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资本运营 > 全国卷历史卷选择题分析
程集中学陈耀民全国卷历史选择题解题钥匙本课件按照高考真题题号顺序将2010—2018年的全国卷真题选择题部分进行了分类,并总体对相应题型以及知识模块考查情况进行了概括,同时并对每一道真题的设问词、考查点等进行了标注。以期给您纵向把握高考真题考查情况以及命题规律提供些许帮助。特别说明:本人将试题题型分为8大类:背景、原因类,说明、体现类,影响、意义类,历史概念型,图表、漫画类,比较类,史实对应型,史观型。可能会存在一道试题对应两种题型的情况,但是在分类时主要按照一种进行划分。8大题型会分散在各个题号下进行概述。全国卷历史选择题解题钥匙(说明:2010—2014年大纲卷题号为12)通过上面饼状图发现,说明、体现类选择题,即设问词多为反映出、反映了、说明了、表明等的试题在24题中所占比重最多,表明、说明类试题也是现象-本质题中的本质题。表明是指表示清楚,比较确切地指出;说明是用简明扼要的语言,把事物的实际情况,恰如其分地表述出来。表明、说明的含义相似,但也有所不同,表明多含有求答历史现象本质之意,说明含有分析、阐述之意。从历年全国卷高考试题来看,此类试题中的题干与题肢之间的逻辑关系存在三种情况:一是题干与题肢之间是因果关系,二是题干与题肢之间是现象与本质的关系,三是题干与题肢之间是判断关系。高考试题中反映表明是有一定的区别。反映一般指的是表面背后的东西,是一个可深可浅,深触及本质、浅可接近表面,但不是纯表象,具体要看题的要求。表明一般指的是表象,一般来讲,考查的程度比反映低。具体的也要根据题意决定,不是僵化的。全国卷历史选择题解题钥匙第24题9年模块知识分布图示(依据下面试题统计得出)通过对近9年第24题考查知识点分来来看,古代政治史考查比重比较大,依据下面具体试题考查情况可以看出,政治史模块方面分封制和宗法制考查频率比较高,经济史模块农业、商业、手工业均有考查;文化史方面,汉字演变、儒家思想则考查频率比较高。说明、体现类选择题题型特点:根据材料观点得出正确结论或与材料内容相符的选项。第24题9年模块知识分布图示(依据下面试题统计得出)全国卷历史选择题解题钥匙设问方式显性设问说明了……体现了…………表明了……反映了等隐性设问由此可见……对此理解正确的是…………强调的是据此,可判定……从中得出的结论是……由材料可知……等等解题策略类型考虑因素题干材料为对某一历史现象或事件的描述时间因素;地域因素;这一历史现象或事件的影响题干材料为某一历史人物的观点该人物所生活的历史时期;该人物的阶级属性;该历史人物的重要事迹;该历史人物对后世的影响题干材料为古文等注意出处;判断朝代;确定所述模块(必修模块)题干材料为某项制度、政策、措施、规定等判断时间及国家地区;分析实施的主体及对象;实施的背景及影响全国卷历史选择题解题钥匙2018年卷Ⅰ卷Ⅱ卷III设问词反映出说明据此可知考查点古代科技商代建立古代手工业考查时期战国商战国以前题型特点说明、体现类选择题24.(2018新课标全国卷Ⅰ)《墨子》中有关于“圆”“直线”“正方形”“倍”的定义,对杠杆原理、声音传播、小孔成像等也有论述,还有机械制造方面的记载。这反映出,《墨子》A.汇集了诸子百家的思想精华B.形成了完整的科学体系C.包含了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D.体现了贵族阶层的旨趣全国卷历史选择题解题钥匙全国卷历史选择题解题钥匙点睛:对古代科技的考查彰显了中国的传统文化,考查了历史学科唯物史观的核心素养。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理解清楚中国古代传统科技“重经验、重实用”的特点。本题中的D项容易误选,应结合墨家代表的阶级利益考虑。全国卷历史选择题解题钥匙24.(2018新课标全国卷Ⅱ)据《史记》记载,商汤见野外有人捕猎鸟兽,张设的罗网四面密实,认为这样便将鸟兽杀绝了,“乃去其三面”,因此获得诸侯的拥护,最终推翻夏桀,创立商朝,这一记载意在说明A.商汤成功缘于他的仁德之心B.捕猎是夏商时主要经济活动C.商朝已经注重生态环境保护D.资源争夺是夏商更替的主因名师点睛:这一题主要考查考生全面准确解读材料和审题的能力,试题以热点隐性切入,题干以商汤仁慈能最终推翻暴虐无道的夏桀这一《史记》记载为载体,考查以德治国这一时政热点(十九大提出“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问题,同时这一题也在聚焦立德树人、彰显了历史学科积极育人的导向。考生在作答时需要注意审题干中的“意在说明”,这是提示思考《史记》作者这样记载的用意所在,所以要透过现象看本质,方能得出正确答案全国卷历史选择题解题钥匙24.(2018新课标全国卷III)据考古报告,从数十处战国以前的墓葬中发现了铁器实物,这些铁器不少是自然陨铁制作而成,发现地分布情况见下图。据此可知,战国以前A.铁制农具得到普遍使用B.新疆地区与中原联系紧密C.我国的冶铁技术已经相当普及D.铁器分布可反映社会发展程度全国卷历史选择题解题钥匙2017年卷Ⅰ卷Ⅱ卷III设问词隐性省略反映了主要因素考查点分封制古代商业汉字演变考查时期周春秋战国西周与战国题型特点①说明、体现类选择题②背景原因类选择题24.(2017新课标全国卷Ⅰ)周灭商之后,推行分封制,如封武王弟康叔于卫,都朝歌(今河南淇县);封周公长子伯禽于鲁,都奄(今山东曲阜);封召公爽于燕,都蓟(今北京)。分封A.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文化认同B.强化了君主专制权力C.实现了王室对地方的直接控制D.确立了贵族世袭特权【解析】题干反映的是分封制。分封制扩大了周朝的统治疆域,有利于中原文化的传播,因此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文化认同,故A项正确。分封制是关于中央与对方的关系,而且周朝时统治集团没有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君主专制制度是在秦统一后正式确立的,排除B;分封制下地方诸侯有相对的独立性,没有实现王室对地方的直接控制,排除C;从题中的“武王弟”“周公长子”“召公奭”可以看出,分封的对象多为贵族,但没有反映确立了贵族世袭特权,排除D。全国卷历史选择题解题钥匙24.(2017新课标全国卷Ⅱ)下图为春秋战国之际局部示意图。当时,范蠡在陶、子贡在曹鲁之间经商成为巨富,这一现象反映了A.区域位置影响商贸发展B.争霸战争促进经济交往C.交通条件决定地方经济状况D.城市规模扩大推动商业繁荣【名师点睛】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商业繁荣,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被打破,商人地位提高,各地出现了许多拥有雄厚资产的大商人。本题考查影响商业贸易发展的因素,区域位置是重要因素之一。本题的解答应当根据图示,从图示中陶、曹、鲁的位置关系,来确定推动这一地区商贸发展的原因。全国卷历史选择题解题钥匙24.(2017新课标全国卷III)下图是西周与战国两个时期相同文字的不同写法,反映出字形发生了变化,促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文字的频繁使用B.书写材料的不同C.各国变法的实施D.“书同文”的推行点睛:本题主要考查考生阅读和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本题以中国古代汉字的演变为切入点,考查中国古代政治、经济及战国时期诸侯争霸战争的影响。小切口,但需要学生有大范围的知识体系,且本题以图片的方式呈现考查了学生获取图片信息的能力。本题学生易选D项,原因是受图片信息的误导和学生思维定式的局限性的影响。全国卷历史选择题解题钥匙2016年卷Ⅰ卷Ⅱ卷III设问词对此合理的解释反映了这表明考查点汉代儒学汉字的发展宗法制考查时期汉三国曹魏西周题型特点①说明、体现类选择题②史实对应型选择题全国卷历史选择题解题钥匙24.(2016新课标全国卷Ⅰ)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汉代崇尚儒学,尊《尚书》等五部书为经典,记录孔子言论的《论语》却不在“五经”之中,对此合理的解释是A.“五经”为阐发孔子儒学思想而作B.汉代儒学背离了孔子的儒学思想C.儒学思想植根于久远的历史传统D.儒学传统由于秦始皇焚书而断绝【解析】本题考查了汉代儒学的相关内容。《尚书》等五经是由孔子整理而成的,而《论语》则是孔子的弟子和再传弟子所记录的孔子的言论,属于后人编订。汉代将《尚书》等五部书尊为经典主要是因为儒学在汉代成为正统思想,而儒学思想植根久远,五经是早期儒家思想的集中体现,《论语》是记载孔子言行的著作,因此《论语》不在五经之中,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C项。“五经”主要记载了古代的礼乐制度,不是阐发孔子的儒家思想,所以A项说法错误;汉代儒学是在孔子的儒学思想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并没有背离孔子的儒学思想,所以B项说法错误;焚书坑儒使儒家思想遭受重创,但并没有因此而断绝,从汉代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即可得知,所以D项的说法错误。全国卷历史选择题解题钥匙【名师点睛】本题命题意图是考查考生阅读和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探讨和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本题以儒学传统典籍——五经为切入点,深入考查了考生对儒家思想的认识和理解。《论语》属于四书的范畴,而本题将我们平时熟悉的四书和五经做了分开处理,考查细致入微,加大了题目的难度,学生做题时需要能够甄别出四书与五经之间的区别。特别提醒我们在一轮复习时要注重对细节的处理,更要求学生能够扩大自己的知识广度,在此基础上加大对深度的把握。《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合称为四书,为儒家传道、授业的基本教材。几百年来,四书在我国广泛流传,其中许多语句已成为脍炙人口的格言警句。其中,《论语》《孟子》分别是孔子、孟子及其学生的言论集,《大学》《中庸》则是《礼记》中的两篇。首次把它们编在一起的是南宋著名学者朱熹。不过,在朱熹之前的程颢、程颐兄弟已经大力提倡这几部书了。他们认为,《大学》是孔子讲授初学入德之门的要籍,经曾子整理成文;《中庸》是孔门传授心法之书,是孔子的孙子子思笔之子书,以授孟子的。这两部书与《论语》,《孟子》一起表达了儒学的基本思想体系,是研治儒学最重要的文献全国卷历史选择题解题钥匙24.(2016新课标全国卷Ⅱ)如图为三国曹魏《三体石经》的残片,经文中的每个字均用先秦古文,小篆等三种字体刻写。这三种字体反映了A.当时统一文字的努力B.汉字演变的历史过程C.当时字体流行的实际情况D.汉字尚未形成完整的体系全国卷历史选择题解题钥匙24.(2016新课标全国卷III)周代青铜器上的铭文与商代相比,字数越来越多,语句也愈加格式化。这些铭文大都记述个人业绩,追颂祖先功德,希冀子孙保用。这表明西周时A.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文字体系B.形成了重视历史传承的风尚C.宗法制度受到了严重的挑战D.青铜器的功用发生重大改变【名师点睛】本题命题意图是考查考生阅读和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本题以中国古代青铜器铭文的材料为切入点,从政治、经济和文化角度综合考查,具有相当的难度。材料已被翻译成白话文,比较容易理解,迷惑性最大的是D项,需要考生快速理解“青铜器的功用”的含义:盛装物件和陈设布列。因此这启示我们在备考中一定要从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综合理解主干知识。全国卷历史选择题解题钥匙2015年卷Ⅰ卷Ⅱ设问词隐性省略表明了考查点小农经济儒家思想考查时期战国春秋战国题型特点①说明、体现类选择题全国卷历史选择题解题钥匙24.(2015新课标全国卷Ⅰ)《吕氏春秋·上农》在描述农耕之利时不无夸张地说:一个农夫耕种肥沃的土地可以养活九口人,耕种一般的土地也能养活五口人。战国时期农业收益的增加A.促进了个体小农经济的形成B.抑制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C.导致畜力与铁制农具的使用D.阻碍了大土地所有制的成长【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意在考查考生理解历史现象的能力。由材料可知,一个农夫可以养活好几口人,这说明农业收益的增加能较好地促进小农经济的形成,故A项正确。农业的发展有利于促进手工业与商业的发展,排除B项。畜力与铁制农具的使用是促进农业收益增加的原因,并非结果,排除C项。材料并未涉及大土地所有制的问题,排除D项。全国卷历史选择题解题钥匙24.(2015新课标全国卷Ⅱ)古代儒家学者批评现实政治,往往称颂夏商周“三代”之美,甚至希望君主像尧、舜一样圣明。这表明了儒者A.不能适应现实政治B.反对进行社会变革C.理想化的政治诉求D.以复古为政治目标全国卷历史选择题解题钥匙2014年卷Ⅰ卷Ⅱ大纲卷设问词反映了隐性省略反映出考查点秦汉政治分
本文标题:全国卷历史卷选择题分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12828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