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市政工程 > 城市地理学考试参考资料
一、概念题1、首位城市:与第二位城市保持巨大差异,在国家政治、经济、社会中占据明显优势的城市。首位度:最大城市与第二位城市人口的比值。2、郊区城市化:发生在特大城市郊区的、人口流向主要由城市中上阶层人口移居市郊或外围地带的城市化过程。逆城市化:大都市区出现的人口负增长,人们迁向远离城市更远的乡村和小城镇的城市化过程。3、城市职能:指某城市在国家或区域中所起的作用,所承担的分工。着眼点是城市的基本活动部分,是现状。城市性质:城市主要职能的概括,指一个城市在全国或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是城市的个性、特点和发展方向,是目标。4、城市空间分布体系:城市之间、城市和区域之间不断进行的物质、能量、人员和信息的交换,把空间上彼此分离的城市结合为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有机整体。5、中心商务区:城市中商业活动与人流最集中、交通最便捷、建筑密度最大、地价最高的区域,是城市及其腹地繁荣与发展的标志。目前CDB的活动包括金融、贸易、信息、展览、会议、经营管理、旅游机构及设施、公寓及配套的商业文化、市政、交通服务设施。6、大都市区:国外最常用的城市功能地域概念。它是一个大的人口核心以及与这个核心具有高度社会经济一体化倾向的邻接社区的组合。一般以县为基本单元。大都市带:由连成一体的许多都市区组成,在经济、社会、文化等各方面活动中存在密切的交互作用的巨大的城市地域复合体。7、城镇体系:指在一个相对完整的区域或国家中,由不同职能分工,不同等级规模,联系密切,互相依存的城镇的集合。8、生长极:经济发展并非均衡地发生在地理空间上,而是以不同的强度在空间上呈点状分布,并按各种传播途径,对整个区域经济发展产生不同的影响,这些点就是具有成长以及空间聚集意义的生长极。二、论述题1、简述城市土地利用三模式。伯吉斯的同心环模式:城市的中心是商业会聚之地,农民初进城市时,为了找工作方便,便居住在中心商业区附近,后来以零售和服务为主的商业中心区向外膨胀,市民也向外迁移。环绕商业中心的外围是早期建造的旧房子,其中一部分被零售商业所侵占,一部分为低级住宅、小型工厂、批发商业及一些货仓的过渡地带,这一带也是新来移民居住地区。再外围的第三带,是原来较大工厂的工人住宅区。再向外第四带是较富有的中产阶级住宅区。最外围地带是富人居住区,散布着高级住宅,密度低,房舍宽敞,又称通勤人员住宅区。霍伊特的扇形模式中,保留了同心环模式的经济地租机制,加上了放射状运输线路的影响,即线性易达性和定向惯性的影响,使城市向外扩展的方向呈不规则式。轻工业和批发商业对运输路线的附加易达性最为敏感,所以呈楔形,而且不是一个平滑的楔形,它可左右隆起。至于住宅区,贫民住在环绕工商业土地利用的地段,而中产阶级和富人则沿着交通大道或河道,或湖滨,或高地向外发展,自成一区,不与贫民混杂。当人口增多,贫民区不能朝中产阶级和高级住宅区发展时,也会循不会受阻的方向作放射式发展,因此城市各土地利用功能区的布局呈扇形或楔形。哈里斯和厄尔曼的多核心模式假设城市内部结构除主要经济胞体——即中心商业区(CBD)外,尚有次要经济胞体散布在整个体系内。这些胞体包括未形成城市前,中心地系统内各低级中心地和在形成城市过程中的其它成长点。这些中心地和成长点皆随着整个城市的运输网、工业区或各种专业服务业,如大学、研究中心等的发展而发展。其中交通位置最优越的最后成为中心商业区,其它中心则分别发展成次级或外围商业中心和重工业区。哈里斯及厄尔曼还考虑到,易达性所吸引的商业、工业或贫民,本身便有排斥高级住宅的倾向。因为后者的区位因素之一便是要远离这些有碍环境的土地利用。介于两者之间的是中级住宅区。2、简析自然环境对城市建设的影响。(1)城市的地理位置:相对位置(大位置)决定城市的个性和发展前途;城址(小位置)决定城市的发展,城市形态和内部结构。在城市建设中应尽量避免选在易发生地震的地带上;沿河建城要充分考虑河道的变迁。(2)城市地下空间:充分利用城市地下空间,分散地上压力;过度抽取地下水、油、气,会引起地面沉降,造成危害;沿海城市要防止海水(咸水)侵入现象;冻土层上的建筑,要注意因取暖使冻土受热融化,影响安全;废弃垃圾埋在地下,经雨水冲刷,容易污染地下水。(3)地基承载力:地面岩土是城市各种建筑物和构筑物的地基基础。地基允许承载力是指在保证地基稳定的条件下,房屋和构筑物的沉降量不超过允许值的地基承载能力。城市各类建筑物和构筑物对地基承载力有不同的要求,而不同的岩土有不同的承载力,因此,在用地选择和功能组织时尽量做到地尽其用,使各种建筑物和构筑物各得其所。(4)城市地形:从建设角度考虑,平原最为有利,丘陵困难较多,山地则需要更大的工程措施和投资。但过于平缓,当坡度低于0.3%时,则往往不利于地面水的汇集和排除;不同坡度对城市建设的影响;人工挖山填土向海、河、湖等一切低洼地和低丘、缓坡等高地要土地所造成的影响;城市建设改变地表,铺设水泥、沥青路面影响地表水的下渗,易造成洪水。(5)城市气候:气候对城市用地选择和功能布局的影响以风最为显著,风主要是指风速和风向。工业生产在目前生产技术条件下,随着生产的扩大,难免产生污染。为了尽量减少工人上下班的旅途消耗,工厂又不能远离城市、远离居住区。为了尽量争取新鲜空气,居住区就应该位于盛行风向的上风。对于有害卫生的大型工业联合企业,应根据定额要求,设置卫生防护带。(6)城市植被:绿化是城市不可缺少的部分,在城市中起着保护环境,改善环境的作用,主要作用有:吸烟滞尘,净化空气;减弱噪声;调节、改善小气候;净化污水,防止火灾蔓延;某些植物还可监测大气污染,起指示报警作用。3、简述中心地理论。德国地理学家克里斯塔勒在他的重要著作《德国南部的中心地——关于具有城市职能聚落的分布与发展规律的经济地理学研究》中,系统地建立起了这一对地理学尤其是聚落地理学具有重大影响的中心地理论。这一理论的最大目的就在于探索“决定城市的数量、规模以及分布的规律是否存在,如果存在,那么又是怎样的规律”这一课题。在研究方法上,克里斯塔勒运用演绎法来研究中心地的空间秩序,提出了聚落分布呈三角形,市场区域呈六边形的空间组织结构。并进一步分析了中心地规模等级、职能类型与人口的关系,以及三原则基础上形成的中心地空间系统模型。首先假定一个“抽象的”地区,具体说一块平地,乃致一片平原,它在土壤肥力及其他所有资源特征上是均质的;在这个地区向任何方向移动都是可能的;而且,人口是均匀分布的,他们在兴趣、收入及其他诸方面也是相同的。该理论得到的结论:各级中心地均呈六边形网络分布,同级别中心地之间彼此独立,相互排斥,不同级别中心地相互嵌套,低一级中心地均处于三个高一级中心地所构成的等边三角形的中央,依据市场原则、交通原则和行政原则,多个相同级别中心地服务范围构成空间网状系统。4、简述中国小城镇发展模式及前景。我国城镇建设的多种发展模式体现了城镇建设的差异性,如果深入研究这些特殊模式的划分标准会看到,在多样化模式外观的背后,却隐含着单一的城镇建设理念或片面发展观的支撑。(1)以往城镇建设模式的多元化外观与单一性实质我国城镇,可按不同的标准划分为不同的模式。如苏南模式、温州模式、广东模式是以资金筹集和企业经营的不同方式等标准来划分的;又如,根据主导产业不同,将我国城镇建设划分为五种类型:工业主导型城镇、特色农业主导型城镇、商贸主导型城镇、交通主导型城镇、旅游主导型城镇;再如,原有建制乡镇发展型城镇(依托原有乡镇建制,就地兴办乡镇工业,带动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以第二产业的发展促进金融、商业、交通的发展)和新兴城镇(由于经济地理位置优越而形成商品集散地,以第一产业带动城镇的发展)的划分方式,等等。可见,以往我国城镇建设的划分都预设一个前提:把经济增长等同于城镇发展本身。实质是把经济发展的不同类型,当作城镇发展的不同模式。这是旧的发展观形成的习惯性成见;是在相当长的时期内,理论领域和实践领域都不自觉地遵循的思维逻辑。在片面的经济发展观的支配下,我国的城镇建设存在着只重视物质文明,而轻视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等不良倾向。(2)当前城镇建设三类典型模式的缺欠在我国当前城镇建设的实践中,突破旧有模式的意识增强了,在指导性的理论研究中,人们则提出与城镇建设传统模式具有不同划分标准的新模式。这些新模式的提出,一方面是对建设实际的提炼,另一方面是对城镇建设的理论引导。人们正在努力突破单一的经济取向,而以社会全面进步作为目标,概括来说,当前学术界对我国城镇建设模式的新划分主要有经济型城镇、文化型城镇和生态型城镇三种类型。经济型城镇是当前城镇建设的主导模式,该模式认为,城镇发展的目的在于构筑农村的市场经济载体,但经济型模式依然坚持较为单一的经济取向,这一特征带来许多问题,如群众精神生活的匮乏,非物质福利享受的缺失,环境污染,资源过度开采,等等。这一模式直接来源于把经济增长等同于社会发展的老式发展观,它具有很大的辐射效应——即把追求经济数字的提高作为根本目标的观念,会辐射到其它的建设模式中去。文化型城镇,指具备一定历史文化资源的城镇。固有资源是该模式形成的天然基础,而城镇建设的文化诉求,是文化型模式的社会思潮基础。文化型城镇的确立,在很大程度上是对以往物化发展模式的反拨,但由于受经济型发展观的辐射影响,文化的发展往往变成经济增长的手段、工具。当前的文化型城镇,把目光聚焦在具体的物质外壳上,而缺乏对城镇居民的心理慰藉。随着社会范围内环保意识的增强,生态型城镇发展模式应运而生,该模式的侧重点在于强调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而且,生态型城镇的实际建设,往往都是在污染尚不严重、拥有原始森林的部分地区,只能起示范作用,不能广泛应用。(3)用科学发展观更新城镇建设模式的理念支撑坚持科学发展观,是提升城镇建设水平的基本前提。科学发展观视域的未来城镇,应是城乡协调发展、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城镇,应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有利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城镇,比照这一目标,目前我国的城镇建设模式,应当进行重大调整。在理论研究上,尤其要求我们进行深入的思考,发挥先导和示范作用,第一,坚持以具体的人,而不是抽象的人或物为发展目的是更新城镇建设模式的出发点、落脚点。在城镇建设中,我们应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第二,城镇建设要坚持全面的发展观。在编制总体规划时,要体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等多方面的统一,防止单一化。第三,城镇建设要坚持协调的发展观。应把城镇建设同实施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结合起来;同深化农村改革,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结合起来;同农村工业化进程结合起来。第四,城镇建设要坚持可持续的发展观。应立足长远,不能涸泽而渔、焚林而猎,要充分考虑代际间的公平,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改善,重视资源利用率的提高。第五,以建立和谐城镇作为战略目标。和谐社会思想是科学发展观理论的重大进展,在城镇建设中,我们必须努力贯彻这一思想。逐步缩小人们经济、政治和社会地位的差别,保证群众共同享受城镇化发展的成果,促进城镇各阶层的和谐共处,营造团结、友好的社会氛围。(4)科学发展观统领下城镇建设模式重建经济型城镇模式应向以“不断扬弃物化”为总特征的“新经济型城镇”模式跃迁,没有经济增长,城镇发展就会失去物质基础;没有城镇发展,农村经济也不会得到长足进步。这种互动关系,决定抓城镇的前提是要抓好经济建设。因此,未来的经济型城镇,在保持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要自觉扬弃牺牲其他方面(政治、文化、生态等)利益的做法,实现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文化型城镇模式应向以“主体的自觉”为总特征的“新文化型城镇”模式跃迁,我国作为正在实现民族复兴的大国,民族文化的弘扬和建设极为重要。我国的城镇建设,尤其是拥有特定自然、人文资源的城镇建设,必须摆脱那种单向度的“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认识,要确立文化建设的独立性价值,保持和加深文化意蕴。要把文化型城镇建设成名副其实的旅游目标和休闲驿站;要加强对城镇居民心灵生活的充实、提升,把外在的文化形态与内在的精神追求统一起来。生态型城镇模式应向以“否定性的天人合一”为总特
本文标题:城市地理学考试参考资料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13988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