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桩基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
桩基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桥梁桩基础施工质量问题隐蔽,发现晚且后期处理难度大,直接影响桥梁工程质量。针对常见问题项目部制定了以下预防措施,请各工区各部门严格落实。问题一:钢筋笼定位不准确、偏位,导致保护层不足;钢筋笼在孔口位置固定不牢固,导致上浮。预防措施:下钢筋笼前检查护筒是否偏位;下钢筋笼时时常量测钢筋距离护筒边的距离,确保钢筋笼不偏心;采用拉十字丝量测调整钢筋笼居中;钢管横穿吊耳筋焊接在钢护筒上,防止钢筋笼上浮。问题二:未严格检查孔径,出现桩径不足和缩径等现象。预防措施:按照技术交底制作合格的检孔器,检孔器直径等同桩径,6根ф16钢筋在检孔器圆周均匀分布,每隔2米在内侧布设一道ф20加力箍筋;中间长度4米,两头做成锥形,长度1m;施工中,严格按照作业指导书及技术交底作业程序检查孔径,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问题三:桩头深入承台10cm部分破坏严重,锚入承台钢筋在破桩头时受损。预防措施:桩头破除工作采用上下两道“环切法”施工,主要施工步骤如下:⑴根据设计要求在桩基上划出两道环切线,第一道线为设计桩顶标高线,第二道为抬高10cm环切线。⑵在第二道线以上剥离虚桩中钢筋,剥离过程中沿钢筋两侧剥离,不得伤害主筋。⑶待钢筋全部剥离后,在第二道线上分三个方向打入楔子,楔子把虚桩和实体桩开裂分离后,吊出虚桩头。⑷按要求修整实体桩头,恢复伸入承台钢筋,疏通声测管,准备检桩。问题四:留置锚入承台钢筋不足,未计算锚入承台内钢筋弯钩长度预防措施:钢筋笼制作时,主筋预留弯钩长度,严格控制下料尺寸,保证预留钢筋满足深入承台长度;在下钢筋笼时,吊耳长度要弯制好,在吊筋和护筒上做好标记,防止钢筋笼放置过深,引起外露长度不够;在混凝土浇筑前,重点复查钢筋笼安装平面位置和深度,确保外露长度和平面位置正确。问题五:超灌混凝土不足,虚桩长度不够;桩头有夹泥、夹砂及强度不足等问题。预防措施:根据实际桩深和实际量测的扩孔情况计算混凝土用量(包含1m虚桩混凝土用量),在混凝土灌注过程中时刻测量混凝土面高度,尤其是在接近桩顶3m时,采用竹竿刻度法或重锤筒取样法来判定虚桩长度,确保虚桩厚度≥1m。问题六:沉渣厚度超标预防措施:钢筋笼和混凝土导管安放时间久,泥浆定置时间长,产生部分沉渣,钢筋笼下放过程中从井壁刮落部分泥块。灌注混凝土前必须进行二次清孔,采用换浆法进行清孔,将泥浆(含砂率低)由导管注入孔底,带动沉淀物上浮,流出孔外。清孔后孔内泥浆比重小于1.1,含砂率2%,泥浆稠度17~20s,沉渣厚度小于200mm。问题七:桩头凿除时损伤预留钢筋预防措施:建议在预留钢筋及声测管上套PVC管或PE管,PVC管径比钢筋笼主筋大2-5mm,下侧深入桩内50mm左右,上下两头用胶带封闭并用扎丝固定。确保套管后桩头混凝土和主筋不发生握裹。在桩顶标高上10cm处用钢丝绳绕钢筋笼一圈并固定,外留10cm头方便“截断桩头”使用。
本文标题:桩基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139904 .html