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 生物制药(动物保健、动物疫苗)行业研究报告
生物制药(动物保健)行业研究报告一、生物制药产业处于快速发展期受益于“十二五”生物产业规划和生物研发加速,我国生物产业将维持高景气发展。随着化学制药研发遇到瓶颈和生物科技的迅猛发展,生物制药已成为医药产业中发展最快、活力最强和技术含量最高的领域,在全球医药产业中所占比重逐年上升。我国生物制药发展迅速,每四年便翻一番。随着“十二五”生物产业规划启动、生物研发加速和医药内需扩大,在全球生物制药和我国医药行业高速发展的行业背景下,我国生物制药行业具有更高的发展速度和市场潜力,将持续高速发展。二、生物制药细分子行业--动物保健动物保健品(俗称兽药)按类别分为:药用饲料添加剂、生物制品和化学药品。兽药化学药品主要包括抗感染,抗寄生虫等。兽用生物制品主要包括疫苗、诊断试剂等,其中兽用疫苗占绝对主导。除宠物以外,动物的价值主要体现在食用上,单个动物的经济价值有限,且考虑药残等问题,不宜过多用药,这就决定了饲用型动物重“防”不重“治”。因而长期来看,兽用化学制剂除宠物药和饲料添加剂外,发展空间有限,兽用生物制品更符合动物保健的发展方向。动物保健品分类图资料来源:券商报告三、全球动物保健行业发展状况根据国际动保联盟(IFAH)的数据显示,全球动物保健品行业(不含中国)2012年销售额为225亿美元,2000年至2014年的年复合增速为6.12%,预计到2016年市场规模有望达到290亿美元。美国、欧盟等发达国家动物保健行业较为成熟,占据全球80%左右的市场份额(面积占据全球的37%,人口约占全球34%,不含中国)。其中美国动物保健品市场预计到2016年预计达到80.8亿美元。全球动物保健品(不含中国)市场规模(百万美元)全球动保产品销售额及增速-按区域资料来源:IFAH按照产品类别来看,兽用化学药品占据主导地位,但生物制品增速明显快于其他两类。2012年化学药品占动物保健品总额的62%,兽用生物制品2005-2012年复合增速为8.26%,高于整体增速约2%,其中兽用疫苗占比95%以上,处于绝对主导地位。兽用化学制剂中的抗感染药等长期被作为促生长剂(作用机理尚不明确)使用,是导致2008年以前兽用化学药品用量高速增长的主要原因,随着国际社会对其危害的认识逐步加深,这个局面正在得到扭转。按施用对象来看,全球动物保健市场产品以宠物为主。过去十余年,宠物用产品发展迅速,其销售额占比从1996年的22.9%提升至2017年的41.7%,此后占比保持稳定。此外,近5年猪用产品增长迅速。四、国际市场动物保健行业竞争格局近年国际兽药市场已进入垄断发展时期,跨国企业纷纷兼并重组,全球前五大动物保健品公司的市场占有率从1998年的34%提高到2009年的65%,集中度不断提高。其中全球第一大动保公司Zoetis(硕腾)全球市场份额已经接近20%。全球前5大动物保健品企业市场份额资料来源:zoetis(硕腾)上市路演动物保健行业有极高的进入壁垒,其巨大的研发投入,需要长期的实验数据积累,短期内行业格局很难改变。以全球为例,考虑默克收购先灵葆雅,辉瑞收购富道,2011年全球前10大动物保健品企业相比2005年只是在排位上略有变化。这也就意味着六年来没有任何一家新的企业得以在动保领域脱颖而出,而原有企业依旧保持其领先优势。全球前8大动物保健企业排名资料来源:zoetis(硕腾)上市路演依赖于品牌认知度的提升,大型动物疫苗企业通过研发新产品、改进工艺技术、创新服务模式等方式提高市场竞争力,不断推出新产品,提升产品品质和技术服务水平,因而始终保持较高的利润水平,而中小型、小型企业则由于产品同质化程度高、产品质量不稳定等因素盈利空间受到挤压。这种盈利能力上的差距客观上促进了行业集中度的进一步提升。五、我国动物保健行业概况1、生物制品市场前景广阔我国动物保健品市场2012年的市场规模约为386亿元,过去5年复合增速14.75%,其中化学药品和原料药占68%,生物制品占22%,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我国没有官方的按对象划分的统计数据,但从市场情况来看,我国动物保健品以饲用动物为主,宠物保健品的市场份额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随着我国养殖业向集约化发展,畜禽疾病由烈性传染病向慢性传染病、中毒病、营养代谢病和遗传病转移。兽药产业因养殖业的发展而迅速壮大,兽药生产企业数量增加,规模扩大,大型企业通过兼并收购补充业务板块。我国动物防疫体系薄弱,已成为制约我国养殖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我国是畜牧业大国,但不是强国,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动物疫情频繁发生,对畜牧业生产产生较大影响。而且近几年疫情爆发周期越来越短,前几年三年大规模爆发一次,如今几乎每年一次。2010年口蹄疫肆虐了一年,严重影响了养殖户的补栏积极性,而2011年、2012年春天,消失了多年的流行性腹泄卷土重来,造成大量仔猪的死亡,再次给养殖户带来较大经济损失。近年来,我国畜牧业养殖规模化提升加速,这导致了畜群密度加大,流动频繁,为动物得传染病、寄生虫病、中毒病和营养代谢等疾病的流行创造了条件,造成动物发病率、死亡率的提高,生产性能下降。而兽药在降低畜禽发病率与死亡率、提高饲料利用率、促生长和改善产品品质方面起到十分显著的作用。从行业的关联性来看,畜牧业的规模化发展将直接促进兽药消费量。中国兽用化学药品中约70%为抗菌素、抗生素等,由此导致的药物残留引发的食品安全问题日渐突出。由此,以生物制品为代表的“绿色”兽药在动物防疫防控中的作用日渐突出。兽用生物制品市场增长抢眼,其中猪苗增长尤为可观。2012年中国兽用生物制品市场销售额为88亿,过去5年复合增速17.8%。受养殖结构影响,我国以猪用疫苗和禽用疫苗为主,2011年分别实现35.1亿和30.1亿销售额。过去10年猪用疫苗增长非常迅速,2002年禽苗产量占全部疫苗产量的94%,2012年猪用疫苗已经占据半壁江山。兽用生物制品行业一直是国家产业政策大力鼓励和支持的行业。2012年12月,国务院发布了《生物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规划提出“加快新型生物疫苗与兽药、生物农药、生物饲料、生物肥料等重要农用生物制品的产业化”;2013年2月,农业部与财政部组织制定了《2013年国家动物疫病强制免疫计划》,继续对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猪瘟和小反刍兽疫5种动物疫病实施强制免疫,群体免疫密度常年维持在90%以上,其中应免畜禽免疫密度要达到100%,免疫抗体合格率全年保持在70%以上。中国是世界养殖大国之一,也是全球最大的猪肉生产国,猪肉产量世界第一,占世界总产量50%左右。从我国畜牧业的发展来看,随着规模化、集约化养殖水平的提高,猪、牛、羊存栏量也在逐年递增。据农业部《十二五规划》,到2015年,全国畜禽规模养殖比重提高10-15%,存栏100头以上奶牛、年出栏500头以上生猪规模化养殖比重分别超过38%和达到50%。随着国家对食品安全的重视和集约化养殖不断增长,市场对动物疫苗的需求亦不断加大。2、市场监管情况动保行业属于高度监管行业。由农业部兽医局负责动物疫情的全面监管工作,各地动物疾病控制中心、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负责疫监测收集,兽医药品监察所则承担兽药评审工作。我国对兽用生物制品生产实行生产许可证和产品批准文号双重许可,同时获得两项批准才可以生产。我国动保行业主要监管机构及其职能资料来源:券商资料国家针对口蹄疫、禽流感等7种重要的动物疾病设立国家参考实验室,承担该项疾病的诊断检疫、流行病学监测、免疫预防和病原生物学研究以及技术产品的开发推广工作。参考实验室拥有毒种库、血清库等数据库。在种毒资源等方面拥有先发优势,研究成果往往代表国家在该领域的最高水平。3、我国动保生物制品行业发展特点及趋势(1)我国动物疫苗用量及防疫费用将高于国外从动物疫病角度,中国动物疫苗用量及防疫费用未来将高于发达国家,原因有以下两个方面:①养殖技术落后,养殖密度大。我国用全球大约7%的淡水、8%的耕地、12%的草原,养育了世界50%的猪、10%的牛、20%的羊、30%的鸡和80%的淡水生物,动物养殖密度约为30个大动物单位/平方公里,是全球平均养殖密度的2.4倍。动物疫情严重的局面在我国可能长期持续。②大规模扑杀模式所需资金较大,相关经常性补偿机制在我国尚未形成,只能选择大规模免疫。从全球来看,对动物疫病的控制主要依靠扑杀。研究表明:当免疫群体抗体达到70%以上,继续免疫可能加速病毒变异,不利于消灭疫病。一些发达国家早在上世纪就按照长期净化某种动物疫病的方案,制定了免疫退出计划,采取扑杀隔离方式,取得了很好效果。而我国整体动物疫病防控处于粗放发展阶段,暂不具备净化的条件,预计未来较长的时间内,“接种疫苗预防为主、疫区扑杀为辅”的防疫政策不会发生改变。美国净化猪瘟历程资料来源:USDA(2)强制免疫市场面临萎缩过去10年,由于重大动物疫病日益严重,国家畜牧兽医管理部门相继把禽流感、口蹄疫、高致病性蓝耳病、猪瘟列入强制免疫范围,由政府统一招标采购疫苗。目前列入强制免疫的品种主要有5个,包括全国范围内对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猪瘟等4种动物疫病实行强制免疫,西藏、新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等地区对羊实施小反刍兽疫免疫。随着免疫病种和范围的不断扩大,2004年以来我国招标苗市场不断扩大。根据中国兽药协会统计,2011年政府动物疫苗采购金额达到49.16亿元,占兽用生物制品行业销售额的67%。我国强制免疫市场容量及占比(亿元)资料来源:中国兽药协会目前,列入强制免疫的病种都是国家规定对人与动物危害严重的一类疫病。除已经退出的新城疫外,其余一类疾病均已纳入强制免疫,未来可能增加部分二类疾病包括狂犬病,布鲁氏菌病,都属于小品种,依靠新品种带来的空间已经不大。五大强制面疫苗的市场格局资料来源:农业部招标疫苗最大的症结在于购买行为的决策者并非商品的最终使用者,导致价格形成机制缺失。招标采购难以平衡质量与价格,价低者得的竞标体系使企业竞相压价,招标价格甚至出现低于成本价的极端情况,导致疫苗抗原含量低,免疫效果较差,低水平的抗体直接导致病毒变异加快。目前,口蹄疫、禽流感竞标企业相对较少。猪瘟和蓝耳分别有20和40多家企业参与招标竞争,价格体系混乱,产品质量难以保证。根据东方证券的行业调研情况来看,大型的养殖场基本不采用国家强制免疫的猪瘟和蓝耳疫苗。2012年国家出台《国家中长期动物疫病防治规划》中明确未来的防疫方向是:对于免疫程度高、疫情稳定的病种将逐步退出,而继续实施强制免疫的品种将提高疫苗生产质量标准和监督水平。根据东方证券的调研,高致病性蓝耳病和猪瘟在我国强制免疫时间已经达到8年,不存在人畜共患的风险,安全系数较高,并且已经进行相关试点,未来有可能率先退出强制免疫。而对于暂时不具备退出条件的口蹄疫和禽流感,农业部针对普遍反映的质量问题采取措施,通过提高质量标准来确保优质。(3)市场苗进入高速发展期目前市场苗主要针对强制免疫以外的病种,也包含部分针对强制免疫病种的高端苗。2011年我国市场苗整体规模为24.17亿,约占整体需求的1/3。规模化是市场苗高速发展的推动力,养殖规模越大,单位防疫费用越高。中国畜牧业(尤其是生猪养殖)目前正处于由农户散养向规模化养殖转变的重要时期,规模养殖促进用药规范化,带来头均免疫费用的提升,将有望成为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行业发展的主要动力,猪疫苗机会最大。以生猪养殖为例,近年来生猪养殖规模化推进加速,带动猪用市场化疫苗的快速增长。2010年猪用市场化疫苗达到4.33亿,比2009年增加2.53亿,增速超过100%。不同规模的生猪养殖企业疫苗使用状况资料来源:券商资料大型规模养殖场免疫程序完善,需求相对个性化。随着近年来大型养殖场数量的增加,定制化疫苗需求持续增加,市场化销售正处于高速成长期。以2011年为例,上市公司雏鹰农牧和牧原食品出栏生猪头均免疫费用分别约为26元和42元,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6元。假设未来每年2%的散户出栏量被万头以上企业代替,每头净增加免疫费用25元,仅此一项带来的年市场扩容达到3亿以上,意味着高达30%以上的增长。(4)主要动物疫苗--口蹄疫疫苗
本文标题:生物制药(动物保健、动物疫苗)行业研究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13148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