:西安过半受访者年阅读5本以上纸质书。B.30%市民依赖于电子设备以及社交软件上的推送信息进行阅读C.通过电子产品进行碎片化阅读是西安市民的必然趋势。D.10%的受访者有阅读的需求,但因身体原因不能阅读。10.《新京报》记者李大超关于阅读表达了哪些观点?请分点概括。(3分)1l.你对数字化阅读与纸质阅读的发展趋势有怎样的预测?请根据本文内容和自己的阅读经历谈谈自己的看法。(3分)(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6题。(18分)麻脸铁匠①茅棚里面一个铁匠炉,孤独地立在湟川城东头的一片竹林中,青光明灭,如一只静默的萤火虫,孤独地装在玻璃瓶里。而麻脸铁匠,就是那个拿瓶子的人。②他五短身材,结实得像个石墩子。因得过天花,落下一脸麻子,加上常年的烟熏火燎,那些麻子便如同铁钉,钉满了他的脸,正因为这个特征,大家反倒忘了他的名姓,就只叫他麻脸铁匠。③麻脸最擅长的活计是打钉,准确地说是打棺材钉。他打的棺材钉形如耙齿,长而锋利,带着倒口刺,钉进去便如同浇铸过一样,再也拔不出来。最奇的是每颗棺材钉,他都能錾上一个寿字,敲进棺材之后,一颗钉子居然能分成两头,状如并蒂莲花,变成双寿。④铁匠无妻无子,家里挂满了打好的棺材钉,看着有些恐怖。他脾气也怪,自从1932年以后,他从不给别人打犁、锄、菜刀这些寻常铁器,因此村里除了老了人口去他那买几颗棺材钉,平时大家很少去他那里。⑤山村的夏天格外热闹,除了麻脸铁匠,夕阳下大家都爱聚在乌桕树下乘凉聊天,还是和往常一样,鸭子李最先打开话匣子。这鸭子李是朵奇葩,他并不养鸭子,只是见人就呱呱说个不停,因此村里人送了个诨号——鸭子李。⑥“俺快被烦死了,不知道造的什么孽,和那麻脸做邻居,天天晚上敲打个不停,震得俺床都抖,能有多少人死,哪里要那么多棺材钉?”鸭子李絮絮叨明地抱怨着。鸭子李这么一说,大家也跟着七嘴八舌地说了起来,列举麻脸铁匠最近的诡异之处。此刻,麻脸仿佛是棺材钉,钉在了所有人的舌头上。人群里,只有诸葛半没说话。⑦诸葛半是牛贩子,常去城里,见多识广,算是村里的土神仙了。见他不讲话,大家都觉得心痒痒的,想鼓捣他说说,诸葛半微微一笑:“你们不知道麻脸的精明,小日本都打到府城了,说不定啥时候到咱这儿,那群人比射狼虎豹还凶残,到时候怕是这些棺材钉不够用的!经过他这么到处一说,村里人既觉得茅塞顿开,又觉得毛骨悚然,对麻脸铁匠这种发国难财的人是又气又恨。但说是这样说,大家也没证据,只能作罢。⑧“麻脸,帮我打个新镰刀吧,旧的昨天给村里自卫队做矛子了,山上田里一大堆的活儿,等着用。”王大旺急得屁股冒烟,硬着头皮央求。铁匠正往墙上挂棺材钉,斜瞟了一眼,说:“不打,没打刀的铁。”王大旺顿时火冒三丈:“小日本都打到家门口了,你一个铁匠,不打点几大刀片、矛子头,天天打棺材钉,留给你自己用怎的?”麻脸只自顾自地干活儿,并不理会王大旺。王大旺越说越气,一脚碎了砧子边上的水缸,担头就走了。⑨1942年初秋的一个早晨,村子里突然鸡飞狗跳,热闹异常,保长挨家挨户地叫人起来,到乌柏树下集合。大家看到,一队穿着呢子大衣的鬼子也在树下,他们还押着一个被打得血肉模糊的人,细看,是王大旺。⑩“大家看看,这个不知好歹的东西,太君是为保护大家来的,他却带人去破坏十丈坡的铁路,害的太君差点儿翻车,还嘴硬得很。”翻译官大声吼着。喧闹的人群渐渐安静下来,一顿鞭打之后,砰辟两枪,地上红了一大片,乌柏树也震颤两下,落下许多血红的叶子。⑪王大旺死了,棺材停在祠堂里。他儿子说,他离家前曾留下遗言,不赶走日寇,绝不正式下葬,出殡时也不要用麻脸的棺材钉。⑫这以后,村子里的人不光恨日本鬼子,也恨起了麻脸铁匠,但鬼子住在府城里,太远了,所以他们打算先对付麻脸铁匠,毕竟对付他要简单实在些。为这个,村里人常去请教诸葛半,诸葛半俨然成了诸葛亮,在他的精心谋划下,铁匠铺周围的竹林被砍光了,成了村里的放猪场;溪流被堵上,改道了;铁匠家田里的庄稼和屋后的果树,经常莫名其妙地被毁坏。⑬就这样,没过多久,大家发现麻脸走了,听说是推着架子车,在黄昏时候走的。⑭铁匠一走,村子里顿时欢呼雀跃起来,像给王大旺报了
本文标题:2019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12739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