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15年死因监测工作计划根据《*市慢病非传染性疾病死因报告工作方案》的要求,结合我社区实际情况,现制定2015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慢病非传染病死因报告工作计划如下:一、目的通过收集、利用居民死亡的相关基本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研究居民与慢性病相关的死亡水平、死亡原因的变化趋势及规律。及时发现诊断不明的、可能死于传染病的病例,及早采取措施控制疫情,为传染病、新发传染病监测和预警提供基线数据。二、监测对象中心门(急)诊的死亡病例。三、主要指标1.《死亡医学证明书》、《5岁以下儿童死亡登记副卡》、《孕产妇死亡登记副卡》填写的准确率大于95%。《死亡医学证明书》、《5岁以下儿童死亡登记副卡》、《孕产妇死亡登记副卡》的填写无缺、漏项(身份证号码除外)、逻辑错误,字迹清楚,不明原因死亡病例有调查记录。2.《死亡医学证明书》的根本死亡原因确定及ICD-10编码正确率大于98%。由专职技术人员依据《死亡医学证明书》确定根本死亡原因并进行ICD-10编码。3.死亡病例漏报情况。全镇医疗机构门(急)诊及住院的死亡病例常规登记中没有填写《死亡医学证明书》、《5岁以下儿童死亡登记副卡》、《孕产妇死亡登记副卡》并进行网络直报的比例应小于5%。4.报告及时率(100%)。医疗机构在开具死亡证明书后7天内完成死因编码并将填写完整的《死亡医学证明书》、《5岁以下儿童死亡登记副卡》、《孕产妇死亡登记副卡》送交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由县疾控机构完成录入、上报。5.建立健全相关工作制度。制定并严格实施相关工作制度,确保死亡病例监测工作的质量。(1)例会及人员培训制度:每月举行一次工作例会,分析、评价、解决实际工作中的问题,同时开展相关人员的常规业务及岗前培训。积极参加上级组织开展的业务培训活动。(2)资料及档案管理制度:确定专人负责原始资料和卡片等的管理工作。(3)资料审核、编码制度:确定专(兼)人员负责《死亡医学证明书》、5岁以下儿童和孕产妇死亡副卡的错、缺、逻辑关系的审核,完成根本死因的确定和ICD-10编码。(4)资料的录入上报制度:按规定的时限完成《死亡医学证明书》、5岁以下儿童和孕产妇死亡副卡的录入、上报工作。(5)死亡信息的分析利用制度:常规按月、年进行动态分析,特殊情况下采用周或日分析,并及时进行信息反馈。四、明确职责、实施措施1、对死亡病例进行死因医学诊断并填报《死亡医学证明书》,《5岁以下儿童死亡登记副卡》、《孕产妇死亡登记副卡》。2、指定专门的科室或人员对死亡原因按照ICD-10进行编码,并将《死亡医学证明书》、《5岁以下儿童死亡登记副卡》、《孕产妇死亡登记副卡》按规定时限送交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3、做好原始《死亡医学证明书》、《5岁以下儿童死亡登记副卡》、《孕产妇死亡登记副卡》的保存与管理。4、协助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开展相关调查工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16年1月5日
本文标题:死因监测工作计划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13136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